斑尾林鸽
鸠鸽科鸽属的一种鸟类
斑尾林鸽(黑枕黄鹂普通亚种:Columba palumbus)别名斑鸠,是鸠鸽科鸽属鸟类,体长约40厘米,体重450~520克,是欧洲同属鸟类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之一,雄性体型更大。其头部、翅膀覆羽、肩部位都为深蓝灰色;颈前部和胸脯部位为葡萄酒红色,颈侧具有绿色闪光斑块,向下连接大豆状乳白色斑块。黑色的飞羽及灰色的覆羽间具有较宽的白色横带,飞行时尤其明显。
世界范围内,斑尾林鸽主要分布于欧洲、北非和西亚东部;中国范围内,分布于新疆喀什及天山地区。主要栖息于山地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或农田中。斑尾林鸽日常以种子、谷物和浆果为食;其叫声典型,易辨认,声音响亮,鸣叫频率由其心情和状态决定。
2018年,斑尾林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斑尾林鸽食入的作物中包含橡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农业地区的害鸟
形态特征
斑尾林鸽体长约40厘米,体重450~520克,是欧洲同属鸟类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之一,雌雄性之间雄性体型更大,羽毛无差异。斑尾林鸽体型大而饱满,全身整体呈灰色。虹膜黄色,眼周灰色,嘴偏红。其头部、翅膀覆羽、肩胛部位都为深蓝灰色;颈前部和胸脯部位为葡萄酒红色,颈侧具有绿色闪光斑块,向下连接大豆状乳白色斑块,颜色在不同光线下产生不同变化。腿部和足部为红色。黑色的飞羽及灰色的覆羽间具有较宽的白色横带,飞行时尤其明显。站立时,其双翅前部边缘呈现出一条细白线。其背部和尾部为灰色,尾部末端为黑色,在第一次换羽之前,幼鸟颈侧无乳白色块斑,胸呈棕色,全身颜色相对杂乱和模糊。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范围内,斑尾林鸽主要分布于欧洲北非和西亚东部;在整个欧洲大陆十分常见。中国范围内,分布于新疆喀什及天山地区。
斑尾林鸽有6个亚种分化,中国境内为斑尾林鸽新疆亚种。
栖息环境
斑尾林鸽为典型的落叶或针叶林过渡带物种。栖息于山地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农田、公园,偶尔也出现于森林平原地带;在不列颠群岛上,常栖息在大片幽静的山林地区。常生活于高度2.5米以上的树木或建筑物上。
斑尾林鸽会寻找两类满足其不同需求栖息地,它需要一个植被繁茂的环境来过夜和繁殖,也需要另一个较为开阔的环境进行觅食,其会在两类不同的栖息环境之间往返迁移。
生活习性
活动特点
与同属大部分物种一样,斑尾林鸽拥有高超的飞行能力,速度快、路径直,起飞时扑翼响动大,飞行中有节奏的拍打翅膀,从而产生连续的呼啸声。常飞行至最高点后闭合翅膀,伸出尾巴,俯冲而下,或两翼半合保持滑翔状态。
觅食行为
斑尾林鸽常觅食于农耕地、树丛及灌木丛。其饮食广泛多样,日常主要以种子、谷物和浆果为食,偶尔也会以无脊椎动物为食,例如植物病原线虫、昆虫、小型软体动物门
与其它以种子为食的鸟类(例雀和山雀科)不同,斑尾林鸽还会食入中华常春藤的种子,该种子带有毒性,这可能得益于它们强壮的机体。
在夏季和秋季,它们主要以车轴草属、玉米、豆类为食;在气候恶劣的冬季,它们会成群结队地飞到田野或山林中,寻找浆果以及更坚硬的橡子和其它树木果实,其囊能容60多颗橡子。
鸣叫行为
斑尾林鸽叫声典型,易辨认。其声音响亮,音调低沉,略带嘶哑。前半段叫声为五音节的咕咕粗声,如“kouh kouh kouh kouh kouh”,第二音节为重音并拖长,如“kouhkouh kouhkouh”。重音落在第一个音节和最后一个音节上。其叫声有时为单次,有时重复多次,由它的心情和状态决定。
春天时,斑尾林鸽的叫声在林区随处可见,在城市里的公园和花园也能听到。低音的叫声能够穿过树叶形成的屏障。配偶之间会发出各类喉音,而在繁殖季节之外,其大多不发出叫声。
节律行为
斑尾林鸽为留鸟。在觅食、迁移等非繁殖期的行动中,斑尾林鸽会停留或隐蔽于茂密的低矮树上,休息时,喜栖息于开阔地区的高树上;通常保持群体行动,这也导致它们较容易被苍鹰(Accipiter gentilis)一类的猛禽所捕获。
其他行为
对人类而言,斑尾林鸽为较凶猛的鸟类,战斗力较强。
生长繁殖
斑尾林鸽的繁殖期因分布区域而异,从2月下旬到9月上旬不等,主要集中于4至7月。充足的食物供应能促进卵泡和精子的成熟,加速繁殖期的到来。
早春时节,斑尾林鸽开始求偶交配,在交配之前,雄性雌性表现出求偶喂食行为。该物种为“一夫一妻制”,在领地范围内配对繁殖,繁殖期间将以家庭群体为单位聚集在一起,共同使用当地资源,一同在树上过夜。
斑尾林鸽常在人迹罕见的茂密森林中筑巢,在离地1.5~2.5米的树木和建筑壁架上搭建。巢多位于靠近树干的枝杈处,整体以树枝组成,形状扁平,直径17~23厘米,结构松散简陋。其内部有许多小树枝、草以及树叶。
斑尾林鸽常产卵两枚,卵为白色,长约40毫米,宽约29毫米。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卵,孵化期约17天,早成雏晚成性,育雏期20~35天。雏鸟幼时只食用雌性分泌物,即鸽子奶。后期逐渐开始食入成鸟的反食物以及部分植物。栖息地可获取的谷物数量决定了在繁殖季节中存活下的雏鸟数量,因为雏鸟在羽化后的几个月内,需要食入较多谷物帮助发育。其几乎从不在人工圈养条件下进行繁殖。
斑尾林鸽换羽时期从每年四月下旬开始,持续到十二月初结束。雏鸟的换羽过程并不明显,会在迁徙途中进行。冬季的恶劣天气可能影响其换羽进度,甚至导致换羽中断。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1980年至2013年间,斑尾林鸽在欧洲的数量稳定增长。截至2010年,在爱尔兰英国种群数量也显著增加。截至2015年,欧洲种群数量约为2050万~2900万对,相当于4090万~5800万只成熟个体。欧洲约占全球范围的80%,全球数量规模约为5100万~7300万只成熟个体。截至2018年,其物种数量规模非常大。不过,其在分布范围内的东部和南部地区面临物种数量下降的情况;在亚速尔群岛其很少见,在马德拉岛甚至已经消失。
威胁因素
无论世界范围或中国范围内,狩猎等人为因素是加剧斑尾林鸽数量减少的一大原因。秋季和冬季常被作为猎物而射杀,春季和夏季则作为农业害鸟被捕杀。
保护等级
2018年,斑尾林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2021年,斑尾林鸽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斑尾林鸽亚速尔亚种被列入欧盟鸟类指令(EU Birds Directive Annex)附件一,其余亚种全部被列入附件二和附件三。
物种危害
斑尾林鸽食入的作物中包含橡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农业地区的害鸟
参考资料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sp2000.2024-09-04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07-31
wood pigeon.大不列颠百科全书.2023-06-22
斑尾林鸽Columba palumbus Linnaeus, 1758.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6-22
Columba palumbus Linnaeus.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6-22
Columba palumbus Linnaeus, 1758.全球生物多样性数据库.2023-06-22
国际生物图书馆.biolib.2023-06-2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活动特点
觅食行为
鸣叫行为
节律行为
其他行为
生长繁殖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威胁因素
保护等级
保护措施
物种危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