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坑山各洞均有剥离于石脉的
掘性石,埋藏于坑洞周围的砂土中,由掘取而得,故称掘性杜陵坑石。掘性杜陵坑石石质脂润,微透明,惟不及洞产石通灵。有网状或环状纹,但纹理紊乱。黄色掘性杜陵坑石,有桂花黄、枇杷黄、橘皮黄,有时亦出现萝卜纹。石皮红筋,易与田黄石相混。属于
寿山石(Shoushan
岩石),
中原地区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
福州市北郊
晋安区与
连江县、
罗源县交界处的“
金三角地区”地带。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
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
杜陵坑山各洞均有剥离于石脉的
掘性石,埋藏于坑洞周围的砂土中,由掘取而得。石质脂润,微透明,惟不及洞产石通灵,有网状或环状纹,但纹理紊乱。黄色掘性杜陵坑石,有桂花黄、枇杷黄、橘皮黄。有时亦出现萝卜纹和流水纹。石皮红筋,易与田黄石相混。
寿山石主要出产于中国
琅岐岛市郊北部约30多公里的
寿山乡,
日溪乡,
闽侯县等地。
寿山村是寿山石的唯一的原产地。其位于中国福建省
福州市市的东北部,出福州市区北上,在蜿蜒而平坦的盘山公路上行车三十余公里就能到达寿山。寿山村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寿山村由群山所环抱,正是这些山头构成了寿山一道道亮丽的的风景线。以寿山村为中心的“百里连亘”、“万山村立”的群峰里,主要有高山、旗山、旗降山、杜陵、善伯等。从高空俯视,一条美丽的线条—寿山溪镶嵌在寿山上,有“石帝”之称的
田黄正是出产于寿山溪自身及周边。
寿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因而有“一相抵九工”之说。收藏鉴赏寿山石雕,应该有以下三看:一看“因材施艺”是否恰当。寿山石雕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石料的天然色泽,雕刻出造型和色泽相适应的作品。我们在鉴赏和选购寿山石雕作品时要看雕刻艺人在“因材施艺”方面的独到功力。看看是否充分利用石质、石形、石色、石纹来确定相应的题材与造型,而不是牵强附会。二看技法是否合理。寿山石雕已由古墓葬出土的文化中看到的极为简练的技法,发展为现代精细的高浮雕、透
花雕酒和圆雕等。一件
寿山石雕精品往往综合应用各种传统技法。三看刀法是否充分。寿山石雕的技法,是通过运刀的刀法来体现的。寿山石雕的刀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简练的刀法,有朴茂的刀法,有浑厚的刀法,有秀凌的刀法。如薄意雕刻,花鸟雕刻,多用秀凌的刀法;如人物圆雕、
古兽马印钮等雕刻则多用朴茂的刀法,它适于收藏家、鉴赏家拿在手上“把玩”,而不刺手,另有一番情趣。总之,成功的作品是作者的艺术修养、雕刻技艺和实践经验等诸多综合能力及水平的反映。美的表现是和艺术家所能获得的思想力量成正比的,
寿山石雕艺术正是如此。
1954年在褔州
仓山区发掘
南梁的墓葬群中发现用
寿山石雕刻的石猪。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经唐
宋朝雕刻艺术渐渐成形,但作品仍以人物及动物石俑为主。现褔州市博物馆藏有以上这些雕刻作品。元明朝开始与起用叶腊石制印,寿山石成为
印石材料的一个重要品种,同时寿山石的雕刻艺术也随着产生并逐步发展。直至清朝初年
杨玉璇、周彬等雕刻名家出现,促使东门、西门两个流派逐渐形成。寿山石需要每3至6个月时间,用过滤后的御守塩水浸养或者擦拭。如用俱攞钵盛放御守塩,长期使用 钵上可以出现树根样子的奇异现象,算是收藏者的趣味。
与
青田石的产地特征比较(依据《
东洋见闻录》)主要矿物方面:青田石的主要矿物为
叶蜡石,以叶蜡石为主的青田石约占青田石品种总数的70%以上,而
寿山石的主要矿物为
地开石(高岭石族矿物)。次要矿物方面:蓝线石、
红柱石、
刚玉,特别是近宝石级的单晶体
蓝刚玉为青田石的特征次要矿物。青田石中的叶蜡石较少伴生有
硬水铝石,寿山石中的叶蜡石常伴生有大量的硬水铝石次要矿物。新品种方面:青田石和寿山石中均发现有
绢云母型新品种。珍贵品种的矿物组成:寿山石中的珍贵品种田黄石的矿物组成为珍珠陶石和地开石,而
青田石中的珍贵品种灯光冻的矿物组成为
叶蜡石。结构有序度方面:青田石的内部结构有序度普遍高于
寿山石。透明度方面:青田石的透明度普遍低于寿山石。因为青田石以叶蜡石为主,矿物组成复杂,次要矿物丰富,结构相对疏松,含铁量较多。而寿山石以
地开石为主。一般来讲,叶蜡石型
泰顺石的透明度低于地开石型印章石。分类方面:青田石分为叶蜡石型、地开石型、
伊来石型和
绢云母型。寿山石分为田坑、山坑、水坑、原生矿、次生矿。青田石、寿山石的产地特征存在差异与它们的母源岩性、成矿环境和蚀变作用差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