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云(英文名:Earthquake Cloud、Seismic Cloud)是一种云的形式,“地震云”一名是
日本奈良市市长的键田忠三郎在1948年提出的。2017年,中国气象局、地震局等单位联合给“地震云”定义为:一种被误传为可以提前预测地震的云,目前尚无准确定义,也不被气象专业或地质专业所认可,主要在中国和日本民间流传。
“地震云”的说法很早就有了,地震云生成机理有地热转变为云、
地磁场变化生成等说法,但其生成机理的分析不符合科学原理,其能被民间大众信任,源于大众的心理聚焦效应。20世纪80年代的“地震云研究者”把“地震云”分为了条带状、辐射状、干涉条纹状三种类型,后来把一切“怪异”的云都称之为“地震云”。“地震云”预测地震的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在中国和
日本复苏,后来在1985年后又归于沉寂。
“地震云”属于
气象学中云的范畴,是与地震的发生有关联的特殊云层现象。它和普通云的区别是它可能是地震构造活动的气象反应,“地震云”并非地震活动的直接标志。它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地震前兆,不能依据“地震云”预测地震。中国气象局、
美国地质勘探局和
日本地震预知联络委员会都曾明确表示,“地震云”与地震没有必然联系。截至2021年底,还未发现“地震云”与地震之间存在确定性关系。
发现和命名
“地震云”的说法很早就有了,由于地震造成的灾害极大,人们期望找到
地震预测的“突破口”,能够在震前作出预报,从而可以躲避地震灾害。由于正常或常规研究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人们就寄希望于通过一些奇特、怪异的现象来预测地震,于是就产生了“地震云”的说法。虽然古代人通过观天象、了解气象等方法来预测地震,但是直至科学发展至今,科学家才逐渐确定,二者之间并无太密切的关系。
早期记载
中国最早的地震云记载是在17世纪古籍中。1624年,明代
天启年间,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明和
高一志,通过摘录西欧古籍写了《地震解》一书,该书中第八章“震之预兆”里的预兆五就是“地震云”,原文为“昼中或日落后,天际晴朗,而有云细如一线甚长,震兆也”。明清时代的《
天元玉历祥异赋》专门论述了“震兆云霞”,认为“地裂”之前会出现“天裂”,即天空中出现条状的“地震云”。1935年中国
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记载有“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由此可见,“地震云”在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命名
“地震云”这个名字是曾经担任过
日本奈良市市长的键田忠三郎在1948年首先提出的,他不是地震学者也不是气象学者,没有任何地质或者气象方面的专业背景,只是一位政治家。1948年6月28日在日本福冈发生了7.2级地震,键田忠三郎在地震前两天看到奈良天空中出现了一条白间黑的毛卷丝绳状的带形奇特云,好像把天空分成两半似的。他预感到地震将要来临,结果第二天发生了地震。此后,每当发现这种云,他就预报将要发生地震,并称这种云为“地震云”。
定义
2017年8月,中国气象局、地震局、
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多位学者联合给“地震云”明确定义为:一种被误传为可以提前预测地震的云,目前尚无准确定义,也不被气象专业或地质专业所认可,主要在中国和
日本民间流传。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关于地震云给出的定义是:与地震的发生有关联的特殊云层现象。该定义是根据2022年
地球物理学学科中的《地球物理学名词》来的。
成因
“国内理论依据”
日本“地震云成因说”
日本的键田忠三朗认为通过
地壳内部辐射出来的电磁场产生了地震云。当地壳内部
应力急剧调整前或当地壳内部产生剧烈的电流时,只要地壳内部发生变化,就会向天空辐射强烈的
电磁波,空气中的
蒸汽受到它的影响,就会形成异常形状的云。
心理聚焦效应
“地震云”能被民间大众信任,源于大众的心理需求。当人们遭遇类似地震这样的重大灾难后,会反复回忆事件发生前的各种细节,并倾向于认为这些细节是“罕见和异常”的。其实这些“罕见和异常”经常发生,平时人们不会去特意观察和记忆,这被称为心理聚焦效应。波状
层积云、
透光高积云和
絮状高积云,这些其实都是很普通和常见的云,每天都在世界各地的天空出现。当它碰巧出现在某次地震之前,就会被人赋予特殊的“天兆”的含义。
分类
“地震云”类型
20世纪80年代,部分“地震云研究者”认为,“地震云”是指地震即将发生时,地震发生地天空出现的白色、灰色、
橙色、橘红色等带状云,一般出现于早晨和傍晚,长度可达6000米以上,高度相当于
气象学中的
高云类,一般分为三种类型:条带状、辐射状、干涉条纹状。后来,他们把一切“怪异”的云都称之为“地震云”,没有科学性可言。所谓的“地震云”,在云的科学分类中都有对应种属,而且很常见。这些“地震云”,以
高积云或
层积云居多,容易形成网状、鱼鳞状、波状、肋条状、絮状、透光、放射状、荚状等“怪异”的样子,加之有时出现在傍晚或早晨,染上
晚霞或朝霞的颜色,就被疑为“天有
异象”。
条带状
“条带状地震云”,其实是
荚状层积云或者
荚状高积云。像飞碟一样的云,在气象上叫做“
荚状云”。这种云是因为云在
暖湿气流抬升过程中,到了山顶受到地形波的影响,在山顶一圈就形成了云的累积。
辐射状
“辐射状地震云”,其实是辐状高积云。辐射状的“扇骨云”有的是几条卷云带,有的是
高积云带,形成这样的分布是由于高空
风场的分布。
干涉条纹状
“条纹状地震云”,其实是波状
高层云。排列有序的
波状云往往和地形有很大关系,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云南省等高原多山地地区就很常见。
其它被认为是“地震云”的云
透光高积云是强冷空气到来时,可能会出现的一种云层,在冷空气来之前,云层逐渐加厚,并呈层分布,厚重的云层在相互“挤压”下,就会呈现出鱼鳞形状的云。这种鱼鳞云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变为降雨云团。相关气象谚语说“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云块较薄,呈灰白色,排列整齐,缝隙处可以看见蓝天,即使无缝隙,云块边缘也较明亮。薄的
层积云一般表示天气较稳定,低而厚的层积云往往产生
降水,但不太可能形成大型降水。
“肋骨云”属于云街,由于大气湍流的有组织分布会形成水平延伸的涡度卷,在上升区就会形成云,下沉区为晴空。
地震云的特殊性
“地震云”都属于
气象学中云的范畴。“地震云”的特殊性在于,它可能是地震构造活动的气象反应,但“地震云”并非地震活动的直接标志,因此有云不一定地震。地震云出现的时间、地点和强弱与地震三要素之间难寻确定的量化关系。
影响
“地震云”争论
相关事件
学术研究
“地震云”研究
世界各国对于地震云的研究并不多。
日本的键田忠三郎于1948年开始研究地震云,并首先利用地震进行
地震预测。“地震云”预测地震的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曾一度在中国和日本复苏,但在1985年后又归于沉寂。
20世纪70年代,中国研究地震云的主要以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吕大炯为首,1977年吕大炯等人用地震云来预报地震,1978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地震云及其成因的探讨》。20世纪80年代,键田忠三郎与
九州大学的真锅大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吕大炯,合写《地震云》一书,于1981年在中国出版。上世纪80年代,是“地震云”在中国的黄金期。因此,“地震云学说”在中国广为流传,甚至一脚踏入了科学界。吕大炯曾于1981年在《
科学通报》发表过《地震云观测》的论文,并在1982年出版《震兆云霞》一书。在吕大炯之后,中国执著进行地震云与地震关系总结和实践的是中国
贺兰县业余爱好者王斌,他从1985年开始每天坚持观测、摄影
天文现象、验证特种云象与地震的关系。
日本还成立了“地震预知俱乐部”,中国也成立了“中国震兆云霞研究会”。但是,“地震云学说”从未被主流科学界所接纳,地质或气象方面的专业人士都曾或委婉或直接地进行反驳。
科学界认知
中国科学界认知
国外科学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