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Drainage Tube),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放置在人体手术区或
体腔并经过皮肤切口穿出体外,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渗出血液、组织液及其他液体或气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液体淤积导致术后感染的一种Ⅱ类管理医疗器械。
引流管一般采用
硅橡胶或聚氨等材料制成。无菌提供,一次性使用。引流管一般用于切口内有渗血未彻底止住或有继续渗血可能者;切口或腹腔内有较严重的感染或污染,为防止感染的发生或发展者;肝、胆、胰和
泌尿系统手术后患者;也可用于积液、积脓的切开引流;术后减压等。
引流管用途广泛, 效果良好,但若运用不当,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有感染的危险。术后应妥善处理并及时去除引流物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外科引流的概念形成于公元前15世纪。引流在中国和世界的外医学中,有许多记载。如中医外科著述中的“捻子”。但真正意义上的外科引流是1859年医生卡塞尼亚克(Chassaignac)首先提出应用软质橡皮引流管。
分类
引流管各种各样。分类的依据不同,种类也不同。
根据放置位置划分
常见的有胸腔引流导管、脑室引流导管、脑脊液外引流导管、腰椎外引流导管、颅脑外引流导管、腹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脑室引流管、心脏排气引流管、脑科吸引管、胆汁外引流导管、胰引流管、经鼻胆汁外引流管、乳胶胆管引流管、胆管引流管、逆行性经胆管引流管、鼻胰引流管、胆汁引流管等。
根据引流方式划分
引流管按照材质分乳胶管和
硅胶管,后者对组织刺激性小。根据腔管数量划分
单腔引流管和多腔引流管,单腔引流管常用的有硅胶管、乳胶管、软塑管。例如,
导尿管(福来氏导尿管、状导尿管)、T型管。适用于
体腔、深部组织、
膀胱、胆道术后引流;多腔引流管,为双腔以上的引流管,一般都是根据引流的需要而自制的。使用的材质同单腔管状引流管。外管较粗,内管较细,并剪有多个侧孔。
体液由于吸引力而积聚于粗管内,再由细管将液体吸出体外,而不会将周围的组织由引流管吸入,而遭到损伤。根据不同部位和需要适当选用不同引流管。最常用的引流管有以下四种。
医疗用途
使用目的
放置在人体手术区或
体腔并经过皮肤切口穿出体外,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渗出血液、组织液及其他液体或气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液体淤积导致术后感染。
使用指征
1.切口内有渗血未彻底止住或有继续渗血可能者,为防止腔内血肿形成可放置引流物。一般于24~48小时后拔除。
2.切口或腹腔内有较严重的感染或污染,为防止感染的发生或发展,可放置引流物。待引流液减少,感染控制后可以拔除一般在 48小时以上。
3.肝、胆、胰和
泌尿系统手术后,为防止胆汁、
胰液和尿液外漏可于吻合口的附近放置引流物,一般以烟卷引流或橡皮管引流为最多用,一般需放置5~7天。胆道、
膀胱内亦常放置适宜的引流管,以引流胆汁和尿液。
4.以减压的目的放置各种引流管,如
胸腔手术后需用
负压吸引装置保证肺膨胀,胃肠道手术后放置胃管或肠减压管等。
5.积液、积脓的腔切开后,为液体得以排出,应放置引流物,以促使脓腔逐渐缩小直至愈合。
结构原理
原理
引流管一般采用
硅橡胶或
聚氨酯等材料制成。使用时导管的一端插入到体内或创面的引流部位,另一端在体外可与引流接管等其他体外器械连接,通过体内压力、重力或负压吸引等压力的作用向体外引流。
构成
一次性使用引流管通常由管体和
接插件组成,有的根据需要会配有穿透针、
负压球(或预置负压装置)。管体远端(病人端)可带有一个或数个侧孔,病人端也可以是“T”形、“蘑菇头”形、Y型或潘氏型(管腔内设计有数条纵向突起的脊)等。产品所用材料有天然
天然橡胶、
硅橡胶、
热塑性聚氨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和 聚氯乙稀(聚氯乙烯)等。
安全风险
相关危害
注意事项
引流管用途广泛, 效果良好,但若运用不当,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有感染的危险,操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各种引流物虽具有预防及治疗感染、积液、促进组织愈合的积极作用,但任何引流物均为异物,如选用不当或留置时间过久,均可不同程度地引起组织反应和增加继发感染的机会,反而影响组织愈合;腹腔内引流还可引起肠粘连。手术时要适当考虑是否需要放置引流,放置引流物的种类、安放位置及引流途径,术后要妥善处理并及时取出引流物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任何引流物不应直接放在吻合口或修补缝合处,只能放置在其附近,以防因引流管直接损伤或炎性反应造成缝合处漏液。切不可放置在大血管、神经附近,以防压迫损伤。
3.放置引流物的种类、数量、位置应在手术记录中详细记载。术后观察引流液性质、量及引流物变化情况,均应记录在病程记录内。
4.术后更换
敷料、处理引流物、引流瓶等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要求,以防继发感染。
5.保持通畅, 所有引流必须以通畅为原则,否则失去存在的意义。如发现不通畅时,应设法通过挤压、旋转、冲洗、吸引或调整引流物深度, 使其通畅。
6.引流彻底,对较深脓腔或腹腔,应设法使引流彻底,防止渗液积聚, 或形成慢性窦道。
并发症与处理
胃肠减压引流
1.声音晰哑,根据年龄、性别、
个体差异选择型号适宜的胃管,减少对局部的刺激;发现有声音晰哑发生,应嘱咐患者少说话,保证
声带的休息。并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局部湿润,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等治疗促进康复;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拔除胃管。
2.恶心,留置胃管期间每天要做好口腔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血管钳不可放入过深,以免引起刺激;固定胃管在最舒适位置,不要频繁移动胃管,以减少对咽部的刺激;
3.咽、
食管黏膜损伤与出血,对长期留置胃管者,选用质地软,管径小的胃管,可减少置管过程对黏膜的刺激;向患者做好解释说明,以取得患者的充分合作;置管时动作要轻柔、快捷,以减少患者的不舒适过程。
T管引流
1. T管瘘口周围的感染, 注意T管周围皮肤的清洁与消毒,并保持干燥; 局部有红肿者,加强换药,一旦有渗出应立即通知医师处理瘘口; 对长期带管者,应告知其需定期随访,始终保持瘘口周围皮肤的干燥,如不慎弄湿,要用软毛巾或纱布擦拭。
2. T管破损, 减少器械对T管的损伤,更换
引流袋时所用的血管钳要用保护套保护; 减少药物或
物质对T管的腐蚀。
3.
胆汁性腹膜炎, 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因T管滑脱造成胆漏,从而引起胆汁性腹膜炎的发生; 一旦患者出现胆汁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除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的监测外,还需遵医嘱予以处理。一旦患者出现
感染性休克,立即抗休克治疗,并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
腹部引流管
1.引流管瘘口周围的感染, 注意引流管周围皮肤的清洁与消毒,并保持干燥; 局部有红肿者,加强换药,一旦渗出应立即通知医师处理瘘口; 对长期带管者, 要定期随访, 始终保持瘘口周围皮肤的干燥, 如不慎弄湿,要用软毛巾或纱布擦拭。
2.引流管破损, 减少器械对引流管的损伤,更换
引流袋(瓶) 时所用的血管钳要用保护套保护; 减少药物或
物质对引流管的腐蚀。
3. 出血, 要注意勿用力牵拉引流管,以免损伤腹腔小血管; 更换床单时翻身动作要缓慢轻柔,以减少摩擦损伤; 一旦发生出血,应立即停止负吸(冲洗),通知医师,遵医嘱予止血药或压迫血,必要时做好急症手术准备。
4.
腹腔感染,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液体及坏死组织积聚于腹腔,造成感染。三腔冲洗管冲洗皮条应每日更换; 引流管接口勿高于瘘口位置,防止逆行性的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管
1. 皮下气肿, 引流管粗细适宜, 切口大小适当; 局限性皮下气肿者, 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 广泛性皮下气肿者,会出现疼痛,
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即刻通知医师行皮下切开引流,或粗针头穿刺,以排出气体减轻症状。
2.
胸腔内感染, 胸腔闭式引流瓶放置位置应低于胸腔60厘米; 搬动患者时,切勿将引流瓶提至高于引流管的胸腔出口水平面;应先用2把血管钳夹闭引流管,再搬动患者,待搬运完毕后,再松开血管钳以防引流液倒流入胸膜腔; 更换引流瓶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引流管如有脱落或污染应及时更换。引流管一旦脱落,绝不能将原引流管再次插入,应通知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再次置管; 在胸腔引流管置管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体温,一旦出现体温升高,
胸痛加剧等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并予以处理。
管理类别
发展历史
外科引流的概念形成于公元前15世纪,当时的科学家观察到感染的创口或脓肿,在发生自发性破溃后病人的全身状况会随之改善,由此认识到引流可能改善病情。
数世纪后,人们通过临床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预防性引流容易感染的区域似乎可减少感染的发生。引流在中国和世界的外医学中,有许多记载。如中医外科著述中的“
捻军”,就是一种借助棉线条毛细作用的引流。纪元前
古希腊名医
河马属crates和
古罗马名医 Celsus 利用麦秆导尿引流
膀胱。
但真正意义上的外科引流是由Hippocrates和Celsus描述用导管开始的。1859年医生卡塞尼亚克(Chassaignac)首先提出应用软质橡皮引流管,介绍了软胶皮管的应用。19世纪90年代后期Kelleg和
英国外科医师Heaton先后描述了使用的双套管引流(sump suction)的雏型;Heaton在1899年将
虹吸引流用于持续吸引,使用吸引引流(
虹吸管 drain);Kehrer于1895年描述了双套管吸引引流的前身;因此,19世纪末大部分外科引流的基本原则皆已建立。1905年Yates在试验中观察到腹腔置入引流管后,会迅速被网膜及周围组织包裹,与整个腹腔隔离。1952年出现了密闭的持续
负压吸引引流装置;Koeberle首先用
玻璃管做腹腔引流。
发展方向
技术参数
参考资料
引流导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