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妃水冢的外形是立于水中的“独圩墩”。陈妃水冢四周长满芦草,不管水位多高,陈妃水冢总是能够露在湖面上。
南宋隆兴二年(1163年),宋孝宗携陈妃途经锦溪,陈妃深爱此间风土人情,恋不忍离,病殁后,宋孝宗在五保湖中修筑水冢。陈妃水葬后,宋孝宗下旨在五保湖畔构建了莲池禅院,并命僧守之。锦溪因此更名为“陈墓”,直到1993年才恢复锦溪之名。1992年重修,1997年公布为
昆山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明朝名士
文徵明在锦溪留下的一首诗《陈妃水冢》。此诗是诗人专为葬在五保湖中的一位女子而咏。诗中所指的“君王”指
赵昚(一说
赵构),“佳人”指其妃子陈妃。“陈”指古镇锦溪(曾因陈妃葬于此,改为“陈墓”,1992年,恢复为锦溪)。文徵明的诗,不但表达了自己凭吊古人之内心感受,还巧妙地点明了古镇得名的缘由。
站在锦溪“莲池禅院”内,一眼就可见到五保湖中有一个立于水中的“独圩墩”,那就是“陈妃水冢”。每一个古镇,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文徵明诗中的陈妃,伴随着
锦溪古镇,从古流传至今。
清雍正《陈墓镇志》说陈妃是
赵构之妃,而清乾隆《陈墓镇志》则认为陈妃是
赵昚赵构之妃。据“雍正志”记载,陈妃死后,棺木并未直接下葬,而是在20年之后才下葬的。而“
乾隆志”对这一说法并未认同。但一般都认为陈妃是孝宗之妃,因为说赵构来过锦溪,似乎缺少历史依据。两本镇志,两种说法,但不管是谁的妃,陈姑娘是妃子,这点是肯定的。
对于陈妃的死因,也有不同的版本。古镇志上的说法为,陈妃是因路途劳累而“病殁”锦溪。倘若陈妃真就在锦溪这么没了,显然,不会让锦溪人念念不忘。因此,民间流传至今的说法,似乎更值得传颂。最可靠的两个流传版本,一是陈妃是随孝宗(当时还是太子)来镇抗金,在一次战斗中中箭身亡。二是说陈妃是随孝宗南渡时,在途中被金兵俘虏后押至锦溪,她为保名节投五保湖自尽。那么,我们能不能来个故事新说,在抗金战斗中,陈妃中箭没有身亡,只是受伤,后被金兵俘虏,在押送经锦溪五保湖时,为保名节,投身自尽呢。要不然,在她身后,皇帝也不会,专门为一个妃子,葬于此,还为她改了一个镇的名,造了一座
寺院。就在陈妃死后,
赵昚下旨在五保湖畔建了禅院,设寺僧诵经,为之超度。当时,孝宗亲手在禅院内种下了一棵
龙柏和一棵古松。现在,寺院内那棵古松依然茂盛。锦溪人在兴建禅院的同时,还在其东侧修筑了莲池,种上了白莲,以寄托对陈妃的哀思。
对于“水冢”,在锦溪人口中还有一个神秘的说法:无论是水涨水落,那个“独圩墩”始终高出水面一定的距离,从没被大水淹没过。于是民间就有了许多传说,有的说水冢的底部蹲着一只神龟,有的说湖底有一个通着海的大洞。当然这些说法的科学性是令人置疑的,但也在某种程度上“称”出了“陈妃水冢”在古镇人心中的分量。
文徵明的《陈妃水冢》诗“谁见金凫水底坟,空怀香玉闭佳人。君王情爱随流水,赢得寒溪尚姓陈。”“君王”指宋孝宗(一说
赵构),“佳人”指其妃子陈妃。“陈”指古镇锦溪(原名“陈墓”)。
清代《姑苏志》云陈妃为
赵惇之妃,《昆县志》云陈妃为宋孝宗之妃,而
乾隆《陈墓镇志》则认为:“合观两志,陈墓有道院,宋南渡时驻焉,御书亲题三字曰‘通神庵’。则孝宗实临幸斯地,为孝宗之妃无疑。”
1992年陈妃水冢重修,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锦溪古镇是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之一,也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在2005年,古镇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于2018年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