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
亨利克·易卜生创作的戏剧作品
《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是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的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创作的三幕戏剧作品。该作品具有现实主义个人主义女性主义色彩。
《玩偶之家》以 1879 年左右的挪威小镇为背景,讲述了家庭主妇娜拉为救患病的丈夫海尔茂,隐瞒他用父亲的假签名举债。海尔茂病愈后得知娜拉假签名的行为后大发雷霆,斥责娜拉没有道德断送他的前程,娜拉悲愤地想要自杀承担全部责任。度过危机后,海尔茂立刻转变嘴脸声称爱娜拉。娜拉这才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海尔茂的玩偶,愤然出走。《玩偶之家》采用三一律、对比法、讨论式和追溯法的艺术创作手法,表达了对娜拉传统的家庭关系和两性关系的反叛,虽然易卜生否认《玩偶之家》是一部女性主义的作品,但是这种叛逆在世界女性文学史上仍具有标志性意义和象征意味。
《玩偶之家》于1879年12月21日在丹麦哥本哈根皇家剧院首演。2006年在易卜生逝世一百周年之际,《玩偶之家》再掀热潮。《玩偶之家》革新了欧洲近代戏剧,对现实主义的戏剧文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玩偶之家》在世界戏剧艺术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它奠定了作者作为“现代戏剧之父”的基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将易卜生亲笔签名的《玩偶之家》手稿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以表彰其历史价值。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玩偶之家》写于人类文明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之际,随着木材工业的迅猛发展,挪威各行各业都进行着大规模扩张,并在 1860 年达到顶峰。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个性反抗提供客观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得妇女也能参与到社会劳动中,女性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易卜生的父亲破产后酗酒,无暇照顾家人。易卜生16岁就不得不出门谋生,想受大学教育而不能,因此易卜生一辈子都对金钱事务锱铢必较,这段经历也影响着他的创作。易卜生有感于挪威资本主义的发展、普法战争法国大革命中阶级矛盾和个人矛盾,开始着眼于对现实及个人道德问题的审视,尤其是通过家庭问题反映社会疾;而不只停留于挖掘过去伟大历史时期的题材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这一时期,易卜生创立的以再现现实为目的,以大胆揭露涉及资本主义政治、法律、道德、教育、家庭、妇女等诸多问题的“社会问题剧”应运而生。
创作来源
亨利克·易卜生有个名叫劳拉·基勒的朋友。她爱好文学,重感情,初期婚姻生活十分美满。后来劳拉的丈夫基勒得了肺结核,劳拉就瞒着丈夫向友人借了一笔钱,为推迟债期又伪造了保人签字,因为医生劝劳拉让她丈夫去欧洲南部疗养,否则病情不但会加重,且有性命危险,而丈夫不愿借债。但是病愈后,得知真相的丈夫却谴责劳拉的行为败坏他的名誉,毁坏他的前途。劳拉无法接受,精神失常,丈夫基勒此时却与她离婚。易卜生根据劳拉这个原型,用深刻尖锐的批判精神和高度的艺术技巧塑造了娜拉这个形象。
而主人公娜拉名字的来源,则源于另一个小故事。1844年,格里斯杰德镇的药店学徒亨利克·易卜生帮助划破手的漂亮姑娘止血,姑娘名字叫做埃利欧.娜拉。大家简称她为娜拉。易卜生就是结合劳拉的故事和娜拉的名字,写成了《玩偶之家》。
剧情简介
第一幕
当娜拉与丈夫海尔茂讨论家庭用度的时候,她的老同学林丹太太前来拜访,林丹太太向娜拉讲述了自己为家人的牺牲,并向娜拉求助想找一份工作。娜拉答应了并向林丹太太讲述自己曾帮助丈夫借钱度过难关,但没有描述借钱的细节问题。
第二幕
早在七八年前,家庭主妇娜拉为救病重的丈夫冒名签字借了一笔款子,不让丈夫知道,送丈夫到海滨去养病。丈夫病愈之后,她含辛茹苦,节衣缩食,省下钱来还债;现在丈夫得了银行经理的位置,苦日子熬过来了,了,在外债还清之际却发生意外:丈夫把娜拉的债权人柯洛克斯泰从银行里革职了,并打算将该职位给林丹太太,柯洛克斯泰为了保持他银行里的位子,保持他生存的权利,不得不求助于娜拉,并以揭穿借债和假冒签名来胁迫她。
第三幕
娜拉试探丈夫海尔茂的态度,以为丈夫会理解自己,没想到海尔茂却表达了对欺骗者的强烈厌恶,所以当海尔茂得知娜拉假签名的行为后,斥责娜拉没有道德断送他的前程,娜拉悲愤地想要自杀来承担全部责任。后来科洛克斯泰受到林丹太太感化,退回假签名字据,海尔茂立刻转变回原来温情的态度,继续向娜拉表达爱意。娜拉这才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海尔茂的玩偶,失望之后的她愤然出走,去做一个真正的人。
角色介绍
出场人物
主要人物
女主人公 娜拉
娜拉是一位热情开朗的家庭主妇,在家相夫教子。娜拉虽听命于丈夫,但有她自己的处事方式、爱人方式和原则,娜拉知道怎么哄丈夫开心,怎么维持家庭幸福,怎么忍辱负重 ;丈夫生病的时候,娜拉不惜一切保护她的丈夫,维护丈夫的地位和荣誉。
为救丈夫冒名举债的事情被丈夫得知,娜拉受到了他的辱骂;危机渡过,丈夫再次转变成爱她的态度,娜拉这时才认清了丈夫是怎样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娜拉明白了不能再因为自己的脆弱,就成为他人的附属,任人摆布。为了追求个人自由和独立,娜拉最终离家出走
男主人公 海尔茂
海尔茂表面上是模范丈夫,实际上却自私虚伪。他将妻子作为其极端个人主义的一个附庸,他前期称呼妻子娜拉为“小鸟儿”“小松鼠”,当他见到妻子伪造签字借款的信后,却又骂娜拉为“下贱女人”“可恶极了”。当危机解除后,海尔茂再次转变嘴脸,重新扮起了“慈爱”的主人形象——“受惊的小鸟儿,别害怕,你放心一切事情都有我,我的翅膀宽,可以保护你。”海尔茂的利益就是他的名誉和事业,而娜拉只是他生活中的一个“消遣”。他会因为利益受损而责怪娜拉,却不能与妻子共同承担。
林丹太太
林丹太太是娜拉的好友,家庭的贫困使她不得不早当家。在她的心中有义务与互助观念以及博爱意识。她会抛舍爱情与名誉而成全家庭或朋友。林丹太太还是一位热爱工作的女强人,工作是她一生唯一最大的快乐。她是一个有独立精神的人,掌控自己的婚姻与工作,当她与柯洛克斯泰达成一致要组建一个新家庭时,她认为自己工作有了目标,生活有了意义。
柯洛克斯泰
当初柯洛克斯泰伪造签名,遭到当时社会法律、道德的不容,被社会抛到了底层;辛苦维持的工作又被海尔茂辞退,被当时的社会逼的走投无路。为了恢复自己的名誉,他不择手段的往上爬;为了金钱,他利用高利贷残酷的剥削那些向他借钱的弱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他蹂躏别人的权利和荣誉;为了保全自己的工作,他不惜把娜拉置于死地,对她进行恫吓和要挟。后来柯洛克斯泰被林丹太太感动,与之结婚,放弃威胁娜拉。
作品鉴赏
创作主题
现实主义
《玩偶之家》作为亨利克·易卜生晚期作品,兼有批判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特点。《玩偶之家》以艺术的手法塑造出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以达到警世的 “镜子”作用,给人们提供一种思考。创作《玩偶之家》 时,易卜生希望透过“社会问题”开掘出深刻的思想内涵,聚焦平凡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物,并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丝毫没有因为表现对象的平凡普通而影响了作品呈现出的艺术高度和现实主义力量。《玩偶之家》针砭时弊,体现了易卜生对社会问题敏锐的观察力,对社会进步的热切期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个人主义
亨利克·易卜生认为《玩偶之家》不是为任何人,任何组织说话,而是在追求“人的自由”。易卜生唯一关心的关于自由的事就是为它奋斗。为了赢得自由,别的自由都不放在心上。1888年,为了感谢他在《玩偶之家》中安排娜拉出走,挪威妇女权利同盟请他参加宴会,然而他却认为自己不是妇女权利同盟的成员,所写的一切东西都毫无有意搞宣传的想法。
女性主义
《玩偶之家》被很多人视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动力之一。虽然易卜生本意并非如此,但是《玩偶之家》中主人公娜拉毅然走出家门,极大地推动了欧洲中原地区的妇女解放运动。《玩偶之家》对五四运动时期处于封建婚姻包办制度下的中国青年影响很大,特别是对于在传统封建礼教重压下的中国妇女,受到了娜拉的启蒙,开始对自身的价值和女性的权利产生怀疑,有不少知识女性开始觉醒,妇女开始进入学堂接受教育,文坛出现了一批女作家,中国掀起了一轮初级意识上的女权运动。
创作手法
三一律
《玩偶之家》创作过程中严格遵守三一律,《玩偶之家》分为演出时间和戏剧时间,演出时间即观众观看的整个时间,而戏剧时间是作者建构的时间,于圣诞节的前三天,他的这种跨越,形成了时间统一规则,让整个情节都浓缩到了那几天。而场景中,没有太多的变化,人物的上场和下场中场景都没有变化,这又与我国的传统戏剧有相同之处。贴近现实的《玩偶之家》既是一出典型的戏剧,又更像每个人的生活。《玩偶之家》遵守着三一律的艺术手法,将其艺术特色在时空统一上把握恰当,这种统一就让整个戏剧的故事情节和结构更完整,在冲突和矛盾上更集中,使整个戏剧更加有张力和魄力。
对比法
《玩偶之家》描述的是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的情感冲突的变化,并逐渐认识到丈夫的真实面目,最终选择离开家庭的故事情节。亨利克·易卜生选择了使用最直接而且最有效的艺术手法,就是对比法。用对笔法刻画人物形象,从开始到最终,海尔茂的个人形象和性格变化十分明显,而娜拉的转变也是非常生动的,两个人物形象变化的对比,产生了独特的效果和艺术风格。在整个戏剧的第三幕中,丈夫因生病需要求治,娜拉需要向人借款,从而伪造了其父亲的签名,而这个人正好又是丈夫银行中被解雇不久的一名员工,因而这个员工就借此来威胁海尔茂,让他给留个能回去工作的机会。此时,海尔茂的内心十分愤怒而懊悔,他十分担心这件事情会耽误到自己的前途和名誉,转而将愤怒都发泄到妻子娜拉身上,使得娜拉无法承受。也通过此事,娜拉更看清了丈夫的真实面目,他的自私和虚伪使得娜拉无法再继续生活,同时她也看出了自己只是丈夫的一个玩偶,最终离开了这个家庭。
讨论式
《玩偶之家》并没有简单地沿袭传统的展现矛盾冲突的写作方法,而是在创作中创造性地采用了“讨论式”的艺术手法,并将讨论部分作为整个戏剧的真正中心,对品性和行动问题进行了讨论,非但没有使戏剧变得枯燥乏味、流于说教,反而收到了引人人胜的艺术效果,也给整个戏剧创作领域带来了新的气息。
倒溯法
《玩偶之家》运用倒溯法来创作,针对久远的剧情前因,利用人物对话,将过去的事情一点点倒溯完成,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事情原委。通过对前情的回顾和揭示,让剧情在一种丰富而复杂的和谐中进行,更加自然得显露剧情中各种因果关系,同时,剧本也通过主要人物间各种瓜葛,完成“前情回顾”,进而揭露人们关心的社会问题。
艺术特色
戏剧结构
《玩偶之家》有严谨的戏剧结构,具有“整一性”特点。完整、有机地表现了故事情节,“起因、发展、高潮、结局”都有明确的交代,全剧的各种情节有机关联。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玩偶之家》是闭锁式戏剧,会在开始时看到结果,但随着回忆或倒序的方法,追溯到事件的开始,即找到了矛盾的“因”,随着“因”的出现,揭示了矛盾的本质。
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的“动作性”,《玩偶之家》的戏剧语言在表现人物内心方面,极富感染力,既符合人物内心,又有助于揭示主题。在《玩偶之家》话剧娜拉对海尔茂说道:“如果能够不辞退柯洛克斯泰,我会做你喜欢的任何事情,我会像小松鼠一样,在你面前蹦蹦跳跳耍把戏,像小鸟一样,为你唱歌。”从这些对话中,看到了娜拉隐藏着的痛苦、不安、负疚的情感,让话剧表演更具感染力。
不同语气、称呼的运用, 剧末部分,也为反映人物内心情感创造条件。 在前期章节,娜拉被海尔茂称作“小鸟”“小松鼠”“爱吃甜食的孩子”等。这些趣味化称谓, 体现了海尔茂对娜拉的爱与宠溺, 在当伪造签字事件暴露后,海尔茂担心自己的前途、名誉,对娜拉的称谓,也变成了“坏东西”“撒谎的人”“下贱的女人”等。由亲昵转向敌视,称呼语的变化,将人物内心刻画的更加透彻。
作品影响
《玩偶之家》革新了欧洲近代戏剧,对现实主义的戏剧文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玩偶之家》在世界戏剧艺术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它奠定了作者作为“现代戏剧之父”的基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将亨利克·易卜生亲笔签名的《玩偶之家》手稿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以表彰其历史价值。2006年在易卜生逝世一百周年之际,《玩偶之家》再掀热潮。多年来,《玩偶之家》已成为世界各大剧院争相上演的经典剧目。从1914年春柳社演出《玩偶之家》起,这部作品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鲁迅的《伤逝》和《娜拉走后怎样》、胡适的《终身大事》、郭沫若的《卓文君》、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还有曹禺的《雷雨》等文章的创作都深受其影响。
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亨利克·易卜生的剧作经过改编之后被搬上银幕,通过影视二次创作的形式,不断地引起轰动效应。据不完全统计,从1911年美国坦豪塞电影公司拍摄《玩偶之家》以来,至20世纪末共出品了15个根据易卜生《玩偶之家》剧作改编的影视作品。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欧洲女权主义运动的掀起,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成为了热点,出现了一大批对易卜生《玩偶之家》原作不同诠释的同名影视改编片。
作品评价
鲁迅社会经济学角度评价《玩偶之家》,他在自己的作品《娜拉走后怎样》中写到“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认为《玩偶之家》反映的是财权问题,从现实角度分析娜拉出走后的可能性。
胡适从社会伦理道德层面评价《玩偶之家》,他认为《玩偶之家》蕴含着对当时存在的道德的、宗教、伦理等方面的批判,将娜拉视为冲出家庭束缚之奇女子。
茅盾从社会革命层面评价《玩偶之家》,将《玩偶之家》里的主人公娜拉与中国女革命家秋瑾并列,赋予了娜拉革命的启蒙意义。
参考资料
中国名著世界名著一本通.微信读书.2023-08-10
..2023-07-26
人间烟火气 - 山西新闻网.山西新闻网.2023-07-24
艺术人生:个人主义者易卜生.中国日报网.2023-07-24
A Doll’s House.Britannica.2023-07-24
被审判的人.搜狐网.2023-08-10
艺术人生:个人主义者易卜生.中国日报网.2023-08-10
新编外国文学教程.微信读书.2023-07-24
解读经典:《玩偶之家》赏析.中国日报网.2023-07-24
..2023-07-24
世界的易卜生,永远的易卜生.中国日报网.2023-07-24
A Doll’s House.Britannica.2023-07-24
人物表.中华典藏.2023-07-24
..2023-07-27
..2023-07-24
..2023-07-24
..2023-07-26
..2023-08-10
..2023-07-26
..2023-08-10
..2023-07-26
..2023-07-26
..2023-07-26
文化日历丨3月20日.今日头条.2023-07-26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创作来源
剧情简介
角色介绍
出场人物
主要人物
女主人公 娜拉
男主人公 海尔茂
林丹太太
柯洛克斯泰
作品鉴赏
创作主题
现实主义
个人主义
女性主义
创作手法
三一律
对比法
讨论式
倒溯法
艺术特色
戏剧结构
戏剧语言
作品影响
作品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