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奎
京剧表演艺术家
李多奎(1898年11月19日——1974年7月25日),原名李万选,河北河间人,是中国著名京剧老旦表演艺术家,京剧老旦“李派”(又称“多派”)创始人。
李多奎出生在河北梨园世家,幼年时跟随父亲李宝珍前往北京定居。8岁时,他拜贾志臣为师,开始学习老生表演,9岁登台演出。14岁时因变声而改习胡琴,并坚持了10年吊嗓训练。后拜罗福山为师,转向学习老旦表演,同时他也深得京剧名家龚云甫的真传。1921年,李多奎凭借《钓金龟》中的出色表演一举成名。此后,他同梅兰芳程砚秋裘盛戎高庆奎马连良尚小云张君秋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合作,并在全国范围内广受欢迎。1950年,加入北京太平京剧社。1952年,李多奎前往朝鲜进行慰问演出;1962年,因突发高血压病而告别舞台;1963年,参与京剧电影《铡美案》的拍摄,也是其唯一影视资料;1974年,因病在北京去世。
李多奎在继承龚云甫老旦唱腔旋律的基础上,又开拓创新,创立了老旦“李派”(又称“多派”)。李多奎嗓音高亮,讲究发音,大腔中不留气口,而且注重不同人物采用不同的表演方式,构成了“李派”的主要特点,其主要代表作品有《钓金龟》《打龙袍》《赤桑镇》等。李多奎一生收徒甚多,培养了李盛泉、李金泉、程静华、李重华、许爱华、解小华、王晓临等众多优秀的京剧老旦表演艺术家。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8年10月6日,李多奎出生在河北省的梨园世家。4岁时,李多奎随父亲李宝珍前往北京定居。他在8岁时进入庆寿和科班,并排为“多”字辈,师从贾志臣学习老生表演。9岁时,李多奎便开始登台演出,展现出非凡的演技。在他12岁时,已经能够娴熟地演唱大轴戏,显示出他的卓越天赋和表演实力。
在14岁时,李多奎进入变声期,开始了“倒仓”训练,同时改学胡琴。在此期间,他一边学习拉胡琴,一边进行吊嗓训练。一天,李宝珍听儿子李多奎吊嗓,听出李多奎的嗓音中带有一种雌音,发现了他唱老旦的潜力。李宝珍对儿子李多奎要求十分严格,在父亲的督促下,以及李多奎自身的努力下,经过长达10年的吊嗓练习,他的嗓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之后,李多奎在父亲的鼓励下从唱老生转唱老旦,拜罗福山为师。罗福山龚云甫是同门师兄弟,是“同光十三绝”中郝兰田的徒弟。而李家与龚家是邻居,所以李多奎时常请教龚云甫,并得到了他的真传。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多位名师的指导,李多奎逐渐掌握了老旦表演的精髓。
演艺经历
声名鹊起
1921年,李多奎转向老旦表演后,于北京前门外中和戏院首演京剧《钓金龟》,一举成名,其表演风采迅速在北京城内走红。在北京城内经常能听到人们哼唱他在该剧中的唱词“叫张义我的儿……”。随着这场成功演出,李多奎的名声在北京迅速传播。1926年,李多奎跟随京剧表演家金少山前往上海市,两人合作演出京剧《打龙袍》,被观众誉为“双绝”,引起了巨大反响。自此之后,李多奎的名声进一步扩大,声誉远播。
1927年,李多奎与梅兰芳在上海合演《大登殿》、《别宫祭江》、《甘露寺》、《四郎探母》等戏。1930年初,李多奎加入程砚秋重新组织的京剧团体“鸣和社”。当年 9 月,李多奎先生随社应邀赴沪,在上海第一舞台演出《药茶计》,这也是李多奎唯一一次唱《药茶计》。此后,李多奎与梅兰芳、程砚秋、高庆奎马连良尚小云等京剧名家长期合作,逐渐成为备受赞誉的京剧明星。他的出色表演使得他的名声逐渐传遍各地,成为广受欢迎的演艺巨星。
平稳发展
1950年,李多奎毅然放弃丰厚的收入,加入了北京太平京剧社,并与谭富英裘盛戎等许多著名京剧演艺家长期合作。1952年,他积极参与前往朝鲜的慰问团,长达4个月的时间里,他常常冒着战火和生命危险,为战士们演出。1956年,李多奎加入了北京京剧二团与由马连良领衔的京剧团合并成立的北京京剧团。在此期间,李多奎成为北京京剧团的主要成员,他还自创了一些腔调,先后与裘盛戎、马连良等合作演出了《甘露寺》、《海瑞罢官》等剧目。1961年,李多奎与裘盛戎为北京京剧团向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献礼,共同排演了《赤桑镇》,该演出获得了好评。
曲终落幕
1962年,李多奎在向弟子王晓临传授戏艺时突发高血压病,被送往北京宣武区医院住院治疗,从此告别了京剧演出的舞台。然而,他的演艺生涯并未就此结束。1963年,李多奎在抱病的情况下,与马连良、张君秋、裘盛戎等演员共同前往长春电影制片厂,历时3个月,拍摄了京剧电影《铡美案》。这成为了李多奎粉墨生涯中最后一次演出,同时也是他唯一留下的影像资料。由于高血压病的逐渐严重,李多奎于1974年7月25日在北京友谊医院不幸去世。随后8月3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追悼会,共同缅怀这位杰出地京剧表演艺术家。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嗓音高亮
李多奎继承了龚派老旦唱腔旋律性强的特点,并且开创了以黄钟大吕式的唱工见长的老旦艺术新纪元。他的嗓音宽厚、音色甜美,既挺拔又不失圆润。他根据自己嗓音高亮、善于运用气息的特长,在高亮音中加入了柔和的音色,而在脆音中融入润滑的音色。当他唱到悲凉之处,还能够加入一些沙涩之音,增添更多情感的层次。与龚云甫突出“涩音”不同,李多奎在唱法中更加注重“润音”。
发音讲究
李多奎发音讲究,喷口有力,讲究节奏变化。李多奎在唱法上并不均衡使用力量。他非常严格地遵守每个字的发声、发音和收声的规律,注重每个音符的精准呈现,强调声音要婉转动听,坚决反对模糊不清的演唱方式。他不赞成囫囵吞枣的表演风格,而是注重每个细节的把握,让每个音声都能准确传达出情感和意境。
在李多奎先生晚年的演唱录音中,在他唱腔结尾处明显采用了夯音技巧。夯音是一种特殊的润腔技巧,通过喷口加擞音的方式来增强唱腔的力度和激情。
气口独特
在李多奎的表演中,他少有甚至没有气口,他能够做到大腔中不留气口。“李派”艺术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一口气”。李多奎的嗓音拥有独特的特点,既具备了“雌音”和“衰音”,同时又异常洪亮宽厚,充满爽朗向堂的气势。他的音质饱满明亮,高音和低音表现均出色。高腔音表现苍劲挺拔,而低腔音则展现出委婉沉着的盘旋下行。李多奎善于利用丹田气息,注重喷口和擞音技巧的运用。他同时拥有老年女性苍劲高亢的嗓音特色和极为强大的气势,情感充沛,这确实能够产生铿锵有力的声音,让艺术效果深深地震撼听众。
表演巧妙
李多奎在表演方面注重程式活用,不同人物有不同的表演方式。他具备出色的演唱技巧,能够巧妙地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结合“衰音”和“雌音”。同时,他还能以调剂性的唱法使用润音来冲淡涩音。他熟练运用“娇、润、脆、柔”等不同音色,以表达人物深层次的内涵和情感。通过这种细腻的演唱表现,他成功地将角色的特质和情感传达给观众,为观众带来更为丰富和感染力的表演体验。
成就影响
李多奎创立京剧老旦流派——“李派”(又称“多派”)。他所创立的“李派”艺术是继龚云甫之后老旦行当的唯一流派。李多奎所创造的表演艺术风格给老旦的唱腔艺术带来了历史性变革。
首先,李多奎开创了黄钟大吕式老旦艺术唱腔的新方式。他继承遇发扬了龚派老旦唱腔旋律性强的特点,又进一步彰显出老旦唱腔的旋法特性,使老旦唱腔艺术登上一个新高度。
其次,李多奎开创了“一口气”演唱方法。他擅于运用丹田气,注重喷口与擞音的使用。他要求在“一口气”唱下来的同时,注重抑扬顿挫,唱出感情。
除了唱腔唱法方面继承与发展“龚派”艺术风格之外,李多奎也发展了老旦的表演。“李派”最突出的特点是从特定环境的特定人物出发,把握人物特性,把“衰音”和“雌音”按不同需要结合起来,又用“娇”“润”“脆”“揉”四种音色充分表达老年妇女的声容及精神状态。
最后,李多奎对于京剧老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继承了“龚派”的艺术风格,同时又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弟子,为传承发展京剧老旦行当做出了重要贡献。李多奎一生收徒甚多,早年所收均为男弟子,如:李盛泉、姚秉维、刘子元、李金泉等;新中国成立后,又收了赵鸣华李鸣岩林丽娟王梦云王晓临等女弟子,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京剧老旦演员,促进了京剧老旦行当的发展。
人物评价
京剧表演艺术家梁小鸾评价李多奎嗓音洪亮宽厚,音质饱满纯净,高低音俱佳,气力极其充沛。同时认为李多奎在扮相和念、做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著名琴师徐德箴曾对李多奎的气口做出如下评价:“一口气”唱法是李多奎独创的高难度、最具老旦特色的演唱手段之一。若没有高深的气息掌控、用气技巧和换气功力,是很难成功完成这一唱法的。
京剧研究家刘曾复评价:“李多奎嗓子又高、又宽、又亮,他以龚云甫为基础,吸收龚氏之长,又根据自身条件有所创新、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李多奎多位弟子回忆,认为李多奎平易近人、虚幻若谷、对待艺术严肃认真、注重创新。如:据程静华回忆:“李多奎生活中平易近人,对人夏友善。”李重华回忆:“李多奎虚怀若谷,从来不会歧视别人;对待弟子总像慈父一样耐心细致的教导;他对待戏曲十分认真,要求弟子平时刻苦练习;他也总会把自己从艺的各方面经验与体会倾囊传授。”李盛泉说到:“李多奎对艺术严肃认真、精益求精是内外行所公认的。”王晓临回忆:“多奎对待戏曲注重创新,鼓励学生创新。”
后世纪念
李多奎大剧院
为纪念李多奎,同时振兴国粹艺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5月,河间市委决定对河间市老电影院进行翻修,并在2019年10月竣工,更名为“李多奎大剧院”。“李多奎大剧院”六个大字由著名书画家、国学大师、金石家文怀沙先生生前题写。大剧院占地面积4425平方米。主体建筑由三层主楼、观众大厅与南侧楼三部分组成。门前广场摆放李多奎大师雕像一座,雕像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学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曾成钢先生设计完成。雕像底座正面的“一代京剧大师李多奎”由著名书法家、美术家沈鹏先生题写。背面刻有著名戏曲作家、理论家、教育家翁偶虹先生为李多奎大师撰写的碑铭。
诞辰纪念活动
1998年12月,中国剧协艺委会、山东省文化厅和山东省剧协联合主办了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多奎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此次纪念活动旨在回顾和纪念这位杰出的京剧艺术家对中国戏曲艺术做出的卓越贡献。纪念活动期间,李多奎的亲属、弟子及再传弟子演出了李派代表剧目,后又召开了李派艺术研讨会。
2004年11月19日,李多奎诞辰105周年时,为纪念这位老旦泰斗,弘扬李派艺术,中国中央电视台《过把瘾》栏目举办了纪念演唱会。此次演唱会,剧组得到全国各地戏迷支持,收到近百盘音录像资料。同时,李多奎弟子、再传弟子及其亲属参与了此次演唱会,带来了经常演出
2008年7月26日,纪德生先生率其天津鑫德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在天津中国大戏院主办了纪念李多奎先生诞辰110周年演唱会。
2013年11月16日,国家大剧院举行了“响遏行云——纪念京剧大师李多奎115周年诞辰京剧名家演唱会”。众多优秀的“李派”传人悉数登台表演,演绎李多奎的经典唱段,赢得观众的叫好。
2018年5月26日,为纪念京剧老旦泰斗李多奎先生诞辰120周年,以及表彰他的杰出艺术贡献,《响遏行云》纪念京剧老旦泰斗李多奎先生诞辰120周年暨李鸣岩老师携弟子演唱会在北京湖广会馆隆重举行。李多奎先生的亲传弟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鸣岩携来自全国各地的京剧院团、艺术院校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们共同登台演唱了众多李派老旦经典桥段,以此致敬李多奎。
相关人物
家庭关系
师生关系
轶事典故
李多奎练嗓
李多奎在少年变声期时,开始学习胡琴,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演唱,而是坚持每天练习吊嗓。每天早晨四五点钟,他的哥哥陪着他一起到天桥进行吊嗓训练。有一天,他们哥俩在路上,哥哥牵着一头小毛驴,而他手里拿着小马灯。正在巡逻的警察注意到了他们,以为他们是偷驴的,于是上前拦住了他们。李多奎和他的哥哥急忙向警察解释情况,说他们是要去天桥练习吊嗓。警察听后大笑,告诉他们:“现在才两点五十分呀!你们再回去睡一会儿吧。”
李多奎一直勤奋刻苦。他为了练声练气,冬日里,会对着荒郊的破墙壁练气,一练就练几个小时。他呼出的气,打在墙壁上都可以结成一层厚厚的冰,同时,他哈气又会再融化结成的冰。一个早上,即会让墙壁挂一层冰,又会把墙上的冰吹出一个坑。
保护好嗓子
李多奎坚持练嗓,同时也注重保护嗓子,他保护嗓子也具有一些方法。首先,他坚持练嗓,每天早晨都要练功,但注重适度练功。其次,保护嗓子要做到戒躁寡言,练完功之后不能大吵大嚷。然后,要保持自己的心态平稳,随时能够应对机动演出。最后,在连续演出期间,要节制晨练,减少欢谈,演出后,要注重嗓音的恢复。李多奎对于保护嗓子总结了四句话:当心冷暖、珍惜复原、欢乐惬意,失音后寒。“失音后寒”的意思是演出后不能忘乎所以,不顾一切,不加检点。
赶排《赤桑镇》
《赤桑镇》是1961年北京京剧团向七一建党40周年献礼的剧目。当时,李多奎已经年逾六旬,患有高血压病,然而为了呈现最出色的演出效果,向党的40岁诞辰献礼,他不顾疾病的困扰,全情投入地付出。他一边背词,一边自己拉胡琴,哼着曲调设计唱腔,反复推敲琢磨。在仅仅八天的时间里,他完成了背词和设计唱腔的任务,为演出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宝”李多奎
新中国成立后,每逢国家有重大活动,国家领导人都要请李多奎唱一出。有一天晚上,李多奎即将休息,得到通知,当晚演出后毛主席指示,单加一出《望儿楼》。对于李多奎精彩的表演,毛主席说:“老旦,谁也唱不过李多奎。”周总理也称赞他是“国宝”。
参考资料
..2023-07-29
..2023-07-29
..2023-07-29
..2023-07-30
..2023-07-29
..2023-07-29
..2023-07-29
..2023-07-29
..2023-07-29
..2023-07-29
李多奎(1898-1974)老唱片专辑.中国京剧老唱片.2023-08-08
海瑞罢官(京剧).豆瓣音乐.2024-01-10
太君辞朝.豆瓣.2024-01-13
..2023-07-31
..2023-07-30
..2023-07-29
..2023-07-29
..2023-07-29
古韵瀛州_李多奎大剧院 .河间府署.2023-08-08
纪念李多奎诞辰演唱会 .CCTV-戏曲频道.2023-08-08
..2023-07-29
..2023-07-29
..2023-07-30
..2023-07-30
..2023-07-30
..2023-07-31
..2023-07-3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演艺经历
声名鹊起
平稳发展
曲终落幕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嗓音高亮
发音讲究
气口独特
表演巧妙
成就影响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李多奎大剧院
诞辰纪念活动
相关人物
家庭关系
师生关系
轶事典故
李多奎练嗓
保护好嗓子
赶排《赤桑镇》
“国宝”李多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