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蒂尔德(Mathilde)是19世纪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
项链》中的主人公。
玛蒂尔德是一个小职员的妻子,一心追求高雅奢华,为参加舞会借项链但不慎丢失,为赔项链,跌进了穷苦的深渊,十年之后还清债务,发现为之付出惨重代价的项链原来是假的。玛蒂尔德追求上流社会奢侈、享乐的生活,她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历过十年的辛勤劳作,不再是美貌年轻的少女,而成为一位普通且坚韧的妇女,相比从前多了份质朴。作者在批评的同时,也表示出对玛蒂尔德的同情,玛蒂尔德具有独立性以及自我意识,在
法国社会病态的背景下,怀着对现实生活的厌恶,对上流社会的羡慕,最终因贪慕虚荣酿成悲剧,但她勇于承担责任、对于丈夫以及朋友很真诚、有较强的自尊心。她在丢项链之前爱慕虚荣,但在丢项链之后勤劳守信。她既有前期对金钱对上流社会的渴求,也有后期能直面假象,勇于担当的吃苦耐劳一面。她信守承诺归还项链,面对挫折坚强勇敢,在浮华社会风气下保持着纯洁高尚,热爱生活、怀揣梦想。
玛蒂尔德是当时两极分化社会环境下基层社会群体的缩影,她的悲剧也是当时
法国病态社会的悲剧。
人物经历
小职员路瓦栽的年轻美丽的妻子玛蒂尔德爱慕虚荣,为参加教育部长的家庭舞会,用丈夫省吃俭用存下的准备买猎枪的四百法郎买了裙衣,又向女友佛来思节夫人借得一挂钻石项链。玛蒂尔德虽然在舞会上出尽风头,却不料将项链丢失。为了赔偿项链玛蒂尔德耗尽家产,负债累累,历尽了整整十年的辛酸。此后的一天,玛蒂尔德方从女友的言谈中得知所丢失的项链是假的。小说结尾幽默地写道:“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她的双手,说:‘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
太平洋法郎……”
人物性格
玛蒂尔德的形象包孕哪些内涵呢?
一、爱美
小说是从“妇女天性爱美”的视角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的。这由开端六个自然段为证。开端分三层。第一层为一至二自然段,写了出生在小职员家庭的她又嫁给了小职员,因而不能够讲究打扮,“她觉得很不幸”,为什么呢?“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姿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惟一的资格。”“在妇女”云云表明了小说从妇女的天性视角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所以第二层(第三至第五自然段)第三自然段一开头就说:“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所谓“生来”不即是“天生”、“天性”吗?显然,“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在语境中只能读作“美的生活”。小说接着用三、四、五这三个自然段写了她对住、吃、穿的美的生活的狂热的梦想,表达了她对美的强烈的渴求。最后的第六自然段为第三层,写了她从有钱的女朋友家里回来后的痛苦,以反衬上一层意思。开端为读者解读女主人公预设了一把钥匙,那就是《
项链》刻画的女主人公具有妇女爱美的天性。
小说进入情节之后全面地展现了玛蒂尔德是个爱美的女性。做新衣、借项链不就是她爱美的具体表现么?把玛蒂尔德爱美的特性描写得淋漓尽致的是她挑选首饰。面对着一个眼花缭乱的美的世界,她“先看”“又看”“随后又看”的“犹豫不决”的心态,她看到钻石项链时“心也跳起来”的高兴,她戴上项链照镜子的出神,以及借到项链后的“跳”、“搂”、“亲”、“跑”等一系列狂热动作,把一个爱美女性刻画得惟妙惟肖。晚会跳舞时的兴奋、
陶醉把她的爱美推至高潮。回家后她在卸妆前“趁这荣耀的打扮还在身上,再端详一下自己”,爱美达到恋恋不舍的境地。即使因为自己贪恋美而酿成悲剧陷入困境,她“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玛蒂尔德爱美爱到无怨无悔!
二、单纯
玛蒂尔德又是一个单纯的女性。她从一个小职员的女性成为另一个小职员的妻子,其生存环境局限于小职员家庭,因而她见识狭窄,处世缺乏经验,教养浅薄,不谙于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爱美是天性,不需要后天训导:如何爱美,比如如何辨别真假首饰,则需要后天教育。玛蒂尔德显然缺少这一课,小职员的生存环境不太可能给她上这一课。另外,玛蒂尔德从未经受过世间纷繁复杂的风风雨雨,她虽然成了路瓦栽夫人,但她依然像少女一样单纯。要做一件新衣服只能用眼泪去求得丈夫的同意;没有首饰又想得到,她显出一副无可奈何的苦恼样子。在丈夫出了借的点子后,“她发出了惊喜的叫声。‘真的!我倒没有想到这个!’ ” “没有想到”四个字不是把她思维之单纯照得一清二楚么?在借到项链后又是跳又是搂又是亲又是跑,活脱脱地写出了一个单纯女子形象,宛若一位天真烂漫的少女。当她买了真项链归还女友时她担心女友把她当做贼,女主人公的单纯几乎达到了“迂”的地步。十年后,她把失项链的真相告诉女友,小说写道:“她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天真的笑容岂不镂刻出“单纯”两字么?
正因为单纯,所以她不知道外部世界的纷繁斑驳、鱼龙混杂,所以她的思想中丝毫没有“假”的概念,更不用说去辨别真假首饰了。不然,她无力购买真首饰为什么想不到去买价廉物美的仿真首饰呢?她在挑选女友的首饰时为什么一点都没有想到会有惯首饰呢?她在珠宝商老板有所暗示时为什么丝毫不去想失落的项链可能是假货呢?其实,只要从下面一点足以说明她是一个单纯的女性:在赔项链时丈夫拿出了“父亲留给他的一万八千法郎”。在小职员家庭这是一笔不少的财产,然而玛蒂尔德作为家庭主妇却对此一无所知,这岂不是单纯的绝好证据么?玛蒂尔德在还债务之前如山中的溪水,清澈却不免浅显;如暖房中的花朵,美丽却显得嫩弱。
三、勇毅
失项链、赔项链之后,玛蒂尔德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剧变,在她性格层面上进发出了新的特性——勇毅。为了还清债务,面对着残酷的困境,她不气馁,不悲观,不走歪门邪道,更不出卖自己美丽动人的容貌(美女容貌是商品社会中一笔无价财产)。她完全依靠自己的意志、精神和力量,依靠自己的一双手,“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她“打定主意”,毫不动摇,信心十足地“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果然成功了。无怪乎连冷静地潜在小说纸背后的作家也冒出来公开赞叹:“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十年还债,锤炼了女主人公,使她成熟、坚强,使她成为一个勇毅的女性。
爱美、单纯和勇毅,构成了玛蒂尔德形象的三个层面。爱美,是她作为女性的一种天性;单纯,是她出身、教养、经历和个人气质等形成的个性;勇毅,是爱美和单纯向善发展的深层的品质。四、诚实守信
有借必有还,当寻觅无果时,她和丈夫决定赔偿。即使自己只有一万八千
太平洋法郎,买项链就需要三万六千法郎,她也没动过用假项链偷梁换柱、蒙混过关的邪念,更没耍起“项链已丢,无力赔偿”、“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无赖。她和丈夫的道德观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用十年的心血偿清债务,使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因祸得福,无意中成了受惠者。
五、纯洁高尚
晚会上,玛蒂尔德高雅迷人,压倒所有的女宾。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连部长也注意她了——这应该是她利用美貌改变命运的最好时机。然而,她只是“沉迷在欢乐里”,“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这表明,玛蒂尔德来参加晚会只是为了展示美貌,让自己唯一的“价值”得到承认。在那个金钱至上、道德沦丧的社会里,玛蒂尔德完全可以靠她的美貌和姿色出卖灵魂和肉体,可她没有这样做,她不愧是一朵高洁的荷花。
六、热爱生活
玛蒂尔德社会地位不高,生活也很一般,但她不甘现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希望生活得更好些,这反映了她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即使遇到了天大的挫折,她也没有悲观厌世,更没有自寻短见,而是用行动一步步努力地改善着自己的生活。她心里始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有关争议
玛蒂尔德是19世纪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的主人公。这部作品历经一百多年长盛不衰,几十年来,一直被选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成为影响中国学生最深远的篇目之一。但是,关于小说的主人公及小说的主题,一直也是在不断的争论中发展着。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一部优秀的小说,对于其中的人物及小说的主题的认识和理解,能不断有新的发展,也是很正常的。
玛蒂尔德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但没有人否认玛蒂尔德是世界文学殿堂中一个典型的人物。莫泊桑成功地塑造了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为读者留下了一个永远的话题,这是莫泊桑为世界文学做出的伟大贡献。我们在为
莫泊桑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所折服的同时,不能不认真地学习探索莫泊桑在人物塑造方面所留下的经验和智慧。
玛蒂尔德是小说《
项链》中的主要人物,其复杂的性格和悲剧命运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时,并没有将自己的褒贬强加于人物身上,而是从现实中寻找素材,还一个真实的完整的玛蒂尔德。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带着褒贬色彩的眼睛来看玛蒂尔德,只能从实际出发,认识和了解玛蒂尔德。小说中,玛蒂尔德的命运分两个阶段,舞会前和舞会后。舞会前,玛蒂尔德因为出生于小职员家庭无缘结识有钱人,无奈中嫁给了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婚后的生活很不幸福,尽管她的丈夫是个很本分又能体贴她的人,但无法满足她对生活的想望,她由于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常常整天整天的哭泣。作者一开始就将玛蒂尔德置于矛盾痛苦中,让故事在主人公的矛盾痛苦中发展。也许有读者会问,既然没有机会结交有钱人,能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的丈夫也不错了,何必再为无缘结识有钱人而折磨自己?不幸的是,玛蒂尔德偏偏生得美丽动人,而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这不能不使玛蒂尔德有所想望,不能不使玛蒂尔德因此而哭泣。她丈夫拿回教育部长的请柬,给玛蒂尔德实现她的想望带来了希望。但玛蒂尔德却因为没有满意的衣服和首饰而懊恼,为此她花费了丈夫准备买猎枪的四百
太平洋法郎做了一件长衣裙,又向有钱的好朋友借了最满意的钻石项链,她为参加舞会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在舞会上,玛蒂尔德大出风头,获得了成功,她完全陶醉在舞会给她带来的幸福中。这说明,玛蒂尔德过去的确是因为没有机会结识有钱人才与教育部的小书记结的婚。她的不幸,是因为她的出生地位低而造成的。不过,我们不能忽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当时社会分明的等级观念和妇女的社会地位。为什么“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女人的出身呢?那只能是女人充其量不过是有钱人的玩物罢了。现在所讲的爱情,在那时不过是有钱人与女人间的一场游戏,各取所需而已。而玛蒂尔德不过只是倚侍自己的天资想求一种有钱人的虚荣,实在是一种悲哀。
莫泊桑的高明正在与此,她没有让玛蒂尔德的梦想永远得逞,而是让玛蒂尔德在陶醉之余突然发现项链丢失,使玛蒂尔德一下子由兴奋的最高点跌至最低点,使玛蒂尔德因此几乎陷入绝境。此处一转,似乎也并无太值得读者惊叹的,令读者值得寻味的是玛蒂尔德为了做人的本分和信誉,先是写信打消朋友的疑虑,后又费尽心思寻找相同的项链,并不惜背上沉重的债务买了一挂真钻石项链还给朋友。即使这样,还担心被朋友发现项链是假的而被朋友把自己当作贼。一个人能把信誉看得如此重要,实在是难得。更何况为了还清债务,他们夫妇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省吃俭用,勤奋劳作,为了一个铜子一个铜子而被人嘲骂。十年艰辛,终于还清债务,连高额的利息和利上加利滚成的数目都还清了。
莫泊桑为什么要这么塑造玛蒂尔德的形象?很明显,作者要让读者知道,玛蒂尔德的悲剧不是个人的行为造成的,而是社会环境造成的。那么,为什么作者还说是“一件极细小的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呢?项链的丢失是一件偶然的小事,但如果没有为参加舞会而借项链,没有对有钱人生活梦寐以求的想望,也就不会有后来悲剧的发生了。
玛蒂尔德是个值得同情的普通妇女。她的性格的形成是与社会环境及其出身分不开的。她出生于小职员家庭,虽然比不上有钱人家也无缘攀附有钱人家,但毕竟可以雇得起女仆,可以不像穷苦人家的妇女一样做粗笨的活儿。这样的生活处境,最容易使那些美丽动人的姑娘产生梦想。随着处境的改变,玛蒂尔德的性格也跟着发生了改变。她的生活目标变得更加明确而现实,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下子显示出了英雄气概。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在过去看不到的优良品质。她虽然显得老了,但她完成了人生一次大的转变,尽管在她的内心深处,还存留着年轻时的“骄傲”和“自豪”。对于玛蒂尔德的这些梦想,
莫泊桑给于了更加彻底的批判。佛莱思节夫人的出现,正是给于这种梦想的有力一击。项链是假的,至多值五百
太平洋法郎,这也就是说,玛蒂尔德的十年艰辛,不过只是因为一件至多值五百法郎的假项链。这哪里还是对玛蒂尔德的批判,这明显是对金钱的罪恶的批判,对有钱人社会的批判,是对那种扭曲人性的社会现实的批判。一挂假项链,彻底改变了玛蒂尔德的命运。但是,我们却从中看到了,玛蒂尔德一心梦想过有钱人的生活,结果连一挂假项链也买不起;而当她不再做有钱人生活梦的时候,十年时间,她不但可以买一挂真正的钻石项链,甚至连买项链借的高利都还得清。这一失一得,不正表明了作者创作的态度吗?作者是在告诉读者,有钱人的生活并不值得羡慕,有谁知道其中的荣华里有多少骗人的假货;做人,就应该实实在在,靠自己的勤劳和节俭去争取自己所想要获得的物质需求,这样的生活,虽然会失去那种所谓得“美丽动人”,但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莫泊桑在塑造玛蒂尔德这个人物时,选择了“项链”这一女人最钟情的首饰作为小说的线索,使人物性格在矛盾中发展。虽然小说的主人公的性格在还债务一节已经基本发展成熟,但作者并不就此罢手,没有让主人公获得幸福,反而让主人公的命运更加可悲。这样的安排,不是因为主人公的原因,而是要更加彻底地揭露和批判金钱的罪恶,唤起读者对勤劳节俭生活的追求。然而多少年来,人们只是注意了玛蒂尔德的虚荣,而忽视了作者更重要的创作意图。今天再读
莫泊桑的《
项链》,不能不对莫泊桑再生敬慕之意。作为19世纪的作家,能对金钱的罪恶和扭曲人性社会现实批判得如此深刻,并能指明实现梦想的道路,与今天我们所说的勤劳节俭的治家方略如同出一辙,实是难能可贵。重读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
在莫泊桑众多的短篇小说中,《项链》无疑是他最受世人推崇的代表作。该小说构思精巧,结构奇妙,向来倍受人们称道。
一、玛蒂尔德的遭遇表面看来是喜剧,实质上是悲剧,是具有喜剧色彩的悲剧,或悲剧色彩很浓的喜剧,是“带泪的微笑”。
1、喜剧性的故事情节。
就在玛蒂尔德渴望进入上流社会却不得时机之时,机会终于来了。教育部长的邀请,令她感到懊恼,她并不象丈夫想象的那样高兴,因为她没有象样的衣服和首饰,使她不能自信地出入于上流舞会。做丈夫的倾其所有为她订做了一套衣服,首饰呢,就只好找朋友借了。她非常顺利地借到了项链,舞会上她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功,因为“她比所有的女宾都漂亮、高雅、迷人”。她“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然而乐极生悲,在舞会结束回家后,她突然发现脖子上的项链不见了。鲁迅先生说:“喜剧就是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喜剧性的故事情节把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刻画得入木三分,将她的性格弱点揭示得一览无遗。
2、悲剧性的情节高潮。
项链的丢失使一夜之欢变成十年还债,为陪项链玛蒂尔德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自己买菜做饭提水洗衣服倒垃圾,“她穿得象一个穷苦的女人,胳膊上挎着篮子,到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里,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为还债她不仅饱尝了生活的艰难,付出了十年辛劳,还付出了自己美丽的青春。诚如鲁迅先生所言:“悲剧就是将那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十年还债把如此花样年华青春美貌真诚善良的年轻女子折腾成一个未老先衰连曾经是最要好的朋友也认不出的老女人,玛蒂尔德的悲剧实在令人可悲可叹。
3、悲喜交集的结尾。
项链的借、丢、还、赔使玛蒂尔德经历了一个由大喜走向大悲,由希望走向绝望的曲折艰难的心路历程。其中项链的丢失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和人物塑造的一个分水岭。随着项链的丢失主人翁玛蒂尔德情绪跌入低谷,但人物性格却得到很好的表现和提升。玛蒂尔德内在的真诚善良勤恳耐劳的一面得到很好的体现,将人物人性的光辉闪耀在人们眼前。这样一个外在美和内在美集于一身的人物,按理是不应成为社会的悲剧人物的,然而出人意料的结尾却将人物极具喜剧性地再次推向深深的悲剧漩涡之中,使喜剧性的故事情节在悲剧性高潮之后,又以悲喜交加的结尾收场——为一条价值五百法郎的假钻石项链而付出十年的青春年华和辛苦劳累,命运的玩笑实在开得太大——让人欲哭无泪,欲笑无声。只能在“带泪的微笑”中去认真反思玛蒂尔德悲剧深刻的内在原因。
二、玛蒂尔德悲剧的根源是隐藏在偶然事件后面的必然性。
玛蒂尔德悲剧的根源在哪里?从表面看玛蒂尔德的悲剧是项链的丢失这样一件突发性偶然事件造成的,是事物的
偶然性在起作用。玛蒂尔德在舞会上的成功得力于那串项链,而她生活中的失败也是因为那串项链的丢失,可谓“成亦
萧何,败亦萧何”。舞会上的她与生活中的她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不过是舞会上的她比生活中的她多了一条假的钻石项链罢了,生活中天生丽质的活人竟不如那串借来的假钻石项链更能获得人们的青睐和赏识(至少在玛蒂尔德心里感觉上是这样的),这是多么可悲啊。“人生是多么的奇怪,多么的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在作者看来玛蒂尔德的悲剧是因为丢失项链这样一件偶然的事件造成的。
但辨证地来看,事物的
偶然性中蕴涵着必然性,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不过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而已。人物的形象大于思想,从小说人物的总体性格来分析,主人翁玛蒂尔德从小说一开始悲剧的必然性就注定了。玛蒂尔德的悲剧实质在于她天真地幻想仅凭自己的天资和真诚就能混迹上流社会,但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玩笑。当然玛蒂尔德本身并没有错,错的只是她投错了胎。让我们再来重读作者在小说开头对她身世所作的一段交代,或许对理解文章主题不无帮助:“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象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小说一开始便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因为玛蒂尔德出身下层又没有钱,所以虽然美丽动人却无人问津。她的悲剧从一出生便孕育和注定了,婚姻的不幸才刚刚是一个开始。她的天真的悲剧性格和她向往上流社会生活的梦想都根源于她低贱的出生。“上善如水”,水往低处流,她真诚的人性美也来源于此。正因如此她身上的悲剧才显得犹为感人。
玛蒂尔德作为下层人的真诚是她进入上流社会的致命弱点,悲剧是她命中注定的宿命。这样一个冒冒失失的下层妇女幻想进入上层社会的行动是必然要失败的。因为她根本不懂上流社会的生活,不懂上流社会只求目的不讲手段的生存规则,不了解上流社会的虚伪成性的恶劣风气(从她还项链和赔项链的过程,可以看出她根本不了解上层社会的生活)。她在热切向往上流社会物质生活的同时还天真地幻想保持自己下层人真诚善良的高尚道德。这样,物质与精神,虚荣与真诚,文明与道德,在她身上的强烈冲突和交锋,使她无法适从,悲剧当然也就无可避免。她的小小尝试之举是注定要失败的,即便是她闯进上流社会去了,最终也会碰得头破血流。她天真地向往上流社会的幻想只能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
五、玛蒂尔德的悲剧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其深刻的社会性在于异化社会对优美人性的扼杀。
实际上,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玛蒂尔德的悲剧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与其说文章揭示的是玛蒂尔德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实际上玛蒂尔德及其丈夫根本算不上什么资产阶级,虚荣心也并非资产阶级所特有),不如说是揭示上层社会的虚荣和虚伪。更深一层说,小说揭示了社会异化对下层人物的悲剧性影响。因为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根本原因不是她的虚荣,而是上流社会的虚伪,是上流社会的虚伪作风害了玛蒂尔德(即便她本人的虚荣也应承担部分责任,但这虚荣本身也是恶劣的社会环境造成的)。因为借项链给她的朋友如果早把真相告诉她的话,十年还债的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最多不过还她一条五百法郎的项链就完事儿。玛蒂尔德的悲剧归根到底是坏在那条项链上。项链从何而来?来源于她的朋友佛来思节夫人。佛来思节夫人为什么会买一条假的钻石项链,因为她也爱慕虚荣。为什么她们都爱慕虚荣,因为社会风气如此。“心为形使,人为物役”,高度异化的上流社会里,人们心灵被躯体所驱使,精神为物质所奴役。高贵的灵魂被横流的物欲所摧残和扭曲,人的内心因膨胀了过多的物质欲望而在精神和行动上成为非人,从而使自己原本美好的心灵变得越来越虚伪和渺小。
一串小小的项链的丢失居然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如果没有特殊的社会环境是很难实现的。由于文明与道德二律背反规律的作用,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难免要付出牺牲道德和精神的代价,异化的上流社会把原本属于人类自己的那份真诚和善良全抛弃了。而面对上流社会的虚伪玛蒂尔德还天真地相信和奉行着下层社会的真诚,这样做的结果就必然注定了她的失败,哪怕是一次想要涉足其中的小小尝试。虚伪的上流社会容不得真诚善良的人,这才是悲剧的根源。即便她侥幸能够进入上流社会,她的那种天真和真诚的性格也终将使她无法适应那种生存环境,悲剧是迟早会发生在她身上的。真诚和虚伪的交锋,理想和现实的碰撞,最终真诚被虚伪无情玩弄,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玛蒂尔德进入上流社会的梦想只能成为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幻。
综上所述,小说于曲折离奇的情节之中,贯穿了玛蒂尔德和上流社会之间所展开的真诚与虚伪,精神与物质,道德与文明,优美人性与异化社会的冲突,人物性格和形象在冲突中得到不断扩展和完善。玛蒂尔德不是一个性格单一的“扁平人物”,而是一个血肉丰满,形象生动,性格复杂的“圆形人物”。她有着自己的人性优点,也有着自己的性格弱点。她的悲剧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下层妇女的真诚与梦想被高度异化的上流社会的虚伪所扼杀的悲剧。小说的思想内蕴深厚,令人读之百读不厌,思之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