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梁早年在广西贵县加入
洪门,1849年在广西横州领导天地会起义,后接受广西按察使
劳崇光的招降。1851年随
广西提督向荣镇压
太平天国运动,次年升为
都指挥使司。1853年随向荣追击
太平军至南京城郊,建立
江南大营,耀为总兵。1856年4月太平军攻破江北大营,他曾率军驰援,破陷
浦口区,因功加提督衔。不久,太平军急攻江南大营,他复率军回援,但连吃败仗,左足受伤。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后,他与向荣逃往
丹阳市,后又与
和春重建江南大营,围团太平军于天京(今南京),官至提督。1860年太平军再次攻破江南大营,张国梁逃至丹阳,落水溺死。 张国梁死后被追赠为
太子太保、一等男爵,与向荣合建忠义专祠。
张国梁是两次围困金陵之
江南大营的统帅名将, 作战经验丰富,是当时清军中少有的悍将。
人物生平
少年时代
爱新觉罗·旻宁三年(1823年),张国梁出生于
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苏坑村,原名
嘉祥县,字殿臣,小时在乡下,行为放纵。15岁时随
叔父往广西贵县全昌咸货铺做伙计,负责挑水煮食。这时他习染赌博,日中常与无赖、恶少群聚,赌博游荡。一次因发生争端,张国梁将人打死,被官府搜捕,于是投奔山寨堂口。这时张国梁深得山寨首领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为妻。不久,首领病死,张国梁接替统领手下人马,时年方18岁。
受清招安
道光二十五六年间(1845年-1846年),张国梁的势力已控制了贵县、横州一带的水陆要道和乡村、圩镇。树旗号称怡义堂,扬言要替天行道、劫富济贫。在横州大滩伏破庙设立营寨“收行水”“打单”,“开阁”,向土豪,富豪下手,一时有俗谚流传:狠如狼,怯如羊,扶弱锄强张国梁。不久,张国梁势力进一步扩大至左江一带,最盛时有部众万余人。 1848年1月,张国梁,在广西宾州聚众暴动。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张国梁的人马威胁南宁府,城外的船家,销户已经听命,形势紧张,声震远近。驻守南宁的都司盛钧束手无策。当时
洪秀全的拜上帝会也曾向张国梁发出招请,但是张国梁拒绝了他。
在1849年中,
广西壮族自治区灾荒严重,全省大多数府县均发生群众暴动。张国梁竖“替天行道”的大旗,往来于梧、浔、宾、横诸州,抢劫富户。 清廷听取盛钧的建议,命令
广西提督向荣,按察使(后调任布政使)
劳崇光通过当地绅士来联系向张国梁发出招抚。 这年12月,张国梁叛变,接受浔州
知府顾元凯的招抚。
围剿天地会
投诚
清代是完全违反天地会的宗旨的。张国梁与清廷秘密商定,清军来攻,张国梁诈败,论称力不能支,然后将寨中购物分给同党,随者留,不随者去。后来,张国梁照旧统领旧部,掉转抢头,与各股清军一起,投入清军围剿天地会、拜上帝会以及其他起义队伍的军事活动中。在张国梁投诚的初期,本地的士绅富户出于私愤,连同招抚其他“股匪”的事,向清廷呈控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员姑息养奸。但张国梁惯于笼络部下,在作战中往往身先士卒,常获小胜。当时清军腐败,各色旗兵,
绿营中战斗力低下,张国梁在这样的清军中显出较强的战斗力。因而仍然被广西大员保举。在
咸丰元年(1851年)7月,因剿灭造反艺人颜品瑶,获谕旨补千总衔。以后每次较大的胜利都获晋升,由守备而升为
参将、副将,张国梁当时才二十七八岁。
初战告捷
太平天国广西金田起义后,张国梁转隶
钦差大臣向荣,成为向荣的得力于将。咸丰二年(1852年),在援解
桂林市围困和克复
全州县、永安战斗中,因勇敢善战升
都指挥使司。赴援
湖南省后,在
醴陵市、
益阳市、
湘阴县、洪山等地与
太平军作战时,皆打先锋。咸丰三年(1853年),随向荣部尾追太平军至南京城郊孝陵卫,建立
江南大营,围攻南京。在进攻钟山战斗中负伤,得
爱新觉罗·奕詝温旨垂问,益发激奋,作战更加勇敢。
咸丰四年(1854年),在进攻
太平镇战斗中,张国梁采取三路设伏
纵火,自率精锐400人突人守军阵营,一举攻克,时称奇捷,擢升他为
三江侗族自治县协副将。咸丰五年(1855年),在镇江会战中,张国梁因战于上方桥获胜、截击江北太平军有功,擢升福建漳州镇总兵。
辗转退敌
咸丰六年(1856年)上半年,
太平军集结强大兵力,进攻清军江北、
江南大营。
江苏巡抚奇他拉吉尔杭阿战死,
镇江市之围被解,
溧水区被陷,太平军数路夹击江南大营。向荣抵挡不住,急调张国梁回援。张国梁血战累日,左脚负伤,兵败后与
向荣退守
丹阳市。向荣死于军中,清廷任命
和春为
钦差大臣、江南大营统帅,张国梁帮办江南军务。8月,正当太平军在天京外围战场取得重大胜利之时,
天京事变起,诸王互相残杀。江南大营乘势卷土重来。张国梁激励将士解
金坛区围,复克东霸,占
浦口区、江浦,进攻
句容市,因功擢升湖南提督,赐黄马褂。
咸丰七年(1857年)7月,和春、张国梁率大军进攻江苏高资、进围
镇江市。在石埠桥、七星观、仑头一带,连破援军,夺取了南京东南的句容。12月,
太平军经营5年的重镇镇江,终被张国梁、
和春等攻破。
爱新觉罗·奕詝闻捷大悦,诏嘉张国梁谋勇超群,赐骑都尉世职。次年1月,在德兴阿率江北大营清军大举进犯
江浦县的同时,张国梁率
江南大营清军向天京城的高桥门、钟山、陵关进攻。3月28日,攻克秣陵关,咸丰皇帝赐予双眼花。至4月中旬,太平军被迫退出江浦,天京外围重镇接连丧失,天京形势危急。
兵败身亡
咸丰八年(1858年),
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9月,太平军对清军江北大营发动进攻,一举攻占浦口,江北大营崩溃。
太平军乘胜勇追,连续攻破江浦、
天长市、
仪征市、
扬州市、
六合区。10月15日,张国梁率江南大营清军6000余人渡江增援,于2日夺回扬州、仪征,因功调任江南提督,晋升三等轻车
都尉。咸丰九年(1859年)4月,领军攻陷江浦九湫洲太平军营垒,后退出。咸丰十年(1860年)2月,张国梁率
江南大营清军攻占浦口九袱洲,卡断天京水路、陆路接济,天京再度危急。
洪秀全急诏上游各军回救。4月,太平军用计以精兵袭取
杭州市,
和春果然中“
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之计,派大军前去支援。
太平军立即调集各路大军,以绝对优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江南大营打垮。张国梁与和春退守
镇江市,旋败走
丹阳市。5月19日,张国梁再战再败,身负重伤,于丹阳南门外渡河时淹死。张国梁的败讯传至清廷,咸丰帝甚为泪丧,多次询问张国梁的下落,幻想张国梁大难不死。因找不到户体,暂时不敢发表。两个月后正式宣布战死,优加追恤,为他追赠
太子太保,三等轻车
都尉,一等男爵,其子荫清得袭男爵。朝廷后来又加赠,追谥为忠武,并饰令高要县建专祠祭祀。该祠俗称张公祠,位于肇庆阅江楼侧,每年举行春秋二祭。
人物评价
《太平天国轶闻》中评价张国梁:张国梁十八岁为盗贼;二十八岁从军,成为一名虎将;三十八岁战场殒命,实现了他战死疆场的夙愿。他平生经历大小数百战,多是以寡敌众,他所指挥的历次战斗,或诱敌,或设伏,或进退,或攻守,都恰与古代的兵法相符合。
学者赵亦彭评价张国梁:张国梁由于实战经验丰富,故而在作战过程中表现较为出众,是当时清军中少有的悍将。
人物关系
墓葬
张国梁墩墓内葬有张国梁的两只牙齿及生前所用的衣服头盔。当时墓前有长长石路直通墓,墓地石人石马排列成行,墓碑巍峨,气势雄伟(其墓在修排洪渠中毁)。家宅称为“将军府”,位于苏坑村后。房深四进,厅堂布列,厢房翼辅。宅左为宽尚书房,书房前是一大庭院,其间有鱼池、花圃、石山、栋宇高昂,陈设不凡。因年久失修,后进已被拆毁。
人物轶事
张国梁少时就与一些有侠义心肠的人交朋友,敢打抱不平,每当他的朋友受到土豪劣绅欺压时,他都挺身而出,甚至不惜杀人犯法,因此,受到了官衙的追捕。被迫无奈之下,他只好与盗匪为伍。匪首见他相貌堂堂,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但女儿却嫌张国梁资力太浅,坚决不同意。匪首又要提拔他当自己的副手,又被同伙拒绝。贼匪中的称呼是以匪首为“老大”,后面以本事的大小,排列为老二、老三、老四等等,当时,群贼都呼张国梁为“老么”,“么”就是最小最后的一个。然而,每次出去抢劫,张国梁都比别人抢得更多,每遇官兵来剿时,也由他指挥抵抗,又场场胜利,所以,众贼渐渐地都很佩服他。一天,山中粮食断绝,众盗匪商量着要到中越边境上去抢劫。到那以后,
京族却赶出了一群
大象来防御,盗匪只有撤退。第二天再去,张国梁让同伙捕捉了一百多只老鼠,等大象再来时,他们将老鼠放出去,老鼠满地乱窜,大象不敢动步,张国梁等人大掠而归。后来,贼首“老大”病死,同伙都推张国梁为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