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大佛
1980年张华勋执导的电影
《神秘的大佛》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的悬疑惊险动作片,由张华勋执导,刘晓庆、张顺胜、管宗祥、葛存壮等出演,于1980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讲述了解放前夕,在四川乐山,以海能法师、梦婕和归国华侨司徒俊为代表的一批爱国志士保护佛财的故事。
1981年7月6日至31日,该片在广州放映1229场,观众1152155人次,上座率达85.8%。而6月16日至20日,该片在上海进行第三轮放映时,共放映150场,观众达15655人次,上座率100%。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从事中国当代电影研究的比较文学博士杨莉表示:以1981年的平均票价0.25元计算,其票房为8000万元。
电影《神秘的大佛》,在国产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不仅打破了当时国产电影的单一表现形式,实现了新中国功夫片“零的突破”,对于开创新中国电影最早的商业模式,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剧情简介
东南亚华侨司徒骏应一个名叫安康的人的书信约请,回国来到乐山凌云寺,引起了各方的关注。经一个小和尚的引荐,司徒骏找到了安康,原来他是司徒骏的亲叔叔海能法师。他向司徒骏诉说了有关一笔巨额佛财的事情。
司徒骏正听海能法师讲佛财之事,发现屋外有人偷听,就中止了谈话。当夜,一个怪面人强迫海能法师讲出佛财的秘密,海能法师不从,被挖去了一只眼睛。司徒骏把来乐山后发生的种种事情和他的怀疑告诉了他的老同学、警察队长翁剑鸣。翁剑鸣不动声色,访察实情,却险遭他的助手、特务郑翰的暗害。 郑翰是郑浩山之子,他曾化装怪面人,寻找这笔佛财。一天,另一个怪面人烧了凌云寺的藏经楼,挟持海能法师下山,正好郑翰也骗司徒骏上山。他们狭路相逢、厮打起来。郑翰打死了那个怪面人,原来他就是小和尚。郑翰正在逼迫海能法师叔侄两人时,梦婕等人突然出现。梦婕用长鞭把郑翰抽下悬崖,解救了海能法师和司徒骏。
梦婕就是么哥的女儿,为报父仇打进沙驼爷家,是她在暗中保护司徒骏。并未丧命的郑翰,投靠了沙驼爷。沙驼爷孤注一掷,准备炸毁大佛,觅取佛财。梦婕也带领一批群众赶来与他们展开激烈的搏斗,打死了郑翰和沙驼爷,保护了大佛,而自己也身负重伤。最后,海能法师带着司徒骏,梦婕等人终于找到了佛财——1座金佛。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电影制作
影片制作
创作动因
张华勋是四川人,他透露影片创作的动因其实很单纯,想表达的是“文革”中很多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和文物古迹都被看做是“封资修”而遭到销毁和破坏,乐山大佛也险遭被炸的危险,面对这场劫难有良知的人都会痛心疾首的,“人民创造文化并保护文化古迹”这是最初的动因。
实地考察
当时张华勋完成电影剧本《这不是传说》的修改(影片拍成后更名为《白莲花》)后,他提出自己想拍片的设想,得到朋友们的热情支持,于是编剧组一行四人到乐山和峨眉山考察。听到海通和尚为保护佛财自挖双眼的故事后,张华勋把这个故事移植到自己未来要拍影片的中,而“双目可挖,佛财难得”的誓语与“河山永存,民众之功”的主题后来也在影片中被强调,以表达人们对保护大佛的意愿和决心。张华勋导演特别强调,该片的拍摄得到了乐山市政府和当地群众所给予的全力支持。
风格探索
在创作《神秘的大佛》之前,张华勋就感到中国的电影创作缺少对艺术表现形式的研究和探索。所以,在创作剧本时,他和合作者们就有意识地对表现形式进行探索。本来他们想是石匠与女儿梦婕为主线,着重表现石匠一家的悲惨命运,但考虑到群众不一定喜欢,就放弃了这个想法。经过再三讨论,创作人员认识到不顾中国人民的欣赏习惯,单纯从推理形式上去写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于是,他们决定探索自己的路,根据素材故事的诸多要素,拍一部神秘、惊险、风光、武打相结合的具有民间传奇色彩的影片。
影片剪辑
当时剧组是第一次拍摄武打片,缺乏相关经验,导致拍出的镜头零乱,画面缺乏张力。因此,剪辑师傅在剪辑上下了一番功夫。他和导演张华勋一起观看素材,并尝试设计适合武打片的剪辑方案。由于武打镜头缺乏变化,他们决定补拍一些空镜,并采用了错觉法等各种剪辑手段来解决剪辑难题。在剪辑过程中,傅正义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武打动作、画面造型和镜头尺寸。他可能通过剪辑来改变武打动作的节奏和顺序,以增加观众的紧张感和视觉冲击力。他还可能调整画面造型,通过剪辑来突出特定的动作或角度,以增强武打场景的视觉效果。此外,傅正义还可能使用错觉法等剪辑手段,通过快速切换镜头或运用特殊效果来创造视觉上的错觉,使观众感受到更多的变化和冲击。
影片投拍
在中国的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武术片被视为禁忌,因此导演张华勋在创作剧本时就非常注重将武打动作与剧情和主题相融合。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国家体委的支持与协助,安排了多种真实的武术形式,以强调动作的真实感。他们的目标是展现实实在在的武术动作,同时将每个角色的武器和招数与其性格和剧情设计相结合。例如,佛珠鞭的设计就参考了小和尚的身份,这样的设计使得武打动作更具有角色的特色和个性。然而,由于在拍摄过程中受到干预,导致主创团队最初对于武打设计的设想无法完全实现。尽管面临困难,但导演和团队仍然努力创作出符合剧情和主题要求的武打场景,尽可能地将角色的性格和剧情融入到动作设计中。
文学剧本于1980年1月在上影文学部完成,上海电影制片厂对剧本给予高度肯定,却不同意由张华勋执导。张华勋带着剧本的抄件回到北影,北影领导在看完剧本后决定投拍,同时对剧本的修改给出了意见。1980年年3月,影片正式开拍。
幕后花絮
北影厂领导汪洋提议要把该片拍成宽银幕的,但当时北影没有胶片和相关器材,后来他们从中国新闻社借到了胶片和摄影机。片中“怪面人”的设定灵感来自川剧中的“变脸”。1988年,为表彰该片为宣传乐山大佛所做出的贡献,乐山市人民政府授予张华勋乐山市荣誉市民称号。
刘晓庆扮演的女侠梦婕所用兵器是软鞭,所以她平时总把软鞭带在身边,一有空就练,就连拍戏时被踢伤眼睛也没有耽误拍摄进程。葛存壮饰演的“沙舵爷”得被飞刀扎死的镜头需要一个连续不间断的镜头拍摄,这一点给化妆和道具出了难题,剧组就用一个手控式埋在头发里的“血包”造出被飞刀刺中头部血顺势而下的不切换镜头。
音乐原声
票房成绩
该片成本只有十几万元人民币,却取得了极高的票房收益,拷贝卖到近300个,累计观看人次达到了3亿多。据广东省统计表明,1981年7月6日至31日,该片在广州市放映1229场,观众1152155人次,上座率达85.8%。美国得克萨斯州州立大学从事中国当代电影研究的比较文学博士杨莉,据此表示:以1981年的平均票价0.25元计算,票房为8000万元。
相关事件
《神秘的大佛》是在1980年底完成拍摄,并在正式上映前在北京和四川省的一些单位进行了试映和内部观摩。在一次由《电影艺术》和《大众电影》编辑部举办的电影创作和理论座谈会上,有人对《神秘的大佛》提出了尖锐的批评。1981年2月,《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题为《电影中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对《神秘的大佛》进行了批评。随后,其他报刊也纷纷跟进展开讨论。这些批评引发了大量争议,甚至有消息称该片可能会被禁映。面对《光明日报》的文章,张华勋与梁子勇、傅正义、管宗祥等主要创作人员在多方反映无果的情况下,只得直接致信中宣部和中纪委,要求澄清事实。最终,该片最终得以正常上映。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作为国内武打片和娱乐片领域的早期作品,该片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它毕竟在中国娱乐片的领域中进行了新的尝试。它所勾勒的关于寻找佛财的故事,情节曲折诱人,并具有伸张正义、铲除邪恶的思想倾向。影片的武打设计也有自己的特色,为以后的国产同类影片提供了积极的、有益的经验。——(新浪娱乐评)
电影《神秘的大佛》,在国产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不仅打破了当时国产电影的单一表现形式,实现了新中国功夫片“零的突破”,对于开创新中国电影最早的商业模式,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将武打、悬疑、风光结合在一起的模式,更是深刻地影响了日后同类型影片。——(1905电影网评)
负面评价
尽管该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作为对以武打取胜的艺术样式的初次尝试,难免会有一些失误,我们不必对其过于苛求。然而,该片缺少的或许是来自生活的朴实感和艺术形象的生命力。如果编导不过于迷恋外在形式上的惊险性,而是更加注重剧情内在联系的紧密性,本片本可以向社会矛盾的深处做进一步的发掘。但由于过度关注山川风光和刺激的打斗场面,该片对于旧时代阴暗、丑恶的社会关系的揭露以及对生活意义的严肃思考在某种程度上被冲淡了。在银幕上呈现的只是一些牵强附会的旧怨宿仇,使得影片原本旨在揭示的"山河永存,民众之功"的严肃主题变得平庸肤浅,更像是一种浅显的道德说教。——(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黄式宪评)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角色介绍
电影制作
影片制作
创作动因
实地考察
风格探索
影片剪辑
影片投拍
幕后花絮
音乐原声
票房成绩
相关事件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负面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