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戴锦华,女,汉族,1959年出生于北京市,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1997年10月,被北京大学聘任为教授。现任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的评委会成员。
1987年,戴锦华参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影史论专业。上世纪80年代末,戴锦华开始做性别研究,坦然称自己为女性主义者。1995年,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建立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化研究室。2017年,获得第25届上海影评人奖电影理论贡献奖。2019年,获得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研究生)。2021年,《遗骸、幻境或未来之乡——当代科幻的位置》获得第十一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非虚构作品银奖
戴锦华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国电影史、大众文化、女性文学。她在学术研究上成果显著,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和论集10余部,代表作有《雾中风景》《电影批评》《隐形书写》《昨日之岛》《性别中国》等。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1959年2月11日,出生于北京。197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7月至1993年7月,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1987年,戴锦华参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影史论专业。1992年,被北京电影学院聘任为副教授。1993年调入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工作经历
戴锦华从1982年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做教师,到2023年截止,已经做了40余年的教师。
1994年10月-1995年7月,戴锦华应美国康奈尔大学东亚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人类学系的邀请前往进行学术访问,并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十余所美国大学开设关于中国电影和大众文化的课程、专题讲座和座谈。
1995年,在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主持成立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化研究室。1997年,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2001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担任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在北大,她被学生尊称为“戴爷”,她的课座无虚席,学生们愿意排队两小时但求一座。
戴锦华如今在北大已开设了“影片精读”“中国电影文化史”“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性别与书写”等数十门课程。
在电影评论领域出了十余部专著,豆瓣评分每本都8分以上,代表作《雾中风景》《电影批评》《隐形书写》《昨日之岛》等更是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日、韩文出版。
上世纪80年代末,戴锦华开始做性别研究,在某个学术讨论会议上,她坦然称自己为女性主义者。
学术研究
电影评论者
“电影于我而言是一个美丽的、充满召唤的入口,经由这个入口,我们走向世界、走向他者,从而重新认识我们自己。”戴锦华在自己开设的bilibili账号中,她这样写道。戴锦华,是如今中文世界权威的电影评论者。
戴锦华讲电影有她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形式,在被教育部指定为教材的《电影批评》中也是如此——她不会执著于各种高大上的“专有名词”,而是真正做到“观赏品析”。她会选择那些可被称作是电影艺术的好作品,教你细嚼慢咽。在解析电影的过程中,把关于电影的专业知识,以及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核,通过一部部电影作品融会贯通,完美结合。
戴锦华一直在传输的一个观点就是,电影艺术的独特之处,不仅仅在于故事本身,更在于用电影语言讲述故事的形式。在电影评论领域出了十余部专著,豆瓣评分每本都8分以上,代表作《雾中风景》《电影批评》《隐形书写》《昨日之岛》等更是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日、韩文出版。这在学术界是罕见的,因为打分的网友中不仅有电影学术界和电影业内人士,还有许多没有电影专业知识基础的普通人,两拨人都能接受并且赞赏她,正是戴锦华被称“国内电影学术界,只她一人”的原因。
女性主义者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法国女性理论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访问中国之后,用“花木兰”指代中国女性的生存处境:如果社会的准则都是为男性设立的,那么女性要扮演成一个男性,才能进入社会生活,行走于社会场域。因为社会不对女性开放,女性被局限于家庭,一旦进入女性表达的时候,人们想到的就是婚恋、生育、婆媳、家庭,没有关于女性的社会形象模板,人们默认一个职场成功的女性一定是男性化的。直到今天,花木兰式处境仍然无所不在。
第一次穿裙子,戴锦华已经二十多岁,之前不愿意穿,因为觉得丢脸。她生长在性别意识模糊,强调“男女一样”的时代,女性都在尽可能地隐藏自己的性别。所以那一代女性的成长是一个获得性别意识、第二性建构的过程,她们逐渐意识到“我们是女人,跟男人是不同的。”中国的女性主义的发声因此与西方完全相反,西方的女性主义在说“我们和男人一样”的时候,中国女性主义的声音是:我们和男人不同,我们应当有做女人的权利。
80年代末,戴锦华开始做性别研究,在某个学术讨论会议上,她坦然称自己为女性主义者。在当时那个年代,一个女人自称女性主义者,在北方,就会被看成是“没有男人要的女人”,在南方,大家会认定她人尽可夫,“女性主义者”这几个字就是骂人的。但戴锦华都承受下了,她说她毕生都在学习一件事:接受自己和背负起自己。
个人生活
戴锦华的母亲是小学语文老师,父亲是文学爱好者,父母的爱好和职业对戴锦华走上文学这条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戴锦华结婚很晚,但她觉得自己拥有一份平凡完满的个人生活。
社会活动
戴锦华于1982年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1992年被北京电影学院聘任为副教授。1993年调入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1997年10月,被北京大学聘任为教授。1997年被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聘任为兼职教授,每两年一次赴美主持暑期班密集型课程。2001年任博士生导师。2008年担任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2019年4月,担任第二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的评委会成员。2021年12月30日,参加真人秀《2021-2022优酷文化跨年:时间的路口 (2021)》。2023年1月,参加的真人秀《第六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荣誉之夜》。2023年2月,参加的真人秀《文学馆之夜》。
学术交流
1994年10月-1995年7月,戴锦华应美国康奈尔大学东亚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人类学系的邀请前往进行学术访问,并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十余所美国大学开设关于中国电影和大众文化的课程、专题讲座和座谈。2007年6月30日,应邀参加由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的“《读书》十年(1996- 2005)文选"座谈会。2013年11月21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在北京召开了关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可行性研究》的座谈会,戴锦华等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2014年10月24日,应邀在中国剧协举办的全国青年戏剧评论家研修班上讲授课程《历史的塌与想象未来一从电影看社会》。2016年11月,成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的驻校评论家,应邀参加中心举办的2016年秋季讲学活动,在此期间发表了《未来的维度》《坐标与文化地形》数码转型与大时代)等演讲。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参考资料:
论文
参考资料:
荣誉奖项
个人荣誉
影视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通过对戴锦华的电影评论的分析,发现她的电影评论对中国的电影创作和发展带来了不同的视野和感觉。在戴锦华的影像世界中,她的每一次突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一次放逐,都是新的寻找。她游走于体制内外,周旋在中西之间,为中国的电影批评注入新鲜的活力和血液。我们认为,这位女性在中国电影评论领域中是一位标杆,不论她对于学术的严谨态度,还是对于自我观点的坚持,都是一种榜样,她的勇敢和真实更是最珍贵的财富。—文学评论家、作家杨光祖评
戴锦华的电影评论颇有特色,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刘璐、杨光祖评
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中文系 100871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23-08-03
导师名录-戴锦华.北京大学.2023-08-03
戴锦华.豆瓣读书.2023-08-03
戴锦华:坦然做自己.百家号.2023-08-03
人物聚焦:戴锦华.人民网.2023-08-03
..2023-08-03
..2023-08-03
文学馆之夜 (2023).豆瓣电影.2023-08-06
..2023-08-06
..2023-08-06
“戴锦华”.读书.2023-08-03
性别中国 戴锦华.微信读书.2023-08-03
镜城突围.孔夫子旧书网.2023-08-03
戴锦华.百度学术.2023-08-06
..2023-08-03
..2023-08-06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工作经历
学术研究
电影评论者
女性主义者
个人生活
社会活动
学术交流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论文
荣誉奖项
个人荣誉
影视荣誉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