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ar
日本的轻自动车
K-Car是日本一种特殊的汽车分类之一,也称为“轻自动车”。
K-Car的设置有着严格的限制比如长宽高不超过3.4米、1.48米、2米,座位数量不超过4个,载重量不能超过350公斤,排量上限为0.66升,最大功率为47千瓦(64马力)。由于尺寸限制,K-Car注重最大化内部空间,通常采用小型动力总成和简单悬挂结构。它的车轮紧凑地分布在车辆的四个角落,以节省空间。K-Car的动力性能受到限制,一般保持在60到90牛顿米之间。有些性能较激进的K-Car可能具有较高的扭矩,但通常加速性能较一般的K-Car稍逊。
在日本,K-Car得到政策上的特殊关照还有便宜省油的特点,被作为纯代步工具,在日本非常受欢迎。从销量数据来看,K-Car在日本占有近4成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日本每“2辆半”车里,就有一辆是K-Car。
简介
K-Car,也就是“轻自动车”,是日本对于汽车的分类之一。这个名词源自于日语罗马拼音中的“Keijidousha”,缩写为“Kei car”,并逐渐演变成“K-Car”。K-Car的特点是其规格限制,如果某辆汽车的任何方面超出了这些规格限制,它将被归类为一般汽车,这种汽车的车牌颜色通常是白底绿字。相比之下,K-Car的车牌颜色是黄底黑字(用于私人使用车辆)或黑底黄字(用于商业用途车辆)。这样一来,我们可以轻松地通过车牌颜色区分出哪些是K-Car。
发展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陷入了经济困境,人们的交通工具选择有限。为了推动本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日本政府创立了“K-Car”车型体系。第一款K-Car车型是铃木Suzulight,在具体规定公布后问世。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铃木Suzulight并未进行大规模生产。
中岛飞机公司改组成富士重工后,其旗下汽车制造公司斯巴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人民谋福利,于是推出了斯巴鲁360,这标志着日本K-Car的崛起。斯巴鲁360的问世得到了民众的热烈支持,迅速成为了日本的“国民车”。
到了1970年代中期,各大汽车企业纷纷向政府呼吁放宽K-Car的限制。在政府的积极响应下,K-Car的尺寸得到了扩大,分别增加了200mm的长度和100mm的宽度,并将发动机排量提升至550cc。自此之后,K-Car进入了550cc时代。
设计
外观
在日本,K-Car是一类受到严格尺寸和规格限制的汽车。长宽高不超过3.4米、1.48米、2米,座位数量限制为4个,载重量不能超过350kg,而排量上限则为0.66升。由于尺寸限制,K-Car设计注重最大化内部空间,通常采用小型动力总成和简单悬挂结构,四只车轮紧凑地分布在车辆的四个角落,以节省空间。
动力
K-Car的动力性能也受到限制,最大排量不超过0.66升,最大功率为47千瓦(64马力)。尽管扭矩没有严格的规定,但一般也保持在60到90牛顿米之间。少数性能更为激进的K-Car,例如本田S660,可能具有较高的扭矩,例如104牛·米,但在百公里加速方面需要大约12秒以上。而一般的K-Car则需要大约16秒左右才能完成百公里加速。
特点
优点
在日本K-Car受到政策上的特殊关照。原因之一是许多地区规定,在购买一辆普通尺寸的汽车之前,必须拥有距离住所两公里以内的车位证明,而车位的价格或租金并不便宜。相比之下,购买K-Car不需要车位证明,而且还能享受政府的额外补贴和税收优惠,车检、保险费和过路费也较低。另一个原因是日本的地理环境。一些城市人口密集,建筑紧凑,如果开一辆像雅阁这样的B级车进入住宅区,车辆可能会比道路还宽,车位也很难适合。而在这种情况下,小巧的K-Car可以充分发挥其体型优势,毫无压力地穿梭于狭小的街道和巷道之间。
缺点
K-Car的设计配置主要着重于两个方面:安全和燃油经济性。由于其尺寸较小,前部缓冲区有限,为了增强整体安全性,制造商通常采取了堆气囊和增加主动安全系统等措施。另一方面,考虑到K-Car的补贴和减税政策与燃油耗费直接相关,节能成为重要考虑因素。所以这些车型通常配备混合动力、自动启停和能量回收等先进技术,以提高燃油效率。在日本市场上,主流的K-Car售价通常介于140万到170万日元之间,折合人民币约为9-11万元。另外,K-Car的悬挂结构相对简单,调校普遍偏软。加上车身高度较高且车宽较窄的比例,高速行驶时稳定性相对较低。
出口情况
尽管K-Car在日本国内市场备受欢迎,但其出口比例相对较少。一些日本汽车制造商曾尝试将K-Car推向国际市场。例如,本田技研工业曾经将名为"N360"的K-Car车型配备600cc引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市场。铃木印度巴基斯坦主要销售K-Car车体,并搭载800cc到1000cc的引擎。之后在2019年6月15日,铃木在巴基斯坦的当地工厂开始生产符合K-Car规范的新型ALTO。这款车型于7月份销售台数达到了惊人的4600台,约占当月全部汽车市场销量的40%。
目录
概述
简介
发展历程
设计
外观
动力
特点
优点
缺点
出口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