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灰
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
草木灰是一种常见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主要由秸秆、谷壳等焚烧生成。草木灰为植物燃烧后的灰烬,故植物所含的矿物质元素,草木灰中几乎都含有。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和碳酸钙,并含有钾、钙、磷、硅、硫、镁、硼、锌等多种营养元素。其中含钾、钙、磷含量最多。草木灰中的磷属于枸溶性磷。
草木灰在农业上可作基肥、追肥、种肥和根外追肥,适合于各种作物,另外还可以用来制作肥皂。
相关历史
在刀耕火种的时代,草木灰实际上已被先民们无意识地利用,客观上已起了施钾肥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礼记·月令》中有记载:“季夏之月······土暑,大雨时行,烧行水,利以杀草,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反映人们已有意识地利用草木灰来肥沃土壤了。从此草木灰在农业上应用广泛。
在古埃及时代,人们就用碳酸钠(当时称苏打)和碳酸钾(当时称木灰碱)来洗涤衣服。根据苏打和木灰碱的性质中世纪炼金家盖柏引用了“碱质”这一名词。由于苏打通常可以从盐湖中得到,木灰碱可以从草木灰中浸取,所以苏打被当成矿物碱,而木灰碱被认为是植物碱
公元70年,古罗马人已用油脂与草木灰制皂,中世纪马赛肥皂闻名各地。早期的科技历史文献,很多都是来自罗马学者普林尼(Pliny the Elder )当时记载。他认为肥皂是在公元前600年左右,脚尼基人用山羊脂和草木灰制成的,称为Saipo,供护肤润发之用。另据古罗马的传说,一座名为Sapo的山上,祭祀后的动物脂肪和山上的植物灰一起被雨水冲到河中,沉积在岸边,浣衣女用来洗涤衣服,既省力又干净,这种沉积物便称为Sapo,后渐称为Soap,即现在肥皂一词的来源。
关于草木灰入药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如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有“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的记载,《抱朴子》中有以桑灰渍桃胶制保健药的记载,可见草木灰医学利用有很久的历史。
应用领域
农业领域
草木灰可作基肥、追肥、种肥和根外追肥,对土壤无不良影响,适合于各种作物,应优先施于喜钾作物上,如烟草、马铃薯、番薯、棉花、麻类和蔬菜等。草木灰在农业上除了供给多种养分外,还有保温、杀死病虫害和小禾本科杂草等作用。草木灰因呈黑色能提高土壤温度,碱性有杀菌除杂草的作用。所以常作保温材料施用,如水稻秧田施用草木灰既能保温提高土壤温度,促苗早发,防止烂种,又能抑制秋田中青苔生长,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草木灰属碱性肥料,所以不易使土壤板结,变酸。有时还起到疏松土壤、中和土壤酸度的作用。但草木灰也存在缺点,养分含量低,除向日葵茎杆、麦杆含钾量较高外,其余的草木灰含钾量都不超过10%,甚至还有不到1%的。另外草木灰质量轻、体积大,易飞扬,施用不方便。
制作肥皂
古代人们除了用清水去除沾附在衣物上的泥砂之外,为了去除衣物上的油性污垢最早使用的洗剂是草木灰。草木灰是燃烧木头、柴禾剩余的炭灰。草木灰中含有可溶于水的碳酸钾,其的含量可达11.7%。草木灰通过浸取、蒸发和结晶,再分别加以分离,最终可以得到碳酸钾。碳酸钾与天然动、植物油脂或合成脂肪酸进行化学反应,可以制成肥皂。由于草木灰显碱性,对动植物油脂和蛋白质污垢都有良好的去除能力。
成分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和碳酸钙,含有钾、钙、磷、硅、硫、镁、硼、锌等多种营养元素,其中以钾、钙、磷含量较多,一般含钾(K2O)5%~12%、钙(CaO)5%~20%、磷(P2O5)0.5%~3.5%。以钾素为例,90%以上为水溶性的,其主要形态为碳酸钾,还含少量硫酸钾氯化钾。草木灰中的磷属于枸溶性磷。
影响因素
草木灰的成分差异很大,不同植物灰分中钾、钙、磷等的含量不相同,一般来说,木灰中含钾、钙、磷比草灰要多一些。同一种植物,其幼嫩组织的灰分含钾和磷较多,衰老组织的灰分则含钙和硅较多。还有植物所生长的土壤类型和施肥状况等。
生产方式
通过对植物体(如稻草、麦秸、玉米杆、棉花杆、油菜杆、枯枝落叶、山青野草、谷壳等植物残体)的燃烧得到的灰烬即为草木灰。在燃烧过程中,氮素几乎全部损失,仅剩下多种灰分元素。燃烧温度不同,草木灰的有效性不同,当燃烧温度超过700℃时,钾与硅酸熔在一起形成溶解度低、肥效差的K2SiO3,应该用暗火低温燃烧,使草木灰呈黑灰色,肥效较好,保温性强,杀虫灭菌也强。
贮存
草木灰需单积干贮,可以装在塑料袋内贮存,放在干燥处,防雨淋和潮湿。草木灰为碱性物质,不宜与酸性物质混合存放。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相关历史
应用领域
农业领域
制作肥皂
成分
影响因素
生产方式
贮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