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赫切特综合征(白塞病)
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贝赫切特综合征(Behçet′s 综合征,BS),又称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眼-口-生殖器综合征,是一种以血管炎为基础病理改变,以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和眼葡萄膜炎为特征,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全身性自体免疫性疾病。该病因土耳其皮肤科医生贝赫切特(Hulusi Behcet)于1937年首先报道而得名,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希波克拉底的描述,中国汉朝张仲景所著的《金匮玉函要略方》中描述的“狐惑”也与该病极为相似。
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遗传、感染、免疫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病有较强的地域分布差异,主要集中于地中海中东及东亚地区。发病年龄以20-40岁青壮年多见,男女发病率相似。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运用2014年白塞病国际研究小组指定的诊断标准(international criteria for Behçet′s disease,ICBD),评分≥4分,则提示BS。针刺反应阳性可作为协助诊断。红细胞沉降率、CRP与BS病情活动度相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病情活动;人类免疫细胞抗原(HLA)-B5/51阳性率较高。
BS的主要治疗目标是迅速抑制炎症,防止复发,防止不可逆的器官损伤,延缓疾病进展。主要治疗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秋水仙碱等等。BS预后取决于脏器受累情况,单纯皮肤黏膜、关节受累者预后良好,眼病、胃肠道、心血管、神经系统受累者预后不佳。
命名
贝赫切特综合征,又称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眼-口-生殖器综合征,因土耳其皮肤科医生贝赫切特(Hulusi Behcet)于1937年首先报道而得名,他系统描述了该病,提出了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和眼炎三联征。此外,白塞病多见于东亚、中亚以及地中海地区,发病范围沿丝绸之路分布,所以又俗称“丝绸之路病(silkroad disease)”。
分型
该病依其内脏系统的损害不同而分为血管型、神经型、胃肠型等。
病因
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从其发病过程及病理生理学改变分析,其与机体免疫有密切关系。推测可能的发病机制为一个或多个抗原如细菌,病毒,热休克蛋白,S抗原或其他自身抗原等)刺激巨噬细胞活化,活化的巨噬细胞激活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引起大量炎性因子、黏附因子的产生和释放,或直接造成组织器官损伤,引发该病。但其反复发作且迁延不愈的原因迄今不明。可能与免疫细胞凋亡,或BD患者本身具有遗传易感性有关。该病可能是遗传、感染、免疫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
该病存在显著的地域分布和人种差异,同时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分布现象,大量研究显示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相关。有研究发现,儿童白塞病家族的数据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估计格雷戈尔·孟德尔分离比率为0.48),而成人白塞病家族则不符合(估计孟德尔分离比率为0.08),因此认为白塞病具有遗传异质性。大量数据证实,45%-60%的白塞病发病与遗传因子HLA-B51呈高度正相关,而白塞病的临床表现与MCP-1基因多态性位点有一定相关性。白塞病的易感基因包括:IL-1受体拮抗剂(IL-1RN)、凝血因子VL eiden(FVL)、地中海热基因(MEFV)、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TNF-α、TLR-4等,涉及固有免疫应答、淋巴细胞活性、血管内皮活性等多方面的调节,但由于人群混杂等诸多因素影响,使白塞病易感基因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不易重复。此外,有些研究发现HLA-A03、HLA-B49及IL-10、嗜酸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R1-CCR3)是BD的潜在保护基因。而外环境如微生物感染、特殊环境暴露等在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中可能是重要的促发因素。
感染因素
最初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也有认为与链球菌和其他细菌感染有关。有研究者通过原位杂交技术在BD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发现有单纯疱疹病毒基因。在患者的血清中可以检测到抗单纯疱疹病毒抗体以及针对该病毒的循环免疫配位化合物。皮内注射链球菌抗原可以诱导BD患者口腔溃疡中有较高的链球菌检出率。
免疫学异常
BD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存有异常。体液免疫研究发现BD患者体内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y,AECA),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抗淋巴细胞抗体增加,尤其是IgA表型B细胞增加,但产生自身抗体的CD5+,CD19+细胞水平较低。细胞免疫研究方面,BD患者的外周血及组织标本中均可见T细胞活性增加,伴有Th1/Th2细胞的失衡,CD4+和CD8+T细胞的改变。此外,在活动期的BD患者体内促炎症因子有明显的增加,并且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BD患者体内的多种细胞因子水平如IL-2、IL-4,IL-6、1L-10、IL-12、IFN-γ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IFN-γ/1L-4、IL-12/IL-4的比例在活动期较缓解期增加,可作为活动期及伴有组织损伤的标志物。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低下
有人认为该病发病可能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低下,造成微循环障碍而导致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老年静脉血栓症,致组织缺血坏死而形成病损。中国有学者曾观察BD患者手指甲皱,舌菌状乳头及眼球结膜的微循环变化,发现2/3的患者均有微循环障碍的表现。
流行病学
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有较强的地域分布差异,主要集中于地中海中东及东亚地区,发病率可达(13.5-380)/10万人,而北欧和美国的发病率则低于1/10万人。全球综合患病率为10.3/10万人,其中土耳其患病率最高,为(100-370)/10万人,英国最低为0.6/10万人,中国患病率为14/10万人,北方可达110/10万人。发病年龄以20-40岁青壮年多见,中位发病年龄34岁。男女发病率相似,但男性早期发病者更易出现重要脏器受累,预后较差。
病理学
该病病理特点是非特异性血管炎(包括不同大小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在血管周围有中性多形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浸润,血管壁可有IgG、IgM和C3沉积,内皮细胞肿胀,严重者管壁弹力层破坏,纤维素样坏死,免疫复合物在管壁沉积。炎症可累及血管璧全层,形成局限性狭窄和(或)动脉瘤,两种病变可在同一患者交替出现。该病的另一个特点是在不同类型和大小的血管炎基础上形成由血小板白细胞黏附于管壁内皮的血栓,使得血管腔狭窄,组织因缺氧而变性和功能下降。
临床表现
BS多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呈反复发作与缓解交替。全身多系统、多脏器均可受累,皮肤黏膜损害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眼、血管、胃肠道、神经系统受累者预后不佳。部分患者伴有疲劳、睡眠障碍、体重减轻、发热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
基本症状
口腔溃疡
复发性(\u003e3次/年)、痛性口腔溃疡(Aphthous ulceration,阿弗他溃疡)通常是BS的首发症状,亦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生率95%以上。可发生在口腔任何部位,如舌、颊、唇、齿龈、咽、硬腭等处,常多发,疼痛剧烈,反复发作。典型病变为圆形,中央凹陷,表面覆有黄白色假膜,周围为边界清楚的红晕。溃疡大小、数量多变,小的阿弗他溃疡最为常见,直径\u003c1cm,轻微疼痛,持续时间短(2周之内),愈合后不留痕;大的阿弗他溃疡直径1-3cm,剧烈疼痛,持续时间长(可达6周);疱疹样溃疡少见,表现为多个直径1-2mm疼痛剧烈的小溃疡,可融合形成大溃疡。较大的溃疡可遗留瘢痕。咽深部溃疡和狭窄可导致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
生殖器溃疡
很少为首发表现,发生率为51.7%-93%。生殖器溃疡在男性多见于阴囊,亦可在阴茎、龟头和环肛门周围。女性最常见于大阴唇,亦可出现在小阴唇阴道、宫颈处。与口腔溃疡比,生殖器溃疡出现的次数较少,数目亦少,但通常更深更大,边缘不规则,常疼痛剧烈,溃疡愈合后常留有瘢痕。可引起排尿困难交配困难、明显体力活动困难,严重者并发大出血。
皮肤损害
约39.4%-87.1%的BS患者可出现皮肤损害,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假性毛囊炎、结节红斑、坏疽性脓皮病静脉炎、Sweet综合征样病变等。痛性结节性红斑为最常见的皮肤损害,多见于女性,好发于下肢,愈合后留有色素沉着,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血管炎。假性毛囊炎和痤疮样皮疹在男性患者更常见,可发生于非青春期人群(\u003e40岁),是一种圆形无菌性脓疱,基底部有红斑和水肿病变,分布于背部、面部和颈部,有时沿发际线分布。血栓性浅静脉炎在男性患者更常见,分布于手臂和腿部的浅表静脉部位,可见于静脉穿刺后。
眼损害
眼是BS最常见的受累脏器,可见于26.8%-93%的BS患者,约15%的患者以眼病变为首发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失明,是该病致残最主要的原因。最常见的眼部病变是葡萄膜炎及由视网膜血管炎造成的视网膜炎,眼炎的反复发作可致视力障碍甚至失明。男性合并眼炎明显多于女性,尤其是年轻男性发病率更高,且多发生在起病后的两年内。前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伴或不伴前房积脓,对视力影响较轻。视网膜炎使视神经萎缩,致视力下降。眼炎可先后累及双侧,出现眼炎4年后50%以上的病人都有较严重的视力障碍。
系统性症状
除上述基本症状外,部分病人会出现因血管炎引起的内脏系统病变,系统病变大多出现在基本症状之后。部分病人在疾病活动时发热,以低烧多见,乏力、体重下降亦可出现。
神经系统
是BS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称为神经白塞综合征,发生率为2.3%-44%,多发生于30-40岁,平均出现在皮肤黏膜及眼受累之后5年,男性患者多见。是BS的主要致残、致死原因。10年病死率约为10%。脑、脊髓的任何部位都可因小血管炎而受损,临床表现随其受累部位不同而不同。多起病急骤,根据其症状可分为脑膜脑炎、脑干损害、良性颅内高压、脊髓损害、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等类型。除中枢神经系统实质受累外,另一种神经系统病变为中枢神经系统老年静脉血栓症形成,病人会出现明显的头痛。神经病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约77%的病人经治疗病情缓解,但仍遗有后遗症。死亡多出现在神经系统发病后的1-2年。
消化道损害
又称肠白塞综合征,发生率4%-38%,从食管肛门全消化道均可受累,可单一部位或多部位受累,以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受累最多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腹泻腹胀、吞咽困难、嗳气、呕吐、便血、便秘等,溃疡累及食管时可出现顽固性胸骨后疼痛,严重者出现消化道溃疡、出血、肠穿孔、肠梗阻和瘘管形成等。
心血管系统
该病的血管病变指的是大、中血管病变,见于10%的病人,又称血管自塞。
关节损害
5.3%-93%的患者出现关节症状,通常为非对称性、间歇性、非侵蚀性外周单关节炎或寡关节炎,最常累及膝、等大、中关节。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大多预后良好,少有关节畸形。部分患者可出现骶髂关节受累。
泌尿生殖系统
偶有肾小球肾炎的散发病例报道,病理从IgA肾病、微小病变,至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和急进性新月体肾小球肾炎均可出现,可伴有肾淀粉样变AA型,引起肾病综合征,或表现为间质性肾炎。此外,因肾血管炎肾动脉瘤、肾老年静脉血栓症、肾脏微血管病等)出现相应的缺血、肾功能损伤的表现。生殖系统方面,患者可出现附睾炎,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附睾肿大、疼痛,易复发,较具特异性。
肺部损害
并发肺部病变者较少见。肺的小动脉炎引起小动脉瘤或局部血管的栓塞而出现咯血、胸痛气短肺栓塞等症状。咯血量大者可致命。有肺栓塞者多预后不良。4%-5%的病人可以出现肺间质病变。
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
BS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应详尽地采集病史及典型的临床表现。1990年,国际白塞病研究组制定了BS诊断/分类标准(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f Behçet′ disease,ISGBD),但该标准将口腔溃疡作为诊断的必要条件,对具有典型口腔、女性外生殖器溃疡和眼炎的患者相对容易诊断,对不典型表现,主要是以预后不良的系统病变发病的患者却难以确诊。2014年,白塞病国际研究小组对ISGBD进行修订后提出了新标准(international criteria for Behçet′s disease,ICBD),该标准未强调口腔溃疡作为必备条件,主要评分系统不包括针刺试验,如果进行了针刺试验,且结果为阳性,则额外加1分,评分≥4分提示BS。
检查项目
BS无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或病理组织学特征。常规化验包括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等。红细胞沉降率、CRP与BS病情活动度相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亦提示病情活动。人类免疫细胞抗原(HLA)-B5/51阳性率较高。
鉴别诊断
典型的白塞病诊断并不困难,但不典型的诊断比较困难,且该病的口腔溃疡、关节炎血管炎可在多种风湿性疾病出现,因而需要和其他疾病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
BS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根治药物,主要治疗目标是迅速抑制炎症,防止复发,防止不可逆的器官损伤,延缓疾病进展。多学科联合诊疗、个体化治疗、早期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改善预后。BS的眼病、血管、神经和胃肠道受累与预后不良相关。建议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器官受累的类型及严重程度个体化治疗。该病除局部对症治疗外,全身系统治疗及调理非常必要。
一般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生活应有规律,劳逸适度,症状显著时宜适当休息。不要戴隐形眼镜,防止角膜溃疡。应保持口腔卫生,平时不宜进食过硬或温度过高的食物,以免损伤口腔黏膜,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发生口腔或生殖器溃疡时,建议伤口护理,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局部治疗
口腔、女性外生殖器溃疡者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助于改善皮肤黏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适用于复发不频繁、症状较轻、无需持续性系统治疗者。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激素缓释剂有助于注射眼的炎症控制。
全身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预后和随访
BS预后取决于脏器受累情况,单纯皮肤黏膜、关节受累者预后良好,眼病、胃肠道、心血管、神经系统受累者预后不佳,病程中可发生失明消化道大出血、穿孔、肠瘘、动脉瘤破裂、瘫痪等严重并发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早发的男性BS患者通常病情较严重,脏器受累多发生于病程早期(特别是前5年),随后可相对缓解。
建议患者每1-6个月随访1次,随访频率取决于患者的疾病受累范围及严重程度。每次随访要详细记录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目前对BS患者疾病缓解尚无共识,亦无标准的停药方案。对有重要脏器受累者,建议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在疾病缓解2-5年后逐渐减少免疫抑制剂剂量。
历史
有关该病的认识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希波克拉底在书中描述了一种流行于小亚细亚的疾病,特点为“口腔溃疡”“生殖器炎性渗出”“眼部持续炎症”,以及“皮肤大疱疹性病变”。但那时候仅仅提到这些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未定名,也没很好的治疗方法。中国汉朝张仲景所著的《金匮玉函要略方》中描述的“狐惑”也与该病极为相似。1937年,土耳其皮肤科医生贝赫切特(HulusiBehcet)首次系统描述了这一类疾病,提出了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和眼炎三联征。之后,人们逐渐开始重视此病,发现该病临床表现复杂,除了三联征外,还可广泛累及消化道、关节、肺、肾等,为系统性疾病。后世人们为了纪念这一位医生,又将此病称为“贝赫切特综合征”。
参考资料
贝赫切特病.ICD-10 Version:2019.2023-08-27
贝赫切特病.ICD-11 for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Statistics.2023-08-27
目录
概述
命名
分型
病因
遗传因素
感染因素
免疫学异常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低下
流行病学
病理学
临床表现
基本症状
口腔溃疡
生殖器溃疡
皮肤损害
眼损害
系统性症状
神经系统
消化道损害
心血管系统
关节损害
泌尿生殖系统
肺部损害
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
检查项目
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
局部治疗
全身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预后和随访
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