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亭子
高跷亭子
高跷亭子,又称高跷锭子,因其静态时像亭子,动态时如锭子,因此得名。这种传统技艺主要流行于新洲区中部平原地区,起源于明朝正德年间,至今已有超过四百年历史。它最初是为了纪念八仙而设计的表演,后逐渐发展成为节日庆祝活动。
形式特点
高跷亭子的表演形式独特,通常在农闲或春节等重要节日时进行。表演者会踩着约一米高的木制高跷,身上挂着彩色围巾,肩上背着形状类似汉字“山”或“出”的钢铁架子。这些架子上可以容纳三至五个年龄在一百天至三岁之间的儿童。孩子们穿着鲜艳的衣服,脸上涂有红色,头上戴着彩球,仿佛是绽放在铁枝上的花朵。伴随着锣鼓的节奏,表演者做出各种惊险的动作,而孩子们也会随之摆出不同的姿势,有时还会滚动身体,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荣誉与影响
高跷亭子这一传统技艺已被武汉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一次元宵节的比赛中,堤围村的高跷亭子队伍凭借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巧获得了优秀表演奖。甚至有一位归国华侨观看后感叹:“看了孔埠高跷亭,天下高跷不用看!”
参考资料
高跷亭子.途文化网.2024-10-28
高跷亭子.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政府.2024-10-28
目录
概述
形式特点
荣誉与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