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鸟属(Buphagus)是
雀形目牛椋鸟科中唯一的属,包括2种:
黄嘴牛椋鸟(Buphagus africanus)和红嘴牛椋鸟(Buphagus erythrorhynchus),分布于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栖息于临近水源且大型
哺乳纲众多的开阔的草原、牧场、阔叶林地。本属鸟类喜栖息在大型动物的背上,以动物身上的蜱虫、
蝇类、
虱子等昆虫为食,也会在动物的伤口处进食血液。
牛椋鸟属鸟类体长20厘米,体重42~70克,两性相似。喙粗壮,背部
褐色至灰色,下体浅褐色,爪尖锐。两个物种主要区别在于红嘴牛椋鸟的喙红色,眼周有明显的黄色眼圈;
黄嘴牛椋鸟的喙尖端红而后端黄,眼圈窄。牛椋鸟属鸟类多在雨季或雨季结束时筑巢,配偶制度为单配制,存在合作育儿行为,有些个体会作为筑巢助手帮助一对配偶繁殖。
截至2018年,该属鸟类的分布范围较大,在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中很常见,但大型宿主物种数量的减少和家畜的减少可能导致该属鸟类数量下降。2019年,牛椋鸟属两个物种均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为无危(LC)。
命名与分类
命名
牛椋鸟属最早于1760年被法国动物学家马图林·雅克·布里森(Mathurin Jacques Brisson)首次命名发表,
食虫类为“Buphagus”,该词语源于希腊语的“bous”和“phagein”,意思分别是“牛”和“吃”。1766年,瑞典生物学家林奈(Linnaeus)出版书籍《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书
中将牛椋鸟属写作“Buphaga”,并首次命名了
黄嘴牛椋鸟(Buphaga africanus)。后来牛椋鸟属的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又被修正为“Buphagus”,黄嘴牛椋鸟的学名随之改为“Buphagus africanus”。1921年,该物种下分为2个亚种,分布在
撒哈拉以南非洲稀树草原的
种群为
指名亚种(Buphagus africanus africanus),分布在
加蓬、
刚果和
刚果的种群为兰吉亚种(Buphagus africanus langi)。
1814年,英国动物学家
德比伯爵(Sir Edward Smith-Stanley)首次命名发表红嘴牛椋鸟,将其置入裸鼻雀属(Tanagra),学名为“Tanagra erythroryncha”,“erythroryncha”来自希腊语的“eruthros”和“rhunkhos”两个词,意思分别是“红色”和“喙”,后来该物种被移入牛椋鸟属,
食虫类改为“Buphagus erythrorhynchus”。
牛椋鸟属的英文名“Oxpecker”中的“ox”指“牛”,“pecker”指“
啄木鸟科”,指的是它们在大型动物身上啄食的习性。
分类变动
牛椋鸟属曾被置于
椋鸟科(Sturnidae)中,2007年一项对椋鸟科进行的
系统发育学研究表明牛椋鸟属是椋鸟科中最先分化的一支,并提出牛椋鸟属应独立成科。根据2024年3月版的《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牛椋鸟属已被移入牛椋鸟科,是该科唯一的属。
下属物种
形态特征
牛椋鸟属鸟类体长20厘米,体重42~70克,两性相似。喙粗壮,基部宽阔,尖端的顶部圆润。头部、背部、翅膀和尾部羽毛呈
褐色至灰色,下体及胸腹部浅褐色。腿脚强健有力,呈深褐色至黑色,爪短而尖锐。两个物种羽毛颜色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喙和眼睛的颜色,红嘴牛椋鸟的喙呈红色,眼睛周围有明显的黄色环状眼圈;黄嘴牛椋鸟的喙尖端红而后端黄,黄色眼圈很窄。
幼鸟与成鸟羽毛相似,但喙为灰色,亚成体红嘴牛椋鸟没有眼圈。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牛椋鸟属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黄嘴牛椋鸟在撒哈拉以南的
马里、
尼日利亚、
乍得等地有一片连续的分布区,在其它地区分散分布,如
赞比亚、
博茨瓦纳、
坦桑尼亚等地。红嘴牛椋鸟分布在非洲东部和南部。两个物种的分布区在局部有重合。
栖息环境
牛椋鸟属鸟类喜栖息于临近水源且大型哺乳动物众多的开阔的草原、牧场、
阔叶林地,不喜欢茂密的森林以及沙漠地区。
习性
行为特征
牛椋鸟属鸟类与非洲大型
哺乳纲具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喜欢与大型动物一起活动,栖息在它们的背上或附近的树上。最常被牛椋鸟利用的动物有
非洲水牛(Syncerus caffer)、
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
黑犀(Diceros bicornis)、
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
河马(Hippopotamus amphibius)、
扭角林羚(
薮羚属 strepsiceros)、
大林羚 (Taurotragus oryx)、
马羚(Hippotragus equinus)、
黑马羚(Hippotragus niger)、布氏斑马(Equus burchellii)、
斑纹角马 (Connochaetes taurinus)、
高角羚(Aepyceros melampus)和
荒漠疣猪 (Phacochoerus aethiopicus)。
黄嘴牛椋鸟最偏好的动物种类是
非洲水牛、
长颈鹿和
河马。红嘴牛椋鸟则偏好
高角羚,其次是长颈鹿和
白犀。在两个物种分布重叠的地方,红嘴牛椋鸟有更广泛的
宿主范围。黄嘴牛椋鸟喜栖息在毛发稀疏的动物身上,而红嘴牛椋鸟则喜栖息于毛发浓密的动物身上。大多数动物都不在意牛椋鸟的啄食活动,即使牛椋鸟爬到动物脸上或进入动物的耳廓中时,大型动物也会忍耐它们。有时斑马和
高角羚会站立不动,以便牛椋鸟来清洁,但
大象(Loxodonta africana)不能忍耐牛椋鸟,一旦牛椋鸟落在大象背上,大象常试图将其赶走。
它们在大型动物背上进行社交、交配等活动,当人类接近时,它们从动物身体的一侧跳到另一侧,并发出嘶嘶的叫声。牛椋鸟在受到惊吓时会发出叫声,提醒大型动物危险的存在,在
斯瓦希里语中,牛椋鸟被称为“
犀牛卫士”,这反映了它们通过叫声提醒犀牛注意危险的行为。
牛椋鸟大部分时间都栖息在宿主哺乳动物身上,远离宿主的活动相对较少。有时它们会短暂地离开哺乳动物宿主,飞到水潭里喝水或洗澡,但更多时候,当哺乳动物去喝水时,它们依然在哺乳动物背上。有时,牛椋鸟只是沿着动物的腿跑到水边,然后喝几口。沐浴后它们会栖息在宿主身上,整理淋湿的羽毛,有时它们将翅膀和尾羽张开晒太阳。
牛椋鸟在哺乳动物身上移动时,通常采用双脚跳跃的方式,但当寻找
苍蝇或求偶时,它们也能两脚交替行走。它们常常仰着头,向前面、侧面或后面移动。强壮而锋利的爪子也可以让它们以各种姿势悬挂在动物身体上,甚至在动物的腿部或腹部倒立。排便时,牛椋鸟身体前倾,抬起尾巴,通常将排泄物喷洒在远离宿主身体的地方。
节律行为
牛椋鸟属鸟类通常为
留鸟。但在哺乳动物进行季节性迁徙的时候,牛椋鸟可能会跟随。
黄嘴牛椋鸟有在
非洲水牛背上睡觉的习性,非洲水牛有时一天之内能够运动8千米,因此黄嘴牛椋鸟可能会随着水牛群的运动而被动迁徙。
除了繁殖期,在白天时牛椋鸟属鸟类几乎一直与大型哺乳动物待在一起。在夜晚,红嘴牛椋鸟离开宿主动物,成群结队地飞去夜宿地,也有在非洲
水牛身上睡觉的记录。
尼日利亚的黄嘴牛椋鸟在夜晚也有集群睡在树上的行为,但
赞比亚、
津巴布韦、
乌干达等地的一些黄嘴牛椋鸟在夜晚睡在非洲水牛、
扭角林羚、
长颈鹿等动物的身上。
觅食行为
牛椋鸟属鸟类与非洲大型
哺乳纲具有密切的关系,它们以大型动物身上的蜱虫、
蝇类、
虱子等昆虫为食,还会进食动物血液。红嘴牛椋鸟进食最多的昆虫种类为脱色扇头蜱(Boophilus decoloratus)、具尾扇头蜱(Rhipicephalus appendiculatus),
黄嘴牛椋鸟进食最多的昆虫种类为具尾扇头蜱和钝眼蜱属(Amblyomma)。
牛椋鸟属鸟类强壮而锋利的爪子可以让它们以各种姿势悬挂在动物身体上,甚至在动物的腿部或腹部倒立。它们用粗壮的喙在动物毛发、耳朵等部位觅食,有时它们用喙直接啄食,有时将喙像剪刀一样穿过动物毛发,寻找隐藏的昆虫幼虫。它们将寄生虫从大型动物无法自己梳理的身体部位上清除,因此对大型动物有一定好处。
另一方面,牛椋鸟有时在动物的伤口处觅食,从伤口中取出血液和皮肤组织碎片,不同个体会经常从同一伤口吸食,导致伤口难以愈合,因此有人认为牛椋鸟是大型动物的寄生者。但也有人认为,虽然存在危害伤口的情况,总体而言牛椋鸟利大于弊。此外,牛椋鸟可能以动物尸体上的腐肉为食。它们还有啄食动物
耵聍的习性,耳垢的主要成分为
脂肪酸,具有保护
耳道的功能,但如果耳垢过多也会造成危害,所以这一习性对动物的影响有争议。
社会行为
在牛椋鸟的繁殖群体中,两性比例是均衡的,但在非繁殖期,
雌性数量明显多于
雄性。雌性比雄性更倾向于从出生地扩散出去。
交流行为
牛椋鸟属鸟类通过叫声交流。
黄嘴牛椋鸟在惊慌时发出短促的“kriss,kriss”声,飞行显示盘旋时发出的高音调嗡嗡声。幼鸟在受到威胁时会发出“tchisss”声。它们也会发出鸣唱声,鸣唱声由一连串轻柔的叫声组成,穿插着颤音和口哨声,雄性在求偶时会发出一系列冗长的口哨声。
繁殖
求偶
牛椋鸟属鸟类的繁殖季节因地区而异,与降雨量有关,多在雨季或雨季结束时筑巢,此时湿度较大,有利于昆虫生长, 保证食物充足。配偶制度为单配制,存在合作育儿行为,有些个体会作为筑巢助手帮助一对配偶繁殖。繁殖季节时,它们在空中盘旋、鸣叫,随后它们会在动物的背上交配。
筑巢
牛椋鸟属鸟类在树洞、天然洞穴中筑巢,筑巢位置离地面2-15米,巢内衬有动物毛发、干草、树枝和羽毛。
产卵孵化
牛椋鸟属鸟类每窝产卵1-5个,以2-3个的情况为多。卵尺寸为2.5厘米x1.8厘米。卵呈白色或奶油色,有红色斑点。孵化期13天,雌雄共同孵化。
育雏
牛椋鸟属鸟类的雏鸟为
晚成鸟,刚破壳时全身裸露无羽,无视力。雏鸟由雌雄双亲共同喂养,有时助手鸟也协助喂养。雏鸟先长出白色的绒羽,随后换为幼鸟羽毛。破壳21-25天后,雏鸟羽翼丰满,开始尝试飞行。随后幼鸟会留在
亲鸟身边生活一段时间,幼鸟会站在大型动物的背上,向亲鸟乞食。当亲鸟要进行下一次繁殖时,上一次繁殖的后代要么离开,要么作为助手帮助亲鸟照顾新的幼鸟。
保护
种群现状
截至2018年,该属鸟类的分布范围较大,在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中很常见,但大型宿主物种数量的减少和家畜的减少可能导致该属鸟类数量下降。
保护级别
2019年,牛椋鸟属两个物种均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为无危(LC)。
参考资料
牛椋鸟属.britannica.2024-04-11
牛椋鸟属.catalogueoflife.2024-04-12
红嘴牛椋鸟.monaconatureencyclopedia.2024-04-13
黄嘴牛椋鸟.oiseaux-birds.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