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象棋以
青铜铸造,直径约1.8厘米,共有30枚棋子,比现代中国象棋少两枚“象”、一枚“炮”,多一枚“卒”,但
兵种、形制等与现代象棋基本无二,由此可推断其模式应与现代象棋一致。
这套青铜象棋子是在2016年5月
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万安镇附近的一座宋代
砖室墓中发现的,该墓葬系平民墓葬。棋子以青铜铸造,共30枚,每枚直径约1.8厘米,经过保护清理后发现比现代中国象棋少两枚“象”、一枚“炮”,多一枚“卒”,其余皆与现代象棋基本一致。
“象棋”一词最早被记录,是在《楚辞·招魂篇》中,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连年不断,人们仿照军队的编制、布阵遣将的方法等创制了一种新的棋类游戏,这当是象棋的最初形式。在此后长达两千多年的象棋发展史中,象棋的规则、形式、棋子数量等经历了多次变化,在此过程中,象棋把
儒家的仁义、德、礼、中庸等哲学精华吸收了进来,作为一种模拟社会形态、军事战争的游戏,还吸收和借鉴了诸多军事思想精华。
中原地区古代象棋的繁荣发展从
唐朝开始,唐代的象棋已经具备子力和棋盘特性了,象棋在那个时候就已成为被各个
社会阶层所熟悉并且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
这套青铜象棋子是
成都市迄今为止首次发掘出成套象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出土的象棋除数量比现在的象棋少两枚“象”、一枚“炮”,多一枚“卒”,其他基本相同,这是现行中国象棋定型于北宋年间的佐证之一。
青铜象棋子出土的墓葬是一座平民墓葬而非王侯墓,这表明北宋时象棋就已在民间广泛传播,是宋代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象棋发展到宋代,先后出现了七国象棋和广象棋等不同分支,经过不断完善后,最终与现代象棋已无区别,成为上至王公贵族, 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欢迎的游艺活动。以象棋为代表的游艺活动更加地普及化、大众化,是宋代游艺活动的成熟、定型的标志,也是宋代市民文化繁荣的象征。
1982年,
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长埠公社长埠大队社员龚声汉建新房挖
地基时,在1米左右深度挖掘出一副铜制象棋子,象棋置于木盒之中(木盒已腐朽),木盆四周是木炭,外面是十六块砖垒成的方型穴洞,象棋子中放有“
崇宁通宝”银钱一枚,并附有一张写有文字的纸,遗憾的是纸张在出土时已毁。象棋共三十二只,铸有阳文,字体系
楷书,计有“将”二只,“士”四只,“象”四只,“车”四只,“马”四只,“炮”四只,“卒”十只。隐约可见红黑各半,每只背面铸有阴底阳图。棋的重量是每只六十克,直径3.8厘米,厚0.7厘米。现藏于
安义县博物馆。
除
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出土的青铜象棋子外,荥阳博物馆同样藏有一套铜象棋子,为国家一级文物。共32枚棋子,每枚大小不甚一致,直径多在2.55—2.66厘米之间,以2.6厘米为多,重8.1—11克。正面为文字,背面是与之相配的图案,如“炮”背面就阳刻一架炮的形状,“车”背面为一辆车。虽与现代象棋子数目相同,但是双方“兵”“卒”不分,均为“卒”;“将”“帅”不分,均为“将”;“象”“相”不分,均为“象”。其它皆与现代象棋相同。近年来,
中原地区各地陆续出土了不少的宋代象棋,荥阳博物馆收藏的这套铜象棋与此前出土的
北宋象棋形制一样。因此可断定其时代为北宋。
这一套青铜象棋子,在经考古工作者的除锈保护工作后,收藏于
成都博物馆供游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