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艳(1996年11月30日-2005年8月22日),
四川省双流区三星镇云崖村人。患有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佘艳出生后被亲生父母遗弃,被佘仕友收养,并被取名佘艳。小学二年级时,被诊断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由于没钱继续治疗,佘艳自己在出院证明上写下“佘艳自愿放弃治疗”几个字。2005年6月21日,佘艳被《
成都晚报》
社会新闻部记者傅艳带到
成都市儿童医院血液科就诊,次日,《8岁女孩安排自己后事》的报道被全国数十家媒体转载,报道引发了社会的关注。2005年8月22日晚6时50分,佘艳因颅内大出血在成都市儿童医院血液科病房去世,年仅8岁。
人物生平
佘艳出生于1996年11月30日(农历10月20日),被亲生父母遗弃到
四川省双流区永兴镇沈家冲一座小桥旁的草丛中。被三星镇云崖村二组村民佘仕友发现,并抱回家中抚养,并给其取名佘艳。
在她两三岁时,就坚持给邻居
盲人老太太递东西,照顾老人。5岁就帮父亲分担家务,洗衣、煮饭、割猪草。佘艳每天早上打着手电筒,走一个半小时山路,到家里有3公里的学校学习。
小学二年级时,佘艳被被诊断为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因没钱继续治疗,佘艳自己在出院证明上写下“佘艳自愿放弃治疗”几个字。《
成都晚报》
社会新闻部记者傅艳在知道这一情况后,于2005年6月21日,将佘艳带到
成都市儿童医院血液科就诊。并于次日,发表了题为《8岁女孩安排自己后事》的报道,被全国数十家媒体转载,佘艳的病情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2005年8月22日,佘艳因颅内大出血在成都市儿童医院血液科病房去世,年仅8岁。
人物事件
患病
小学二年级时,佘艳在学校不停地流鼻血,经当地医院诊断为贫血病。由于流血不止,佘艳又被父亲带到
成都市,结果被诊断为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父亲借了一千多元,加上身上带的800元钱,在医院一天就用完了。由于没钱继续治疗,佘艳自己在出院证明上写下“佘艳自愿放弃治疗”几个字。回家后,她仍然坚持做家务,择菜、洗衣服、煮饭等。并让爸爸给她买件新衣服,再照一张照片,这样就可以让爸爸在她去世后看到照片上的自己。
引起关注
《
成都晚报》
社会新闻部记者傅艳在知道这一情况后,于2005年6月21日,将佘艳带到
成都市儿童医院血液科就诊。次日,《8岁女孩安排自己后事》的报道被全国数十家媒体转载。佘艳的病情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很多人说她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随后佘艳收到了大量来自全球的汇款单、信件。两个月里,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七十多万元。
文章发布后,佘艳决定参加最后一次考试。第二天学校的老师带着试卷从几公里的学校来到了医院。将近3个小时的考试中,佘艳以满分的成绩答完了数学和语文两份试卷。
由
四川省省内甚至国内权威儿童血液病专家共同为佘艳的病情会诊,确定化疗方案。在医院治疗期间,佘艳接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化疗,胃肠道反映强烈,经常一吐就是大半盆,在做骨髓穿刺检查时,针头从
胸骨刺入,她都表现得很坚强。“
白血病”本身已经被完全控制了。但是,化疗药物使用后,先后发生了九次可能致死的严重并发症。如7月6日
感染性休克,
败血症、10日
消化道大出血、15日
霉菌败血症、22日嗜血
细胞综合征、8月12日消化道大出血,
失血性休克等,经过医务人员奋力救治,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
消化道大出血,要求病人必须“
禁食”。虽然每天通过血管输了很多营养液,可连续一个月不吃东西,每到吃饭时间,佘艳就羡慕身旁吃饭的人。
人物去世
2005年8月20日,佘艳用铅笔写下三页纸的遗书,文章分为六段,全部是关于她去世后的牵挂,以及向全社会表达感谢与再见的内容。
8月22日,佘艳掰了一把干面条塞进嘴里,但很快消化道出血加重,医生开始对她进行输液、输血治疗。下午5时左右,由于腹痛难忍,佘艳坐了起来,又仰面猛倒下去,后脑勺重重地砸在枕头上,猛烈的头部撞击当即引起了颅内大出血。两分钟后,她的呼吸、心跳骤然停止。医务人员连续抢救了80分钟,最终没能挽回佘艳的生命。晚6时50分,佘艳在
成都市儿童医院血液科病房去世,年仅8岁。
2005年8月26日,佘艳的葬礼在
成都市东郊殡仪馆举行。按照佘艳的遗愿,剩下的54万善款留给其他患
白血病的孩子。
人物影响
2020年11月7日,以佘艳为故事原型的公益电影《
天堂的张望》在成都举行首映活动。
帮扶佘艳等贫困重疾儿童的行动,推动了成都市于2005年建立“少儿住院互助金”(现为成都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基金)。当年,就有240万儿童享受到大病重疾医疗保障,弥补了当时中国尚未建立0到18岁少年
儿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