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巴,击奏体鸣类乐器,曾被命名为马林布拉。关于它的历史渊源,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根据古希腊文献资料,马林巴最早出现于
危地马拉一带,之后才流传到
太平洋周边以及
印度洋附近,并在此得以发展改良。最早的马林巴只是几块音板架在一个坑上面敲击产生节奏,而不能演奏音乐。随着全音键式马林巴和半音的出现,马林巴琴开始可以演奏不同调式的乐曲。马林巴的演奏方式是将木制琴键置于共鸣管之上,以琴槌敲打以产生旋律。
马林巴琴主要由琴架、下方的四个万象滚轮以及发音板构成。在演奏时,低音区音色饱满、宽厚,感染力极强。高音区音色生动、明亮,穿透力极强。除此之外,马林巴还可以模仿小提琴、长笛、单簧管等多种乐器的音色,极大的丰富了乐曲的表现力。随着马林巴琴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仅可以用于各种乐队形式的演奏,还可以独奏、重奏以及合奏等形式演出,是打击乐团中居于核心位置的乐器。
历史沿革
起源
关于马林巴琴的历史起源,世界上并没有明确的资料记载,众说纷纭。据古希腊文献资料,马林巴琴诞生于
危地马拉,后流传到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以及
太平洋岛屿得到发展,又经过
印度洋传到非洲得到改良。马林巴最早曾被人们称为马林布拉,在传到非洲后才被命名为现在的马林巴。最初期的马林巴被称为
大鼓,是由几块音板组成,在每次敲击马林巴前,要事先将几块音板架在一个提前挖好的坑上面,以得到一丝共鸣的效果。这种初级的马林巴只能用来打节奏,不能用来演奏旋律。随着时间的推移,拥有完整大调音阶的全音键式马林巴出现,它可以演奏出一些简单的乐曲。直到半音的出现,马林巴琴迎来了重大发展,它能如
钢琴一般演奏不同调式的乐曲。葫芦马林巴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马林巴,它完美地体现了马林巴的音质和特色。所谓
呀呀葫芦马林巴,就是在整体呈键盘状的发音板条下面挂上一个个大小不同的葫芦,并在葫芦上方开口处贴上结实的膜,据说这种膜是用蜘蛛卵制成的,能产生一种特殊的音响。后来葫芦共鸣器被科学的木箱式共鸣器所取代。
发展
1894年,
危地马拉音乐家塞巴斯蒂安·哈塔多不仅给马林巴加上了半音,还依照十二平均律法和钢琴键位排列方法对马林巴琴的键位进行了新的排列,是世界上第一位把马林巴琴制造成两排
键盘乐器的人。这样一来,拥有科学键位排列的马林巴琴可以演奏出更多的音乐作品。同年,由该音乐人所属的危地马拉皇家“哈塔多兄弟”马林巴乐团使这种改进后的马林巴得到推广,开始普遍使用。1880年,美国人迪根组建了全球第一家专门制造
打击乐器的公司。在此基础上,1924年,该公司制造出了金属共鸣管马林巴。至此,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现代意义的马林巴正式出现。克莱尔·奥马尔·马瑟(Clair Omar Musser)是 20 世纪马林巴琴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为马林巴的独奏创作了 53 首作品,同时还为马林巴的合奏进行了作品的编曲。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马林巴五首
练习曲和两首
前奏曲,直到现在也是学生们的必练曲目。1984 年,
安倍圭子与日本
雅马哈乐器制作公司进行合作,制造出了音域有 5 个八度的马林巴,现已成为现代马林巴制作新的标准。
基本构造
马林巴的基本构造极具艺术性。它的琴架一般由结实且不易变形的木质材料制成。在琴架的表面可以刷深色的涂料或者包裹颜色较深的皮革。为了方便移动转移,在琴架的下面安装了4个万向滚轮。琴架上悬有4根梁,发音板的位置在与梁相距10mm-15mm的上方。发音板的下方,全部的半音共鸣管呈拱桥形排列,中间短,两端长。全音共鸣管则是由高音向低音不断加长。因共鸣管的长度与乐器的音高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所以,马林巴共鸣管的实际长度可以根据外观需要加长变短。共鸣管的外观颜色一般使用银白色或者金黄色的涂料涂染,不可以用电镀的方式上色。另外,还可以在琴架上加装一些装饰条,以达到更加华丽、美观的效果。马林巴琴发音板的排列与
钢琴相同,演奏者的左边为低音,右边为高音。全音发音板和半音发音板要保持15mm的高度差。除此之外,马林巴琴在设计上注重安装和拆卸的容易性,以便运输方便。
音乐特色
马林巴琴在演奏时,旋律性强、和声丰富,视觉效果极佳。低音区音色浑圆饱满且宽厚,感染力极强。高音区音色生动跳跃而明亮,穿透力极强,因此,马林巴可以很好的模仿
小提琴、长笛、
单簧管、
巴松、
中提琴、
大提琴等多种乐器的音色。与此同时,马林巴琴的扩音管使演奏者在敲击琴板时所发出的音色"具有很长的余音",从而大大丰富了其乐曲的表现力。
乐器种类
当今世界上,马林巴的款式有很多,最常见和最普遍使用的有C28-C76四组音域49键,A25-C76四组1/3音域52键,F21-C76四组1/3音域56键,F76-F81五组音域61键,C-C76五组音域61键等。
演奏技巧
马林巴琴的演奏技巧十分复杂,通常采用两根马林巴槌或者四根马林巴槌进行演奏表演,它们不仅可以演奏出乐曲的节奏和旋律,还能表演出乐曲的和声。两槌的演奏方法是要两个手各拿一个琴槌,大拇指和食指握于琴槌的三分之一处,琴槌贴于食指的第一个关节,虎口紧闭,其余三根手指自然收拢,手心朝下,轻轻握住琴槌。四槌的演奏方法是每只手呈水平方向各拿两个琴槌,两个琴槌交叉握于手掌的二分之一处。两琴槌交叉握住,内侧的琴槌置于外侧琴槌的上方。演奏时,手腕呈水平姿势作扣腕运动。马林巴琴的演奏技巧主要是单击、双跳以及滚奏。马林巴琴的演奏技巧在训练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不仅需要刻苦的练习,还需要科学的练习方法,只有这样,演奏者才能出色的演奏出乐曲所表的内容。马林巴的演奏方法主要有四种:
传统演奏技法
传统演奏技法是最早的四槌演奏技法,即交叉式
握法。握槌方法是:每只手都持两跟琴槌,把四根琴槌平行放置琴上,由左为起点依次向右排列为四槌、三槌、二槌、一槌。用内侧的二三槌压在外侧一四槌的上方。槌杆的交叉处为中心轴,握于手掌二分之一处,手型为平行。用传统演奏法演奏时,大约百分之七十的力量支撑来自小指和无名指,百分之二十的力量的中指上,百分之十在拇指上。演奏不同度数的音程时主要是靠每只手的拇指、食指来划分,中指来控制交叉轴心的张合度。在马林巴演奏者眼中,传统演奏法的二度演奏较为有难度。在一个乐曲中如果出现二度与八度的链接,正是体现演奏者技术的表现。
巴顿演奏技法
巴顿演奏技法是由美国
颤音琴演奏家巴顿对传统演奏技法的改良,即交叉式握法。握槌方法是:每只手中持有两根琴槌,依然是四槌三槌二槌一槌,与传统不同的是,它的演奏是外压内。用外侧一四槌把内侧二三槌压在底下,手腕水平。巴顿演奏法在控制八度大小时与传统演奏法不同,它不是依靠手指或手型扩撑来进行。而是用小拇指和无名指来掌控内侧二三槌,用中指控制两槌交叉的槌轴心,食指和大拇指不但起到掌控外侧一四槌的作用,还在演奏中起到了随时调换音程的作用。
马瑟演奏技法
马瑟演奏技法是由20世纪初美国著名马林巴演奏家马瑟所创造,所以这种技法也被称为分离式持槌法。和上述两个演奏技法相同的是两只手各握两个琴槌,不同的是手握琴槌的位置不同,小拇指无名指控制外侧一四槌,槌尾包含在手掌心,大拇指、食指、中指控制内侧二三槌,槌尾部顶住掌心加以固定,手型为水平的姿势。这个技法使演奏者演奏马林巴作品时更加的灵活运用两槌,音域也逐渐的扩大。
史蒂文斯演奏技法
史蒂文斯演奏技法是由20世纪中后期美国著名马林巴演奏家霍华德·史蒂文斯,通过长时间的演奏实践和探索,对马瑟演奏技法进一步改革创新所创作的方法,即分开式握法。每只手持有两根琴槌,小拇指无名指控制外侧一四槌。但与玛赛尔演奏法不同就在于外侧槌尾露出手掌 2——3 厘米。大拇指、食指、中指控制内侧二三槌,槌尾部顶住掌心加以固定,进行音程主要靠大拇指、食指的力量与外侧槌分离。弥补了马瑟技法的不足,扩大了控制琴槌的力量。
演奏风格
马林巴琴最早在
爵士乐中是作为主奏乐器和旋律乐器使用的。在爵士乐中,马林巴的形态近似于缩小版的
木琴,不只是在形态尺寸上,在音域上也比木琴狭窄。经过不断的改良和演变,马林巴琴最终形成了
颤音琴。与马林巴琴不同的是,颤音琴音域更加窄小,敲打出的音色极具慵懒感,有一种梦幻的感觉。颤音琴发明于1910年,1927年被人们广为熟知。1932年,达理于斯·米约第一个正式使用颤音琴作为乐器创作音乐。之后也涌现出了很多的颤音琴演奏家,如莱诺·汉普顿、米尔特·杰克逊和
加里·伯顿等人。
乐器保养
马林巴的保养非常重要,要存放在比较干燥、避免潮湿的地方,并且不能在太阳底下长时间曝晒。在用槌方面也有一定的讲究,绝对禁止用木琴槌来演奏马林巴,特别是低音区那将是毁灭性的敲击。要根据自己马林巴的型号,尽量选用稍微柔软包线的槌。在搬运时注意音板不要挤压,最好有单独的箱子,与其他部件分开。 整体搬运和运输对马林巴框架的损坏比较大,一定要拆卸装箱运输,在拆装过程中注意每个部件的位置,一但错误就会造成损坏。在打理音板表面灰尘时最好用干燥的软布或棉布打理,金属部分,不易生锈的可以用湿布打理。
代表人物及作品
安倍圭子
安倍圭子(Abe Keiko),1937年4月18日出生于日本东京,著名打击乐演奏家、教育家和作曲家,被人们评为东方鲁宾斯坦和木琴天后,对马林巴的发展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安倍圭子所创作的《wind sketch》《Wind In The Bamboo Grove》《Variationson Japanese Children Songs》《D’amore》等八十多首作品都是当代学习和演奏马林巴的必修曲目。
安倍圭子的启蒙乐器为
小提琴,后来转学马林巴。她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深受她的各位老师对她的影响和指导。1968年10月4日,安倍圭子在日本东京lion音乐厅进行的马林巴专场演出她作为独奏音乐家的第一次马林巴专演。这场演出改变了安倍的人生也改变了马林巴的历史。安倍的音乐中即兴创作是最大的特色,她创作的乐曲都有她自己独特的节奏和词汇旋律,是马林巴历史发展上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涅波夏·契科维奇
涅波夏·契科维奇(Nebojsa Jovan Zivkovic),出生于
塞尔维亚。曾在德国
曼海姆和
斯图加特两所音乐学院留学,取得作曲和打击乐的双硕士学位。《伊利亚斯》、《最后通牒》、《张力》等都是涅波夏·契科维奇具有代表性的马林巴作品,这些作品也都是当代学习马林巴演奏的经典曲目。涅波夏·契科维奇在创作上拥有丰富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擅长将社会与自然、战争与人文的题材内容融入音乐,再加上其对于乐器音响效果的细腻处理和高超的演奏技术,使他的作品体验感绝佳,让当代许多年轻的马林巴演奏者深深受到他的影响。
价值与影响
随着马林巴琴不断地演进和发展,它所适应的场合和能够演奏的曲目越发广泛。现在的马林巴琴主要用于各种乐队的演奏,如交响乐队、管弦乐队、军乐队、爵士乐队及各种
轻音乐乐队、电声乐队等,处处有它的身影。除此之外,马林巴还可以以独奏、组成重奏小组或者成立合奏团的形式演出。马林巴琴是打击乐团中是最核心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