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Ulysses)是
爱尔兰作家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创作的长篇小说,1918年起开始分章节在美国先锋派杂志《
小评论》上连载。首次出版于1922年。小说的题目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
奥德修斯(Odysseus,拉丁名为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共三部分十八章。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鲁姆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之内在
都柏林的种种日常经历;同时刻画了他不忠诚的妻子摩莉太太以及斯蒂芬寻找精神上的父亲的心理。关于《尤利西斯》的主题思想,评论家们历来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本文主要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现实人生的普遍状态做了真实的反映,二是探寻到人生的精神意义在于爱。小说通过细致而独特的描写,展现
莱昂·布鲁姆和斯蒂芬的内心世界,把传统
语言艺术、表达技巧与
意识流手法穿插起来,并且通过模仿戏剧、音乐及报纸等叙事风格,让语言更加简洁明快,并且富有韵律性。
《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著作”。《尤利西斯》的创作在
文学史上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塑造了20世纪的文学面貌,影响了西方一大批用意识流技巧来创作的作家,如
欧内斯特·海明威、
威廉·福克纳、
斯蒂芬·茨威格、
庞德等文学巨匠。为纪念《尤利西斯》出版,
爱尔兰将每年的6月16日定为“布鲁姆日”(Bloom's Day)。“布鲁姆日”逐渐发展为一个年年庆祝的重要节日,是爱尔兰仅次于国庆日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12世纪后半期,爱尔兰是
英国的邻国,却遭到英国的侵略,然后被占领。16世纪,英国国王成为爱尔兰国王,加强了对爱尔兰的统治。19世纪中期,爱尔兰爆发“大饥荒”,当时爱尔兰的广大农民是以马铃薯为生,马铃薯晚疫病在爱尔兰大肆流行,造成了毁灭性的灾害。很多爱尔兰人走投无路,或饥饿而死,或由于无力交地租,被地主赶出家门,无家可归。
女王陛下政府坚持以不插手的方式管理经济而愈加恶化,致使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四分之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随着爱尔兰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在文艺界兴起了一股恢复古凯尔特文化传统,重塑爱尔兰民族文化意识的浪潮,以知名作家
威廉·叶芝为代表的爱尔兰优秀作家在伦敦成立了爱尔兰文学协会,掀起了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爱尔兰民族文学的发展。
作者背景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
中产阶级家庭。先后就读于都柏林大学克朗格斯伍德学院、贝尔沃迪尔学院和大学学院,很早就显露出音乐、宗教哲学及语言文学方面的才能,并开始诗歌、散文习作。1902年大学毕业后,
吕振羽当时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有所接触,不久即成为其对立面。同年,迫于经济压力及为摆脱家庭宗教和自身狭隘环境的束缚,自行流亡到欧洲大陆,先后在
法国、
瑞士、
意大利过着流离的生活,广泛地吸取欧洲大陆和世界文化的精华。1904年,他宣布“自愿流放”,便离开了都柏林。
1914年,
詹姆斯·乔伊斯开始创作《尤利西斯》,当时他在罗马的一家银行工作,每天工作时间很长,但工资不足以维持他和家人的生活,需要不断地向他弟弟斯坦尼借钱来维持生计。正值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爆发,然后他去到
苏黎世避难。在苏黎世他得到
庞德等人的资助,和皇家文学基金的支持,才得以继续《尤利西斯》的创作。《尤利西斯》的题目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
奥德修斯(Odysseus,拉丁名为尤利西斯),
詹姆斯·乔伊斯十分向往奥德修斯在海上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回到家园的故事。小说取名《尤利西斯》表明和《奥德赛》一样,同是一部史诗,一部记载现代人探索人生和命运的史诗。
出版历史
《尤利西斯》是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于1918年开始分章节在美国先锋派杂志《小评论》上连载,直到1920年连载到第十三章时,由于描写主角手淫的情节过于夸张,遭到美国相关部门指控涉及淫秽。因此,该小说在1921年被美国和
英国禁止发行。直到1922年,该小说才首次出版。
1933年12月,伍尔西法官宣布《尤利西斯》并非淫秽读物,可自由进口。经过十二年的不懈努力,《尤利西斯》最终获得合法地位,并引起各大刊物围绕其展开的讨论如同飓风般席卷而来。这十二年的艰辛不仅使一本书获得法律认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推动西方社会文化思潮的重大变革。
内容情节
《尤利西斯》全书由三部分组成,共十八章。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主人公,苦闷彷徨的
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鲁姆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日常经历。
第一部分为三章,主要讲述有关斯蒂芬·迪达勒斯的。斯蒂芬因为母亲病危从
巴黎返回都柏林。又因父亲
酗酒,他从家里跑出来,租下了一座旧炮楼,靠教书糊口。医科学生勃克·穆利根也搬来和他同住,穆利根还把英国人海恩斯招进来。早上八时,斯蒂芬离开与人合住的炮楼,到学校上课,然后又到海滨去散步,穆利根把炮楼的钥匙要去了,斯蒂芬打定主意不再回到炮楼。
第二部分为十二章,也是最长的一部。利奥波德·布鲁姆是匈牙利裔犹太人,以替《自由人报》兜揽广告为生。他的妻子摩莉是一名歌唱演员,早上七点,他为妻子端去早餐,然后把妻子情人寄来的一封信和一张明信片拿过去。早上十点,他化名亨利·弗罗尔到邮局取他女友玛莎的一封信,然后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葬礼,下葬后他在坟间徜佯。中午,布鲁姆来到《自由人报》馆,向主编说明自己揽来的凯斯商店广告图案,接着又到《电讯晚报》去。这时斯蒂芬也来了,他想向该报推荐迪希校长的稿件。斯蒂芬当天早上领了薪水,就请大家到酒吧去。下午一点,布鲁姆走进一家廉价小饭馆伯顿,两点钟斯蒂芬在图书馆对馆员及评论家在内的听众发表关于
莎士比亚的议论,不久布鲁姆也来了,但没有卷进这场议论。下午四点布鲁姆到奥蒙德酒吧去进餐,博伊兰也进来片刻,又匆匆离去。下午五点在巴尼·基尔南酒吧聚集着乔·海恩斯、一个绰号“市民”的无赖和杰·奥莫洛伊等人。布鲁姆约好和马丁·坎尼翰在此见面,所以也来了。晚上八点多,三个少女在圆形炮楼附近的桑迪蒙特海滨游玩,布鲁姆坐在不远的地方深深地为格蒂的美貌所吸引。晚上十点,布鲁姆来到妇产医院去探望难产的麦娜·普里福伊夫人,斯蒂芬·迪达勒斯和他的朋友林奇也在那里,布鲁姆和斯蒂芬不期而遇,布鲁姆看到斯蒂芬喝得酩酊大醉的样子,心头涌上慈父般关心的感情。半夜十二点钟,布鲁姆尾随斯蒂芬来到妓院。醉醺醺的斯蒂芬眼前幻象迭起,抡起手杖打碎了妓院的灯,飞奔到街上。有两个
英国士兵向他寻衅,把他打倒在地。布鲁姆产生
幻觉,把斯蒂芬当成自己那夭折的儿子鲁迪,将斯蒂芬搀扶起来,沿街走去。
第三部分为三章。后半夜布鲁姆和斯蒂芬来到一家通宵营业的小店,老板的绰号叫“剥山羊皮”,据说他就是参与凤凰公园刺杀案的菲茨哈里斯。稍坐片刻之后,布鲁姆就把斯蒂芬带回家去,布鲁姆想留他在家过夜,斯蒂芬拒绝了,然而他同意教布鲁姆妻子摩莉意大利语。天蒙蒙亮时,他告辞而去。
莱昂·布鲁姆走进卧室后,发现室内有变动,便幻想起博伊兰和摩莉在此幽会的情景,他推测与妻子有暧昧关系的不止博伊兰一人,转念一想,反正一切都是无所谓,于是恢复了平静。摩莉一直处在半睡半醒的状态,出现在梦境中的有丈夫、博伊兰、初恋的对象哈利·马尔维中尉等等。布鲁姆回家后告诉了摩莉有关斯蒂芬的事,她就幻想要和那位尚未见面的年轻教员和诗人谈情说爱了。这一部的最后一章由七大段组成,就是长达四十页的摩莉内心独自。
角色介绍
主要人物
利奥波德·布鲁姆
在小说《尤利西斯》中,利奥波德·布鲁姆(Leopold Bloom)是一个中年广告推销员,生活在
都柏林总有一种流落异乡的孤独感。布鲁姆猥琐平庸、含羞忍辱、温和仁慈、诚恳朴实,对家庭、妻子和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儿子的早夭使得他无比失落,妻子摩莉水性杨花,与多人私通,他忍受着这种屈辱,仍然温顺地侍候着他的妻子。他的内心是痛苦的,自惭形秽,对妻子的不忠无能为力,只好听之任之。因而在生活上只能平平庸庸,无所作为。对一切他都是那样软弱,被动。但他也有人性好的一面。他仁慈诚恳,关心照顾死者家属,帮助酒醉闹事的斯蒂芬脱离窘境,谅解妻子的苦衷,在关键时刻还能为犹太人辩护等等。
利奥波德·布鲁姆在小说中被描绘为一个现实的角色,通过对他一天生活的描写,展现他的内心挣扎、对自己身份和存在的追问,以及他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洞察。作为一个犹太人,他时刻怀有一种强烈的异化感。与
爱尔兰白领
中产阶级为伍使他自惭形秽,缺乏
归属感和安全感。看似是
布鲁姆个人的心理活动,但这一切都与爱尔兰腐败堕落和道德瘫痪的社会大背景密切相关。
摩莉·布鲁姆
在小说《尤利西斯》中,摩莉·布鲁姆(Molly Bloom)是一个爱尔兰军官的女儿,一个歌唱演员,由于丈夫布鲁姆性机能衰退,使她得不到性满足,于是在家招蜂引蝶。强烈的性饥渴,更使她不能在家安分守己。她与二十几个追求者有来往,波伊兰只是其中一个。当他的丈夫布鲁姆深夜把喝的酩酊大醉的斯蒂芬带回家时,她刚刚送走情人。布鲁姆把斯蒂芬当成自己的儿子,并希望他能成为他家中的一个成员。这时,摩莉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充分展示了摩莉的强烈的肉欲。乔伊斯在长达四十页的最后一章里,用
意识流的手法,把摩莉处于朦朦胧胧、飘飘忽忽的状态中所表现出的强烈肉欲描写得淋漓尽致。作者乔伊斯称,摩莉将自己扮演成自然的代言人,对于这部小说的人物性格,需要摩莉这一人物来提供一种布鲁姆和斯蒂芬身上往往缺乏的气质,就是她的自然性和自发性。
斯蒂芬·迪达勒斯
在小说《尤利西斯》中,斯蒂芬·迪达勒斯(Stephen Dedalus)是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形象,他蔑视传统势力,精神上又无所依托,抱着
虚无主义态度到处流浪。他对人生、哲学、历史宗教、艺术、美学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然而多是空泛议论。他认为
宇宙万物皆从虚无缥缈中出来,发出“从虚无中创造世界”的感叹,对“三位一体”的神学观念提出质疑;关于生与死,对人生的未来充满着凄楚与悲哀,在这个世界上他感到非常孤立。于是,他在
酗酒、嫖妓、打架中寻找刺激。他在精神上的困顿和空虚使他苦苦思索,不断寻求精神上的父亲。他与布鲁姆的相遇,使他得到了暂时的安慰。
小说主要是围绕着斯蒂芬的活动来展开并描述的。斯蒂芬存在于自己的观念世界当中,他生活中的活动似乎总是把自己与其他人拉远,与整个世界拉远。他对钱的随意挥霍,或许是慷慨,或许是他对物质缺乏关心。他怕水的状态同样反映了他与物质世界的疏远。他的尖刻的故事以及谜语都让人望而却步,而不是参与其中。但是他却把贫穷的妹妹们扔在家里不管,缺乏同情心;同时,他顽固地坚守着怨恨,为寻求独立而做出体面的斗争,体现了他自我而奋斗的精神。
其他人物
主题思想
关于《尤利西斯》的主题思想,评论家们历来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有人说它是“一首表现卑琐和幻灭情绪的史诗,揭示了
爱尔兰民族的精神解放问题”,也有人说它“简直是废纸篓,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不过开了个大玩笑”。作者
詹姆斯·乔伊斯声称,他在书里设置了许多
迷魂阵,学者们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够他们争论几个世纪的,这是取得不朽地位的唯一办法。
《尤利西斯》的主题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对现实人生的普遍状态做了真实的反映。
作者乔伊斯认为,“文学家的创作,一定要面对现实。世界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基于作者的观点,《尤利西斯》真实地塑造了
莱昂·布鲁姆多面、立体的“反英雄”的形象。布鲁姆身上既有高尚的一面,又有低劣的一面。就低劣的一面讲,他过于忍让,对妻子的不忠、对别人的奚落和侮辱,他都逆来顺受,结果意志消沉,常常想到死。然而,布鲁姆又不全然是一个坏人。他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敢于自省。他一方面想到“死”,一方面又有远大的社会理想,
悲观主义和
理想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作者
詹姆斯·乔伊斯曾写道,“从这千篇一律、乏味的人生中,还是能够提取一些戏剧般的生活的。甚至最普通、生命中最无生气的东西也可以在杰出的戏剧中扮演角色。”
第二,人生的精神意义在于爱。
在小说第十七章,提到“永远不断地肯定人的精神”。通观整部作品,作者在《尤利西斯》中大力张扬的“人的精神”就是爱。在小说第三章中,在海边散步沉思的斯蒂芬曾向自己提出过一个问题,“那个人人都认识的字是什么字”;在第十五章,他半夜见到母亲的亡灵时,又向亡灵提出了这个问题。在第九章,斯蒂芬在与人讨论
莎士比亚的剧作时作出过明确的解答,“是否明白在谈些什么。爱,当然,人人都知道的字。”
小说主人公布鲁姆身上通体闪耀着的正是‘爱’这种“人的精神”,他自己受人冷落,家庭不幸,内心极为苦恼,但在小说描写的1906年6月16日这一天,他关心的仍是他的妻子,希望她生活得愉快一些;他还反省自己在夫妻不和中负有责任,要努力弥补。他想念的是死去的儿子和不在他身边的女儿;认为儿子的夭折自己也有责任,似乎要把家庭不幸的担子由自己一人来挑。在社会生活中,他对别人总是宽宏大量,诚恳坦白,宁愿自己受点委屈,也不愿伤害别人。这些表现了作者对那种“超我”层面上的“博爱”精神的热情讴歌。
小说最后很长的一章是用来全面深入地描写摩莉的,而且描写的全是她处于半睡不醒状态中的潜意识活动。其中心内容即是她的性经验和性观念,“活着就是为了爱别人,被别人爱”。在摩莉这个人物身上,则体现着作者对那种“本我”层面上的“性爱”要求的大胆肯定。
艺术特色
内心独白
《尤利西斯》通过细致而独特的描写,展现
莱昂·布鲁姆和斯蒂芬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思考、回忆、愿望、幻想等。这种直接性使读者更能共鸣和理解角色。小说通常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呈现,让人物将他们的想法、感受和回忆毫不保留地表达出来,形成一条多元复杂的主观思维流,反映人类内心的复杂性。乔伊斯在小说中很巧妙地将内心独白与
第三人称叙述融合,使它们自然地交替和衔接。
联想手法
《尤利西斯》中再现人在社会环境中的“意识”,而事实上,人的大脑在处理许多不同事务时,也无法保证自己的思路永远清晰有逻辑。在该小说中,当一件事情发生时,书中人物的反应往往瞬间发散,观点也是毫无逻辑,但又与事实比较接近的形态。而当人物沉浸在某种思考中时,外部环境又会叨扰人物思考,使得人物思想始终无法稳定,基本处于一个没有明显规律和思考次序的状态中。
意识流描写
在《尤利西斯》中,把传统
语言艺术、表达技巧与意识流手法穿插起来,并且通过模仿戏剧、音乐及报纸等叙事风格,让语言更加简洁明快,并且富有韵律性。书中有很多意识流描写拥有较强的跳跃性,往往从一处直接跳到另一处。例如在写“女人”后,直接写到“
卖淫”,写“绿宝石”后,直接写“
爱尔兰和
英国”的关系。并且在
隐喻、象征等手法的应用下,角色所独有的人格特征及性格特点,也被鲜明的展现出来。有些语句没有任何的衔接,如“文学、音乐、
都柏林、爱尔兰、
巴黎、友情、营养、煤气灯等,完全是词汇的简单排列,致使读者很难领悟到角色的真实想法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在小说中创造独特的节奏和流动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不同空间交汇的丰富性。通过交织不同时间点和空间的描写,使人物的思维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
语言特点
《尤利西斯》中怪诞的表现手法是最为突出的语言特色。如第十四章的孕妇分娩,小说本身运用了古语进行表述,营造了一种诡异、荒诞并且充满迷幻色彩的氛围,能够让读者通过这种语言描写下的场景反应,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想要表现的思想内容。
《尤利西斯》中
隐喻性语言应用数量极多,这也是小说本身独具魅力的特点。该书内容中涉及最多的是关于对宗教的批判,对侵略者的批判,小说中在人物和主题设计上为了更好地揭示这些而选择了一个离经叛道不信教的主人公斯蒂芬,设计了一个失去故乡的犹太人布鲁姆,当时犹太人在欧洲、美洲仍是饱受争议的种族。
作品影响
《尤利西斯》是首部广泛采用
意识流创作手法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被誉为“天书”和“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著作”。在文学风格方面,《尤利西斯》几乎实现了集大成,从中不仅可以看到
古希腊悲剧和
古希腊哲学的影响,还可以感触到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存在,以及
莎士比亚、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福楼拜,尤其是
亨利克·易卜生的痕迹。《尤利西斯》的创作在
文学史上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塑造了20世纪的文学面貌,影响了西方一大批用意识流技巧来创作的作家,如
欧内斯特·海明威、
威廉·福克纳、
斯蒂芬·茨威格、
庞德等文学巨匠。
进入21世纪,意识流小说逐渐成为较早引入中国的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之一,《尤利西斯》的翻译版本颇多。其中备受推崇的最佳译本是由
汪曾祺、李颖之合译的《尤利西斯》;然后是
萧乾、
文洁若合译的《尤利西斯》;还有乔学专家
刘象愚译本《尤利西斯》。国际上有斯图尔特·吉尔伯特的《詹姆斯·乔伊斯的\u003c尤利西斯\u003e》、乔伊斯好友弗兰克·勃金的《詹姆斯·乔伊斯和\u003c尤利西斯\u003e的创作》、理查德·艾尔曼的《詹姆斯·乔伊斯》等学者对该书的研究。
为纪念《尤利西斯》出版,
爱尔兰将每年的6月16日定为“布鲁姆日”(Bloom's Day)。1954年6月16日的
都柏林庆祝活动是有影像资料和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布鲁姆日”。那一天,爱尔兰的艺术家和
詹姆斯·乔伊斯家人代表聚集起来,重走书中布鲁姆的行走路线。“布鲁姆日”逐渐发展为一个年年庆祝的重要节日,是爱尔兰仅次于国庆日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作品评价
中国现代诗人
徐志摩读《尤利西斯》评价道,“这部书恐怕非但是今年,也许是这个时期里的一部独一著作,他书后最后100页,那真是纯料的‘
散文’,像牛酪一样润滑,像教堂里石坛一样光澄,非但大写字母没有,连可厌的符号一齐灭迹,也不分章句篇节,像一大匹白罗披泻,一大卷瀑布倒挂,丝毫不露痕迹,真大手笔!”
上海外国语教授
李维屏认为,《尤利西斯》不仅因为它淋漓尽致地展示西方人的现代意识,反映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整整一代人所面临的矛盾与危机,而且还因为它在创作手法和谋篇布局上标新立异,别具一格。《尤利西斯》无疑是对传统文学的有力挑战,也是西方小说史上最富有新意和实验性的作品之一。《尤利西斯》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技巧足足统治西方文坛半个世纪之久,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美国学者凯文·伯明翰在《
最危险的书》认为,《尤利西斯》是现代文学革命的原型。判断革命性的标准就是是否对文学传统具有颠覆力量,它的存在是否动摇主流文学趣味的根基。所以,《尤利西斯》的叙述体现“反秩序”“反经验”的态度,
詹姆斯·乔伊斯等现代派反对的不只是权威,还有人们习以为常的服从,现代主义要提炼的正是秩序隐匿的“不可言说之事”。
中国学者杨茜认为,《尤利西斯》不仅让
法国读者领略乔伊斯的写作艺术,也通过影响法国作家,促进法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学者王强认为,乔伊斯和
伊曼努尔·康德一样,探讨可知世界的有限性。他的语言不是要去描绘语言之外的客观世界,而是希望实现语言与生存世界的合二为一。
作品争议
内容争议
《尤利西斯》一书中涉及宗教和神秘主题,有关对
天主教教义和
古希腊神话的引用和重识别。这些内容引起一些宗教界和保守派人士的争议,认为作品对于宗教的嘲讽和扭曲。但学者梁庆标认为这种对宗教的探讨和挑战是
詹姆斯·乔伊斯对于
传统权威和思考方式的冲击,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反思。
德国哲学家
谢林认为:“假如在反思中认识精神的奥德修斯,就会看到,他不断地寻找,经历许多失望,走过许多弯路,终于找到自我。”《尤利西斯》正是继承“回乡
母题”的意义和结构,给它一种现代的阐释,或者说是作者借用这个神话原型来表达一个现代人寻找失落的自我的故事。
连载风波
《尤利西斯》是乔伊斯酝酿了十多年,花了七年时间才完成的宏篇巨著。这部意识流小说从1918年开始在美国先锋派杂志《
小评论》上连载,后由于
纽约防止罪恶的抗议而被迫停载。1919年美国邮政局先后没收了4期杂志。当时的学术界不理睬这本小说,没有任何学者对这本小说做任何评论,没有人喜欢这本作品。《
纽约时报》公开评论和侮辱这本小说为色情文学。由于
美国色情图书法的规定,刊登《尤利西斯》这样的淫秽小说,是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1921年,在法庭审判中,三个主裁法官中有两人承认他们不理解
詹姆斯·乔伊斯深奥难解的
写作风格,但是法庭宣判该书为淫秽作品,《小评论》因此被罚款。
1922年,在莎士比亚公司书店的主人西尔维亚·比奇的帮助下,该书正式出版。然而《纽约预言家论坛报》引用法庭的判决书,称“该小说晦涩难懂,作者神经错乱”,这一评论造成强大影响力。直到1933年,美国法官伍尔赛裁决该书不是“淫书”之后,在西方被禁长达十一年的《尤利西斯》才得以正名,纽约一家出版社才出版了这部作品的权威版本。
美国和
英国分别于1934年和1936年解禁了该书。多次对簿公堂也使《尤利西斯》轰动起来,此后该小说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书,也是文学研究者的热门课题。
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