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芗斋
中国近现代武术家
王芗斋(1885年至1963年),原名政和,又名尼宝,字宇僧,后来启用芗斋为名,晚年自号“矛盾老人”。出生于河北省深县魏家林村,“意拳”(又名“大成拳”)创始人,一代武学宗师。
王芗斋少年时跟随形意拳巨匠郭云深习练形意拳。1907年,王芗斋入伍,28岁时武艺已名震京都。1915年王芗斋被推荐到陆军部武技传习所任教务长,3年后南游闯江湖。
王芗斋广泛吸收各门各派拳学之精华,创立“意拳”(“大成拳”),成为我国近代武术史上里程碑式人物。2008年,湖南省邵阳市人民政府将大成拳列为“邵阳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拓展项目”。
王芗斋曾与多位外国格斗家比武,击败过世界拳击冠军英格、日本柔道高手八田一郎与剑道名家泽井健一等人。他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传艺授徒,弟子包括拳击冠军张长信、武术散手赛冠军赵道新韩星樵、高振东等人,开办过“意拳研究会”。
解放后王芗斋曾担任中华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武术组副组长,在中医院教授站桩功,广收各类病人。1963年7月,王芗斋病逝于天津市,享年七十八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85年11月24日,王芗斋出生于河北省深县魏家林村。原名政和,又名尼宝,字宇僧,后来启用芗斋为名。他自幼体弱,又患喘病,家人将他送至邻村的郭云深处习武锻炼,王郭两家原有亲戚之谊。
郭云深年迈,脚部又有疾病,原本不想收王芗斋为弟子,不过正逢郭云深的独子郭深意外堕马而死,只余一女郭彩鸽,经过另一亲戚赵乐亭极力劝说,才破格准许王芗斋入师门,并留他住在自己家中。
入门时王芗斋只有14岁,不过他悟性高又下苦功,受郭云深赞许,得倾囊相授,不出数年王芗斋即得形意拳禅定。郭云深对王芗斋要求极严,能得心意门真髓的弟子也只有王芗斋一人。近代谈河北形意拳,可分三派:其一便是以王芗斋为代表的心意派。
入伍任教
1903年,王芗斋年满18岁后代师出山,去师兄所在镖局帮忙,展示不凡身手,从此王芗斋之名不胫而走。1905年,王芗斋随父亲去绥远省经商,归途遇持械劫匪十多人,王芗斋与父亲徒手将匪徒击散。
1907年,王芗斋入伍(据传因染上赌习被母亲重责,逃入京城谋生),在新军六镇中作伙夫,做担水劈柴等杂役,不过军中已盛传他有功夫在身。
1913年,28岁的王芗斋武艺已名震平安京,被称为少壮派武术家。他曾应徐树铮之约,与名拳术家李瑞东(外号鼻子李)竞技,两人互相礼让先行,两臂相交各试暗劲,李瑞东年老不支腿软下跪。
1915年,靳云鹏成立陆军部武技传习所(又名武技教练所),段祺瑞、徐树铮等人延聘各科目代表人物到传习所任教,王芗斋被推荐任教务长,主持教务工作,在教学同时常组织对抗训练与武技交流,京津地区高手常来观摩切磋。
1918年,武技传习所停办,王芗斋开始负南游闯江湖。他游历河南省湖南省、湖北,以武会友,探讨武术真谛,向南到过福建省,曾在福州市军队任教。
创立“意拳”
20世纪10年代,王芗斋游历南北闯江湖。他到过嵩山少林寺,访问“心意拳”传人恒林和尚(少林镇山之宝“心意把”传人),在少林住了数月,每日切磋交换心得。去湖南造访“江南第一妙手”、心意六合拳名家解铁夫,十战十负后下拜,留住一年有余,拳艺大进。他还南下福建,拜访心意派嫡传弟子方永苍、鹤拳名家金绍峰(在闽军周荫人部队担任武术教官)等。因而他对“八番”、“绵掌”、“劈挂”、“八极”、“大力功”、“三皇炮”、“黏腿”、“连拳”等都有过深入了解。1925年,王芗斋回北方,路经淮南遇拳术名家黄慕樵,随其学习“健舞”。
20世纪30年代,王芗斋移居上海,一边传艺一边创立自己的拳学体系。王芗斋历经大江南北参学万里,遍访各派著名拳术家,获得我国各地、各拳派第一手材料,并分析研究内容与拳理。深厚传统文化积淀中,王芗斋在儒、释、道、医、武的理论基础上,吸收形意、八卦、太极、鹤拳和少林等各门派拳学之精华,创立“意拳”。
清代雍正年间以来,武举废去技击项目,取而代之是拉硬功、举石锁,表演性质“武术”兴盛,真正技击术没落。深入剖析诸家拳术拳理后,王芗斋决心恢复中国武术本来面目,以形意拳为根基,合八卦、太极、少林等各门派精华,去其糟粕,形成具中国传统武学文化精髓的功法。
王芗斋在《意拳正轨》自序中说“意拳,又曰:心意拳”。意拳,意是指心意,意拳又叫心意拳,心意拳为心意六合拳、六合拳、践拳、心意把。王芗斋认为重点应在“意”而不在“形”,将这拳法命名为“意拳”。1940年夏,友人张玉衡赞许“意拳”,建议称之为“大成拳”,意为集拳术之大成,王芗斋当时不好推却,遂定名为“大成拳”。晚年时,王芗斋又定拳名为“神意拳”。意拳不以套路传承为目的,强调以“整体均衡、发挥潜能,训练神经,改造生理”为要义,开创近代拳学求真务实的新风。
王芗斋就此成为我国近代武学之巨擘,武术史上里程碑式人物,他将拳学高度定义为“拳道之大,实为民族精神之需要,学术之国本,人生哲学之基础,社会教育之命脉”。其拳学理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及认知理念,并以武术表现形式展示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
跨届比武
王芗斋曾与多位外国格斗家比武。世界轻量级拳击冠军、匈牙利人英格,绰号“轰炸机”,在上海青年会任拳击教练,打败过几名中国武师后认为中国拳术只是花架子,没实战价值,王芗斋与之交手,仅一触之间便将其击出丈外。王芗斋制服英格的故事在上海、北京与欧美各报纸都有刊载,美法英日等各国领事馆也通过电话传播消息,王芗斋美名传遍世界。后来英格在《泰晤士报》发表《我所认识的中国拳术》,详细介绍较技过程,对王芗斋武术造诣感到惊讶。
1923年,王芗斋随徐树铮往福建省,造访方永苍,王芗斋四胜六负,不过方永苍承认自己“胜得勉强,落败时摔得乾净俐落,双方不分胜负”。山东省名武师周子炎,仰慕王芗斋大名,到北京与之较量,一试便败,第二年再斗仍落败,第三次失利后才心悦诚服,拜入王芗斋门下,入教练所学习,这是当时拳界盛传“王芗斋气走鼻子李,周子炎三败入王门”故事的由来。
1937年,王芗斋应邀去北平市,在四存学会体育班传授拳法,举手之间便将拳师洪莲顺(一说洪绪如)摔倒在沙发上,再试再摔,连试三次全摔倒。洪先生立即求教,亲率自己的学生们就教于王芗斋。
1940年代,日本东京举办所谓大东亚武术竞赛大会,通过伪新民会顾问武田熙邀请王芗斋出席,王芗斋以病为由拒绝加入。日本柔道六段八田一郎,曾于1936年代表日本参加奥运会,要求与王芗斋比试,两手刚一接触,八田一郎就被击倒,身贴墙壁后摔倒在地。
日本柔道与剑道名家泽井健一到中国与王芗斋比试,铩羽而归,七十年代泽井在其著作《中国实战拳法――太气拳》中细致写到这次比武,表示从王芗斋那里知道“真正武道的伟大”。此后日本柔道、剑道名家渡边、宇作美、日野等人先后到中国与王芗斋比武,都失败而归。
授徒讲课
1918年后,王芗斋在天津市等地授徒讲学。1929年杭州市举办国术大赛,各派好手齐聚,王芗斋应李景林张之江二人之请,担任评判会委员,比赛前十名被中央国术馆学生包揽,第二名朱国禄、第三名章殿卿都是王芗斋弟子。
国术大赛后,王芗斋前往上海市传授意拳。张长信对王芗斋的武技钦慕万分,即请钱砚堂作介绍人,拜入师门学习意拳。在上海传艺期间,登门比试武艺者无数,王芗斋不曾败过一回。1938年王芗斋又到北京,在四存学会体育班主教意拳。他还曾去天津市小住,在天津武术馆传授拳艺。
王芗斋在上海牛庄路成立意拳社,会员多为第一流与各派选手,如高振东、朱国禄、朱国、张长义、张长信、彭熙、韩星垣、卜恩富、王致和、赵道宏、马建超及宁大椿等。韩星樵、赵道新、张长信与高振东,号称王芗斋门下“四大金刚”。张长信曾夺得上海拳击公开赛冠军,赵道新在人国运动会武术散手赛取胜。赵道新曾足穿拖鞋轻取宋子文保镖,挪威拳击家安德森,使其飞出丈外。
1947年秋,王芗斋在北平太庙成立“意拳研究会”,广泛传播意拳宗旨与训练方法。北平解放后,“研究会”停办,王芗斋迁至中山公园,潜心教学,侧重健身,教学中称为站桩功。
1949年后,王芗斋将主要精力投入传授站桩在养生中的运用。1950年,中华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会长廖承志推举王芗斋为武术组副组长,后因故去职。
1951年,王芗斋应邀至保定市河北省中医研究院教授站桩功,对中国拳术基本功在医疗保健方面效用问题作系列研究。1958年,王芗斋应北京中医研究院之邀,在广安门医院开展以站桩为主的医疗活动。1960年,他应河北省卫生厅之邀,回保定中医院工作,一边以养生站桩功服务患者,一边继续拳术理论整理。
去世与影响力
1963年7月12日,王芗斋病逝于天津市,享年七十八岁。
王芗斋遗著有《意拳正轨》,《大成拳论》两篇,还有些只谈论专门问题的短文刊载于各报刊杂志上。1940年6月27日,王芗斋接受《实报》记者采访,发表对我国拳术的观点和练法,次日《实报》分四部分以《大成拳宗师王芗斋谈拳学要义》为题,全文刊登王芗斋答记者问。《新民报》也同时刊登《大成拳宗师访问记》,对武术界影响甚大。
王芗斋的站桩与其他门派不同,以形意拳为基础,吸取众门派所长,结合古籍经典,优化形成具有整体平衡理念的传统武学文化精髓功法。站桩不仅在王芗斋所创立的意拳体系中占重要地位,且经过七十多年实践证明也具有较好养生康复作用。时至今日,意拳站桩功传播遍于全国,研究探讨站桩功的文章刊物日益增多。
王芗斋所总结与倡导的训练方法,不仅丰富中国传统拳术训练方法,且对现代体育运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不论球类、田径、体操与跳水,还是宇航员在航天器里的健身运动,都已运用精神集中、放松与意念训练,这和意拳理论与方法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曾培养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冠军及多位全国散打冠军、世界散打冠军的江苏散打男队教练张守勇,系统学习意拳及桩功后,计划将站桩功引入散打训练。他认为站桩功对运动神经系统与肌肉协调能力能起到很好作用,助运动员提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同时降低受伤概率,对劳损具有康复作用,延长运动寿命。
人物评价
外界评价
“王芗斋先生作为意拳创始人和一代宗师,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和创新做出突出贡献,取得重大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邵世伟(前中国武协副主席)
“得郭云深三层功夫者,只有王芗斋先生一人也。”——金警钟(武术史学家)
“王芗斋不仅为中国传统武术发展创新做出贡献,而且在预防疾病和康复养生领域深入探索研究取得重大成就。”——杜德平(北京市武协主席)
场外生活
家庭生活
王芗斋在军中时,吴三桂后裔、武状元吴封君得知他自幼随郭云深学拳,将女儿吴淑琴嫁给他,吴夫人也习武,擅长形意拳。王芗斋婚后开始读书习字,工书法,习诗词,补足幼年失学之不足,他能将大成拳理论形成文字留存下来也正得益于此。
王芗斋育有三女二子,长女叫王玉珍、次女叫王玉芳、长子叫王道庄。
王玉芳7岁学形意拳,1949年后随王芗斋在讲学教桩方面做辅导工作,此后曾在新疆北京等地教授意拳,先后出版《意拳养生站桩功》,《意拳站桩》,《王芗斋站桩功》等论著。
王芗斋外孙金桐华与母亲王玉芳一样,多年从事王芗斋拳学思想、文化、功法研究和传播。
吴夫人1954年去世,王芗斋随后娶钱氏为妻,其名笑佛是由王芗斋所起,钱夫人养育王建之、王道南、王道庄与王玉白四人。
结交书画名家
王芗斋除与武林同道切磋武艺外,还喜欢结交书画名家。定居北京后他与齐白石金协中李苦禅徐燕孙等书画名家成为朋友,向他们学书画,他们也随王芗斋学站桩。日本驻京部队柔道六段教官日野约王芗斋比武落败,齐白石见证全过程,还赋诗留存。
金协中是画家徐燕孙的得意弟子,徐燕孙与王芗斋是邻居,王芗斋将女儿王玉芳许给金协中。
争议
王芗斋曾说:“我在国内参学万余里,拜见拳家逾千人,堪称通家者仅有两个半人,即湖南解铁夫、福建省方永苍先生,与上海市吴翼翬耳。”正是这番言论,让王芗斋在当时武术界饱受批评,有形意门人质疑,指出王芗斋根本不是郭云深关门弟子,只是在郭老坟头磕了头,就将自己当做郭氏关门弟子。也有人质疑王芗斋报称的战绩不尽不实,没资格开宗立派,至于折服尚云翔、大败西洋拳王等事迹也有待商。
纪念活动
2008年,湖南省邵阳市人民政府将大成拳列为“邵阳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拓展项目”。
2015年11月22日,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宾馆举行,大会主题是“王芗斋先生拳学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意义”,“亚武联”主席霍震寰发来贺词,中国武协副主席邵世伟到会讲话,来自全国各地武术界同仁和意拳传人2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间启动“意拳(大成拳)单拳种研究中心筹办委员会”,“第一届中国意拳(大成拳)全国赛事筹委会”,由红十字总会仁爱自然医学专项基金设立“站桩功康复医学推广奖”,用以表彰奖励站桩康复领域研究人员和推动人员,并启动“站桩功运动康复医学研究中心”。
2020年12月13日,纪念王芗斋先生诞辰135周年、王玉芳女士诞辰100周年暨“王芗斋站桩与健康”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入伍任教
创立“意拳”
跨届比武
授徒讲课
去世与影响力
人物评价
外界评价
场外生活
家庭生活
结交书画名家
争议
纪念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