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春海,男,1974年3月出生,
汉族,
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毕业于
南京大学,博士学位,他于2017年当选为
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他还是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宽诚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为生物传感器、
脱氧核糖核酸纳米技术与DNA计算、生物光子学。
2000年8月到次年8月,樊春海在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职,后在2004年,樊春海加入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08年,樊春海建立了物理生物学研究室,组建了融合物理、
化学和生物于一体的多学科研究团队。2012年,樊春海获得第十一届
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奖。而后在2019年11月22日,樊春海当选院士。2023年1月13日,樊春海成为首批新基石研究员。同年4月15日,樊春海被选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自2014年起,樊春海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部分成果获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
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并获2019年度
何梁何利基金奖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美国化学会“测量科学进展讲座奖”和第十二届“
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1992年9月到1996年7月,樊春海从
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毕业,获得
学士,后在1996年9月到2000年,樊春海在南京大学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同年,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
艾伦·黑格(heeger)等3位开创了导电高分子领域的教授,且樊春海向黑格教授的实验室申请博士后并获得认可。
2000年8月到次年8月,樊春海在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担任教师岗位,而后在2001年8月,樊春海到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高分子与有机固体研究所,在黑格指导下开展新型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2004年回国后,樊春海加入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06年,樊春海、
胡钧与
上海交通大学贺林院士等共同创造了
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组装的纳米级“中国地图”,这一成果同时发表在《
科学通报》中英文版。2008年,樊春海建立了物理生物学研究室,组建了融合物理、
化学和生物于一体的多学科研究团队,此独特的交叉学科研究氛围极大促进了生物传感研究。2016年研究室的“
生物分子界面作用过程的机制、调控及生物分析应用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
二等奖。2018年,樊春海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加入转化医学中心的建设,该中心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大科学设施。
2018年4月起,其在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担任讲席教授,次年11月22日,樊春海当选院士,创下了江苏籍最年轻院士的记录。2020年1月起,其又在
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担任执行院长。同年9月9日,樊春海担任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才工作特别顾问”。
2022年6月29日起,其又担任了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2023年1月13日,樊春海成为首批新基石研究员。同年4月15日,樊春海被选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樊春海团队致力于核酸化学生物学研究。在生物传感与成像和
脱氧核糖核酸分子自组装等方面开展了长期而系统的研究工作,探索以框架
核酸为特色的重大疾病诊疗、DNA存储与计算和分子机器等前沿应用。
樊春海提出了“
生物分子识别-生物分子折叠-电子/能量传递”的耦联传感模式,构建了基于DNA分子设计与界面调控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深入研究了导电高分子材料的信号采集性能和核酸适体的分子结合性能,构建了基于功能材料识别与信号特性的光学生物传感器;实现了生物分子在纳米材料上的单一和多重组装,构建了基于纳米生物复合探针的超灵敏生物传感器。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多种生物传感的原理设计和传感元件制作,并已研制出多套样机系统。
2018年6月25日,樊春海对
南方科技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及交流,并为师生做了题为《基于框架核酸的界面调控与生物分析应用》的报告。
2023年10月28日,由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上海市科创教育研究院、远播
翔宇教育集团主办的第六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将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举办,且由樊春海进行主旨演讲。
作为
上海市首位“70后院士”,他的成就让人佩服不已,樊春海则始终心怀感恩,他认为:“个人的理想是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的。(上海科协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