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齐特
磺酰脲类降糖药物
格列齐特(Gliclazide)是第二代磺酰脲类(SU)降糖药物,适用于在经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疗效不满意的轻至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第二代磺类降糖药物,其与第一代相比,与β细胞选择性结合能力显著加强,使用剂量较小,且引发低血糖、粒细胞减少症及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概率较第一代低,格列齐特由于胃肠道反应较小,餐前服药效果较好。
格列齐特服用后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剂量使用不当可引起严重低血糖,甚至死亡),消化道反应(如轻度恶心、呕吐、上腹灼热感等),过敏反应(如皮疹白细胞减少症等),肝脏损害(黄疸、肝功能异常等)等不良反应。
妊娠期妇女,已明确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严重烧伤、感染、外伤和重大手术等应激情况,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磺胺类药过敏者,白细胞减少患者等均需禁用格列齐特。
格列齐特有片剂和胶囊剂两种剂型,部分剂型已列入医保,其常释制剂格列齐特片/分散片/胶囊为医保甲类,缓释制剂格列齐特缓释片/缓释胶囊为医保乙类,复方制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片未被列入医保。
医学用途
适应证
适用于在经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疗效不满意的轻至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其胰岛B细胞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无急性并发症(感染、创伤、心肌梗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等),非妊娠期,无慢性肾功能不全。
用法与用量
剂型与规格
药理机制
磺酰脲类对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
药代动力学
格列齐特片吸收较快,口服后2~6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消除半衰期8~10小时,主要经肝代谢失去活性,第2天可由肾排出98%。经14C标记研究其排泄物发现,60%~70%经尿液排出,10%~20%由粪便排出,其中尿排出者仅有5%为原形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口服后,药物吸收完全,进食不影响其吸收的速度和吸收量。在起初的6小时内药物血浆浓度逐渐升高,6~12小时后达稳定状态。
风险与禁忌
不良反应
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用药:尚无资料。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可造成死胎和胎儿畸形,故妊娠期妇女禁用。格列齐特可由乳汁排出,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以免婴儿发生低血糖。
老年人用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开始宜采用小剂量、作用时间较短的制剂,以免发生严重低血糖反应。体质虚弱、高热、恶心和呕吐、肺功能或肾功能异常的老年人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性会增大应慎用。
禁忌证
下列情况应禁用:
药物过量
格列齐特使用剂量偏大则可引起严重低血糖,甚至死亡。
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
①抑制SU由尿中排泄,如治疗痛风的丙磺舒别嘌醇
②延缓SU的代谢,如酒精、H2受体拮抗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氯霉素、抗真菌药(咪康唑)、抗凝药。磺酰脲类与酒精同服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头痛以及面部潮热(尤其是合用氯磺丙脲时);与香豆素类抗凝药合用时,开始两者血浆浓度皆升高,以后两者血浆浓度皆减少,故应按情况调整两药的用量。
③促使血浆白蛋白结合型SU游离的药物,如水杨酸盐、贝特类调脂药
④药物本身具有致低血糖作用,如酒精、水杨酸类、胍乙啶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奎尼丁。
⑤合用其他降血糖药物,如胰岛素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胰岛素增敏药。
⑥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可干扰低血糖时机体的升血糖反应,阻碍肝糖酵解,同时又可掩盖低血糖的神经警觉症状。
给药说明
历史
20世纪40年代,在磺胺类抗菌药的临床应用中,发现伤寒患者在用磺胺异丙噻哒唑(IPTD)治疗后,感到乏力和头昏,甚至有的死亡,进一步研究发现服用这类药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低血糖。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磺胺异丙噻哒唑是通过促进胰岛释放胰岛素而产生这种副作用的,从而引起患者急性或持续性的低血糖。
对磺胺的这一作用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后发现,具有抗菌活性的磺酰脲类药物氨苯磺丁脲(carbutamide)具有更强的降血糖作用,氨苯磺丁脲成为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但由于其骨髓抑制作用及肝脏毒性而被限制使用。但后来陆续合成了约12000个磺酰脲类化合物,约有10个成为口服降血糖药物,统称为口服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
根据被发现的时间顺序通常把磺酰脲类药物分为三代。第一代是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以甲苯磺丁脲为代表,这类药物可与胰岛β细胞表面的磺酰脲受体结合,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但第一代药物由于作用时间长,低血糖风险大,在许多国家已经被限制使用。
第二代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代表药物为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其中格列齐特于1967年合成并申请专利,第二代药物与第一代相比,与β细胞选择性结合能力显著加强,使用剂量较小,且引发低血糖、粒细胞减少症及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概率较第一代低。
1987年施维雅与天津华津合作,共同引进格列齐特(达美康®)。
使用情况
格列齐特作为二代磺脲类药物,疗效和安全性优于一代磺脲类药物,是磺脲类中唯一被WHO推荐为基础用药的促泌剂。格列齐特在国际上的用药经验已经超过40年,在中国也是临床使用时间长、被糖尿病患者广泛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之一。1979年格列齐特普通片80mg在中国上市,2004年格列齐特缓释片30mg在中国上市,2011年格列齐特缓释片60mg进入中国市场。
格列齐特已列入中国基本药物目录和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清单。
化学信息
专利
格列齐特最早于1967年申请专利(公开号:US3501495A),专利持有人为SCIENCE UNION\u0026CIE,专利已于1987年到期。
参考资料
国家医疗保障.国家医保服务平台.2023-10-14
数据查询(非处方药化学药品目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0-14
US3501495A.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2023-10-14
关于我们.施维雅中国.2023-10-14
目录
概述
医学用途
适应证
用法与用量
剂型与规格
药理机制
药代动力学
风险与禁忌
不良反应
特殊人群用药
禁忌证
药物过量
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
给药说明
历史
使用情况
化学信息
专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