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平,中国内地作家、编剧。冉平1953年6月10日生于北京,是中国共产党员。现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
冉平担任过《剃头匠》《
画皮2》《
笑过2012》《
止杀令》《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作品的编剧。2017年,冉平参加综艺《剧本堂 第一季》。2020年,编剧作品《赤狐书生》上映。2023年,编剧作品《
封神第一部》上映。同年,冉平参加电影《封神第一部》的幕后纪录片《封神之路》。2023年10月9日,冉平参加第二届
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并以《古典艺术形象的现代诠释与重塑——由电影\u003c封神三部曲\u003e的改编所想到的》为题进行论坛主旨演讲。
冉平编剧的电影作品《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剃头匠》《长调》分别在美国、
印度、德国电影节获金奖。2005年,冉平著作的长篇小说《蒙古往事》入围2008年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3年,第20届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冉平获得最佳编剧奖。2023年10月15日,冉平凭借电影《
封神第一部》提名
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并于次年提名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
人物经历
冉平1953年生于北京,是中国共产党员,历任内蒙古国营9149厂技工,内蒙古铸锻厂行政干部,内蒙古电视台编剧。1995年,冉平获得飞天电视奖。1998年编剧作品《
水浒传》获
第1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特别奖。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冉平编剧的电影作品《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剃头匠》《长调》分别在美国、印度、德国电影节获金奖。2003年,冉平获得中国金鹰奖。
2005年,冉平著作的长篇小说《蒙古往事》入围2008年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荣获
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
索龙嘎文学奖。2006年,电影《
剃头匠》上映,冉平担任编剧,以纪录和讲述的形式描述了这样一个老人恬淡而平凡的生活。2009年,冉平获得飞天电视奖。
2012年,冉平担任电影《
画皮2》和《
笑过2012》的编剧。2013年,编剧作品《
止杀令》上映。同年,第20届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冉平获得最佳编剧奖。2016年,冉平担任电影《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编剧。
2017年,冉平参加综艺《剧本堂 第一季》。2020年,编剧作品《赤狐书生》上映。2020年3月9日,冉平接受采访时表示,有一些影视公司希望他能够创作一部抗击疫情为背景的影视作品。面对这样的题材,冉平认为唯有在大量搜集资料的前提下,全面、客观、冷静地看清事态的发展与结局,才能着手进行此类题材的影视创作。
2023年,编剧作品《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上映。同年,冉平参加电影《
封神第一部》的幕后纪录片《封神之路》,记录了电影《封神第一部》从
概念设计、剧本开发、新人演员培训、美学风格的确立及工业化拍摄的整个过程。
2023年10月9日,第二届
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在深圳开幕,主题为“中国艺术形象的世界展现”。在论坛主旨演讲中,冉平以《古典艺术形象的现代诠释与重塑——由电影\u003c封神三部曲\u003e的改编所想到的》为题,分享了自己在电影创作中的体会和思考。2023年10月15日,
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提名名单公布,冉平因《
封神第一部》提名最佳编剧奖。2024年7月,冉平再次凭借电影《
封神第一部》提名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
主要作品
编剧作品
参考资料:
综艺作品
参考资料:
纪录片
参考资料:
出版作品
参考资料:
荣誉奖项
家庭情况
冉平的女儿
冉甲男为《
葫芦小金刚》的编剧,两人一起担任过电影《画皮Ⅱ》的编剧。
采访语录
创作除了要有新颖的观点,创作者对现实的看法和立场特别重要,而且需要对故事足够真诚,一些年轻人写的作品,技术上没什么问题,可是看起来隔靴搔痒,就像是各种花招都懂,但是唯独不懂爱情。
如果将诸多的艺术形象以影视的形式呈现给现代观众,首先要从内容入手,让传统人物形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电影《封神》则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古典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现代价值观的艺术形象。
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找好题材,更重要的是
叙事策略的选择和应用,熟悉掌握类型叙事,有时是决定电影产品走向世界,走向市场,扩大传播力的关键要素。
眼下我们所要做的是,背靠传统,立足当下,面对青年,放眼世界。
人物评价
冉平先生文学底蕴深厚,其作品大气磅礴、视野开阔,同时也是活跃于当代中国文坛的重要创作者。(电影封神第一部官方评}
作家型编剧里,冉平是不张扬的一个。因为他的作品大都和历史有关,他也被认为是一个历史题材的“专家”。(期刊《电影》评)
在长篇小说《蒙古往事》中,冉平接续了《蒙古秘史》伟大的叙事传统,重述了
成吉思汗统一草原的故事,并对其进行了现代演绎。他创造性地使用了现代小说的形式技巧,为民族古典史诗的现代转化探索了可能的路径。此外,他用
汉族身份书写蒙古历史题材的跨族际的写作位置也值得考察。(期刊《
中国比较文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