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霉素磷酸(Clindamycin
磷酸盐)为半合成的克林霉素
衍生物,为窄谱抗生素。主要对革兰阳性球菌及
厌氧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用于治疗某些敏感菌所致严重感染如
脓胸、
肺脓肿、
骨髓炎、血流感染等,可先予克林霉素静脉给药,病情稳定后继以该药口服治疗。
该药不良反应为局部皮肤干燥、
接触性皮炎、皮肤刺激反应、过敏症状、腹痛、胃肠不适、眼睛刺痛等。个别可能有
腹泻、血样腹泻、
结肠炎包括假膜性结肠炎等。对
克林霉素或
林可霉素过敏者、有局限性
肠炎、溃疡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肠炎病史患者禁用。新生儿不宜应用。
克林霉素磷酸酯可通过肌内注射、静脉滴注等方式进行给药,常见的剂型有注射剂、溶液剂、凝胶剂等。该药为医保甲类。
医学用途
适应证
治疗某些敏感菌(如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致严重感染如
脓胸、
肺脓肿、
骨髓炎、血流感染等,可先予克林霉素静脉给药,病情稳定后继以该药口服治疗。
用法与用量
制剂与规格
按克林霉素计:
(2)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1 ml:0.15 g、2 ml:0.15 g、2 ml:0.3 g、3 ml:0.45 mg、4 ml:0.6 g、5 ml:0.6 g、5 ml:0.9 g、6 ml:0.9 g。
(3)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冻干粉针剂):0.3 g、0.45 g、0.6 g、0.9 g。
(4)
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克林霉素0.3 g与葡萄糖5.0 g、200 ml:克林霉素0.6 g与葡萄糖10.0 g。
(5)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克林霉素0.3 g:氨化钠0.9 g、100 ml:克林霉素0.6 g:氯化钠0.9 g。
药理机制
该药为
化学半合成的克林霉素
衍生物,体外无抗菌活性,进入机体迅速
水解为克林霉素而显示其药理活性,故抗菌谱、抗菌活性及治疗效果与克林霉素相同,但
脂溶性及
渗透性优于克林霉素,可口服,也可肌注和静滴给药。主要对G+球菌及
厌氧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与
林可霉素相比其抗菌作用强4~8 倍,吸收好、骨浓度高且对厌氧菌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
药代动力学
克林霉素磷酸酯300 mg肌注后,tmax为2.5 小时,Cmax为4.9 mg/L,8小时后血药浓度仍可达2.8 mg/L;在30 分钟内静滴克林霉素磷酸酯300 mg,Cmax为14.7 mg/L,静滴后2小时及4小时的血药浓度分别为4.9 mg/L及3.9 mg/L。每8 小时肌注1 次或静滴克林霉素磷酸酯后,8 小时内尿中药物的排出量分别为用药量的8 %及28 %。
风险与禁忌
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林可霉素类包括林可霉素和其半合成
衍生物克林霉素2 个品种,克林霉素磷酸酯为半合成的克林霉素衍生物。
特殊人群用药
禁忌症
注意事项
风险提示
2009年3月2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20期)》:警惕
克林霉素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克林霉素注射剂包括
克林霉素注射剂和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克林霉素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问题较为严重,主要以全身性损害、
呼吸系统损害、
泌尿系统损害为主,其中导致急性肾功能损害、
血尿的问题相对突出。
历史
1963年,梅森(Mason)等首先提出用林可霉素母
核合成克林霉素的设想,直到1966年由马格莱因(Magerlein)等才合成克林霉素。
克林霉素最早由
美国普强公司首先开发成功,并于1969年取得美国专利权。
中原地区于1975年开发研制成功。
由于克林霉素的口服吸收能力较差,为了提高其
生物利用度,人们开始研究合成克林霉素的
衍生物。
磷酸酯是一种与磷酸结合的
有机化合物,它在
药物化学中常被用作增强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1976年,美国的科学家艾尔·唐纳德·施莱斯(Donald M. Shlaes)发现克林霉素磷酸酯。他在当时的研究工作中合成了克林霉素磷酸酯,并发现它在医学上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使用情况
1972年10月,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克林霉素磷酸酯上市,商品名为Cleocin
磷酸盐。
集采情况: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的品规达到20 个。数据显示,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型的批文合计达333 个,涉及162 家企业。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原研药尚未在中国上市。2020年度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的中国市场规模为6.97 亿元(以招标价计算)。2022年1月24日,仅有
辰欣药业、
罗欣药业、
新华制药、
华北制药集团等12 家企业的产品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余企业均
米姓进度。
化学信息
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