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华通讯社主办的一份全国性报纸
《新华每日电讯》是中国新华通讯社出版的一份全国性日报,创刊于1993年1月1日。
《新华每日电讯》以新华出版社记者采写的综合性新闻为主,以大量新鲜事实和犀利的舆论监督报道见长。该报选编新华社各线路各报刊各新媒体精品稿件,荟萃全国其他媒体精品稿件,刊发原创评论和副刊,涵盖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深度报道、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
2021年1月1日,《新华每日电讯》全新改版,日常出版8个版面,周五随报赠送新锐4版副刊《草地周刊》以及4版文摘《新华视界》。2023年8月23日,在中国报业新媒体(客户端)发展大会上,《新华每日电讯》社报送的新华每日电讯抖音号入选中国报业协会新媒体(客户端)发展大会主旨报告优秀案例。2023年11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在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有3篇作品获奖。
近几年,《新华每日电讯》持续深耕内容创新,重点在评论、深度报道、副刊人物报道、短视频等多个方面积极探索,努力打造“报纸上的新华出版社”。
历史发展
创办
1992年,已经有55年发展历史的新华社开始酝酿创办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
次年元旦《新华每日电讯》诞生。创刊初期的这张报纸设置有8个版面,第一年发行7万~8万份。内容全部是新华社通稿,且不能对通稿进行任何修改;同时版面设置也完全按照传统大报的模式,尤其是头条和报眼要经常与传统大报“对版”,力求一致。
2002年改版
2000年下半年开始,新华社举全社之力办新华网。原本只由《新华每日电讯》刊登展示的新华出版社通稿,全部上了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展示通稿的功能几乎被完全取代,位社领导甚至已经考虑《新华每日电讯》停刊后的干部安排问题。“也曾想到改个名字试试能不能生存下去”,《新华每日电讯》总编辑解国记回忆道,“比如《新华网报》,还想到另办个《一周中国》来逃生,都出了试刊。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均未果。《新华每日电讯》遇到了发展历史上“最严峻的生死存亡挑战”。
遭遇难关之后,总编辑解国记和他的团队开始了对报纸的变革探索,这便是2002年的改版:头版取消报眼,“新华每日电讯”几个字由左侧改为居中;对领导同志的一般公告性、礼节性活动报道进行改革,做成标题新闻;对一般工作性报道进行改革,没有新闻价值的不用或往后甩,腾出大量黄金版面刊登“三贴近”新闻。在选用新华出版社通稿的同时,《新华每日电讯》又逐步争取到新华社“三路报”(原供地市报纸线路)和晚报线路稿件的刊用权,报纸顿见起色。
2005“新华大文摘”
2005年,《新华每日电讯》编辑提出创办“新华大文摘”思路,砍删精编通稿的同时扩大通稿之外的新华社专线稿选用,如服务专线、财经专线、社文专线、专特稿专线等;新辟其他线路稿件的选用,如音视频稿件、各种经济信息稿件等;把新华社的《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现代快报》、《瞭望》、《半月谈》、《环球》等,纳入选稿范围……《新华每日电讯》从这些稿子选编出一二百条放到版面上。
2008“大型文摘日报”
2008年,《新华每日电讯》发行量16.68万份。电讯社正式提出了‘大型文摘日报’概念:在以新华出版社资源为主的基础上,触角扩展到社外,把中央主要媒体及都市类媒体、一些新媒体等也作为选编稿源。每天以办大型文摘日报的理念,操持《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下半年,新华社党组和李从军社长提出新华社战略转型。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在继续为新华社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抓好新华社报刊、网络、新媒体等直接服务受众的终端载体。
2010改版
2010 年《新华每日电讯》全新改版,改版之后政务类通稿新闻大为减少,原创评论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新闻、深度报道获得了重视,相关报道的版面几乎占据了一半的版面。此外,周五的《新华每日电讯》还增加了八个版的文荟周刊及副刊。
2011年2月,中央传统三大报在大庆市(不包括四个县)发行量分别为7080份、1458份和2679份,《新华每日电讯》为5699份。这份数据比较客观地显示出几张全国性时政大报在一个地区的市场份额格局。
2021年改版
2020年12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部就新年改版组织了一场读者座谈会。在吸收各方面意见建议并报新华社党组研究批准,2021年1月1日,电讯完成改版。改版后,《电讯》在版面设置上进一步突出了“新华”元素。
现状
组织管理
报社管理
新华出版社编辑出版并公开发行20多种报刊,包括《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瞭望》《半月谈》等,2014年平均期发总量近750万份。《新华每日电讯》是国家最高新闻采集发布机构新华社主办,选编新华社各线路各报刊各新媒体精品稿件以及全国其他媒体精品稿件,刊发原创评论和副刊的中央级大报,办报主旨为争做“厚报时代的薄报精英”。新华社现任社长傅华、总主编吕岩松,《新华每日电讯》总编辑方立新。
领导人员
社长(统计自1993年《新华每日电讯》创刊之后)
总编辑(统计自1993年《新华每日电讯》创刊之后)
现任领导人员
报纸版面
2021年《电讯》进行改版,目前除头版和新华出版社受权发布的要闻外,主要版面有:
1.“新华深读”版:展示新华全媒头条、要闻、调查观察、新华关注、新华深读等重点栏目稿。此版块刊发的第一类稿件是党政新闻稿件,这类新闻稿件是对党中央领导召开重大会议,出席重要活动、视察、调研等活动发布的报道,这类稿件是《新华每日电讯》编辑在选择稿件时的重点选择对象。2018 年,《新华每日电讯》全年报道党政领导活动稿件536 篇,共计 40.32 万字。
第二类是与理论相关的稿件或专题解析稿件,这一类的稿件具有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特点。这类理论性的稿件一般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重大变化时出现,比如 2014 年 1 月 13 日在《新华每日电讯》中发布的文章《非公经济成西藏跨越发展顶梁柱》,就讨论了非公经济日益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的具体作用。
第三类是社会新闻稿件,这类稿件主要显示了各部门、单位、组织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做出的重要贡献,群众的生活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等。
2.“新华融媒”版:展示新华社融媒报道,一方面以“内容概要+二维码链接”的方式,推介新华社各类融媒报道;另一方面,与总社编辑部门合作,推出重点融媒产品尤其是爆款产品的“后台故事”。
3.“新华观点”版:刊发新华出版社评论员文章、新华时评、新华国际时评等通稿,选用新华社“辛识平”等部分网络评论。第一类稿件是通过社论或者深度评论对重大新闻事件发表专论,不断强化公众的思想观念,来解决当下的热点问题。例如在“十九大”召开后,刊发系列评论员文章,对会议精神进行贯彻和落实,在“两会”召开期间,同样刊发社论、系列评论员文章,对新一年的发展目标、路径、措施进行详细的阐述,形成强大的理论普及和宣传攻势。
第二类是重大问题的深度剖析稿件,此类稿件在情感上引发公众的共鸣,从而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产生进一步的影响。比如,在开展“廉政反腐”工作时,《新华每日电讯》的编辑发布了一些列报道、综述、评论,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引导公众和干部将当前的注意力放在当前的任务中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行为,不断发挥理论指导作用,形成巨大宣传合力。
4.“新华影像”版:加强摄影专题报道策划,突出新华社图片优势。
5.“新华国际”版:展示新华出版社国际重点报道,体现新华社世界性通讯社优势。
6.“新华财经”版:展示新华社经济报道。
7.“新华体育”版:无重大赛事时,精选新华社体育调研报道、人物报道等。
特色栏目
成风化人
“成风化人”为人物报道专版,2018 年1月到 2019年 9 月,“成风化人”版面的人物报道主要在每周一刊发,一般占据三个版面;2019 年 10 月到 2020 年 12 月刊发时间主要为每周五,但报道数量保持稳定。这个版面保持着相对固定的刊发时间和稳定的报道量,承担着报道人物先进事迹,弘扬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比如“感动中国人物”的系列稿件,树立了多个典型人物,他们的经典事迹在社会生活中的到广泛流传,在宣传和引导作用中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草地”副刊
2010年1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创刊。“草地”每周五见报,一期4块版面。新华每日电讯的《草地》副刊涵盖各类专栏文章、新闻报道。《草地》周刊每周五见报,所刊报道时效性不强,但都是新题材,都具有新角度。题材多为中国转型过程中的标杆事件,或是蕴含深意的日常新闻。“草地”这方面的代表作还有《渐冻人王甲,一根手指拥抱世界》《骑坏七八辆摩托,12年万里寻子路》《“开胸验肺”一年后,张海超在做什么》《“地下北京”的生存和梦想》《家在路上,卡车司机生存实录》等。
1.创刊词
有人的思考,有思考中的人;有人的故事,有故事中的人;有人的历史,有历史中的人;有人的话题,有话题中的人;有人的成长,有成长中的人。当你身心俱疲,它给你精神上的滋养;当你怅然若失,它帮你寻找生活的真相;当你百无聊赖,它提供鲜活有趣的话题;当你仿徨迷茫,它帮你梳理人生的意义、启鉴人生的选择。
2.特点
“草地”着力于聚焦普通人,比如辞职归乡种地的大学生、生态保护者、自由职业者、民工子弟学校校长、癌患者、下岗工人、抑郁症患者、空巢老人都是“草地”报道的主角。
3.栏目发展
“新闻考古”“史上七日”“七日脸谱”栏目:注重报道的历史感,记录特殊节日或者特殊事件影响下的人与事。比如《我心目中的鲁迅》《不得不沉默隐瞒,你有过吗》《那些来自陌生人的感动》《与富人为邻》《孩子能不能随母姓》等。
“中国笔记”:每期有一个开放式话题,包括房价、中国人道德、春运的故事、巴士的故事、遗憾的分手、单车岁月、旱年取水、垃圾短信、拆迁、嫁妆的变迁、彩票人生、“绿色”生活、身边的中国通等,无一不是当时中国人日常的问题,每期都提前在报纸上发出预告,征集众人的故事。
3.1疫情期间栏目变化
受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草地》的纸质版停刊,并迟迟没有恢复出版。周刊编辑部通过及时约稿、组稿,围绕疫情防控开辟了《疫线》《访谈》《专栏》《手记》四个栏目。通过新媒体(电讯微信公众号新华社客户端)每天最少发稿一篇,持续了两个多月,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3.2名家专栏
2021年伊始,《草地》重磅推出了一系列名家作品,如,王蒙的《读荀恨晚》,莫言的《游泳与书法》《壁虎亭记》等,同时,推出聂作平撰文的《诗文地理》专栏。
另外,《草地》周刊善于抓住茅盾文学奖颁奖、重要作家诞辰或逝世的整数周年纪念日和年终特刊等时机进行组稿,曾采访过如马勇、韩启德、徐怀中、毕飞宇陈彦徐则臣梁晓声李洱刘亮程阿来、贾平凹、冯骥才等名人,扩展了周刊在文化界的知名度。
3.3历史与时政专栏
除了名家专栏外,还创设了《新闻考古》《文所未闻》(记者手记)、《人物春秋》《胡同深处》《原乡》《一方》(关于巴以和中东的叙事)等专栏,既有和新闻现实密切相关的内容,也有追忆历史的内容,国内国际,城市乡村,均有覆盖。内容虽驳杂,但理念一致 :对历史怀有尊重,对现实保持关注,持有世界的眼光、包容的态度。
重要报道
2017“乡村振兴”专题系列报道
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 年初,《新华每日电讯》乡村振兴版面正式上线,日渐趋于稳定,平均每月刊发的数量为 4 至 5 次。2018 年 《新华每日电讯》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报道,《新华每日电讯》乡村振兴版面每月刊发的数量在 2018 年 10 月达到极值。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乡村振兴的相关报道数量猛增。
如《梯次推动乡村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善》《乡村社群生态助力乡村振兴》《山西壶关: 黄土地绽放火红的“致富花”》《文化“扭”住人与村,带乡村“回家”》《浙江“消薄”攻坚战:“富民”之上谋“强村”》等等。
2019“脱贫攻坚专题”关于黄文秀同志系列报道
《新华每日电讯》先后在 2019 年 6 月 24 日、25 日刊发了《亲友追思倒在扶贫路上的黄文秀一一泪别文秀:“不愿你成英雄,只望你平凡过一生”》《坚定的初心 闪光的青春一一追记广西乐业县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这两篇报道;7 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追授黄文秀“时代楷模”称号,同日,《新华每日电讯》又刊发了《芳华无悔一一追记用生命坚守初心和使命的青年共产党员黄文秀》的新闻,形成了对黄文秀同志的系列报道。在报道中通过村民、同事以及亲友的视角讲述了黄文秀在百色市新化镇百妮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的先进事迹,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一位为民服务的扶贫干部形象。
影响
政治
《新华每日电讯》一直引导着大众理解并接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例如在“十九大”召开后,《电讯》刊发系列评论员文章,对会议精神进行贯彻和落实,在“两会”召开期间,同样刊发社论、系列评论员文章,对新一年的发展目标、路径、措施进行详细的阐述,形成强大的理论普及和宣传攻势。近年来,无论是社保的大面积覆盖,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经济政策的落地实施,《新华每日电讯》都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在确保各项政策的实施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民生
《新华每日电讯》根据目前社会中存在的现状,有目的、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提出疑问并且反映问题,将公众在社会生活中最切实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实地反映给政府,使党和国家及政府机构,可以通过这些问题了解当下公众真实的需求,从而为其作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比如 2014 年 1 月 13 日在《新华每日电讯》中发布的文章《非公经济成西藏跨越发展顶梁柱》,就讨论了非公经济日益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的具体作用。
舆论引导
作为我国主流出版媒体的领军者和最权威的新闻出版媒体之一,《新华每日电讯》发出的新闻稿件在公众看来,都是最值得信任的。《新华每日电讯》的稿件主要来源于官方机构发布和记者采访,其编辑主要以发布消息、时评、深度报道类稿件为主。
《新华每日电讯》不断的加强其评论的巨大价值所在,新华时评一直是新华出版社在新闻报道中的独特且备受欢迎的新闻报道体裁,在网络热点事件的报道中,越来越多的新华时评出现在网络热点事件的报道中,专业、独特的评论员文章给读者呈现更加清楚的事实真相和思考角度,这使新华社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对外宣传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搭建文化和信念平台是不断实现对公众价值观念层面的引导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新华每日电讯》不断将优秀文化作品及活动通过稿件表达出来,比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对新一代青年文化熏陶的教育活动等稿件,都是有意识的将公众的注意力放到健康积极的文化活动中来,不断扩展文化信念的引导范围。
评价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赵树旺指出《新华每日电讯》创新时评专栏的形式,在读者心中形成强势效应;此外关注时效,及时引导舆论;关注热点,广泛引导舆论;关注民生,平民视角引导舆论;关注时政,正确引导舆论,从而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黄楚新认为,《新华每日电讯》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多个版面用于融媒报道,这是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使报道更立体化,使传播更具效果的生动实践。
“改版后的《新华每日电讯》颜值和品质俱佳,充分体现了‘党报品格、大报品位、国社品质’的‘融媒之纸’定位。在资讯流量化和口水化的今天,《新华每日电讯》仍在恪守新闻本色。”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张涛甫于2021《电讯》改版后评)
《新华每日电讯》以政治家办报原则和正确舆论导向为前提,以新华社新闻业务改革成果为资源,以使国家通讯社权威新闻为普通受众喜闻乐见为目的,以更合现代读者阅读兴趣,逐渐形成了大气、信实、活泼、亲情等特点。(《中华新闻报》评)
其他媒体形式
客户端
在 2020 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后 ,报纸的发行及投递一度非常困难。《新华每日电讯》及时改变策略 ,将电子报推向前端 ,网上看报、手机上客户端、公众号看报 ,及时便捷,增强了互动性。
公众号
《新华每日电讯》的公众号被订阅粉丝评价为 :一个有品位、有格调的号。公众号不追求时效性动态消息 ,主要通过权威来源的信息报道,整合提炼有效信息,使读者一文读透。依靠大量《新华每日电讯》自己首发的深度原创新闻稿件 ,再把报纸上没有刊出的大量图片和视频扩充到公众号的文章里 ,使《新华每日电讯》报的公众号成为了一个文化类、深度原创类报道的集合地 ,非常多的中央级媒体乐于转载《新华每日电讯》的原创类文章。
抖音号
2020年4月,新华每日电讯开通抖音号,9个月后用户数突破1000万。《新华每日电讯》抖音号每日更新的短视频有30 ~ 50 条 ,其中大量是原创产品。在两年多时间里 ,《新华每日电讯》抖音号迅速成长为粉丝量超 4 000 万的现象级“黑马”。成功抓住了进军短视频领域的时机 ,构筑起融媒体阵地 ,身抖音媒体头部账号。
随着粉丝量的快速增长 ,《新华每日电讯》抖音号也尝试直播系统 ,一场直播往往能够吸引数十万观众 ,多的达到几百万粉丝同时在线观看 ,使《新华每日电讯》的粉丝数量几何倍数地增长。
新华每日电讯抖音成功出圈,一个重要原因是抓住了短视频时代媒体融合转型的三大机遇,将机构媒体的内容优势转为传播势能。
所获荣誉
目录
概述
历史发展
创办
2002年改版
2005“新华大文摘”
2008“大型文摘日报”
2010改版
2021年改版
现状
组织管理
报社管理
领导人员
社长(统计自1993年《新华每日电讯》创刊之后)
总编辑(统计自1993年《新华每日电讯》创刊之后)
现任领导人员
报纸版面
特色栏目
成风化人
“草地”副刊
重要报道
2017“乡村振兴”专题系列报道
2019“脱贫攻坚专题”关于黄文秀同志系列报道
影响
政治
民生
舆论引导
对外宣传
评价
其他媒体形式
客户端
公众号
抖音号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