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战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
晋察冀根据地的
地方武装在反“扫荡”中创造的作战方法。
地雷是一种爆炸性武器。地雷战则是一种采用埋设地雷或诱导地雷爆炸等方式攻击敌方目标的作战方法。抗日战争反扫荡期间,河北安国县一民兵无意间将两枚
手榴弹埋入地下,炸伤了两名日本兵,此为地雷战第一次出现。因该战术操作简单,消耗少,并且成果显著,所以晋察冀根据地的民兵很快就在抗日游击战中仿效并推广了该战术。地雷战具有多种作战方法,如地雷防御战、地雷
伏击战、地雷破交战、地雷袭击战、地雷围困战和地雷威慑战等。1941年11月11日,在黄崖洞战役中,八路军特务团利用地雷战配合
机关枪阵地,最终毙伤日军两千多人。
美国学者
哈里森·福尔曼称‘地雷看家”的本领是很强的。学者黄祖海、吴凤明评价
地雷是
地方武装保卫生命财产、防御敌寇的好武器。
名词来源
地雷是一种常见的爆炸性武器,主要应用于构成障碍、阻碍敌人行动、杀伤敌方士兵和摧毁其技术装备。一般被埋设在地下或放置在地面上。当目标进入其作用范围并符合其触发条件时,地雷会自动引爆或由人工操纵引爆。地雷由雷体和
引信组成,利用目标的直接作用(如压、拉、松等)或利用目标产生的物理场(如磁、声、震动和红外线等)引爆。也有采用主动式引信的地雷,例如用绳索、有线电、
无线电等操纵。
地雷战是一种采用埋设地雷或诱导地雷爆炸等方式攻击敌方目标的作战方法。1941年,
晋察冀根据地的
地方武装采用
地雷战术,推进了游击战争。河北
安国市民兵无意间将两枚
手榴弹埋入地下,炸伤了两个日本兵,群众仿效利用瓷瓶子、瓦罐子等装上炮药或炸药,埋在田边地头、井台路面,打击前来“扫荡”的日军,使其受到重创。1941年2月,129师工兵主任王耀南指挥构筑
黄崖洞兵工厂旧址防御工程,地雷战在黄崖洞战役中使用效果显著。晋察冀根据地的民兵很快就在抗日游击战中仿效并推广了该战术。
历史沿革
产生背景
1937年,
八路军进入
阜平县,建立了敌后
抗日民主政权。10月,八路军五师主力南下,五师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率约2000人留守
五台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
晋察冀。
初露锋芒
抗日战争反扫荡期间,河北
一
地方武装无意间将两枚
手榴弹埋入地下,炸伤了两名日本兵,群众纷纷仿效,利用瓷瓶子、瓦罐子等装上炮药或炸药,埋在田边地头、井台路面,打击前来“扫荡”的日军,地雷战雏形出现。1941年2月,129师工兵主任王耀南在
黄崖洞兵工厂旧址组织防御部队在厂区外围布下了地雷阵,抗击企图进攻的日伪军。11月11日,日军36师团纠集第4、6
混成旅共7000余众进犯黄崖洞。日军被毙伤200多人,被迫退出雷区。之后,特务团用
地雷封锁了日军占领的水窖洞口主阵地,与4倍于己的日军激战八昼夜,最终毙伤敌2000多人,保卫了
兵工厂。通过这次实战,王耀南对地雷阵法暴露出的弱点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使地雷战术基本成型。
逐渐推广
1941年冬天,王耀南向部队推广地雷战术,以牵制日军对根据地的进攻。于是,王耀南带着兵工厂的干部、战士来到八路军总部驻地农家小院,指导他们如何布雷阵打击日军。同时,他带领
工兵干部通过演
话剧的方式,向根据地军民推广
地雷战法。王耀南来到冀中后,与
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政委程子华等一起研究利用地雷战反击日军的具体办法。面对日军使用的
,王耀南设法制造“反探”地雷并且针对日军探雷器只能探金属地雷的特性,用砖窑烧壳子加工地雷。这样不仅探雷器检测不到,还降低了地雷的造价。王耀南还把原有的铁雷改造成“母子雷”。日军工兵探雷器失去作用后,他们就威逼百姓在前面蹚雷。王耀南则采用电打火的办法,使起爆装置和
埋设点间隔一段距离,这样地雷爆炸时就炸不到前面蹚雷的百姓,只炸跟在后面的日军。
1943年,山东海阳南埠村召开会议,海阳县各村的民兵代表派了3个民兵,到胶东武装部去学习,成立一个爆破组,地雷战由点到面在全县开展起来。海阳地区“村村会造雷、户户有石雷”。
按需更新
1941年期间,王耀南为了提高冀中军民打地雷战的战术水平,又在冀中各分区巡回举办地雷
爆破培训班,并向学员印发由他编写的讲义《爆炸之研究》。王耀南还手把手地教大家制作“土
地雷”,那些洋铁桶、
秸秆、石头之类的“废品”都成了制作地雷、炸弹的原材料。开展地雷战的过程中,王耀南与其他
地方武装群策群力,研制出了适合战场需求的新地雷。如新制的“跳跃雷”引爆后,可蹦到
空中爆炸,因地雷中装满了小石子和钢珠,给敌以大量杀伤;“空中绊雷”专打日军的指挥官和骑兵;还有“梅花雷”“马尾雷”“钉子雷”“
水雷”等30多种各具特色的地雷。
作战方法
地雷战是一种利用地雷的爆炸能力来杀伤敌人、破坏敌军武器、摧毁敌军车辆的传统战术。在作战中,地雷战通常与其他战术相结合使用,也可以独立运用。地雷战的运用需要根据具体的战场环境、敌我实力对比和作战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战法。主要包括
地雷防御战、地雷
伏击战、地雷破交战、地雷袭击战、地雷围困战和地雷威慑战等。
地雷防御战
地雷防御战,又叫地雷保卫战,是抗日战争中最先使用的一种战法。抗日战争中,日军经常对抗日根据地和其占领地区进行“扫荡”和“蚕食”。抗日民兵将地雷密集布置在日军可能经过的位置上,如路口、桥头、村边等,形成一个完整的防线;根据敌情变化和地形条件,随时调整布雷位置和数量,多在小路、路边、田埂、水溪、水渠等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为了对付日军进村后的抢劫和掠夺,在村庄、院落、门口、畜圈、家具、接近路、田头或地边等位置埋设
地雷;来不及转移的比较笨重的物资,就在车辆、弹药、
兵工厂的机器、设备附近埋设地雷。如在1941年游击战期间,
地方武装每逢日军来“扫荡”时,便巧妙埋设地雷,在大路、小路、庄稼地、水渠、沙滩、树木,水缸、灶台上无处不埋。敌人走路时,脚下的地雷炸;挖地窖找人时,窖口的地雷炸;推门时,门框上的吊雷炸;抓鸡时,鸡窝里的地雷炸。令日军防不胜防。
地雷伏击战
地雷伏击战,是以使用地雷为主,选择有利地形,出敌不意地伏击敌人。因其“以雷代兵”的优异特性,被称为地下神兵。
地雷伏击战运用时一般有待伏和诱伏两种。待伏,是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如山垭口、山谷、桥头、渡口等场所,巧妙地利用地形,预先埋设地雷,当敌人进入雷区后,雷枪结合杀伤敌人。诱伏,又称“金钩钓鱼”。用计将敌人诱至预先设伏好的雷区,雷枪结合,大量杀伤敌人。诱敌中计的方法通常有:饵兵引诱、情报欺骗、围城打援和佯动造势等。
八路军军工部专门造出反汽车地雷,利用精密压发
引信的灵敏度,保证日军步兵或骑兵踩到地雷时不会引爆,直到汽车开过才会爆炸。
地雷破交战
地雷破交战,就是利用地雷武器破坏公路、铁路、车站、桥梁,
涵洞、机场和港口等目标,迟滞敌军机动,阻碍和瘫痪敌人交通运输线。因其“拦路打劫”的特性,被称为交通线上的“拦路虎”。地雷破交战通常与部队的作战行动紧密配合,使出击、增援或退却之敌不能及时机动,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内,将敌置于进退维谷的困境,为大量歼敌创造有利战机。
地雷袭击战
地雷袭击战又称地雷
麻雀战,是由敌后游击队、
武工队和敌占区
地方武装最先使用的一种战法。因其出其不意的特性,被称为虎口拔牙术。通常由少数人员,携带少量
地雷,出没于敌人的防区和驻地内外,扰乱敌人、调动敌人。这种战法的主要特点是:把地雷由防御性武器变为进攻性武器;且人少、雷微、目标小,便于昼伏夜出;虽每次袭击战果较小,但可小群多路,使用次数多、范围广,目标选择突出,可以积小胜为大胜,从而达到迟滞、疲惫、震慑和消耗敌人的目的。如在1941年游击战期间,一些游击队和民兵主动“送雷上门”,潜入日军占领的村镇,把地雷埋在日军住所门口或打水的井台、厕所等处,更使日军时时防备。
地雷围困战
地雷围困战是士兵用地雷封锁、围困敌人,以断绝其粮弹供应和交通网,达到限制敌人的活动范围使敌无法持久作战和生存的作用,为攻克敌据点、逼走或歼灭敌人创造条件。士兵在敌人可能进出的道路、桥梁、周边区域等处埋设地雷,可以有效地限制敌人的行动和供给线,使其陷于困境;进阶用法是根据敌人的行动规律和可能的补给线路来选择合适的地雷布设位置;保持对敌据点的持续封锁,不断施加压力,使敌人无法正常进出,削弱其战斗力和士气;同时,采取政治攻势、外部配合或其他战术手段,进一步削弱敌人的抵抗力,推动其瓦解。
地雷威慑战
地雷威慑战是利用地雷爆炸运动的恐怖恫吓结合政治宣传进行造势,使敌人恐惧、沮丧,达到瓦解敌人、战胜敌人的目的。地雷威慑战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谋略造势,迷惑敌人。通常由士兵故意制造声势,对俘虏、敌伪家属等散布消息,二是软硬兼施逼敌缴械。士兵采取地雷围困与地雷爆破相结合的方法,用地雷封锁敌人堡之后,对龟缩在据点里的敌人喊话,展开政治攻势。
相关人物
王耀南
中国工程兵创始人、开国少将王耀南(1911年~1984年),地雷战的开创者之一。王耀南指挥
八路军第129师工兵主任和防御部队在黄崖洞使用
地雷和构筑永备工事,成功抵御了日军的进攻,并取得了显著的战果。王耀南继续向其他部队推广地雷战术,以牵制日军对根据地的进攻。
赵守福
1943年秋天,
海阳县民兵负责人赵同伦从区武委会领取了两颗地雷。在10月初的一天,200多名日伪军抢粮后返回据点,赵同伦率领赵守福等人事先在路上埋下两颗绊雷,结果炸死了13名日兵。赵守福等人根据放炮打石头的原理,很快研制出了一种名为“石雷”的新型地雷。
于化虎
1944年夏天,一支敌军部队调派300多名日军前往青岛,企图支援行村据点的反击。
地方武装于化虎化装成敌军士兵,混入了据点并成功埋雷在日军集合的操场上。造成敌军33人死亡,4人重伤,还有多人轻伤。
于化虎在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中,他制造了石雷、子母雷等
地雷,并创造了绊雷、梅花雷等布雷方法。
李混子爆炸组
新乐市李各庄
李混子带领民兵始终战斗在平汉铁路沿线,以地雷为主要武器,炸火车、毁桥梁、破坏日军交通设施,创造了用大型地雷将敌
机车炸毁,推迟日军军火物资运输的战绩。他带领的民兵爆炸组被称为“李混子爆炸组”。该爆炸组有很多
爆破能手,能运用多种爆破方式和战术,并且能与战斗行动紧密配合,擅长发展群众性的地雷战。“李混子爆炸组”结合地区斗争形势和作战方法,发展了以地道、爆炸、高房村落工事相结合的各式
地雷爆炸物。学者张智超评价,“李混子爆炸组”不仅成为
地方武装的骨干,而且推动了
晋察冀的地雷战发展。
相关评价
人民网中评价地雷战增加了日军“扫荡”的难度、阻滞了“蚕食”的速度,使日军不敢轻易进占村庄进行抢掠,有效地保卫人民的劳动果实和生命财产。
学者张智超、教授邓红认为地雷战严重威胁了日军在
冀中平原的统治基础。推广后严重摧毁其主要的交通道路,使日军的重型武器寸步难行,日军的机动能力大幅降低。抗日军民将
地雷埋在日伪据点附近,迫使日军困守在据点里,日军在沦陷区的占领就被切断了联系。
学者黄祖海、吴凤明评价地雷是
地方武装保卫生命财产、防御敌寇的好武器,人们称它为“不睡觉的哨兵”。
美国学者
哈里森·福尔曼在《
北行漫记》中写道“在接近敌占区的那些村庄,随时可能受到日军的窜扰,经常是一日数惊。开展
爆破运动后,地雷便封锁住敌进犯的道路。每晚,村里村外地雷密布,群众可以安然休息,日军却不敢接近遍布地雷的村庄。‘地雷看家’的本领是很强的。”
后世纪念
地雷战纪念馆
地雷战纪念馆位于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文山街11号,先后荣获“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级旅游景区”“在华海外人士参访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红色研学基地”“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等称号。
赵疃地雷遗址
1995年,时任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长迟浩田
上将,在赵地雷战旧址为地雷战纪念碑题字“地雷战精神永存”。
2021年9月30日,在
海阳市赵疃地雷战旧址,海阳市公安局行村派出所全体民警举行
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