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井白石(1657年3月24日-1725年6月29日),名君美,号白石,
日本江户时代政治家、诗人、儒学学者,他对
朱熹理学、
历史学、地理学、语言学、文学等方面造诣颇深。
新井白石原名为君实的新井,白石是后来的名号。他虽然出身浪人,却积极向学,并求师于
木下顺庵,并专习朱子礼仪学数年,1709年,(永宝六年)成为日本幕府藩主第六代将军德川纲丰的文学侍臣,并于
德川家继即位后续任辅佐幼君大臣,1716年,
德川吉宗即位后,新井白石才告老退休,继续学术事业。后著作有《藩翰谱》、《东雅读史余论》、《古史通》等等。
对织田
织田信长公火烧比睿山事件提出则是“亡山门者,非信长也,山门也”的论点。
1657 年生于
江户城(今
东京)的破落武士家庭。自幼勤奋好学,1682 年侍奉大老崛田正俊。1691 年去职,从事私塾教育。1693年为
甲府市藩主德川纲丰儒臣。1709 年
德川家宣改名家宣,继任幕府第6 代将军,白石作为近侍辅佐幕政。辅政期间,以儒学思想为指导,进行稳定社会秩序的改革:整顿礼仪、改铸货币;弹劾贪赃在法的勘定奉行;实行文洽,主张使民以时、不夺下利、节用而爱人以及为防止金银外流而实施长崎贸易新令等。第8 代将军
德川吉宗执政后,受到冷遇,不久引退,专事著述。
白石属
朱熹学派儒学家,博学多识,通晓儒学、历史、地理、语言和宗教、
伦理学、文学等,语言学方面,编有《东雅》20 卷,是
日本语言学的奠基作;
历史学方面,白石尊重史实,力图从历史内在因素来说明其演变的原因,著有《古史通》、《古史通或问》、《读史余论》、《藩翰谱》以及今己失传的《
史疑》等,对日本德川时代的史学颇有贡献。他是邪马台国九州说的首倡人。在人文地理方面,新井白石通过对潜入日本的
意大利传教士西的蒂的审讯,了解了西方,初步了解日本之外的西方世界。1713、1715,先后写了《采览异言》《西洋记闻》,是日本传播洋学的先驱著作,内容是关于关于几大洲的风俗、地理等,肯定了开立而下的西方科学技术应加以吸收,应将其与
天主教分开,肯定了西方科学技术的价值。一般认为,
日本西学开始于新井白石。
此外还著有介绍
北海道、
琉球王国地理及历史、民俗和社会状况的《虾夷志》、《
南岛志》。文学方面,以《白石诗草》为代表;具有自传性质的《折薪记》、《新井白石日记》及其书简集等,是研究其一生业绩的珍贵资料。遗作有《新井白石全集》(6 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