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ИванАлексеевичБунин,1870一1953),是
俄罗斯白银时代最杰出的
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也是俄罗斯第一位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1870年蒲宁出生于
沃罗涅日市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在乡村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因家境贫寒,中学未毕业就辍学,担任过图书管理员、出版社
校对员、统计员等,他依靠自学,大量阅读世界文学的经典作品,在此基础上尝试最初的写作。1895年,因短篇小说《去天边》的发表而引起当时文坛的注意。于1903年凭借《落叶》和对美国诗人朗费罗的《海华沙之歌》的翻译荣俄国科学院颁发的普希金奖。1909年,蒲宁再次荣获普希金奖,并当选为俄国科学院荣誉院士。
十月革命以后,经由奥德萨、君士坦丁堡,移居法国巴黎。1933年,蒲宁因“以严谨的技艺发展了
俄罗斯经典小说的传统”而获得该年度的
诺贝尔文学奖。1953年11月8日逝世于
巴黎。
蒲宁的主要创作有小说《
米佳的爱情》《耶利哥玫瑰》《阿尔谢尼耶夫的生活》,诗歌《落叶》《夜》以及一些散文作品和翻译作品等。蒲宁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上,他的小说关注俄罗斯美丽的大自然和乡村生活,以诗化的表达、淡化的情节处理为特点,充满着独特的心理描写和风景描写,写物以精细取胜。他的诗歌、散文创作与其小说创作关联紧密,同样不可忽视。蒲宁是
俄罗斯第一位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也是自
诺贝尔奖设立以来首次得奖流亡作家。他影响了包括
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在内的一批俄国作家,还影响了俄国文学中“农村散文”这一题材。他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被称之为俄国文学中最后一位经典作家。
人物生平
出生、家世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于1870年10月22日(俄历10月10日)出生于
沃罗涅日市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蒲宁家族是一个古老的贵族世家,支系众多、人才辈出,为俄罗斯贡献了不少重要人物,其中19世纪初的两位诗人,安娜·蒲宁娜与
瓦西里·茹科夫斯基最负盛名。蒲宁的父亲阿列克谢·蒲宁是一位典型的外省庄园贵族,他脾气暴躁、易于冲动,喜欢打猎,后来因沉迷于酗酒与赌博而将祖产与妻子的陪嫁挥霍一空。蒲宁的母亲则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性情温顺、多愁善感,喜欢朗诵茹科夫斯基和
亚历山大·普希金的诗歌。
童年时代
蒲宁人生最初的三年是在
沃罗涅日市度过的。1874年,由于蒲宁的父亲嗜赌贪杯,不善经营,他们家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全家人被迫迁居到奥廖尔省叶列茨县的布蒂尔基庄园。布蒂尔基庄园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四周是“无边寂寥的乡野”。蒲宁没能接受正规的贵族家庭教育,但他的启蒙老师罗马什科夫对他的影响很大,罗马什科夫是一名首席贵族的儿子,罗马什科夫在绘画、音乐和文学方面都有很高的天赋,他教蒲宁画
水彩画,带他阅读《
奥德赛》《
堂吉诃德》和《
鲁滨逊漂流记》等文学作品。他对蒲宁的教导对蒲宁的成长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学时期
1881年,蒲宁考上了叶列茨中学,被父亲安排在小市民比亚金家中寄宿。在比亚金家中他常常被要求朗诵
尼基京、科尔佐夫等被房东称为“兄弟”和“老乡”的诗人的作品。生活环境、心理状态与审美氛围的转换,对少年蒲宁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也培养起了其对尼基京等来自“民间”的作家的浓厚兴趣。同样出生于
沃罗涅日市的诗人尼基京成为青年蒲宁的模仿对象,蒲宁在《纪念强者》一文中称其为“一个拥有强健精神与体魄的人”。蒲宁于1885年选择了从叶列茨中学退学,与家人住在奥泽尔基庄园。这座漂亮的庄园是蒲宁外婆的遗产,久违的乡间生活令蒲宁很快就振奋起来,又焕发出青春活力。其时,蒲宁的长兄尤利·阿列克谢耶维奇·蒲宁正因为参加革命活动而被遣送回家监视居住,尤利长兄如父般地关爱幼弟,不仅教蒲宁全部中学课程和外语,还经常与其谈论文学,培养其高雅的文学趣味。
开始创作
辍学在家的蒲宁勤奋地读书和写作,他不仅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还模仿
亚历山大·普希金和莱蒙托夫写作。1887年5月,他在
圣彼得堡的《祖国报》上发表了处女作《在纳德松的墓上》。这标志着蒲宁自此正式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889年,蒲宁受邀到《奥廖尔信使报》担任编辑工作,并在此结识了初恋女友瓦尔瓦拉·弗拉基米洛夫娜·帕申科,但这段纯真的恋情终因对方父母的反对无果而终。1891年,蒲宁以《奥廖尔信使报》副刊的形式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伊·阿·蒲宁:1887—1891年诗集》。从总体上说,蒲宁这一时期的创作乏善可陈,只有短篇小说《费多谢耶夫娜》(1891)显示出了蒲宁的创作潜能。1892年蒲宁来到波尔塔瓦投奔兄长尤利,并在此后做了他两年的狂热信徒。关于这段经历,他在《托尔斯泰的解脱》一书中这样回忆道,“后来我强烈渴望去过一种大自然中纯洁、健康、‘善良’的生活,靠自己的劳动生活,穿朴素的衣服,但主要还是出于对艺术家托尔斯泰的迷恋,我成了托尔斯泰主义的信徒”,但很快他就发现那些是“一群令人厌恶的人”。1894年他在《俄罗斯财富》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散文体作品《乡村素描》(后来更名为《塔妮卡》),引起了民粹派文学批评家米哈伊洛夫斯基的注意,后者更预言蒲宁日后一定会成为一名“大作家”。
迎来创作的高峰时期
19世纪90年代上半期的蒲宁仿佛置身于俄国文学主流之外,他并没有选择
伊凡·屠格涅夫、
列夫·托尔斯泰、
尼古拉·涅克拉索夫等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而是更加倾心于两个彼此毫无关联的边缘流派,对其创作产生影响的一方面是纯艺术派的贵族抒情诗人费特、迈科夫、波隆斯基、阿·康·托尔斯泰。另一方面则是革命民主派或民粹派的
尼基京、
达拉斯·舍甫琴科、乌斯宾斯基、列维托夫等人。蒲宁先后来到
圣彼得堡和
莫斯科,结识了
契诃夫、
瓦列里·勃留索夫、
巴尔蒙特、
柯罗连科、
亚历山大·库普林、米哈伊洛夫斯基等文坛名宿,从此开始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事业。19世纪90年代中期,蒲宁终于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将创作视野停留在了自己成长于其间的乡村、庄园、农舍、田野和森林。
蒲宁早年间就对
列夫·托尔斯泰充满向往与崇敬之情。1894年,蒲宁终于有机会拜访托尔斯泰,并且开始接受托尔斯泰的全面影响。1897年,蒲宁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天涯海角》问世,受到文学界的一致好评。1898年,他结识了
敖德萨一家报纸《南方评论》老板H.Ⅱ.察克尼,并由此认识了他的女儿安娜·尼古拉耶夫娜·察克尼,并于同年与安娜·察克尼结婚,但婚后的生活却并不尽如人意,他们的儿子尼古拉在4岁时因病夭折,这段婚姻以失败告终。1899年,他结识了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
马克西姆·高尔基,并且为高尔基创办的
知识出版社撰稿,虽然后来两人关系破裂,但高尔基对蒲宁创作的影响是较为显著的。虽然这段时期他的创作也日趋成熟,不仅出版了《露天下》《诗与短篇小说》《落叶》等多部作品集和短篇小说《
安东诺夫卡苹果》,更于1903年凭借《落叶》和对美国诗人朗费罗的《海华沙之歌》的翻译荣膺俄国科学院颁发的普希金奖。上述这些艺术成就同时也标志着蒲宁创作生涯的“过渡时期”的终结,蒲宁开始以一个成熟艺术家的姿态崛起于文坛。1906年,蒲宁在莫斯科结识了当时俄国国家杜马主席的侄女维拉·尼古拉耶夫娜·穆罗姆采娃并与其结为终身伴侣。1909年,蒲宁再次荣获普希金奖,并当选为俄国科学院荣誉院士。1917年
十月革命前,随着中篇小说《
乡村》《
苏霍多尔》,以及短篇小说《从旧金山来的先生》《轻盈的气息》等多篇佳作的问世,蒲宁一流作家的地位最终得以确立。
流亡法国、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0年,蒲宁与妻子穆罗姆采娃经由奥德萨乘船前往君士坦丁堡,此后又先后在
索非亚、贝尔格莱德、
柏林等地侨居,最后选择了在法国南部的小城格拉斯定居。侨居法国期间,蒲宁完成了中篇小说《
米佳的爱情》、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生活》、爱情小说集《
林荫幽径》等的创作。1933年,蒲宁因“以严谨的技艺发展了
俄罗斯经典小说的传统”而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俄国作家。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辞不仅对蒲宁的代表作进行了独到的分析,还对其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流亡
法国时期的蒲宁仍笔耕不辍,先后创作出中篇小说《米佳的爱情》以及短篇小说《幽暗的林间小径》《三个卢布》《在巴黎》等多脸炙人口的名篇。1940年,
德国入侵法国,蒲宁的生活陷于困顿之中。虽然贫病交加,衣食无着,他却严词拒绝了德国当局的威逼利诱。他不仅热切关注着
苏德战争的形势,为祖国的每一个胜利欢呼雀跃,还冒着生命危险帮助那些受到
法西斯主义迫害的人们,把自己的家变成了他们的避难所。1953年11月8日,长期卧病的蒲宁在家中与世长辞,享年83岁。他被安葬于
巴黎市郊的圣-热涅维耶夫-德-布阿公墓。
相关人物
参考文献: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
写作特点
诗歌
蒲宁是20世纪初
俄罗斯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他的美学观念和创作风格最初是在诗歌中形成的。在所谓的俄国文学“白银时代”(1890—1917)派别林立的诗坛上,他以既能继承传统,又能推陈出新。伊凡·蒲宁最先以诗人身份走上俄国文坛,1895年他出版了两部诗集《天边》《在开阔的天空下》,在长诗《顿河哥萨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于1903年因诗集《落叶》获普希金奖。
蒲宁的诗歌创作既继承了俄罗斯诗歌的
现实主义传统,又探索了新的表现手法。他在诗歌中倾注了对
俄罗斯自然和俄罗斯乡村的由衷热爱,把自然与
乡村看成是生活永恒的基础,田野、花草、四季的更替永远是蒲宁抒怀的对象,是蒲宁诗歌的重要内容。蒲宁的诗歌在在题材上沿着“自然写景——哲理抒怀——两者融合一体”的发展线路,在修辞上则经过“白描——明喻一一
隐喻”的逐渐演进。在艺术技巧上,善于运用矛盾修饰、以抽象词语来比拟具体事物等手法,借鉴了现代派诗人,特别是象征派诗人的诗歌写作手法。
散文
从20世纪初开始,蒲宁写了一系列兼具叙事、抒情、议论的散文作品。这些散文题材十分广阔,如大自然的景色、旅途的见闻、人生的记忆、民族和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等。这些散文以写景为主,以叙事、写人为要,没有严格的形式规约,各种体裁都有。蒲宁的散文写作有两个特点:游记化和小说化。蒲宁长期保持着一种途中行者的
生存状态,他的大多数散文都是第一人称叙事的游记体散文。行走不仅体现在作品的生活现实层面,还被赋予了生存思考的哲理深度。小说化是指散文创作对小说技巧的借鉴,蒲宁常常将人物、情节、细节、心理描写等小说元素融进写作中。正因为如此,蒲宁选集和
全集的俄文版编者常常将他的部分散文作品纳入小说体类中。
小说
小说的诗化、情节的淡化
蒲宁正是从一个诗人的角度来从事小说的创作的。他以一个诗人特有的主观感受来看待
俄罗斯的乡村生活,以一个诗人的独特笔触来抒发着自己的情感。由于蒲宁出身于一个古老衰败的贵族家庭,从小受俄罗斯贵族文化的熏陶,因此在他的小说中自然会流露出对贵族生活衰败、地主庄园理想生活的破落的伤逝之情。他的作品总是笼罩着一层阴暗幻灭的色彩。不仅如此蒲宁诗意的小说本身还包含了神话、宗教、历史、科学、伦理、道德、政治、哲学等文化含蕴,从而构成了蒲宁小说独特的文化诗学。
对于伊凡·蒲宁来说,淡化情节是他小说的突出特点。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蒲宁的作品中这一特点就已经表现得非常清晰了。蒲宁的中短篇小说“并不是以外在的趣味性,情节离奇,人物明显地特殊等等取悦于读者”。蒲宁的小说叙事结构不再沿袭传统的故事模式,既没有贯穿首尾的中心情节,也没有闭合式的结尾,更没有作者有意凸显的主人公。蒲宁已经开始突破了那种传统小说以人物性格的塑造为重点的模式。在他的很多小说中已不再注重人物的性格描写,而是努力去捕获在特定场景下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特定的反应给读者造成的瞬间印象。如他最为著名的小说作品之一的《
安东诺夫卡苹果》。
写物、写景的细节化
对事物的细节描写是蒲宁的一大强项。蒲宁不少的小说并不强调故事的安排与情节的交织,而格外注重于细节的描写,比如对人物的头发,肤色,瞬息而变的心理轨迹,乃至对光线,色彩,气息等等的描绘。蒲宁笔下所描写的细节具有高度的独立性。每个细节仿佛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与独立性。在描写的各要素之间没有主次的等级之分,中心与非中心之分。他极为擅长表达观察外部世界所得的感受。
蒲宁生长在古城
叶列茨附近,叶列茨附近的自然环境极富于
俄罗斯风味,非常朴实,而实质上又十分贫瘠。正是在这样朴实、乃至略带几分严峻的自然环境中,才能找到他作为一个作家的洞察力的谜底。风景描写是构筑蒲宁小说世界的重要素材之一,尤其经常出现在蒲宁的乡村题材的作品中。在这些小说中蒲宁经常描写
洪汛涛、庄园和乡村,如在《安东诺夫卡的苹果》和《
苏霍多尔》中,作家带着喜悦或忧伤的感情,反复描写风景,笔端闪烁着对往昔深情的追念与幽思。蒲宁不仅留意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细节,而且善于抓住它们在声音、光线、色彩上的微妙变化,传神地转达出来,创造出某种独特的意境。
主要思想
托尔斯泰主义
列夫·托尔斯泰把
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提升到一个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托尔斯泰主义作为反映其哲学美学的思想体系,涉及了当时社会的种种根本性问题,反映了一系列的时代矛盾与冲突,从而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有影响的思想体系之一。蒲宁曾经把托尔斯泰所鼓吹的对卑贱者的爱、对正义的渴望和对暴力的憎恶奉为道德准则。在不同的创作时期,蒲宁对托氏思想的不同层面感兴趣。在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蒲宁的创作体现了托尔斯泰的传统,表现在对人物的心理分析、文学技巧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特别是在小说的思想层面上,有的评论家甚至认为,《旧金山来的先生》是托尔斯泰《伊万·伊里奇之死》的“后代”。此外,蒲宁
十月革命之前的小说创作还在艺术风格上受到了托尔斯泰的影响。如蒲宁流亡期间的作品集《幽暗的林荫道》中的许多小说同样受到了托尔斯泰哲学思想的影响,体现了蒲宁与托尔斯泰的许多相似之处:相同的贵族出身,崇高的道德追求,对人民,特别是对农民的亲密感情。
宗教哲学思想
对“原始记忆”主题的描摹、含混性、和对东方宗教哲学与文明的探索是蒲宁作品中体现出的宗教哲学思想的特点。蒲宁的宗教哲学观是随时间变化的,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年轻时期的蒲宁对生活充满着渴望,他接受的是实用主义哲学。中年时期,这种热情逐渐消失了。他确定了一个信念,即
雅威就是世界与心灵中一切美好的一面,蒲宁理解的上帝是美好的,人的欲望带来的是痛苦。老年时期,伊凡·蒲宁形成了自己的宗教观,他认为上帝就是人的“本我”。更准确地说,在这个“本我”身上存在着最高的思维实体。它具有无限的情感,这个情感就是永恒的上帝。
美学思想
蒲宁作品中的美学思想具体体现在对艺术本质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两个问题的探讨上。在艺术本质问题上,蒲宁认为艺术是直觉的产物,是心灵神秘的需求,是对世界神秘与美好的表达,而其笔下艺术形象的构成却建立在对世界真实体现的基石之上,体现了神秘主义与
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蒲宁的艺术观包含了两个维度,即超验的维度与现实的维度。在第一个维度上他与现代主义相近,但在第二个维度上他与现代主义决裂,这正是蒲宁的矛盾,同时又是其独特之处。
在于艺术与生活关系的问题上,一方面,蒲宁认为艺术是表达
宇宙和人类心灵深内容的最好手段,是与时间、与死亡作斗争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蒲宁也清楚地意识到了艺术的局限性,他不认同现代主义者的观点,认为对方将艺术的作用绝对化和将其凌驾于生活之上是有失偏颇的。
东方思想
蒲宁受到东方哲学,特别是佛教哲学的熏陶,在作品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东方思想。蒲宁曾经周游过世界许多地方,包括
埃及的金字塔和萨拉秦王宫、
耶路撒冷王国的圣地、君士坦丁堡的寺院等,人类古老的文明引起蒲宁的种种遐想,而
印度的古代圣书、犹太先知的启示、释迦的教诲、古兰经的篇章使他产生浓厚的兴趣。蒲宁以作家视角艺术地表现了他对东方宗教教义的思考,以及对于人生困惑的看法。
蒲宁认为,凡是生物皆有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但只有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才意识到,生命的结局必然是死亡;生存的每一天、每一时刻都是向死亡的接近。这种意识本身便带有某种悲剧性,千百年来它使无数人感到困惑和苦恼,也为宗教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天堂与地狱,涅与轮回,因果与报应,这些概念都是宗教为摆脱生、老、病、死给人带来的困惑而提供的答案。
荣誉与成就
1903年10月,蒲宁因诗集《落叶》,获得俄国科学院普希金文学奖。
1909年,蒲宁被俄国科学院选为语言学委员,获得俄国科学院名誉院士的称号。
1933年,蒲宁凭借中篇小说《
米佳的爱情》的创作,获得当年的
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的
俄罗斯作家。
人物影响
本土影响
蒲宁对俄罗斯文学的巨大影响首先表现在他影响了一大批作家个人创作的语言和风格。如
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从不讳言蒲宁对自己的影响。而尤里.卡扎科夫是
俄罗斯60年代作家中受蒲宁影响最明显的作家。”B.利霍诺索夫也是受到蒲宁影响的一位作家,他生于1936年,60代初登俄罗斯文学舞台。他作品的特点中洋溢着强烈的抒情性,就是蒲宁风格的遗风。
蒲宁还为后来的文学思潮,如“农村散文”的出现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在
俄罗斯文学中,“农村散文”这个概念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60年代中期最终形成了一个在题材和风格方面都近似的文学流派。农村散文作家在提出人与自然、人与劳动和人与土地的若干问题之后,还揭示了现代俄罗斯农村中的种种退化现象,表达了对俄罗斯农村的命运和未来发展的深深的忧虑。而这些主题伊凡·蒲宁早在近半个世纪之前就已经深刻地思考过的。对蒲宁创作经验的继承主要表现在B.别洛夫、B.
维克多·阿斯塔菲耶夫、B.
瓦连京·拉斯普京、E.诺索夫、B.
弗拉基米尔·波塔宁等作家创作的“乡村散文”作品中。
国外影响
蒲宁在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的作品早已闻名
欧洲,并引起了瑞典科学院评委们的极大关注。
罗曼·罗兰在向该院推荐蒲宁时写道:“我认为,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获得
诺贝尔奖之后,蒲宁作品的出版在欧洲经历了一个高潮,引起了西方研究者的注意。对于蒲宁作品的关注和讨论,连接了
俄罗斯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沟通,其作品中对于俄罗斯民族文学创新与对东方哲学的探讨,给西方学者和西方文学研究领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蒲宁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集中体现在1940年代与1980年代两个时期。1933年蒲宁荣获
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文学界以极快的速度对此做出了反应。11月和12月,
茅盾分别在《申报·自由谈》和《文学》杂志上两次撰文介绍蒲宁。直到80年代,蒲宁的译著才开始大量出版,并开始有了专著研究。在一代一代的翻译人和研究者的努力之下,蒲宁作品中所蕴含的客观真理、生活经验、审美价值以及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对当代中国学人和作家产生了影响。
后世纪念
故居博物馆
2020年9月,在蒲宁的出生地沃洛涅日市,筹备了30多年的蒲宁故居博物馆建成开放。内部陈设根据其同时代人的回忆与记述精心修,许多展品是从全世界收集而来的原件,包括蒲宁与友人的通信、私人照片、日记等。展览也采用现代手段让观众全方位了解作家一生的文学创作,比如观众可以通过电子触摸屏观看蒲宁最初发表的作品原稿、海外生活的记录,以及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的高光时刻。
纪念活动
2020年是蒲宁诞辰15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为此在北京
俄罗斯文化中心举办了“伊万·蒲宁:爱过就是幸福”的专题活动。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长青学者”张建华、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
周大新以及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主任、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塔玛拉·卡西亚诺娃等围绕蒲宁的文学创作及风格特点进行了介绍。
纪念邮票
俄罗斯2020年发行了伊万·蒲宁主题邮票,以纪念这位作家。
雕像
为纪念蒲宁,1995年蒲宁的家乡
沃罗涅日市为其树立了雕像。
人物评价
1933年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在俄国文学史上·伊万·蒲宁的地位及其重要性早已获得一致公认。他沿袭了19世纪这一辉煌时代的伟大传统,重视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他凭借独特而敏锐的观察力,完美地表达了现实生活。他以严谨的艺术,成功地抵御了柱顾事物本身而一味追求华丽辞藻的诱惑;尽管他天生是位抒情诗人,但他从未刻意美化其所见之物,而是对其进行了准确而忠实的呈现。他赋予了朴素的语言以独特的魅力,即使是译作也常常令人感受到字里行间散发出来的醉人气息,这一点为其同胞所公认。蒲宁的这一才能是其卓越而隐秘的天赋,为其文学作品铭刻上上了杰作的印记。”
苏联诗人特瓦尔托夫斯基评:“蒲宁的艺术贡献是不容争辩的,决非昙花一现。举世公认,他的纯
俄罗斯式的短篇小说和篇幅不大,结构自由、内涵异常丰富的中篇小说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程度。”
苏联作家
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著:“蒲宁的作品之所以出色,是因为它们完全属于自己的时代,又同我国人民的过去血肉相连。”
法国文学家
罗曼·罗兰:“我是很欣赏伊凡·蒲宁的。在我看来,这是一位当代最伟大的艺术家。”
俄裔美籍作家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认为:“在蒲宁的笔下,有人面对世界,听着它的声音、呼吸着它的气息、体验着它的炎热潮湿和寒冷之后所能够感受到的最纯洁、最神性的感情。”
人物轶事
与作家高尔基的交往
1899年春天,蒲宁与高尔基在黑海之滨的
雅尔塔相识,据蒲宁后来回忆,“几乎就在当天,我们之间便产生了某种类似友谊的亲近。”后来两人常常在
圣彼得堡等地见面,在高尔基主持的知识出版社印行了几本书,并为《知识》丛书撰稿。1909年3月,蒲宁在旅欧途中来到高尔基在
意大利卡普里岛的家里做客,此时高尔基刚刚结束了《夏天》的创作。他们此次的谈话主题是探讨
俄罗斯农村问题以及俄罗斯文学对农村、农民的态度问题。与
马克西姆·高尔基的这些谈话推动了蒲宁《乡村》的创作,高尔基还以自己的作品——中篇《奥库洛夫镇》,与蒲宁的《乡村》遥相呼应。但由于蒲宁与高尔基在对于历史、政治运动、社会变革等方面观念的不同,在与知识出版社合作这段时期之后,两人的友谊走向破裂。
与作家勃留索夫的交往
1895年蒲宁在
圣彼得堡经
巴尔蒙特的介绍初识了当时还是大学生的勃留索夫,彼此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又良好的印象。蒲宁认为在首都的诗人当中巴尔蒙特和勃留索夫是最有才华的。1900—1901年是蒲宁与勃留索夫关系最为密切的时期。1901年之后,勃留索夫对蒲宁作品的评价开始显现出了冷淡与偏颇,他称蒲宁的作品中有某些“不合心意”的东西。1901年秋天,他写信给勃留索夫,希望天蝎星出版社能够出版他的一些旧作,包括译作《海华沙之歌》、小说集《去天边》、一本新小说集以及新诗集《云》,并认为这些新诗优于《落叶》,但遭到了主编勃留索夫的拒绝,二人的关系从此破裂。
晚年对于纳粹德国的抵抗
1940年6月,
法国北部沦陷,蒲宁一家困居在法国南方的小城格拉斯。此时蒲宁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房间里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只能戴着厚厚的手套写作,“手指冻得裂开了口子,不能洗澡,也不能洗脚。”尽管生活异常艰难,但蒲宁却断然拒绝了
德军以优厚报酬的为其办报的邀请,并拒绝在被占领的法国发表任何文章,以示对侵略行径的抗议。他还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保护了许多受占领军追捕的人士,如犹太钢琴家A·利别尔曼和他的妻子、
抵抗运动成员——俄侨作家尼古拉·罗辛等,还招待过来格拉斯做劳工的
苏联红军战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