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年~1944年。出生在法国,是20世纪法国
人道主义作家,也是一位戏剧家、文学家、思想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也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
罗曼·罗兰(1866-1944)出生于法国克拉美西城的一个中产家庭,他从小就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影响。1886年罗曼·罗兰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接受哲学和历史的教育。1895年,罗曼·罗兰完成他的学位论文《近代歌剧之起源》并获得博士学位,得到法兰西学士上院的褒奖。1897年罗曼·罗兰渴望“为新的社会创造一种新的艺术”。第二年他发表剧作《群狼》《哀尔帝》《理智的胜利》等“信仰悲剧”,但是反响平平。1903年,罗曼·罗兰撰写几部
名人传记,包括《
贝多芬传》《
米开朗基罗传》《
托尔斯泰传》,合称为《
名人传》。与此同时,他还发表长篇小说杰作《
约翰·克利斯朵夫》,获1913年法兰西学院文学奖,自此罗曼·罗兰身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曼·罗兰定居在
瑞士。他利用瑞士中立国的环境,写许多反战文章。1915年,罗曼·罗兰被授予
诺贝尔文学奖。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罗曼·罗兰与
阿纳托尔·法朗士、巴比塞,H.等知名作家一起反对
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行动。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罗曼·罗兰发表许多重要作品。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1933年,他发表《阿格里让特城的恩培多克勒》《哥拉·布勒尼翁》《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露丝》《欣悦的灵魂》等。此外,他还著有七卷本的重要
乐理和音乐史著作等多种文体的作品。1921年,罗曼·罗兰发表《战败者》和《
甘地传》。1938年5月罗曼·罗兰从
瑞士回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曼·罗兰遭到
法西斯主义严密监视,完成回忆录《
内心旅程》和长篇传记作品《贝多芬的创作时期》和《贝吉传》。1944年12月31日罗曼·罗兰安详去世,于第二年葬于故乡克拉姆西镇。
罗曼·罗兰的戏剧以史诗般的规模和深刻的主题而闻名,他通过戏剧作品描绘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动荡与风暴,将历史时期中浑浊的纷争和激烈的斗争展现出来。他的小说带有音乐性,展现出交响乐般宏伟的气魄、结构和色彩。罗曼·罗兰的思想具有明显的
人道主义色彩,英雄主义和个人意识,他的一生都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为人类的自由、民主和光明前途奋斗。他的作品成为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激励人们不断追求真实、自由和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作家
斯蒂芬·茨威格评价罗曼·罗兰完美体现诗歌、音乐和科学三者之间、以及法国、
德国、意大利文化之间的交融,是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的良心。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罗曼·罗兰于1866年出生在法国克拉姆西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一名公证人,母亲是旧教徒。罗曼·罗兰还有一个妹妹,但在很小的时候夭折。在童年时期,罗曼·罗兰就展现出对音乐的热情和才华。他四岁时就喜欢模仿母亲唱歌,五岁学习
钢琴,七岁开始学习作曲。尽管罗曼·罗兰的音乐天赋并未成为他日后的主要领域,但这段童年时期的音乐训练对他日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影响。1880年,为给他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他们一家搬到
巴黎定居。同年罗曼·罗兰考入路易中学,后于1886年考入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在这里他接受哲学和历史的教育。在此期间,他受到18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和法国民主主义文化的优良传统,对法国
资本主义的丑恶嘴脸产生厌恶。
1889年,罗曼·罗兰顺利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史学系专业,求学期间读大量文学作品,深受
维克多·雨果和
莎士比亚的影响。同年他获得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并与他崇拜的俄国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展开通信。通过与
列夫·托尔斯泰的通信,罗曼·罗兰与他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这段通信关系进一步丰富罗曼·罗兰的思想体系,并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灵感和启示。
1889年11月,罗曼·罗兰被派往罗马进行考察。在罗马期间,他结识72岁的德国理想主义思想家玛尔维达·冯·梅森柏女士,并与她长期保持通信,探讨各种问题。这段交流对罗曼·罗兰的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启发。在与梅森柏女士的交流中,罗曼·罗兰进一步深化自己的艺术观念,更加关注人性、人类命运和社会问题,逐渐在作品中表现出哲学性和思想性。1895年,罗曼·罗兰完成他的学位论文《近代歌剧之起源》并获得博士学位,得到法兰西学士上院的褒奖。
创作历程
1892年,罗曼·罗兰与
巴黎名教授布雷耶之女克洛蒂尔特结婚。克洛蒂尔特是一位富家千金,也是社交界的名流。他们的爱情在当时引起轰动。1897年,罗曼·罗兰首次在《
巴黎杂志》上发表他的处女作《圣路易》。罗曼·罗兰对
资本主义堕落和
帝国主义严峻现实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渴望“为新的社会创造一种新的艺术”,以此来批判社会弊病并激励人们采取行动。他与文化界的进步人士合作,尝试创建“人民戏剧”,并着手撰写一系列有关戏剧理论的文章。此外,他制定以
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十二部曲创作计划,希望通过这些作品来探讨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1898年,罗兰发表为德雷福斯申辩的剧作《群狼》,并将这部作品与《丹东》和《七月十四日》一起称为“革命戏剧”。他还创作《哀尔帝》《理智的胜利》等“信仰悲剧”。这些作品显露出罗曼·罗兰后来的创作倾向。然而,由于所描写的历史内容多处严重失实,且在艺术上也不够成熟,因此未能取得成功。
1903年,罗曼·罗兰在巴黎大学担任艺术史讲师。连续撰写几部名人传记,旨在让读者体会到英雄的力量。这些传记包括《
贝多芬传》(1903)、《
米开朗基罗传》(1906)和《
托尔斯泰传》(1911),合称为《
名人传》。与此同时,他还发表长篇小说杰作《
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第一章在巴黎的《
半月刊》上刊载。1905年,该小说的前三章获得费米纳奖,并更名为《幸福的生活》。同年,奥朗道夫书店开始出版该作品,与《半月刊》展开竞争。1901年,由于罗曼·罗兰无法满足妻子物质方面的欲望,两人最终离婚。离婚后,他改变创作方向,全力投入撰写他的长篇巨著《
约翰·克利斯朵夫》。1913年《
》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自此罗曼·罗兰跻身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一战爆发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曼·罗兰定居于瑞士日内瓦。他利用
瑞士中立国的环境,写许多反战文章,受到
德国作家
托马斯·曼等人的指责。同年,《超然于纷争之上》一文在《
日内瓦日报》上发表。1915年,罗曼·罗兰被授予
诺贝尔文学奖。但是因为
法国政府的反对,直到1916年11月15日,
瑞典文学院才正式通知他获奖。罗曼·罗兰将这笔奖金全部捐给法国红十字会和福利机构。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罗曼·罗兰与
阿纳托尔·法朗士、巴比塞,H.等知名作家一起反对
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行动。他公开表示自己虽然不是布尔什维克,但他认为布尔什维克的领袖是伟大的
马克思主义雅各宾的代表。同年,他放弃国际红十字会奖和其他文学奖金。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罗曼·罗兰发表许多重要作品。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他发表《阿格里让特城的恩培多克勒》。1919年,他发表1913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他发表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露丝》。1922年至1933年期间,他又发表另一部代表作《
母与子》(又名《欣悦的灵魂》)。此外,他还著有七卷本的重要
乐理和音乐史著作《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以及诗歌、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多种文体的作品。
1921年,罗曼·罗兰在
瑞士的维尔奈夫居住。在这一年,他发表《
战败者》和《
甘地传》。1934年,他与俄国妇女玛丽·库达切娃再婚。1935年6月,应
马克西姆·高尔基的邀请,他访问
苏联并与
约瑟夫·斯大林会面。1931年,他发表《向过去告别》。1937年9月,罗曼·罗兰在故乡克拉木西小镇附近购买一座房子,并于1938年5月底从瑞士返回定居。
晚年经历
罗曼·罗兰生于动荡的时代,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沦陷,罗曼·罗兰选择蛰居于
巴黎郊区的维兹莱家中,并遭受
法西斯主义严密监视。在这段时间里,他专心致志地从事著述工作,完成回忆录《内心旅程》(1942),长篇传记作品《贝多芬的创作时期》和《贝吉传》(1944)。直至巴黎解放之际,罗曼·罗兰才重获自由。1944年12月31日,身患疾病的罗曼·罗兰安详去世,于1945年1月2日葬于故乡克拉姆西镇。
主要作品
戏剧
传记
小说
回忆录
创作特点
大革命戏剧
罗曼·罗兰的戏剧创作以其史诗般的规模和深刻的主题而闻名。他致力于通过戏剧作品描绘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动荡与风暴,将历史时期中浑浊的纷争和激烈的斗争以
戏剧性的形式展现出来。在他的作品中,罗曼·罗兰善于塑造复杂而立体的人物形象,通过细腻的对话和情节安排,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纠葛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戏剧风格常常充满了激烈的冲突和情感的交锋,同时也注重对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的真实还原和再现。他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试图通过戏剧作品深刻地探讨人性、权力和理想主义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在《大革命的戏剧总集》中,罗曼·罗兰通过对丹东派和罗伯斯庇尔派冲突的刻画,呈现了大革命中导致共和主义者命运悲剧的关键。他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了历史时期中不同派别之间的斗争和矛盾,以及个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命运。罗曼·罗兰的戏剧风格充满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怀和审视,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性、正义和社会理想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音乐性
同时,他的小说带有“音乐性”,《
约翰·克利斯朵夫》就是一部独具特色的“音乐小说”,其最显著的艺术特点在于展现出交响乐般宏伟的气魄、结构和色彩。罗曼·罗兰本人对音乐有着精湛的修养,他不仅精通
欧洲音乐大师们的作品,而且还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音乐艺术史教授、音乐评论家和音乐家传记作者。这些使他能够在长篇小说中创造出类似交响乐般的华美效果。在结构上,《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各卷就像交响乐的几个乐章,分别包括序曲、发展、高潮和结尾,具有磅礴的气势,并且整体浑然一体。罗曼·罗兰巧妙地穿插对音乐作品和音乐家的评述,带领读者领略
欧洲古典音乐的辉煌,仿佛让读者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享受音乐曲调的愉悦。
现实主义塑造典型人物
罗曼·罗兰在《
约翰·克利斯朵夫》中遵循现实主义塑造典型人物的方法。他借鉴
德国伟大音乐家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生平,并综合其他欧洲音乐家的生平素材,创造克利斯朵夫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家形象。在小说中出现众多人物,如嗜酒成性又贪财的
丹妮拉·曼希沃、善良懦弱的鲁意莎、慈祥温和的米希尔、淳朴的高脱弗烈特、自命不凡、爱卖弄风情的弥娜、开朗快乐的高丽纳以及猛动不安、精神无所寄托的雅葛丽纳等。这些女性形象各具特色,描绘细致。
人物思想
人道主义
罗曼·罗兰的思想具有明显的人道主义色彩,深受
启蒙运动和
法国大革命思想的影响。他从小资产阶级知识者的
阶级意识出发,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视为永恒不变的真理,并认为它们是振奋人心、复兴民族的关键。在他看来,这些理念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应当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
1935年,罗曼·罗兰写下游记《
莫斯科日记》。在这篇游记中,罗曼·罗兰对
社会主义苏联人民的精神风貌、理想信念、幸福集会、领袖特质以及对和平的热爱都给予高度赞扬。他深信社会主义理念,并对苏联所展现的社会主义实践感到钦佩。罗曼·罗兰一生追求民主、自由、光明的斗争传统及其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有着密切关联。他秉持着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批判精神。
英雄主义
罗曼·罗兰的作品中对英雄主义的阐发可能是多方面的,既有对历史英雄的赞颂,也有对普通人的肯定和启发。他可能通过文学作品向读者展示不同形式的英雄主义,使人们思考和感悟。无论是对抗压迫、捍卫正义,还是对艺术追求、人格高尚的追求,都可能成为他作品中英雄主义的重要主题。在《
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罗曼·罗兰展现人类意志和精神的伟大力量,以及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
个体意识
罗曼·罗兰非常重视个人、自由和个体意识,他认为个体意识是神在每个人心中的显现。个体意识的崇高目标是对"爱"和"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追求。这就是罗曼·罗兰将
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密切结合的原因。正如他对人道主义的态度不能与资产阶级统治势力、即上层资产阶级虚伪险恶的人道主义相提并论一样,他的个人主义也不能与市侩式的唯利是图的个人主义相提并论。他的个人主义不追求个体享乐,无论是物质享受还是精神享受。他反对文学艺术中的纯美主义,认为那是一种供给精神享受的奢侈品。罗曼·罗兰的个人主义强调依靠个人的力量来推动广泛的人类爱的实现,他的个人主义是他乌托邦式的
世界大同思想的一部分。
在《
约翰·克利斯朵夫》中,作者通过书中对反动社会的大无畏反抗精神,赢得全球青年的赞扬。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约翰·克里斯朵夫》在青年群体中起到一定的进步作用,激发他们对反动统治下社会的强硬反抗精神。约翰·克里斯朵夫虽然出身中下层小资产阶级家庭的,但是他直率、坦白、天真、坚强,在遭遇富人孩子的欺负时敢于反抗,正是对个体意识的强烈表达。
荣誉
反战成就
罗曼·罗兰是作为反战主义战士,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国际“战俘通讯处”从事反战活动。两次大战期间,他发起组织“国际反
法西斯主义委员会”并担任名誉主席。1932年8月,罗曼·罗兰在世界反战大会上当选大会主席。1933年 ,他被德国政府授予“歌德勋章”,公然和法西斯对抗,并参与营救纳粹分子陷害的
保加利亚共产党。他一生致力于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被人们称赞为“
欧洲良心”。
文学成就
他在小说创作中具有开拓精神,将史诗、悲剧、抒情诗和哲学元素融入作品中。他通过主人公的内心体验来构建故事情节,并着重描绘人物的心理状态,以此深刻展现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生活环境。他致力于刻画人物内在的性格特点,强调主人公的坚定品格和道德追求,同时关注正面的社会价值观,并将这些特质融入作品之中。罗曼·罗兰的美学理想在于展现对社会变革的期许,描绘真实的人性,努力刻画出具有多重性格特征的积极形象。罗曼·罗兰的《
约翰·克利斯朵夫》在文坛一举成名,是文学经典中的经典。1916年,罗曼·罗兰《哥拉·布勒尼翁》获
诺贝尔文学奖。
荣誉奖项
人物影响
对世界影响
罗曼·罗兰的一生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为人类的自由、民主和光明前途奋斗,为发扬人类进步文化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从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经历艰苦的探索,逐渐转向无产阶级,倾向
社会主义。在《十五年斗争》的序文中,他表达自己追随马克思的决心和态度,要以雄壮的姿态将真实的人从抽象的生命中解放出来。
罗曼·罗兰的作品交织着激情的诗意、哲理的探求和对现实的反映,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他的思想和创作深深地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他的笔触描绘出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和人性困境的深思。他的作品激励人们不断追求真实、自由和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对中国影响
政治影响
罗曼·罗兰在对中国和中国人民表现出极大的关心。他同情那些被帝国主义者压迫的中国人民,并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931年"
九一八事变"事变发生后不久,他向全世界的进步人士发出呼吁,要求快速援助那些遭受攻击的中国人民,抓住凶手。在1932年8月27日的全世界反战大会上,罗曼·罗兰为中国人民争取正义和解放,并呼吁全球进步人士支持中国的抗争。
文学影响
罗曼·罗兰的作品很早就被引进中国,
新中国成立至今,
斯蒂芬·茨威格的《罗曼·罗兰》先后有10个中文译本出版,在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属于翻译出版最多的一部。中国文艺界非常注重对他的研究,写了很多关于他的研究著作。如马宗融写的《罗曼·罗兰传略》、
张若谷写的《音乐方面的罗曼·罗兰》、
赵少侯写的《罗曼·罗兰评传》等。在罗曼·罗兰去世时,
重庆市出版的《
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都写了长篇纪念文字。战时的重庆也在3月份给他举行了追悼会。《
抗战文艺》在6月编辑了《怀念罗曼·罗兰特辑》,郭沫若为其写了悼念文章。
人物评价
作家
斯蒂芬·茨威格在《
》中,描述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我在他的房间里感受到一种人性和道义上的优越感;一种内心自由但不带骄傲情绪的自由,这种自由对于一个坚定的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我能一眼看出,他在关键时刻将代表
欧洲良知。”茨威格还评价罗曼·罗兰:“他完美地体现诗歌、音乐和科学三者之间、以及法国、
德国、意大利文化之间的交融。他成为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的良心。”
罗曼·罗兰在荣获1915年的
,
瑞典文学院评价他的作品具有"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的高度理想主义,以及对不同类型人物的同情心和真实性描写"。
诗人
在《
》中评价罗曼·罗兰是混沌与黑暗的世界里指点迷途和启示光明的智者。
作家郭沫若评价罗曼·罗兰对人类的贡献非常宏大,像天空中的星群一样照耀人类。
人物轶事
走出迷茫
罗曼·罗兰在22岁时,经历一段内心的彷徨和动摇。为寻求答案和安慰,他写一封长信给
俄罗斯作家
,向他倾诉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在信中他表达自己对人生意义和艺术使命的思考,并希望得到
的指导和启发。令罗曼·罗兰感到惊喜和鼓舞的是,他收到长达几十页之多的回信。在信中托尔斯泰对他提出的问题给予诚恳且深刻的回答,鼓励他为人类崇高的理想而奋斗。
拜访弗洛伊德
1924年,罗曼·罗兰在
的陪同下拜访
奥地利心理学家
。那时他们三人都经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因此思想都有巨大转变。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战争爆发初期对德国政府的战争政策缺乏深刻的认识。但随着战争的持续,他开始厌恶当时的时代,因为战争给人民和科学文化事业带来巨大破坏。罗曼·罗兰和茨威格表达对弗洛伊德的赞赏,并与弗洛伊德一同探讨文学创作和人生观等问题。
和音乐家交往
罗曼·罗兰与许多音乐家有着广泛的交往。1899年,他在柏林结识了
理查德·施特劳斯,并从那时起二人保持长期的通信。罗曼·罗兰认为理查德·施特劳斯是当时
德国唯一的音乐天才,对他的音乐才能非常赞赏,他特别欣赏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创作的《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认为它在艺术价值上超过理查德·施特劳斯的《艺步乐美》。
后世纪念
人物传记
墓碑
罗曼·罗兰和他的夫人被葬在柏赫威村的公用墓园。他们的墓地位于墓园的一个靠墙的角落,非常简朴,没有任何装饰。墓碑是一块平躺着的
大理石,上面刻有罗兰夫妇的姓名。
罗曼·罗兰学会
罗曼·罗兰学会是一个既是学术团体又是热爱罗曼·罗兰的群众团体。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每年会举办一到两次年会,并每两个月出版一期名为《柏赫威》的会刊。学会的一切活动都由会员义务承担,包括会刊的编辑、排版和撰稿工作,他们并不收取报酬。
衍生作品
文集
剧集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