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裕平
原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院长
物理学家 1937年8月16日出生,湖北黄冈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合肥分院院长。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工作,重要论文有“稀土离子对铁磁共振的影响”、“用光学方法实现任意线性变换”、“等离子体静态稳定性”等,并出版专著《非平衡态统计理论》。自1982年起,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核聚变研究工作,并参与领导国家的核聚变研究。领导和组织了我国大型超导托克马克HT-7的建设,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HT-7U计划的主要建议者。1996年到郑州大学任教,领导建立了材料物理实验室和离子束生物工程实验室。1998年起被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专家顾问组成员,2000年,霍裕平获得河南省科技功臣荣誉称号。2003年被任命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国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1987年获国家“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章。1989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主要经历
1937年8月生于北京。
1959年9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后分配到中科院北京物理所工作,1975年4月调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   1979年9月至1980年8月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兼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国家高技术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81年至1987年兼任安徽省政协常委。1978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并先后担任光学、等离子体物理和实验物理三个学科的博士生导师,
自198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与合肥分院院长,长期领导中科院核聚变研究工作,并参与领导国家的核聚变研究。领导和组织了中原地区大型超导托克马克HT-7的建设,并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HT-7U计划的主要建议者。
1983年5月至1996年元月曾任中科院合肥分院院长兼党组书记、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职务。1993年11月批准为中科院院士。
1996年3月调入郑州大学,并领导建立了材料物理实验室和离子束生物工程实验室。
2002年,受国家科技部委托,霍裕平主持了“中国参加ITER计划”的科学技术评估,所作的评估报告,成为其后我国参加ITER计划科学和技术上的依据。
学术研究
霍裕平院士中国理论物理界的权威之一,主要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工作,研究内容涉及凝聚态物理、光学和光信息处理、非平衡态统计理论、高温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热核聚变等。他深入研究了高温等离子体的物理过程,促使聚变—裂变混合堆纳入国家高技术发展规划,提出了用光学方法快速处理图象的可能性,他还首次系统地解释了稀土离子对铁磁共振的影响。
在当时极其困难和屡受冲击的情况下坚持科学研究工作,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近五十篇论文,主要有《稀土离子对铁磁共振的影响》、《用光学方法实现任意线性变换》、《等离子体静态稳定性》等,并出版专著《非平衡态统计理论》(科学出版社),受到国内外重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与实验物理学家孟宪振合作,发展了强耦合共振系统的理论,解决了稀土离子引起铁氧体铁磁共振诸多特异反常的现象。七十年代初,与杨国桢等合作,将泛函分析方法引入光信息学中,讨论了现代光学设计的基本问题:用全息光学系统实现任意光学变换的可能性,并发展了一些可能的具体设计途径。这一系列工作在国内外引起较大的反响。七十年代末,在有关“等离子体的静态稳定性”研究中,提出了“降低受控热核装置设计精度的可行途径”,并用于大型托克马克市装置的物理设计中。1977年完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物理设计,其后国际上也陆续采用了这种观点。九十年代初,成功地领导和组织了世界第四个大型超导托克马克的建设。
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霍裕平向青年人提出了以下建议:在国际合作中,应避免过分低估自己的科研实力,而应保持信心并发挥主导作用。除了专注于具体的科学研究工作外,还应留出足够的时间来梳理科研思路,以便能够提出推动聚变研究发展的新见解。
编著教材
霍裕平在陕西师范大学牵头并推动了大学基础物理教学的改革,他特别组织了团队,专注于编写适用于师范类的《大学物理》新教材。
学科建设
1996年,霍裕平加入郑州大学后,他亲自将原有的凝聚态物理学科调整为材料物理学科,并建立了以铝合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属物理方向。在他的领导下,郑州大学物理系成功发展成为物理学科的博士点、国家凝聚态物理重点学科以及物理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荣誉记录
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个人奖,1984年获中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984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86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获国家“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章,198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获河南省科技功臣荣誉称号。
个人生活
霍裕平的父亲霍秉权(1903年—1988年)是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首批从事宇宙射线、高能物理和核物理研究的物理学家之一,并参与筹建郑州大学,他的弟弟霍裕昆复旦大学教授。
人物评价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评:霍裕平在等离子体所二十余年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轨迹,曾领导和组织了我国首个超导托卡马克HT-7的建设,为等离子体所聚变研究事业开拓了创新之路,为等离子体所今天的繁荣和发展、也为中国磁约束聚变研究走向世界前沿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
霍裕平(数理学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4-05-23
霍裕平院士回所访问.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2024-05-23
霍裕平----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科学院学部.2021-12-17
目录
概述
主要经历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编著教材
学科建设
荣誉记录
个人生活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