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热病毒
黄热病的病原体
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病毒,YFV)为单股正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黄病毒黄病毒,经蚊叮咬传播可引起一种急性传染病,即黄热病(Yellow fever)。
1648年,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发生了人类记载的第一次黄热病流行。18、19世纪在美洲东部地区多次形成黄热病疫情,其中在1793年美国的黄热病大流行中,至少有50万人患病。1960~1962年,埃塞俄比亚发生严重大流行,约10万人感染,死亡3万人。2016年,在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生了2次黄热病城市疫情,同年3月12日,中国发现首例境外输入黄热病患者。
黄热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0~60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基因组长度约为11kb,其主要侵犯内脏,如肝、肾和心脏。黄热病潜伏期通常为3~6天,也可长达10天,临床特征为发热、剧烈头痛、黄疸、出血及蛋白尿等。该病典型病例临床过程可分为感染期、缓解期、中毒期、恢复期,进入中毒期的患者约有50%死亡。该病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其预防的最重要方法是接种黄热病疫苗。
据WHO统计数据,黄热病在流行地区全年均可发生,蚊媒活跃季节高发。在南美洲和非洲,每年3~4月病例较多。在无黄热病流行的国家/地区中有少量输入性病例。截至2023年,非洲有34个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有13个国家属于黄热病的流行国家,或者有黄热病流行的地区。
命名
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病毒)为单股正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病毒科黄病毒(Flavivirus)。由黄热病毒引起,经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为黄热病(Yellow fever)。“黄”是指“黄疸”,“热”为“发热”,发热和黄疸是黄热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历史
发现过程
黄热病毒起源于非洲。早在16世纪,黄热病毒及其蚊媒就由西班牙殖民者从西非航行的船只带到西印度群岛。1648年,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发生了人类记载的第一次黄热病流行。后来,通过沿海商船及其感染者的活动,黄热病毒被传播到美洲东部地区,并在18、19世纪多次形成疫情。
1881年8月,古巴医生卡洛斯·芬利通过对古巴当地的两种蚊子(致倦库蚊和埃及伊蚊)的观察和实验,提出埃及伊蚊就是黄热病传播的蚊媒(“伊蚊假说”)。
1927年,斯托克斯(Stokes)等使用猕猴尼日利亚患者的血液标本中首次分离出黄热病毒,命名该病毒株为Asibi株,后该病毒株被公认为黄热病毒原型株。
大流行
1793年,美国费城黄热病大流行,全市五分之一的人口死于黄热病。其后疫情沿密西西比河深入到北美中心地带,美国至少有50万人患病。随后1800年,西班牙发生黄热病,死亡至少6万人。
1878年夏,美国南部地区发生黄热病疫情,12万多人被感染,2万多人死亡。最先被确诊的是来自古巴的一位小男孩,其感染的病毒来源于哈瓦那
1960~1962年,埃塞俄比亚发生严重大流行,100万人口中约10%感染,其中死亡3万人。
2012年,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发生了黄热病疫情,造成了849例疑似病例,包括171例死亡病例(病死率为20%)。
2016年,在安哥拉罗安达刚果金沙萨两地发生了2次黄热病城市疫情,并从安哥拉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进行国际蔓延。同年3月12日,中国发现首例境外输入黄热病患者,之后陆续发现五例输入性病例,均来自安哥拉。
截至2023年,非洲有34个国家、中美洲南美洲有13个国家属于黄热病的流行国家,或者有黄热病流行的地区。
分型
黄热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系统发育研究已经确定了黄热病毒的7种主要基因型,包括5种非洲型和2种南美洲型。5种非洲的基因型(安哥拉型、东非型、东非/中非型、西非Ⅰ型、西非Ⅱ型)在核苷酸水平上相差10%~23%。南美洲型(基因型Ⅰ、基因型Ⅱ)与非洲型在核苷酸水平相差最高达16%,2种南美洲型间相差大约5%。
病原学
黄热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0~60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基因组长度约为11kb。
黄热病毒具嗜内脏如肝、肾、心等(人和灵长目)和嗜神经(小鼠)的特性。经鸡胚多次传代后可获得作为疫苗的毒力减弱株,这种毒力减弱株作为疫苗已广泛用于黄热病的预防中。此外,该病毒尚可在猴脑、鼠脑、人羊膜、口腔上皮癌(KB)细胞及子宫颈癌(HeLa)细胞中生长。
黄热病毒极不稳定,室温下易死亡。不耐酸、不耐热。60℃30分钟可灭活,70%乙醇、0.5%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化学消毒剂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但其在血中能于4℃保存1个月,在50%丙三醇溶液0℃以下可存活数月,于-70℃或冷冻干燥条件下可保持活力数年。
黄热病毒可与病毒科其他成员如骨痛热症病毒西尼罗河病毒、圣路易脑炎病毒、寨卡病毒病等产生交叉血清学反应。
传播机制
传染源
按照传播方式,黄热病主要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城市型的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特别是发病5日以内的患者,以“人-埃及伊蚊-人”的方式循环。丛林型的主要传染源为猴及其他非人灵长目,以“猴-非洲伊蚊或趋血蚊属等-猴”的方式循环,人因进入丛林被蚊叮咬而感染。  
蚊叮咬感染病毒的人或非人灵长动物后,经8~12天可具传染性。受感染的蚊可终生携带病毒,并可经卵传代。 
传播途径
主要经蚊叮咬传播。城市型黄热病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丛林型的媒介蚊种比较复杂,包括非洲伊蚊、辛普森伊蚊,趋血蚊属、煞蚊属等。
易感人群
人对黄热病毒普遍易感。感染或接种疫苗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发病机制 
黄热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毒可在叮咬部位复制,通过淋巴和血液扩散至其他器官和组织,并在其中不断繁殖,然后释放入血,引起病毒血症,主要侵入肝脏、脾脏、心脏、骨髓横纹肌等。  
靶器官损害可能为病毒直接作用所致。肝脏是主要靶器官,患者由于肝脏受损而出现血清转氨酶胆红素升高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同时可见肾脏、心脏等受累。肝脏和脾脏的巨噬细胞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细胞因子、氧自由基堆积、内皮细胞损伤、微血栓形成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多脏器损害和休克的可能原因。出血可能是由于血小板减少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在肝脏合成减少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原因引发。 
临床表现
潜伏期通常为3~6天,也可长达10天。人感染黄热病毒后大多数无症状或轻症感染。典型病例临床过程可分为以下4期。  
感染期 
此期为病毒血症期,持续3~5天。急性起病,寒战、发热(可达39℃~41℃),全身不适,头痛、畏光、腰部和下肢疼痛(特别是膝关节)、肌痛、厌食、恶心、呕吐、烦躁、易怒、头晕等,但症状无特异性。  
体格检查可有相对缓脉,皮肤、结膜牙龈充血,特征性舌苔改变(舌边尖红伴白苔),肝大和上腹压痛。
缓解期
发病3~5天后,患者进入缓解期,体温下降,症状减轻。大多数患者开始恢复,但约15%的患者在48小时之内病情再次加重,进入第三期(中毒期)。
中毒期
此期又称肝肾损害期,特点是病情再次加重,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表现,常累及肝脏、肾脏和血液系统等。临床表现为体温再次升高,黄疸逐渐加重,频繁呕吐,上腹痛,可出现多部位出血,如皮肤点、瘀斑、鼻、黏膜出血,甚至腔道大出血、休克。肾功能异常,蛋白尿、血尿,尿量减少,甚至无尿。心电图可见ST-T异常,少数可出现急性心脏增大。神经系统表现为躁动、妄、昏迷脑脊液检查压力明显增高,蛋白升高但白细胞升高不明显。进入中毒期的患者约有50%死亡。
恢复期
恢复期可持续2~4周。体温下降至正常,症状逐步消失,器官功能逐步恢复正常。但疲乏症状可持续数周。黄疸转氨酶升高可持续数月。有报道患者可在恢复期死亡,多死于心律失常
检查诊断
检查 
一般检查
早期血象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多,中性粒细胞数减少,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减少。尿蛋白增多,粪便隐血试验常呈阳性。心电图可示ST-t波异常、PR和QT间期延长改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有黄疸的病例血清总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平行升高,并可出现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升高。死亡病例肝、肾功能改变更为明显。 
血清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一些特殊症状如发热、黄疸、相对缓脉、蛋白尿等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来自疫区或近期(3~14日)去过疫区旅行者,出现发热、黄疸均应考虑黄热病的可能,及早进行特异性病原学血清学检查。重症病例诊断较容易,可根据流行病学史、发热、黄疸、颜面充血、相对缓脉、大量黑色呕吐物及蛋白尿等做出诊断。对于轻型和隐性感染者,单靠临床资料难以确诊,血清学试验及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黄热病毒核糖核酸的检测,对该病特别是轻型病例确诊有较大意义。
鉴别诊断
黄热病应与疟疾登革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疾病鉴别。并需注意黄热病常可与疟疾及登革热同时合并发生。
疟疾
常发生于热带亚热带,有蚊虫叮咬史,但疟疾临床特点是发热、寒战、大汗周期性发作,一般无出血、黄疸和尿蛋白,如果血液中找到疟原虫鉴别诊断不困难。
登革热
常发生于热带和亚热带,有蚊虫叮咬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和皮疹,外周血免疫细胞血小板明显下降,血清学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肾综合征出血热
好发于秋季收割季节,往往有鼠类接触史,农民为高发人群。表现为发热、头痛、腰痛、全身关节酸痛,但有皮肤出血点,结膜充血,醉酒貌,异形淋巴细胞升高,血小板明显减少,尿蛋白阳性,肾功能异常,肾综合征出血热抗体IgM阳性,则有助于诊断。
治疗
黄热病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一般治疗  
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采取有效防蚊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有频繁呕吐、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对症和支持治疗
中医治疗
可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及辨证选择中成药或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预防免疫
预防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黄热病最为重要的方法。黄热病疫苗安全、高效、价格合理,一剂黄热病疫苗足以达到持续免疫、终生防护的效果,不需要加强注射。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接种后10天内可以为80%至100%的接种者提供有效免疫,在30天内可为99%以上的接种者提供有效免疫。
黄热病疫苗很少见有副作用。不宜接种疫苗的人通常包括:9个月以下的婴儿;孕妇(在发生黄热病疫情期间感染风险较高的除外);对鸡蛋蛋白严重过敏者;以及因患有有症状的艾滋病毒感染/艾滋病或因其它原因而患有严重免疫缺陷病者,或患有胸腺疾病患者。
流行病学
黄热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南美洲中美洲热带地区,亚洲的热带国家也有分布。据WHO统计数据,黄热病在流行地区全年均可发生,蚊媒活跃季节高发。在南美洲和非洲,每年3~4月病例较多。在无黄热病流行的国家/地区中有少量输入性病例。
1988~1990年是黄热病活跃期,3年全球总计发病8685例,死亡2643例,这是自1948年以来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最大数量的发病数和病死数。实际情况更为严重,全球每年估计的发病数为20万例,死亡接近3万例。该疾病仅在非洲和南美某些国家中呈地方性流行。黄热病地方性周期性的暴发流行中,非洲受感染者较多且病情重,病死率高达20%~80%,且受疾病侵袭者多为儿童。
南美洲,黄热病是成年林区工人中的一种突出的疾病。所有报道的病例都发生在与森林有周期性接触的感染者中。1988~1990年流行期内所发生的552例患者和449例死亡病例中,绝大多数由波里维亚和秘鲁报道,剩余病例则是由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法属几内亚报道。
研究进展
该研究显示,黄热病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接种YF-17D减毒活疫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尽管YF-17D已被全球认可,但是疫苗接种所致的不良反应时有报道;同时由于YF-17D是源自鸡胚培养的减毒活疫苗,不适用于周岁内婴儿、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因此仍有必要研发更加安全有效的新型黄热病疫苗。研究显示,新型黄热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究主要包括病毒样颗粒(VLP)、单轮感染性颗粒(SRIP)和BinJ/YFV-prME嵌合疫苗。
相关文化
影视
美国电影《黄热病》于1938年上映,讲述了在美西战争临近结束时的哈瓦那,黄热病杀死了数以千计的古巴及美国军人,美国陆军医疗队医生Walter Reed(Lewis Stone饰演)和他的同事们一起抗战黄热病。
邮票
1914年美国发行的邮票,纪念修建巴拿马运河时,由于大批工人死于黄热病而未能完工。在整顿施工环境、扑灭病媒蚊后,第二次修筑运河才顺利完工。
美国发行的邮票,纪念克拉拉·路易丝·马斯,其是美国护士,自愿为医学实验研究当志愿者,结果死于黄热病。
1981年古巴发行的邮票,纪念古巴医生芬利,其最先提出黄热病是由埃及伊蚊传播的理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此设立了卡洛斯·J·芬利奖。
参考资料
带你认识黄热病.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4
黄热病诊疗方案(201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03-13
黄热病基本知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03-13
【疫情】揭开黄热病面纱.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3
黄热病防治知识GET!.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4
黄热病.世界卫生组织.2024-03-13
医史邮踪 | 第二十六期:黄热病.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3
目录
概述
命名
历史
发现过程
大流行
分型
病原学
传播机制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感染期 
缓解期
中毒期
恢复期
检查诊断
检查 
一般检查
血清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疟疾
登革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
治疗
一般治疗  
对症和支持治疗
中医治疗
预防免疫
预防
疫苗接种
流行病学
研究进展
相关文化
影视
邮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