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病毒,YFV)为单股正链
核糖核酸病毒,属于
黄病毒科
黄病毒,经蚊叮咬传播可引起一种急性传染病,即黄热病(Yellow fever)。
1648年,在
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发生了人类记载的第一次黄热病流行。18、19世纪在美洲东部地区多次形成黄热病疫情,其中在1793年
美国的黄热病大流行中,至少有50万人患病。1960~1962年,
埃塞俄比亚发生严重大流行,约10万人感染,死亡3万人。2016年,在
安哥拉和
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生了2次
黄热病城市疫情,同年3月12日,中国发现首例境外输入黄热病患者。
黄热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0~60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
基因组长度约为11kb,其主要侵犯内脏,如肝、肾和心脏。黄热病潜伏期通常为3~6天,也可长达10天,临床特征为发热、剧烈头痛、
黄疸、出血及蛋白尿等。该病典型病例临床过程可分为感染期、缓解期、中毒期、恢复期,进入中毒期的患者约有50%死亡。该病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其预防的最重要方法是接种黄热病疫苗。
据WHO统计数据,
黄热病在流行地区全年均可发生,蚊媒活跃季节高发。在
南美洲和非洲,每年3~4月病例较多。在无黄热病流行的国家/地区中有少量输入性病例。截至2023年,非洲有34个国家、
中美洲和南美洲有13个国家属于黄热病的流行国家,或者有黄热病流行的地区。
命名
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病毒)为单股正链
核糖核酸病毒,属于
黄病毒科(
病毒科)
黄病毒(Flavivirus)。由
黄热病毒引起,经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为黄热病(Yellow fever)。“黄”是指“
黄疸”,“热”为“发热”,发热和黄疸是
黄热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历史
发现过程
黄热病毒起源于非洲。早在16世纪,黄热病毒及其蚊媒就由
西班牙殖民者从
西非航行的船只带到西印度群岛。1648年,在
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发生了人类记载的第一次黄热病流行。后来,通过沿海
商船及其感染者的活动,黄热病毒被传播到美洲东部地区,并在18、19世纪多次形成疫情。
1881年8月,
古巴医生卡洛斯·芬利通过对古巴当地的两种蚊子(致倦库蚊和埃及伊蚊)的观察和实验,提出埃及伊蚊就是
黄热病传播的蚊媒(“伊蚊假说”)。
1927年,斯托克斯(Stokes)等使用
猕猴从
尼日利亚患者的血液标本中首次分离出黄热病毒,命名该病毒株为Asibi株,后该病毒株被公认为黄热病毒原型株。
大流行
1793年,美国费城黄热病大流行,全市五分之一的人口死于黄热病。其后疫情沿
密西西比河深入到北美中心地带,
美国至少有50万人患病。随后1800年,
西班牙发生黄热病,死亡至少6万人。
1878年夏,
美国南部地区发生
黄热病疫情,12万多人被感染,2万多人死亡。最先被确诊的是来自
古巴的一位小男孩,其感染的病毒来源于
哈瓦那。
1960~1962年,
埃塞俄比亚发生严重大流行,100万人口中约10%感染,其中死亡3万人。
2012年,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发生了黄热病疫情,造成了849例疑似病例,包括171例死亡病例(病死率为20%)。
2016年,在
安哥拉的
罗安达和
刚果的
金沙萨两地发生了2次黄热病城市疫情,并从安哥拉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进行国际蔓延。同年3月12日,中国发现首例境外输入
黄热病患者,之后陆续发现五例输入性病例,均来自安哥拉。
截至2023年,非洲有34个国家、
中美洲和
南美洲有13个国家属于
黄热病的流行国家,或者有黄热病流行的地区。
分型
黄热病毒只有1个
血清型。系统发育研究已经确定了黄热病毒的7种主要
基因型,包括5种非洲型和2种南美洲型。5种非洲的基因型(
安哥拉型、东非型、东非/
中非型、
西非Ⅰ型、西非Ⅱ型)在
核苷酸水平上相差10%~23%。南美洲型(基因型Ⅰ、基因型Ⅱ)与非洲型在
核苷酸水平相差最高达16%,2种南美洲型间相差大约5%。
病原学
黄热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0~60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
基因组长度约为11kb。
黄热病毒具嗜内脏如肝、肾、心等(人和
灵长目)和嗜神经(
小鼠)的特性。经鸡胚多次传代后可获得作为疫苗的
毒力减弱株,这种毒力减弱株作为疫苗已广泛用于
黄热病的预防中。此外,该病毒尚可在猴脑、鼠脑、人羊膜、口腔上皮癌(KB)细胞及子宫颈癌(HeLa)细胞中生长。
黄热病毒极不稳定,室温下易死亡。不耐酸、不耐热。60℃30分钟可灭活,70%
乙醇、0.5%
次氯酸钠、脂
溶剂、
过氧乙酸等
化学消毒剂及
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但其在血中能于4℃保存1个月,在50%
丙三醇溶液0℃以下可存活数月,于-70℃或冷冻干燥条件下可保持活力数年。
黄热病毒可与
病毒科其他成员如
骨痛热症病毒、
西尼罗河病毒、圣路易脑炎病毒、
寨卡病毒病等产生交叉
血清学反应。
传播机制
传染源
按照传播方式,
黄热病主要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城市型的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特别是发病5日以内的患者,以“人-埃及伊蚊-人”的方式循环。丛林型的主要传染源为猴及其他非人
灵长目,以“猴-非洲伊蚊或趋血蚊属等-猴”的方式循环,人因进入丛林被蚊叮咬而感染。
蚊叮咬感染病毒的人或非人灵长动物后,经8~12天可具传染性。受感染的蚊可终生携带病毒,并可经卵传代。
传播途径
主要经蚊叮咬传播。城市型黄热病传播媒介主要是
埃及伊蚊。丛林型的媒介蚊种比较复杂,包括非洲伊蚊、辛普森伊蚊,趋血蚊属、煞蚊属等。
易感人群
人对黄热病毒普遍易感。感染或接种疫苗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发病机制
黄热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毒可在叮咬部位复制,通过
淋巴和血液扩散至其他器官和组织,并在其中不断繁殖,然后释放入血,引起病毒血症,主要侵入肝脏、脾脏、心脏、
骨髓和
横纹肌等。
靶器官损害可能为病毒直接作用所致。肝脏是主要靶器官,患者由于肝脏受损而出现
血清转氨酶、
胆红素升高和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同时可见肾脏、心脏等受累。肝脏和脾脏的
巨噬细胞产生的
肿瘤坏死因子(TNF)等
细胞因子、氧自由基堆积、内皮细胞损伤、微血栓形成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多脏器损害和休克的可能原因。出血可能是由于
血小板减少、
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在肝脏合成减少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原因引发。
临床表现
潜伏期通常为3~6天,也可长达10天。人感染黄热病毒后大多数无症状或轻症感染。典型病例临床过程可分为以下4期。
感染期
此期为病毒血症期,持续3~5天。急性起病,寒战、发热(可达39℃~41℃),全身不适,头痛、畏光、腰部和下肢疼痛(特别是
膝关节)、肌痛、厌食、恶心、呕吐、烦躁、易怒、头晕等,但症状无特异性。
体格检查可有相对缓脉,皮肤、
结膜和
牙龈充血,特征性
舌苔改变(舌边尖红伴白苔),肝大和上腹压痛。
缓解期
发病3~5天后,患者进入缓解期,体温下降,症状减轻。大多数患者开始恢复,但约15%的患者在48小时之内病情再次加重,进入第三期(中毒期)。
中毒期
此期又称肝肾损害期,特点是病情再次加重,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表现,常累及肝脏、肾脏和血液系统等。临床表现为体温再次升高,
黄疸逐渐加重,频繁呕吐,上腹痛,可出现多部位出血,如皮肤点、
瘀斑、鼻、黏膜出血,甚至腔道大出血、休克。肾功能异常,蛋白尿、
血尿,尿量减少,甚至无尿。
心电图可见ST-T异常,少数可出现急性心脏增大。
神经系统表现为躁动、妄、
昏迷,
脑脊液检查压力明显增高,蛋白升高但
白细胞升高不明显。进入中毒期的患者约有50%死亡。
恢复期
恢复期可持续2~4周。体温下降至正常,症状逐步消失,器官功能逐步恢复正常。但疲乏症状可持续数周。
黄疸和
转氨酶升高可持续数月。有报道患者可在恢复期死亡,多死于
心律失常。
检查诊断
检查
一般检查
早期血象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多,中性粒细胞数减少,
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减少。尿蛋白增多,粪便隐血试验常呈阳性。
心电图可示ST-
t波异常、PR和QT间期延长改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有黄疸的病例血清总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平行升高,并可出现凝血时间及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升高。死亡病例肝、肾功能改变更为明显。
血清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
诊断
根据
流行病学资料及一些特殊症状如发热、
黄疸、相对缓脉、蛋白尿等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来自疫区或近期(3~14日)去过疫区旅行者,出现发热、黄疸均应考虑
黄热病的可能,及早进行特异性
病原学和
血清学检查。重症病例诊断较容易,可根据流行病学史、发热、黄疸、颜面充血、相对缓脉、大量黑色呕吐物及蛋白尿等做出诊断。对于轻型和隐性感染者,单靠临床资料难以确诊,血清学试验及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黄热病毒
核糖核酸的检测,对该病特别是轻型病例确诊有较大意义。
鉴别诊断
黄热病应与
疟疾、
登革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疾病鉴别。并需注意黄热病常可与疟疾及登革热同时合并发生。
疟疾
常发生于
热带和
亚热带,有蚊虫叮咬史,但疟疾临床特点是发热、寒战、大汗
周期性发作,一般无出血、
黄疸和尿蛋白,如果血液中找到
疟原虫鉴别诊断不困难。
登革热
常发生于热带和亚热带,有蚊虫叮咬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和
皮疹,外周血
免疫细胞和
血小板明显下降,
血清学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肾综合征出血热
好发于秋季收割季节,往往有鼠类接触史,农民为高发人群。表现为发热、头痛、腰痛、全身关节酸痛,但有皮肤出血点,
结膜充血,醉酒貌,异形
淋巴细胞升高,血小板明显减少,尿蛋白阳性,肾功能异常,肾综合征出血热抗体IgM阳性,则有助于诊断。
治疗
一般治疗
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采取有效防蚊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有频繁呕吐、
消化道出血时应
禁食、静脉补液,维持水、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对症和支持治疗
中医治疗
可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及辨证选择中成药或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预防免疫
预防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黄热病最为重要的方法。黄热病疫苗安全、高效、价格合理,一剂黄热病疫苗足以达到持续免疫、终生防护的效果,不需要加强注射。该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接种后10天内可以为80%至100%的接种者提供有效免疫,在30天内可为99%以上的接种者提供有效免疫。
黄热病疫苗很少见有副作用。不宜接种疫苗的人通常包括:9个月以下的婴儿;孕妇(在发生
黄热病疫情期间感染风险较高的除外);对
鸡蛋蛋白严重过敏者;以及因患有有症状的
艾滋病毒感染/艾滋病或因其它原因而患有严重
免疫缺陷病者,或患有
胸腺疾病患者。
流行病学
黄热病主要流行于非洲、
南美洲和
中美洲等
热带地区,
亚洲的热带国家也有分布。据WHO统计数据,黄热病在流行地区全年均可发生,蚊媒活跃季节高发。在南美洲和非洲,每年3~4月病例较多。在无黄热病流行的国家/地区中有少量输入性病例。
1988~1990年是
黄热病活跃期,3年全球总计发病8685例,死亡2643例,这是自1948年以来向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最大数量的发病数和病死数。实际情况更为严重,全球每年估计的发病数为20万例,死亡接近3万例。该疾病仅在非洲和南美某些国家中呈地方性流行。黄热病地方性
周期性的暴发流行中,非洲受感染者较多且病情重,病死率高达20%~80%,且受疾病侵袭者多为儿童。
在
南美洲,黄热病是成年林区工人中的一种突出的疾病。所有报道的病例都发生在与森林有周期性接触的感染者中。1988~1990年流行期内所发生的552例患者和449例死亡病例中,绝大多数由波里维亚和
秘鲁报道,剩余病例则是由巴西、
哥伦比亚、
厄瓜多尔和法属
几内亚报道。
研究进展
该研究显示,黄热病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接种YF-17D减毒活疫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尽管YF-17D已被全球认可,但是疫苗接种所致的不良反应时有报道;同时由于YF-17D是源自鸡胚培养的减毒活疫苗,不适用于周岁内婴儿、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因此仍有必要研发更加安全有效的新型黄热病疫苗。研究显示,新型黄热病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究主要包括病毒样颗粒(VLP)、单轮感染性颗粒(SRIP)和BinJ/YFV-prME嵌合疫苗。
相关文化
影视
美国电影《黄热病》于1938年上映,讲述了在
美西战争临近结束时的
哈瓦那,黄热病杀死了数以千计的
古巴及美国军人,美国陆军医疗队医生Walter Reed(Lewis Stone饰演)和他的同事们一起抗战黄热病。
邮票
1914年美国发行的
邮票,纪念修建
巴拿马运河时,由于大批工人死于
黄热病而未能完工。在整顿施工环境、扑灭病媒蚊后,第二次修筑运河才顺利完工。
美国发行的邮票,纪念克拉拉·路易丝·马斯,其是美国护士,自愿为医学实验研究当志愿者,结果死于黄热病。
1981年古巴发行的邮票,纪念古巴医生芬利,其最先提出黄热病是由埃及伊蚊传播的理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此设立了卡洛斯·J·芬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