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验分析论(
德语:Transzendentale Analytik ,英语:Transcendental Analytic)是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理论的三个主要部分之一,出自《纯粹理性批判》。先验分析论主要讨论了纯粹知性概念的性质,以及知性概念如何综合统一感性经验、并形成自然科学知识的问题。
近代
经验主义哲学家
大卫·休谟突破了传统的因果必然规律,认为在现有知识中所认为的那些规律和法则只是主观心理上的习惯性联想,这一观点使得
近代自然科学的哲学根基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伊曼努尔·康德为回应怀疑论的挑战,主张调和经验论和
理性主义。先验分析论的价值在于针对
理性主义和经验论所提出的问题,开始了先验的思考,试图在对于现象界的认识中给以往的
形而上学找一种可靠性的根据和客观必然性。先验分析论主要分为概念分析论和原理分析论,前者研究知性概念的性质、效用,后者讨论人的知性如何运用先验的时间图型和先验原理使知性与感性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知识。在概念分析论中,
伊曼努尔·康德提出知性的能力就是运用范畴的能力,这种能力通过判断把各种各样的观念统摄于一个共同的观念之下,形成间接的知识,因而知性就是思维的能力或判断的能力。由于范畴与判断的这种密切关系,因而可以通过判断而找出范畴。而原理分析论主要包括图型论、直观的公理等四条纯粹知性先验原理和本体与现象的区分等内容。
康德的先验分析论考察了知性的先天性、先验统觉综合统一经验的功能、综合过程中图型的作用、自然科学如何可能等问题,在其批判哲学的认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先验分析论作为纯粹理性批判体系的一部分,一方面进一步强调了“
先验感性论”中所阐明和演绎的知识原理的形式权能,另一方面则通过对传统
形而上学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清算,为未来可能呈现的形而上学奠定了基础。
原文出处及著作梗概
在
伊曼努尔·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中,“先验分析论”的位置处在“先验逻辑”的第一部分,“先验逻辑”包括“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
整个《纯粹理性批判》的论述框架如下图:
提出背景
勒内·笛卡尔以来的近代哲学主要讨论认识论问题,即“人的知识从哪里来”“知识的性质”“何为可靠的知识”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又形成了经验论和
理性主义两大流派,经验论哲学家们强调感性经验对人类认识的作用,而唯理论哲学家们则重视“天赋观念”等人类先天具有的认识能力和原则对人类知识的影响,其中对
伊曼努尔·康德影响最大、成为其批判哲学的主要批判对象的是
大卫·休谟和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的哲学。
休谟怀疑主义的启示
康德在哲学上出身于莱布尼茨一沃尔夫学派,最初也持唯理论的观点。但是,在
艾萨克·牛顿自然科学理论的影响下,康德开始偏离唯理论而逐渐转向经验论,企图通过经验的途径来论证因果性等理性原理的普遍有效性。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对休谟关于因果性的怀疑论学说的新思考,却对康德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影响。休谟使
伊曼努尔·康德觉悟到,在理论哲学(思辨哲学)的探索中,需要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之外另辟新径。
伊曼努尔·康德虽然承认休谟对独断的唯理论和独断的经验论的驳斥是“不可反驳的”,他却并不同意休谟本人对因果性问题的解决办法,即把因果性只看做出自人的习惯性联想和期待,只表达人的一种自然信念的心理活动,似乎它只具有一种主观心理上的“必然性”。康德认为,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仅
形而上学走向了终结,以
艾萨克·牛顿为代表的
自然科学也将失去普遍必然的确定性和有效性,失去客观真理的价值和尊严。
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说
莱布尼茨的《
人类理智新论》对
伊曼努尔·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思想的形成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
大卫·休谟一样,莱布尼茨也对把感觉和经验、归纳和例证当作一切真理的普遍必然性基础的观点进行了彻底的驳斥。
理性主义和
经验论的共同立场,坚定了康德从休谟那里得到的启示:唯理论的缺陷并不能单从经验论中得到补足。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看来,理性之所以是普遍必然真理的基础,是因为它本身并不是一块被动接受外界事物的“白板”,而是先天固有一些天赋的内在原则,不过这些原则并不是“自明地”、现成地存在于心中, 而是以潜能的形式、作为先天的必然联系而存在于后天形成的感觉经验中,并起着与这些感觉经验相适应的、但常常感觉不到的现实作用。而理性的机能主要不在于把感觉材料变成概念,而在于依据自身的能力在获得普遍必然的知识上作出自己的贡献,这就是建立起感觉经验和实在世界所服从的必然规律。在建立必然规律时,理性并不以感觉经验为依据,但离开了感觉经验也无法想到它们。理性必须凭感觉经验提供的机缘,反省内心, 才能发现这些规律。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的这些思想对于
伊曼努尔·康德解决
大卫·休谟提出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启发,成为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关于知识的形式和内容相互关联这一思想的重要来源。
康德的哥白尼革命
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是在假设存在着先天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 他从数学和
自然科学的革命中得到启发,怀疑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存在着理性的先天原则,正是根据这些先天原则,人能够不断扩展自身的知识,正如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中所进行的那样。康德把这样一些根据先天原则而获得的知识叫作先天知识。先天知识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中已经是既定事实,
伊曼努尔·康德猜测在
形而上学领域也能得到这样的知识,由此形而上学也会走上科学的道路。这种先天知识在康德这里叫作“先天综合判断”。
康德认为,
形而上学因其本性,注定是由一些先天综合判断构成的。因为形而上学包含着一些理性的先天概念,例如
雅威、自由和不死等,但形而上学的判断不能仅仅通过分析这些先天概念而得到,还必须有所扩展,所以“形而上学至少就其目的而言纯粹是由先天综合命题组成的”。那么,这种形而上学的先天综合判断究竟是否可能,以及是如何可能的就是《
纯粹理性批判》要解决的课题。在解决这个课题的同时,
伊曼努尔·康德回答了数学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以及
自然科学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这些就构成《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
论述结构
康德的先验分析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的概念分析论和第二部分的原理分析论。
在概念分析论中,康德提出知性的能力就是运用范畴的能力,这种能力通过判断把各种各样的观念统摄于一个共同的观念之下,形成间接的知识,因而知性就是思维的能力或判断的能力。由于范畴与判断的这种密切关系,因而可以通过判断而找出范畴。判断分为量的判断、质的判断,关系判断、样式判断四类。这四类判断与范畴的每一类的三种判断与范畴均带有肯定、否定、肯定否定的统一的性质,是正、反、合的辩证关系的最早表达。概念分析论阐明先验统觉的原始综合统一作用,它具有自我意识的客观统一性,各种范畴均在其统率下发挥作用,只有从属于范畴的作用,感性直观中的经验材料才可能进入到一个意识之中,而且范畴也只有运用于经验材料中才有它的形成知识的作用,范畴不可能在经验材料之外有其他的运用。
在原理分析论中,
伊曼努尔·康德在第一章“纯粹知性概念的图型法”中提出要使范畴可适用于时间性直观的对象,范畴就需要“图型化”。康德认为图型必然与范畴相一致,因而图型也限制范畴,没有图型,范畴不能形成知识,即质料对形式也有决定作用。图型只是现象的图型,而非自在之物的图型,它通过想像的综合作用把直观中的统一性与范畴的统一性结合起来,归结为统觉的统一性。“纯粹知性的原理的体系”划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论证支持了范畴应用原理的必然性。最后一章“把所有对象区分为显象和本体的根据”以及的附录“反思概念的歧义”,则引出了前述知识分析的消极否定的、限制性的意涵。
主要内容
概念分析论
先验分析论的第一部分是“概念分析论”,它分析知性自身的活动,以找到植根于它的那些先天的纯粹概念体系,并证明以它们为根据的先天综合判断才是一切经验和自然科学知识之所以可能的条件。因此,概念分析论分为两个步骤,一是从人的知性活动中发现一切纯粹知性概念,即“范畴”的体系,二是说明这些范畴为什么必然成为一切有关对象的经验知识之可能性条件,亦即对范畴的客观有效性作一种“先验演绎”。
先验逻辑的理念
所谓“理念”,在这里大体上可以理解为“概念”的意思,但并非指一般的、带有经验内容的概念,而是纯粹理性的概念。为了阐明“先验逻辑”的理念,康德首先讨论了一般意义上的“逻辑”的概念,因为先验逻辑只是“逻辑”的一个新的种类。
一般逻辑
在康德看来,要确定一般“逻辑”的概念,首先要做的是把逻辑的知识和感性的非逻辑的知识区分开来,阐明二者的差异、·关系和各自的不同功能;其次是研究一般逻辑中包含有哪几种类型,并且也阐明这些不同逻辑之间的差异、关系和各自的功能。所以对“一般逻辑”的讨论就有两个内容,一是讨论感性和知性的差别和关系,一是讨论逻辑的分类。
感性与知性的差别和联系
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人们的知识产生自两个基本的内心根源,其一是接受表象,其二是凭这些表象认识一个对象的能力。”“感受性”即是感性,“自发性”即是理性。
康德认为,感性与知性既然都是构成知识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因此它们之间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过去经验派和理性派各执一端地看待人类知识,都是片面的。因为这两者同等重要,不能互相代替,只有相互联合起来才能产生知识。在任何知识中都必须由感性来提供出对象,即提供出感觉材料的内容,但另方面,又必须由知性产生出概念,即构成知识的形式。内容和形式缺一不可,且单独来看,知性是不能直观的,人类的直观永远只能是感性的;而感性又不能思维,人类的思维永远是知性的。所以康德说:“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只有一方面使概念感性化,即把它在直观中的对象提供给它,另方面把直观智性化,即把它们置于概念之下,使之成为可理解的,这样才能使感性要素与理性要素结合起来构成知识。
一般逻辑的划分
康德在“一般逻辑”这一概念之下,划分出两种不同意图的逻辑,一种是为了知性的普遍使用的,称之为“普遍的逻辑”;一种是为了知性的特殊对象而使用的,只能作为某一特定学科或对象之研究工具,不具有先天的普遍性,只有普遍的逻辑才可以称为“基本的逻辑”。在普遍的逻辑中又可分出两种:一是纯粹的普遍逻辑,它具有绝对必然的规则,而在知性的一般论证中被分析地使用。另一种是“应用的”普遍逻辑。
伊曼努尔·康德着重考察的是纯粹的普遍逻辑。康德认为,只有它才属于纯粹理性的学说,因为它独立于感性和任何经验内容,因而也独立于心理学,具有先天的普遍必然性。由于康德重视传统形式逻辑,因此他将形式逻辑视之为一切正确思维方法不可或缺的基础。
但康德又看到,要获得真理性知识,光是有形式逻辑还是不够的,因为真理的普遍形式标准固然是真理不可缺少的消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它不足以揭露内容的错误,形式上合乎法规的知识仍有可能与其对象、内容相矛盾而不成其为真理。此外,思维之功用也不仅在于分析的使用,更重要的却在于综合,不仅在于说明现有的知识,更在于获取新的知识。由于形式逻辑的这些缺陷,
伊曼努尔·康德认为,有必要建立一门新型的
逻辑学来补充形式逻辑撇开内容、只谈形式的不足,但又不能像后天经验科学的“特种的逻辑”那样,只是某门科学的工具论,而没有普遍性和先天的必然性;新逻辑应该力求成为“纯粹理性的工具论”,即以纯粹理性本身为对象、并能产生纯粹理性体系的“工具”,而“
纯粹理性批判”则是对这工具的预先检查和“准备”。这就是“先验逻辑”。
纯粹知性概念—范畴
发现一切纯粹知性概念之途径
康德认为,对纯粹知性单独进行分析而排开一切经验对因素时,所获得的只能是那些纯粹的概念。
伊曼努尔·康德要求这些概念(1)必须是纯粹先天的;(2)是来自思维或知性的;(3)是最基本的而不是派生的;(4)是完备的、成体系的。康德主张不能像他那样仅凭机遇和
偶然性去发现和拼凑范畴,而必须有方法、有途径地按照“先验的线索”来系统地揭示这些概念的关联,并根据统一的规则将各个概念各安其位,从而能先天地确定这个概念系统的完备性。否则的话,凭借经验的观察所能列举的范畴再多、再细致,也只能是无次序、无系统的随意罗列,而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和先天的确定性。
伊曼努尔·康德认为,发现一切纯粹知性概念的途径,只需按照以往形式逻辑已经提供出来的判断分类,就可以找到与之相应的纯粹知性概念。康德解释说是因为知性和感性不同,它是由概念以产生知识的思维能力。他认为只有一种方式——利用概念来作出判断,可以由概念产生知识。概念、判断都是对对象的间接知识,因为形式逻辑可以不管对象,只研究判断的形式方面,将它看做将各种不同表象分析地归于一个共同表象之下的机能,而忽视了这种机能正是以纯粹概念所体现的知性自发的、能动的综合统一为依据的,忽视了不同的表象之所以能分析地包含于某个表象中,是因为它们本身先已作为一些综合的表象被给予了。
逻辑判断表
伊曼努尔·康德认为,只要抽去判断的经验内容,只考察其形式本身就可以做到判断形势中找到蕴含在其中的纯粹概念。在判断中,知性的逻辑机能可以归摄为四项,每项下又有三个环节。
首先,对于“量”的判断,他声明这里与通常形势逻辑的分法不同,增加了一项“
单称判断”。他说,通常形势逻辑在使用判断进行推理时,用不着把单称判断和全称判断区分开来,因为单称判断没有外延,它本身就是全部,因而可以当全称判断看待而不会出错。但如果把单称判断看做知识,从其量的方面与其他知识相比较,就可以见出单称判断与全称判断的区别了。
其次,在“质”的判断中,
伊曼努尔·康德同样也从先验逻辑出发增添了一个第三项——无限判断。形式逻辑通常把无限判断与肯定判断同归于一类,即看做“甲是x”的一种,哪怕这x是否定的(非乙)。但康德指出无限判断之所以能在逻辑形式上被当作对甲的肯定或限制,并非是因为“非乙”对甲作了任何外延上的限制,而只是作了内涵上的排除。就外延说,“非乙”的范围仍是无限的,即使再多排除一些,剩下的部分仍是无限广大,却始终不能看肯定地确定甲到底“是”什么。因此康德说只有从知识的内容上看,“非乙”才有某种肯定的价值。
伊曼努尔·康德了过去形式逻辑中的简单判断与复杂判断、有条件判断与无条件判断的划分,并删去了复杂判断中的连缀判断,只把剩下的直言、假言、选言三种判断合起来称为“关系”判断,并解释了三种判断中“关系”的意义。直言判断是一个判断中主谓项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假言判断是两个判断之间的因果关系,选言判断是两个以上判断之间的协同关系。康德特别强调的是选言判断在认识内容上所体现的综合性含义。选言判断的各个选言肢则不但不能一个从另一个逻辑地推出来,而且根本是逻辑上的对立关系;但正因为它们互不相容,它们才能在其总和善变共同构成某个惟一给予的知识的全部内容范围,并由此分析地包含了真实的知识于它们关系之中。
伊曼努尔·康德把它们之间这种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共同确定某种知识到关系称为“协同性”。
康德首次对模态对判断作了清晰的整理。他把模态判断对特征规定为“对判断的内容毫无贡献,而只涉及系词对一般思维之关系上的价值,认为模态判断只是就思维的形式规律表达主观上对系词“是”的确定程度的一种确定方式。
或然判断表达了主谓项的联结是逻辑地实在的,其实在性根据和标准是形式逻辑的充足理由律;必然判断表达了主谓项的联结是逻辑地必然的,其必然性根据和标准是形式逻辑的排中律。
范畴表
伊曼努尔·康德按照知性在判断中的逻辑机能与在直观中杂多的综合统一机能相一致的关系,从上述判断的分类表中相应地得出了范畴表。康德把知性的纯概念称为“范畴”,最早是在1772年致赫茨的信中提出的,这也是近代哲学史上首次重新启用
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一词。
这里的第一列范畴表对应判断表中的全称、特称和
单称判断。康德认为量的范畴在实际使用中不是按形式而是按“关于对象的一切知识”中的“概念的单一性”来理解单一性的。即所谓“质的单一性”。
第二列范畴表对应判断表中的肯定的、否定的和无限判断。
伊曼努尔·康德谈到无限判断为何对应限制范畴解释说道,外延看是无限的判断,其所以具有某种肯定的价值并不是由于它的无限的外延,而是由于它在内涵即知识内容上的某种限制。
第三列与之相对应的判断为直言的、假言的和选言的。在康德看来,协同性和选言的这种绝对的对立同样是由于只注意到各选言肢的外延,如果能同时注意其内涵,则可以说“就这些命题共同满足了真正知识的领域而言,选言判断却同时也包含它们的一种协同关系。”
第四列与判断表中的或然的、实然的和必然的相对应。
伊曼努尔·康德说模态判断的特点在于它对其内容“毫无贡献”,而只涉及系词与主观思维的关系,其它判断则既可作纯形式的分析的理解,也可从内容或内涵上来理解。因此,康德总结说,模态判断所包含的模态范畴也有这样的特点,它们只是规定经验对象和认识该对象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只是对客观事物的概念的一种主观综合原理。
范畴的先验演绎
知性纯概念或范畴为何是人类思考经验对象的先验条件,这是康德关于范畴的先验演绎要解决的问题。在康德看来,这是批判哲学中最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他先后写了两次,它在《
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中的描述侧重于知性的综合过程,第二版中则侧重于范畴在经验中的客观必然的运用。
先验演绎的原理
伊曼努尔·康德所谓的“演绎”,取自法律上的术语。法学家对一项法律行为的研究,不仅要弄清事实,而且要弄清这一事实的合法性。后者法学家们称为Deduktion,原有“引导,疏通”之意,哲学上称之为“演绎”,即陈述一事物的理论根据并将该事物合理地推导出来。演绎既有先验的,又有经验性的。但康德认为,经验性的演绎只是将一个概念通过经验的方式加以说明,仍然只涉及事实上的起源。既然经验性的演绎的前提和结论都只不过是偶然的事实,则对于经验性的概念来说这种演绎是可有可无的,而对于先天概念的普遍必然性在理念上的合法性,所以
伊曼努尔·康德要研究的是概念的先验演绎,即“对概念能够先天地和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加以解释”。
第一版中的演绎
康德在第一版中的先验演绎从人的知性的综合能力开始。感性直观的杂多材料被呈现给知性,知性对这些材料加以比较、归类联系和整理,康德称为“综合”。他把知性的综合过程分为三步:直观中把握综合、想象中再生综合和概念中认知的综合。他具体解释道,从把握的综合到再生的综合再到认知的综合,是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感性直观的材料越来越集中。最初,这些感性直观材料通过把握的综合形成相互联结的许多表象;然后,这些形形色色的表象又被想象力综合为可以在不同时间和空间里出现的具有同一性的各种表象;最后,这些杂多表象被概念综合为统一的对象。
第二版中的演绎
伊曼努尔·康德在第二版中的先验演绎则是从知性的联结入手。他认为,联结是感性直观的杂多被综合为统一的经验表象,这种知性的联结来源于先验统觉的综合统一性,康德认为,就联结的认识内容而言,先验统觉或自我意识的统一性是人类知识的最高原则,它把一切被给予的直观的杂多,在一个关于客体的概念中先天地和必然地联结起来。而就联结的逻辑形式而言,范畴是唯一能够使一切被给予的直观的杂多在一个意识中结合起来的条件,而直观之杂多所构成的经验则是范畴可能运用的界限。因而,范畴除了被运用于感性直观,没有客观有效性;范畴的客观有效性只是经验的客观有效性,除了被应用于经验对象之外,范畴在知识中没有其他的用途。
原理分析论
先验分析论在概念分析论之后还包含了“原理分析论”,在这里康德研究了第三种认识能力—判断力,即规摄带规则之下的能力。
纯粹知性概念的图型说
“图型”(Schema,又译“图式”、“构架”等)一词,本身具有直观的“图解”、“图表”的含义,但同时又具有抽象的“模型”、“模式”的含义。康德用这一术语来表达先验范畴与直观杂多联结的中介。而这种联结是需要一个图型。
图型之必要性及其作用
康德认为,将每个对象归摄到每个概念之下时,对象的表象都必须和这个概念是同质的,否则,对象和概念毫不相干,联结也就无法完成。但是,
伊曼努尔·康德发现,纯粹知性概念在与经验性直观相比较中是完全不同质的,它们在任何直观中都永远不可能找到。为此针对这一问题,康德认为必须建立一门判断力的先验学说,这个学说用来指出纯粹知性概念如何能一般地运用于现象之上这种可能性。
康德提出,必须有一个第三者,它一方面必须与范畴同质,另一方面与现象同质,并使前者应用于后者之上成为可能。这个表象被称为先验的图型。
由于知性的概念包含一般杂多的纯粹综合统一,而时间包含有纯粹直观中的某种先天杂多。于是
伊曼努尔·康德认为,先验的时间规定就它是普遍的并建立在某种先天规则之上,是与范畴同质的。因此康德得出结论认为,范畴在现象上的应用借助于先验的时间规定而成为可能,而后者作为知性概念的图型对于现象被归摄到范畴之下起了中介的作用。
康德得出总结说,将把知性概念在其运用中限制于其上的感性的这种形式的和纯粹的条件称为这个知性概念的图型,而把知性对这些图型的处理方式称为纯粹知性的图型法。
康德解释说,图型需要和形象区别开来,原因是图型可以是随时随地的产物,而自身的想象力的综合不会以任何单独的直观为目的,仅仅以对感性作规定时的统一性为目的。他将想象力取得形象的某种普遍的处理方式的表象,称为概念的图型。
伊曼努尔·康德在此之后还对其他几种图型作了解释说明:
量的图型:康德认为,数,它属于“时间系列”。数是“总包括同质单位的连续增加的表象”,其中体现了单一性,多数性和总体性范畴。数在量方面的统一性无非就是一般同质直观的杂多的综合统一性,它是通过人在“直观的把握”中产生世家本身而来的。
质的图型:程度,是属于“时间内容”,这是康德从“主观演绎”的视角理解“质的图型”,他认为,质的第一个范畴为实在性,它是指“存在”而言的,而存在则是指示在时间中有感觉与之相应的东西。
伊曼努尔·康德指出:“由于时间只是直观的形式,从而是对象作为现象的形式,所以在对象上与感觉相应的东西乃是一切对象作为物自体的先验质料。”
关系的图型:属于“时间的秩序”。康德解释说,“实体性”的图型是时间中实在的东西的表象,“因果性”的图型是时间中实在的东西前后相继的表象,“协同性”的图型是时间各实体以交互因果性的方式并存的表象,这三者都是建立在“实在性”这一质的图型之上的,但都进一步表明了实在的东西合乎时间本身的某种秩序或规则,而这种时间规定又正体现了相应的关系范畴的综合统一作用。
模态的图型:属于“时间的包容性”,
伊曼努尔·康德认为,“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图型是指各种不同表象的综合与一般时间的诸条件一致或不一致,“现实性”和“非现实性”的图型是指在某个确定时间里包容实有或不包含实有,“必然性”或“
偶然性”的图型是指一个对象实有被包容于一切时间中、或并非包容于一切时间中。
康德根据以上的图型得出结论认为,任何图型因此无非是按照规则的先天的时间规定而已。康德又从图型对于范畴的这种必不可少的作用中,进一步引出了另一方面的作用,即图型对于范畴的使用的限制作用。他指出,一方面,图型通过想象力的先验综合导致了内感官直观杂多的统一性,因而间接输入了知性之统觉统一性,体现了范畴在对象上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这也是范畴的惟一的作用。
纯粹知性的原理体系
所谓“纯粹知性的原理”,就是指人们一切经验知识、亦即一切自然科学知识所依赖的那些最高的先天综合命题,它们作为一切有关对象的综合知识之基础和根据,使这些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和客观有效性,因为这些原理正是先验统觉的本源的综合的客观统一以其诸范畴通过时间图型实现于经验对象之上的结果。
这一部分的第一节和第二节题为“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最高原理”,
伊曼努尔·康德认为虽然无矛盾原则只是真理的消极标准,但是它能在一切是分析所在与的概念之判断的情况下作为一种普遍的而又完全充分的标准。另一方面,康德认为,综合判断的原理是人们因之而能够超过所与的概念而加上一个述项,对它的关系既不是同一又不是矛盾的。这条原理爱是经验可能性的原理。虽然先验综合判断不能在逻辑上证明是从一些更高而更普遍的命题得出的,但是它们是能够有先验的证明,即作为感官经验的条件的。
纯粹知性一切综合原理的系统展示
第三节中,
伊曼努尔·康德在这里不涉及数理科学的基本命题,因为按他的见解,这些命题是以直觉的证据为基础。但是他认定它们客观有效性依靠两条原理,而着两条原理本身,在严格意义上,虽不是数学的,可是从先验的观点看,可以为着方便起来这样来描述它们的——两条原理是“知觉的公理”原理和“经验预测”原理。物理学家认为
应用数学的合法性是当然的,就没有机会来以公式形成这些原理。然而他毫无疑问地假定自然界符合
纯粹数学的严格要求,这就证明他是一个先行假定了这些原理的。而且这些原理既然包含有纯粹概念,因为一条原理体现着数的图型,而其他一条体现着质的图型,它们是在
先验感性论的范畴之外。而需要有类似于其他范畴的演绎之一种演绎的。
直观的公理
“延展”在
伊曼努尔·康德看来既包括空间的量又包括时间的量。康德将这条原理基于数的图型上的,而且他提出支援它的证明,所以是有意要说明一个知觉的对象,无论是空间的或时间的,其了解旨在人们使那图型起作用的限度内才有可能的。但是虽然康德论证所声明的目的,数本身是绝未提及的;而着省略之理由,无疑是康德已意识到任何这样的立场显然会引起的反对。所以,无疑不是明白地有意,而论证的那方面就留在幕后。
在其第一版的说法中,这论证的开始是以公式形式形成空间与时间的一种见解,正面地和感性论的见解对立的。
伊曼努尔·康德在第二版中用以整个论证的结论所加上的证明,无须特别的评语。但是康德指出,虽然在第一版的论证中所明白用以数人的,是在一切了解中必须综合,而综合这个名词除在当中和最后这两段里以外是没有使用到的。在第二版中所作出的证明里,这名词和它所代表的东西,两者都得到应有的显著地位。
知觉的预测
第一版“在一切表现中,其感觉和对象与感觉相应实在(拉丁文:reaitas phaenomenon)有强弱的量,或说强弱的度。”
第二版“在一切表现中,其为感觉对象之实在的有强烈的量或说强弱的度。”
伊曼努尔·康德在第一版解释预期这名词。第二与第三段作出这原理的证明。第四至第十段讨论空间、时间与变动的连续,及空洞的空间之不可能,而又给康德以机会来发挥他的物质之动力,从而指出先验哲学对于自然科学的原理之充分解释所能作出的贡献。第十一与第十二段,显然是康德后来插入的,作出原理的第二种证明,在一个重要方面是和第一种证明不相同的。在第二版中,以一个新的第一个段的形式,增加了类似于这第二种证明的第一个第三种证明。
伊曼努尔·康德在第二版中改变了原理的公式形式,他给出的理由是“感觉与这实在的”这短语之令人不能满意。
康德作了如下的证明。他认为“了解”,就是通过感觉发生而言,只占一顷刻间的;并不包含任何从部分到整个表象的继续性的综合。所以凡被理解的东西都不能具有延扩的量的。但在图型说中,实在性是在表现中与感觉相应的东西。它是现象的实在性。但是凡感觉都能减少的;在表现中的实在性与无之间有一连续系列的许多可能的中间感觉,其中任何两者之间的差别总是小于该感觉与零之间的差别的。
伊曼努尔·康德又解释了现象的性格,在现象论中他的主要目的是要发展他很久以来主张的物质动力说,而他深信这种理论,终究是要把几乎一切物理学家当时所坚持的机械见解取而代之的。
在第二版中,康德加入了第三种证明,在感觉的经验的意识中有“……包含在一个感觉的产生,从它的纯粹直觉等于0的开始,到它特殊需要的量之中的不同的各种量之综合。”康德解释说,人们感觉的觉知中发生的东西又一次需要更多的严格证明。像第二种证明的论证一样,它是没有独立地成立起来的;它不过是他的范畴的演绎之一般原理的必然结果。
经验的类比
类比的原理是:“经验之可能只是通过知觉必然联系的表象。”
伊曼努尔·康德介绍三个类比是用一个在其基础上的原理之叙述,而这条原理是和先验演绎的中西论题相应的。在第二版中,这条一般性的原理重新以公式形式,并增加了一个新的证明。第一个证明主张它们是统觉所不可缺少的,第二个证明主张它们是对象的知识所不可缺少的。
第一类比
第一版“一切表现都含有拥护的东西作为对象本身,而其变动的只是它的规定,就是对象存在的方式。”
第二版“在表现的一切变动中,实体是永恒的;在其自然中的量不增加亦不减少。”
伊曼努尔·康德认为,在第一版中的第一种证明明白表示出者全节基础上的预先假定。从假定就得出结论说,如果这样的继续不只是要发生,而且要被了解为发生着,又如果要能够分辨开一切了解的相继次序和并存的独立的存在之次序,必须把永恒的思维到继续中去。康德的第二种证明解释说道,一切知觉都在时间中,因变动只能在时间中才能表现。然而时间靠其自身是不能被了解的。作为时间自身而言,它不过是知觉的空洞形式。在知觉的对象中必须找到某一常住的基体或实体以代表意识中时间的永恒性,而通过与它的关系可以知觉到事件的并存性和相继性。既然只在与这基体的关系中,时间关系才能被了解,时间就必然是完全不可变动,因之就课称为实体。时间既是不可变动的,它在量上就不能增多亦不能减少。
伊曼努尔·康德好不加以论证就马上把实体和物质同一起来。
第二版的新论证仍然按照第一版的第二个论证的同一路线进行,这是因为康德不愿意在这类比的叙述中而同时又在图型说一章中,作出那需要的广泛的种种修正。
第二类比
第一版“凡发生,即开始的东西必预先假定有某一东西是它按照一条规则而继续的。”
第二版“一切变动都是按照因果联系的规律而发生的。”
康德觉得,问题像这样以特殊的方式公式形成,需要仔细明确“客观的”这词是什么意思,因为许多东西是以它为转移的。应用到上面所用的例证上面,所了解的房屋不是物自身而只是对于心的表现。
伊曼努尔·康德在这种一般的方式说明了他从前关于客观经验的分析对于目前问题的关系之后,就进行从而发展他关于因果性特别原理的证明。因果性的图型是时间中的必然相继性,而康德是通过这,即通过它的时间方面,来看这条原理的。
第三类比
第一版“一切实体,以其是并存而言,都是在彻底的相互性中。”
第二版“一切实体,在其能被知觉为在空间并存中而言,都是在彻底的交相作用中。”
这一节含有四种分别的证明。第一版正文中头三段载有第一种证明。第四段提供第二段证明,而第五段证明提供第三种证明。在第二段版中,
伊曼努尔·康德增加了第四种证明(即第二版正文的第一段)。
康德在第二种证明是没有完全说出一种论证,其与第一种证明不相同之点在于它关于主题的更具体的叙述,而且是把论证限于空间中的存在的。动力的相互性是对于任何只是空间中的并列性之了解不可缺少的条件。康德补充说,能够了解空间中世界的组成部分之并存的乃是这世界的动力的连续性。这论证的重要关系将和康德在第二版中所增加的证明联系在一起来加以考虑。
康德的第三种证明,是康德在主观的并存与客观的并存两者之间作出一种令人误解的区别,而像是论证说,只有客观的并存形式才需要预先假定交互作用范畴之使用的。那就直接和其他各种证明认为只在动力关系的话语上并存才能了解这中心论题相冲突。
伊曼努尔·康德的第四种证明,又强调空间因素是显著的,事实上,这原理重新以公式形成是这样的方式,有把它限制于空间的存在的意味的。
一般经验性思维的公设
第一条公设“在直觉中和概念中,凡与经验形式上的条件相符的都是可能的。”
第二条公设“凡与经验质料的条件相联系的都是现实的。”
第三条公设“在其与现实的联系中,凡按照经验的普遍条件而被确定的,都是必然的。”
康德在这一节主张接受了批判的观点时,可能性、现实性和必然性只能按照使感官经验有其可能的条件来下其定义。一切真理,甚至先验原理的真理,只是事实上的这批判的立场包含着这种见解的接受,即现实的归结为被经验的,而且只依据这样给与的现实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才能下其定义的。
将一切对象区分为现象和本体的论证
这一章中,
伊曼努尔·康德主要是把分析论中已证明的结果总结起来,说明它们都是毫无例外地,集中在对于理解人类经验的性质与范围极其重要的一种结论——就是,虽然范畴的客观使用只在感官经验的领域内才有其正当的理由,但是范畴还有更广泛的一种意义,从而可以更明确表现与物自身之间的区别这一结论。
反思概念的歧义
康德增添这一附录的真正目的,按他自己的说法,是要进一步扩展前一章“对象区分为现象和本体的根据”中已获得的成果,即讨论由于人们的不慎,“由知性的经验性使用与先验使用的混淆而引起的反思概念的歧义”。为通透的理解这一点,首先对
伊曼努尔·康德所谓的“反思”和“反思概念”加以说明。
反思与反思概念
“反思”(
德语:Überlegung,拉丁文:refexio,又译“反省”)是17世纪以来近代流行的哲学术语之一。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反观自身是一种思维获得,在拉丁文中原指光的反射。
约翰·洛克(英文:John Locke)曾在《
人类理智论》(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中,把人的一切知识建立在由两种经验即感觉的经验和“反思的经验”而来的简单观念之上。洛克在直接讨论反思的经验时只限定在人类的心理活动方面,未曾探究由反思产生的观念和概念。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英文: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顺着洛克关于“反思”的理解,认为既然承认了人心除了感觉被动地接受之外还有主动的反思能力。他从逻辑的角度来理解反思概念,认为“同一和差异”就是由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所推出的,从而的处理整个物理的自然界所必须遵守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
沃尔夫派(英文:Christian Wolff)的
逻辑学把莱布尼茨的思想系统化,在这里,“反思”被视为一切概念据以产生的知性逻辑功能之一,其他两种功能则是“比较”和“抽象”。
伊曼努尔·康德在《
纯粹理性批判》中谈及“反思”时候既不是按照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的观点把形式逻辑的反思视为“反思”的惟一含义,而是追溯到反思的更本源的意义,并从中引出了反思的“先验的”含义。康德一开始便对一般的反思下了一个定义:“反思并不涉及对象本身以从对象直接得出概念来,而是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在这种心态下首先力图去发现得以达到概念的那些主观条件。反思乃是所予表象对于知识的各种不同来源的关系意识,借此人们才能正确规定哲学知识来源的相互关系。”同时
伊曼努尔·康德主张:“一切判断,甚至一切比较,都需要反思,即需要对给予的概念所从属的知识能力进行判别。”
反思概念表
康德的反思概念表是对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哲学的一种全面批判,正如康德自己所说:“反思概念表带来一种意外的好处,即把莱布尼茨学说一切部分的概念区别揭示出来,同时又揭示出这一特有的思维方式的主要根据不过是建立在误解之上的。”
康德依次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批判莱布尼茨的学说:
第一,同一性与差异性。康德在这里批判了莱布尼茨的“不可辨别者的同一性原理”,莱布尼茨认为,如果有两个东西在自身的内部规定上完全一样,不可分辨,那么他们必定是一个东西。
伊曼努尔·康德反驳道,如果对这一概念加以“先验的反思”,便会发现它只是对抽象的“对象”概念的纯粹形式上的比较,即把这些对象看作美元任何感性内容的“纯粹知性的对象”。
第二,一致与相违。这是由
约翰·洛克所谓知识就是观念与观念的符合这一观点引申而来的,但洛克是基于感性知觉的表象来理解这种契合与不契合。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则将两个表象的一致与相违理解为事物的表象与我心中天赋观念的概念或原理的关系,从而主张“把一个观念的对象的存在,设想为这对象和我的协同”。
伊曼努尔·康德指出,这样设想的所谓“本体的实在性”只是空洞的不矛盾性,当然不会出现经验中相违、对抗、紧张或痛苦的现象,但感官世界中的一致则完全有可能是通过这种现实的相违而实现的,所以,两种实在性以相互抵触、冲突和矛盾的方式结合在一个主体里,“这是自然中一切阻力和对抗作用的不断呈现出来的情况”。
第三,内部与外部。这是针对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及其“前定和谐”学说的。莱布尼茨要求实体应是绝对内在的、不接受任何外在关系影响和支配的,这种实体不过是按照形式逻辑的排中律所规定的一个“纯粹知性对象”。单子要揭示整个
宇宙,但它的内在性又使它超不出自身之外,因而不可能有组合世界的能力,因此就必定要借助某种逻辑上的假设,即上帝赋予一切单子的某种“前定和谐”。
伊曼努尔·康德认为,这绝不是对世界的一种物理学上的揭示,也丝毫不能具体说明现实的交互作用现象。在经验中,任何现象的实体都是处于空间中的相互外在的物质对象,其规定性只能通过与其他实体的外在关系即“力”的关系才能确定。物质也有“内部”,但内部是相对的,因而通过关系而与外部相通且本身也可视为某种外部关系的。
第四,质料与形式。这是康德视为前述一切反思概念的基础。康德认为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把时空视为单子实体内部表象能力的产物,认为时空并不是什么独立的形式,空间不过是实体间相互关系的表象,时间不过是实体内根据与后果相互联结的表象,他们都是先有了实体的存在。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从纯粹知性概念里预设了单子实体是先验对象,未来不依赖于感性直观而先验地规定单子,便把原属直观形式的时空也知性化,将它视为“相互作用”和“因果相继”这两个概念的混乱表象。
伊曼努尔·康德指出,从先验反思的角度考察时空在主体中的根源,就会发现它们本来就不属于知性的概念能力,而属于感性的直观能力,不是概念形式的模糊表象,而就是实在的直观形式。
先验正位论
康德在“反思概念的歧义的注释”中,把分辨和确定概念在不同运用中所属的位置是在感性还是纯粹在知性看做是“先验的正位论”,而把“反思概念表”视为是进行这种分辨和确定的指导线索,因而它们实际上也就构成了“先验正位论”的主要内容。这些反思概念与知性范畴的区别在于:“它们不是使对象按照构成其概念的东西而得到呈现,而是使得先于事物概念对诸表象所作的比较在这些表象的一切杂多中呈现出来。”
在
伊曼努尔·康德看来,先验正位论不同于
亚里士多德的“正位篇”,他认为,《正位篇》所讨论的只是一种逻辑的正位论,是以逻辑为前提对它下面的各个项目进行划分、确定各种概念的归宿,而没有对逻辑本身再作先验的反思,将它与其他认识机能进行比较。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由于没有这种先验的正位论,所以才导致了反思概念的歧义。同样,
约翰·洛克没有意识到先验的正位论,而是把知性概念感性化,即将它们打扮成只不过是经验性的或特殊化了的反思概念。
康德得出结论认为,只有将莱布尼茨的观点错误的归结为“违反知性的规定而对知性作先验的运用,强使对象即可能的直观去符合概念,而不是使概念去符合可能的直观”,这样一种混淆,在康德看来之一通过先验的正位论才能够排除。
“无”的概念表
伊曼努尔·康德认为,既然先验的正位论高于逻辑的正位论,先验的反思高于逻辑的反思,那些在过去的
形而上学中被用来进行正位和反思的最高概念,其实还并不是最高的,更高的反思要追溯一般“对象”的概念,并按照先验范畴表的次序对这一概念作为“某物”和作为“虚无”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
所以康德认为,一般“对象”可以按照量、质、关系、模态从四层意义上对之作“某物”和“无物”的划分。但实际上,康德着重对“无物”的划分,并认为与之相对应的“某物”的划分可以从“无物”的划分中推出来。下面就是对“无(无物)”概念的划分表:
相关著述
《
纯粹理性批判》(
德语: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于1781年初版,1787年再版,是
伊曼努尔·康德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纯粹理性批判》除了序言和总导言外,分为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两部分。先验要素论主要讨论了人类认识能力中的先天要素,先验方法论则探讨了建立
形而上学体系所需的形式条件。先验要素论依据“人类的认识能力由感性和理性构成”细分为
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 先验感性论着重研究感性的先天要素,这包括对感性知觉和感性直观的探讨。
伊曼努尔·康德认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是基于感性知觉的,而这些感性知觉具有先天的结构和形式。先验逻辑根据人类思维能力的知性、判断力、理性分为先验分析论(讨论知性、判断力)和先验辩证论(讨论理性、先验幻象)。先验分析论继续细分为概念分析论(研究知性的先天范畴)和原理分析(研究判断力的法规)。
相关概念
先验感性论
先验感性论(
德语:Transzendentale Ästhetik)主要研究人的感性认识,集中考察人类感性的先天形式,并说明
纯粹数学如何可能的问题。在先验感性论中,康德提出感性是认识的三个阶段之一,是一种通过被对象刺激的方式接受观念的能力,具体包括感觉和直观。直观分为经验直观(即感性材料或经验材料)与纯粹直观(即感性形式—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作为感性形式具有经验的实在性和先验的观念性。物自体刺激人类感官后产生的印象、观念等经验材料,需要感性形式的加工才能成为经验。感性形式并非从经验而来或从事物抽象而来的概念,而是先验、无限的,当时空加之于经验材料运用到数学判断之中时,数学就具有了普遍性与必然性。
伊曼努尔·康德否认感性知识完全只是被动提供给心灵的材料,先验感性论的目的就是要指出即使在感性知识中也存在人的主观先天因素, 因而也是一种能动的“先天综合”的过程,即感性知识之所以能够成立,要以人的某种主观先天原理为条件。先验感性论的价值体现在通过对科学概念的限定,为科学知识树立了标准,并通过使时空形式成为主体能的认识能力,打破了以往哲学从
本体论上考察时空性质的局限性,将时空第一次纳入认识论的范畴,使人的主体能动性得到进一步的拓宽。
先验辨证论
先验辩证论(
德语:Transzendentale Dialektik)主要论述知性与理性的区分及理性在认识灵魂、
宇宙、
雅威时所产生的谬误与矛盾的问题。
伊曼努尔·康德认为理性是认识的最高能力。它与知性的区别是:知性是规则的能力,它从经验直观而得到知识;理性则是一种原理的能力,原理毫不依赖于任何其他命题,其他命题则要依赖于它,因此原理不借助于经验,而总是试图以上帝、宇宙、灵魂等为认识的特殊事物。知性是加之于受条件限制的东西;而理性则试图无条件地把知识绝对统一起来。知性是数学物理学的知识;理性则是
形而上学的知识。由于知性范畴只能运用于经验直观,只在现象界有效,因此理性在追求无条件的知识时,试图利用知性范畴超越现象界去规定“本体”即“物自体”,就会发生“先验幻相”。
伊曼努尔·康德分析了三种先验幻相:纯粹理性的谬误推理,把“单一”“实体”等知性范畴用于本体界,将知识主体与本体的主体相混同,把灵魂看成实体;纯粹理性的
二律背反,理性试图通过有限的知性范畴去规定
宇宙这一无限整体,产生了宇宙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宇宙的
原子构成是单一的和无限分割的、宇宙有自由因和无自由因、宇宙有必然存在和无必然存在的矛盾;纯粹理性的理想,把主观理想当作客观存在的超验整体追求,形成对
雅威存在
本体论证明、宇宙论证明和
目的论证明的错误。
伊曼努尔·康德以先验辩证论的理论说明
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他以此完成其理性批判的理论,实际上提出了一种建立未来的科学的形而上学的任务。先验辩证论的价值在于强调先验理念的积极意义何在四遍理性中不可缺少的作用,彰显了先验辩证论作为“先验逻辑”的一部分所具有的全部认识论的积极意义。
影响
康德哲学中的先验分析论是形而上学历史上的重要进程,这一理论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是古典哲学中最深入、全面和系统的批判,此后的哲学家无论赞同还是反对形而上学都不可能绕过康德。然而,
伊曼努尔·康德对于
西方哲学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对
形而上学的批判,也在于对形而上学的重建。
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构建开辟了西方形而上学发展的全新理路。他明锐地洞察到传统知识形态形而上学的弊病,指出形而上学所追求的理性真理不具有知识意义的明证性,不是经验科学、实证科学意义的真理,形而上学的对象是超验的。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思考启发着后来
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对形而上学的探索,最终经过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努力,西方形而上学发展到了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