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理性批判
伊曼努尔·康德创作的哲学著作
《纯粹理性批判》(英文:Critique of Pure 理性德语: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创作的哲学著作,该书构思于1765年,最终在1781年完成并出版第一版,后在1787年康德对第一版进行修改以更清楚的阐述自己的思想,并出版第二版。
《纯粹理性批判》以对人类理性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为指导主线,想要为形而上学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该书拥有包含空间与时间理论、十二范畴表、二律背反等理论。具有反对封建宗教权威、言论自由、道德源于理性等思想。
虽然《纯粹理性批判》有文字不够通俗、结构混乱、前后矛盾等问题,但是依然是重要的哲学书籍,出版之后掀起了哲学领域的“尼古拉·哥白尼式革命”,也引发了不少哲学家对其中内容的批判,目前多位中国学者将其翻译为中文,各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版也有各自的不同。在2022年11月9日,《纯粹理性批判》获评年度学术类十大好书。
成书版本
伊曼努尔·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始自于1770年开始写作,在1781年发行第一版(A版),在1787年对第一版进行纠正,对部分内容大修、重写,发表第二版(B版)。研究康德的学者,有的喜欢第一版,有的喜欢第二版,但是无论哪种学者都认同在研究康德时需要将两个版本结合起来研究。后世出版的《纯粹理性批判》也大多将一、二版本结合出版,同时标记出来。
AB版本差异最大的在于“纯粹知性概念的先验演绎”章节,在A版中,文章带有有浓重的经验主义色彩,被有些人认为伊曼努尔·康德的思想是主观的。但是康德自认为自己的哲学是客观的,所以在B版中换了一种思路。A版中从认识的过程出发,以经验的方式阐述了认识过程中的三重综合。而B版从认识的先天条件出发来阐述范畴。
成书背景
自然科学兴盛
在18世纪的欧洲,自然科学十分的兴盛,伽利略·伽利莱艾萨克·牛顿等人的物理学进展促进了科学思潮发展,牛顿的科学体系揭示了整个宇宙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按照同样的运动规律运转的统一整体。这种新的科学观点打破了传统神学中自然和超自然之间的对立,不再需要雅威作为解释宇宙的必要因素。在伊曼努尔·康德年轻时,物理界在讨论动能和动量问题(那时还被称为死力与活力),牛顿和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分别引入微积分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直到现代物理学出现才正真解决这个问题。
康德在这个时候也多次的参与到自然科学的讨论中,研究地月潮汐问题、自己仿制避雷针、并且提出星云说。星云说的提出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康德在前人的基础上认为:最初的宇宙饺子的星云状态,星云是依靠着引力与排斥力不完全对等,逐渐旋转起来,形成了现今的宇宙。伊曼努尔·康德还在牛顿天体力学的理论上,提出太阳系发生的系统,这个理论沉重的打击了基督教
欧洲人文思潮
康德(德国)在1765年开始著书,在1781年完成第一版,在1787完成第二版。在此之前,欧洲在14世纪经历了文艺复兴,16-17世纪的宗教改革,16-17世纪的英国荷兰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前期的法国启蒙运动,以及正在经历18世纪后半叶的德国启蒙运动。由于德国社会发展比法国落后一个世纪,以及德国的封建势力强大,造成了德国的启蒙运动缺少鲜明的革命色彩,但是在通过文学、艺术、戏剧、哲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以及德国所缺少的民族觉醒、国家统一等思想。
除了欧洲大的人文思潮,伊曼努尔·康德还受到让-雅克·卢梭的“人的自由主动的资格”“意志自由的能力只有通过对人性的揭示来考察”思想的影响和启发,康德因此改变了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术研究方向,以人的自由为根据研究哲学。
经验论和唯理论争议
康德受到近代哲学认识论问题的巨大影响。近代哲学认识论问题分为经验论主义和唯理论主义。经验论强调经验和感性,其代表人物有贝克莱和大卫·休谟,他们认为我们无法获得可靠的知识,将认识论引向怀疑论。唯理论则强调理性,认为存在一些不容怀疑的事物,比如雅威、物质世界和人的灵魂。然而,唯理论也面临独断论的困境,即缺乏对理性主义本身进行论证的能力。 争论在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进行,其中包括勒内·笛卡尔托马斯·霍布斯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约翰·洛克、笛卡尔与皮埃尔·伽桑狄之间的书信往来和讨论。经验论强调怀疑论,认为无法解决认识论问题;而理性主义则主张独断论,认为存在一些不容怀疑的事物。
1765年,莱布尼茨死后五十年出版的著作《人类理智新论》对伊曼努尔·康德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和大卫·休谟一样莱布尼茨批判了将感觉和经验、归纳和例证视为真理基础的观点。莱布尼茨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普遍必然真理,具有先天固有的内在原则,并在感觉经验中发挥着实际作用。不同于休谟的是,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寻求调和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途径。莱布尼茨的观点成为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知识的形式和内容是相互关联”提供了重要来源”。
作者个人背景
康德是一个马具商的儿子,他父母热衷于宗教。在接受教育期间,伊曼努尔·康德对物理学、数学、哲学和神学等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大学时,康德受到了马丁·克努真(康德的大学导师)和沃尔夫—莱布尼茨哲学的影响,同时也对牛顿物理学充满了兴趣。毕业后,他担任家庭教师近8年,然后于1755年成为哥尼斯堡大学的讲师。1770年,康德被任命为逻辑学形而上学的教授,并一直担任该职位直到退休。
哲学家以康德1770年担任哲学教授为界,将1770年之前称为康德“前批判时期”,此期间康德热衷于自然科学;1770年之后称为伊曼努尔·康德“批判时期”,在此期间康德著有“批判三部曲”,《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第一版、1787年第二版)、《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沉默的十年
在1771年到1781年间,伊曼努尔·康德处于沉默的状态脱离了主流哲学,只发表过一篇关于动物与人类的文章,更多的时间是用在思考《纯粹理性批判》的成书。齐良骥教授认为,康德在这个时期主要思考“自然科学知识的必然性和普遍性的根据”和“如果因果必然联系普遍统治着整个自然界,应该怎样解释人的自由”这两类问题。
A版纯批到B版纯批的过程
伊曼努尔·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于1781年面世,但被误解为"贝克莱主义"而使他感到焦虑。在1783年,康德出版《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简称《导论》),用以回应当时学界对于《纯粹理性批判》的批评和误解,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明《纯粹理性批判》的基本思想,《导论》也可以被看做是《纯粹理性批判》的简本。
在六年后,康德又对《纯粹理性批判》进行了修订,发布第二版,特别加入了"对唯心论的反驳"一节,并大幅缩减了有关再生的想象力的产生作用的部分,以符合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哲学思潮。
作品思想
指导思想
《纯粹理性批判》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通过对人类理性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其先天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要素,并确定其范围和界限。伊曼努尔·康德将涉及知识的先天要素称为先验的知识,而不涉及对象的知识则属于先验的批判。他将《纯粹理性批判》视为先验的批判,属于先验哲学的完备理念,但并不等同于先验哲学本身。
《纯粹理性批判》的使命是为形而上学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它通过对理性的批判和考察,试图揭示人类理性认识能力的本质和局限,并为科学研究提供确定性和普遍性的基础。尽管存在一些复杂的结构和组织上的困难,但《纯粹理性批判》仍被视为康德先验哲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书名解义
纯粹
纯粹(pure)指的是绝对在经验之先的先验性质,它是独立于经验的,并且出于理性自身,以普遍性和必然性为其特征。 纯粹理性在伊曼努尔·康德的哲学中是指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先验因素,它独立于经验,并由理性自身产生。康德的批判性哲学的目的就是要探索纯粹理性的限度和条件,以确定纯粹理性知识的适用范围。
理性
在康德的著作中,理性一词有三种不同的含义。最广义的含义是指一切先验因素的源泉,其中包括感性的先验和悟性的先验。在较为狭义的意义上,理性与悟性区分开来,指的是追求完备性和无条件性的能力,使心灵不满足于平凡的科学知识。康德也将悟性与理性视为同义词,并将心灵划分为感性和自发性这两个机能。 但是,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理性一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它可以指代一切先验因素的源泉,也可以与悟性区分开来,代表心灵追求超越经验范围的完备性和无条件性的能力。伊曼努尔·康德在使用这一术语时并不始终严密、谨慎,有时会将纯粹悟性与纯粹理性混淆使用。
批判
批判一词源于英文,是一个美学词汇。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引入并推广了英文中的词汇“批判”,用以描述对纯粹理性的批评性判断。他运用批判的方法,探讨了理性的能力和局限,并试图确定纯粹理性知识的条件和范围。批判一词首次出现在康德1765年的著作中,在1765年到1766年,康德也常用“先验”一词代替。
破除宗教权威
德国启蒙运动时期,受到封建思想压迫严重,在当时的德国社会中,大多数人缺乏独立思考精神、不敢畅所欲言,伊曼努尔·康德因信奉理性精神,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到:“我们的时代是真真正正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要服从批判。“所谓”批判"是指由理性的法庭判决一件事物的存在是否有正当合理的根据。“宗教由于其神圣,立法由于其威严,都要逃避批判。但这样,就只能招致对它们发生正当的疑惑,而不可能希望获得理性只给予那经得住自由与公开的考验的真心尊重。”以此来抨击宗教。
言论需要自由
《纯粹理性批判》提到“一部宪法,它按照法律提供最大的人类自由,这些法律使每个人的自由同别人的自由得以共同存在”,伊曼努尔·康德认为政治自由应该成为一切法律的基础,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由,包括进行研究和考察的自由。并尤其强调言论自由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有充分的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康德的政治自由理念是基于他对人性和理性的理解,他认为人类的理性是普遍的,每个人都有他的一份。因此,在康德的观点中,任何限制人们自由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在德国政治环境的背景下,康德的政治自由理念得到了市民阶级的广泛支持,他们强烈主张言论自由,并通过争取该自由来推动德国社会的进步。
道德源于理性
伊曼努尔·康德认为道德律是基于我们的理性,而非源于雅威的意志。在他看来,上帝和未来世界的设定纯粹是为了使道德实践的目的得以实现。因此,康德提倡的道德行为具有内在的强制性,即我们认为这些行为是正确的并由此自愿履行。他将这种道德行为视为上帝的命令,但并非因为上帝命令我们那样做,而是因为这些行为对我们有内在的强制性。
康德通过提出道德神学的概念进一步阐明了他的理论。他认为道德神学是指人们在世界上的使命,在这个意义上,道德行为是通过个人的选择,以帮助创造和维护一个理想的社会。在伊曼努尔·康德的理论中,人道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利益,这也是道德行为的目的所在。
人具有经验性与理智性
康德认为人既有经验的特性,也有理智的特性。理智的特性是人作为物自身的作用,通过经验表现出来。在康德看来,感觉世界是唯一具有经验实在性的世界,而道德实践的对象仅限于感觉世界。 康德强调理智的特性只能在感觉世界中施加影响。实践理性的目的是使感觉世界适应道德世界的规律,而道德的目的是增进人在现实世界上的幸福。康德认为道德世界是通过理性的抽象思维得出的,而并不存在一个不依赖于经验的另外的理智世界。 伊曼努尔·康德的思想既具有唯心主义的思辨哲学特点,又与现实相结合。他认为实践理性的目的是影响现象,改造经验世界。然而,康德否定了在经验世界之外存在另一个理智世界的观点,认为理智世界是通过抽象思维的结果,是一种理想的构建。这种思想既是唯心主义的思辨哲学,又有一定现实性。
对于自由与必然的看法
康德认为自由与必然并非势不两立,而是可以在同一行为中共同存在的。他将自由归属于实践理性的领域,而必然则属于现象世界。康德指出道德行为既是自由的,又是必然的,因为它是建立在实践理性的自主行动之上,并在现象界产生一系列的后果。 伊曼努尔·康德强调实践理性根据道德律行动是一种自主、自由的行为。然而,这种行为只能在现象界中发生,并受到自然界的必然性所影响。康德认为自由与必然可以在同一行为中结合,而非是彼此分离的。
相关概念
先天、后天
康德所用的先天是指逻辑上在先的东西,不以经验为转移,这并不等于“天生”的概念,为了将其和“天生”做区分,韦卓民曾提议将其翻译为“验前”,但是因为不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而没有推广成功。后天是指依靠经验所获得的东西。
分析判断、综合判断
伊曼努尔·康德所说的分析判断都是属于先天的,而综合判断即可以是先天也可以是后天的。
综合判断被视为同一事物的不同陈述方式。作出综合判断需要除了主体概念之外的另一种元素,即康德所称的第三个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经验性的直观(如果判断是基于经验的)或纯粹的直观(如果判断是在经验之前进行的)。康德试图证明这第三点,但目前还不能将其视为当然的。综合判断的概念涉及到多个方面,超出了主体概念的范畴,因此需要考虑额外的元素才能做出准确和完整的判断。
分析判断是通过对主体概念的分析进行的,但并不是关于概念本身或词语的意义的判断,而是关于被认为与这些概念或词语相关的对象的判断。比如,“一切物体都是延展的”,这并不是在讨论物体概念本身的判断,而是在判断与物体概念相关的具体物体的特性。形而上学的一些分析判断可能没有具体对象,但作出这些判断的人原意是要将它们与某个对象联系起来。
先验观念论
先验指的是先于一切经验的东西,与先天具有相同的意思。然而,先验与先天的不同之处在于,先验并不脱离经验,它在经验之前存在,但它所讨论的是经验如何可能。先验综合判断是指在事情发生之前能够进行判断的能力,即在经验之前进行判断的能力。伊曼努尔·康德的关注点在于先验的东西如何能够构成经验,并对其进行思考和考虑。
范畴的先验演绎
康德认为,人类思维的先验范畴包括时间、空间、物、因果关系等,这些范畴是人类思维的基本结构,是人类思维与世界相互作用的必备条件。在进行认识活动时,人类思维会运用这些范畴,将经验材料加以组织和分类,并从而得到一系列系统性的认识结果。 范畴的先验演绎是指,人类思维在处理经验材料时先验地运用范畴结构,通过演绎和推理的方式,从而获得对世界的认识。这种过程是先验的,即在人类接受经验材料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是无法从经验中获得的。伊曼努尔·康德认为,人类思维的先验范畴结构是自身构造的,它们不是从经验中抽象出来的,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活动中必然运用的先验条件。
内容简介
《纯粹理性批判》除了序言和总导言外,分为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两部分。先验要素论主要讨论了人类认识能力中的先天要素,先验方法论则探讨了建立形而上学体系所需的形式条件。先验要素论依据“人类的认识能力由感性和理性构成”细分为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 先验感性论着重研究感性的先天要素,这包括对感性知觉和感性直观的探讨。伊曼努尔·康德认为,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是基于感性知觉的,而这些感性知觉具有先天的结构和形式。先验逻辑根据人类思维能力的知性、判断力、理性分为先验分析论(讨论知性、判断力)和先验辩证论(讨论理性、先验幻象)。先验分析论继续细分为概念分析论(研究知性的先天范畴)和原理分析(研究判断力的法规)。
第一版序言:形而上学的战场
第一版序主要强调了对理性进行批判的必要性,以明确形而上学的范畴和界限。在其中,康德探讨了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并认为这种批判是必要的,以避免陷入理性错误和迷信
第二版序言:哥白尼革命
第二版序重点强调了一个重要原则:"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伊曼努尔·康德认为,人类的知识不仅仅是根据外部对象来确定的,而是由我们自身的认识能力所规定的。这一原则是康德对先验认识的重要贡献之一。在第二版序中,康德讨论了这一原则的来源、内容和意义,以进一步强调理性的限制和确定形而上学的条件。
导言: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
《纯粹理性批判》的导言提出了这部作品的总体框架和目标。导言指出,解决"先天综合判断"的问题是本书的总任务。这个问题被分解为了四个依次回答的子问题,即数学知识的可能性、自然科学的可能性、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以及形而上学作为科学的可能性。 导言中强调了解决科学知识的可能性的重要性。首先,在讨论数学知识的可能性时,伊曼努尔·康德试图阐明纯粹直觉和纯粹概念在数学中的作用。其次,导言讨论了自然科学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了对自然规律和因果关系的探究。第三,导言提到了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即人类对原因和目的的追求。最后,导言探讨了形而上学作为科学的可能性,即是否存在关于世界本质和存在的知识。
先验感性论
先验感性论阐述了人类感性认识能力的先天要素,即空间和时间的直观形式。它强调了这些直观形式对于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数学知识普遍必然性的基础。 根据先验感性论,人们通过感性认识能力,整理由外界刺激感官而引起的感觉材料,从而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然而,这种整理过程必须依赖于我们先天具有的空间和时间的直观形式作为根据和条件。空间是我们感知物体位置和大小的基本形式,而时间则是我们感知事件先后顺序和持续时间的基本形式。先验感性论认为,这些直观形式在感性认识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为我们构建感性知识提供了基础,并为数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提供了根据和条件。因此,空间和时间被视为获得确定感性知识的基础,并为我们理解世界提供了框架。
空间和时间理论是伊曼努尔·康德的重要学说之一。他认为空间和时间是先天的形式,并且是感性直观的纯粹形式。康德通过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论证,提出了论点来证明空间和时间的先天性和必然性。 康德对空间的本性提出了四个形而上学的论点:空间是一切外界知觉的基础,它不是从外在经验中抽取出来的概念;空间是一种先天的必然表象,我们无法想象没有空间的存在;空间不是关于一般事物关系的推论概念,而是唯一的存在;空间被表象为无限而恒定的量,包含了所有空间的部分。
伊曼努尔·康德的时间理论在解释上存在一些困难,主要涉及到夹缠了因果关系的问题。康德认为时间并不是存在于无时间性的物自体中,而是存在于知觉表象之间的关系中。然而,这一观点引发了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两个无时间性的物体在不同的时间产生结果。 康德提出了关于时间的形而上学论点,包括空间和时间的本性、空间的单一性以及空间的无限而已定的量。他认为人可以想象空间中没有任何东西,但无法想象没有空间的存在。然而,这些论点在逻辑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关于多个空间的逻辑地位以及如何想象无限的空间为已定的问题。
概念分析论:十二范畴表
概念分析论旨在通过对知性思维的活动进行分析,以确定其背后根植的那些先天的纯概念,从而证明只有基于这些概念所做的先天综合判断才能为一切经验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提供可能的条件。具体而言,概念分析者试图阐明和理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概念分析者通常会考虑任何一种概念的特征、定义、范围、例子、常见误解等。
伊曼努尔·康德的哲学思想中,知性逻辑机能和直观综合统一机能是相一致的,他将这种纯概念称之为"范畴"。范畴表是一种从范畴自身出发的有序排列方式,康德通过将范畴划分为等级来进行有序排列。
康德将十二个范畴分为"数学的"和"力学的"两类。数学的范畴涉及到物体的纯空间特性和内在的量,例如广延性、个数、质地、质量、颜色等。而力学的范畴则描述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在时空中的实存状态。 数学的范畴是抽象的,它并不在经验世界中具体存在,而是用来描述经验世界中物体的纯粹属性。它们是纯粹的概念,超越了具体的经验。而力学的范畴则涉及到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实存状态,它们描述的是实际存在于经验世界中的物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除了数学的和力学的范畴之外,伊曼努尔·康德还提出了关系的范畴和模态的范畴。关系的范畴根据时间关系进行划分,分为依存和从属、原因和依存、协同三种状态。而模态的范畴则包括否定的必然性、偶然性以及存有与非有。 康德认为数学规律是必然的,因为它们是纯粹的概念,没有任何例外。而物理规律是偶然的,基于他对大卫·休谟的怀疑论,物理规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它们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康德通过将范畴进行分类和区分,为我们理解和解释世界提供了一个有序的框架,并对不同领域的规律和属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些范畴的概念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和认识事物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原理分析论:图形法、统觉
伊曼努尔·康德认为,人类具有知性、判断力和理性等高级认知能力。其中,知性能够提供纯粹概念,即范畴,从而可以被视为一种规则的能力。但仅有范畴和先天规则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力,即判断力,来将具体的事物归到某个规则之下。判断力的使用是依据具体内容而定的,无法预先教导或用形式逻辑作为死板规定。
原理分析论就是为解决判断力的规则问题,它阐述了具体事件归属于范畴的条件,以及范畴与感性经验相联结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并探讨了范畴在运用中的具体情况。 概念分析论已经找出了知性的纯粹概念作为一切可能经验的先天条件,而原理分析论更进一步要探讨范畴与感性经验之间的具体联结方式。在原理分析论的观点中,具体事件归属于某个范畴,并不只是因为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符合范畴的基本原理和规则。范畴的基本原理和规则是由人的知性所构建的,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原理分析论旨在证明先验哲学所阐明的知性原理不仅是一套高高在上的规则,而且是完全合乎规则地建构起来的,并且任何一种经验的科学知识都必须遵从这些法规。因此,范畴在运用中的具体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运用范畴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化,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和目的。在范畴的运用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范畴本身的规则和原则,还要结合感性经验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判断。
图型说
伊曼努尔·康德的观点中,概念和对象之间的联结需要某种同质性,即概念中的内容必须能够在对象中被直观到才能运用于对象上。然而,知性的纯粹概念(范畴)与感性直观是完全异质的,它们存在于不同的领域。因此,为了使范畴能够应用于感性直观的现象之上,需要一个中介来进行联结,这个中介就是先验图型。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可以说"水是蒸汽的原因",但是没有人能够直观地在"水"中观察到"原因"这种东西。范畴的图型,即先验时间规定,作为纯粹知性的中介,将范畴和感性直观相联结起来。先验图型是智性和感性的结合,它既是纯粹的、先验的,又没有任何经验内容,却能够往返于先验和经验之间。 先验图型是纯粹知性的图型法,它使得范畴能够应用于感性直观的对象之上。先验图型可以理解为一种先验的观念框架或结构,它规定了时间、空间等先验概念的结构和关系,从而使我们能够理解和认识感性直观的经验。通过先验图型的应用,我们可以将纯粹概念(范畴)与感性直观的现象相联系,从而使知性的纯粹概念能够在感性经验中得到运用。
统觉
统觉是通过范畴和时间图型的作用,使得人能对经验对象具有普遍必然性和客观有效性的认识。通过范畴和时间图型的作用,人能够将感性直观的经验对象纳入知性的范畴之中,并对其具有客观有效的认识。 然而,具体范畴给感性对象建立的法规,比如时间规定,需要通过纯粹知性原理的系统展示来阐明。纯粹知性原理是康德哲学中关于知性能力的基本原则,它规定了范畴的本质和运用方式。纯粹知性原理系统的展示,具体范畴给感性对象建立的法规,并将其作为普遍必然的规则应用于经验对象上。
先验辩证论:对先验神学、先验宇宙论、先验心理学的批判
先验辩证论阐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现象去认识超验的本体,但由此产生的形而上学只是先验的幻相,无法成为真正的科学。先验幻相源自理性推理的本能倾向,它使得理性将关于无条件存在者的概念视为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对象,产生了先验的理念。 例如,先验的理念涉及关于灵魂、世界整体和上帝等超验对象的概念,它们在经验的认识中起到调节的作用。然而,纯粹理性的辩证推论试图通过仅对经验有效的范畴来认识这些超验对象,却产生了谬误推理、二律背反以及先验理想等幻相。
二律背反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四种二律背反的例子,每一种都由正题和反题组成,相互矛盾且都能被证明。第一种二律背反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起点和无限性的问题;第二种是关于复合实体由单纯部分构成还是不由单纯部分构成的问题;第三种是关于因果关系的自然律和自由律的问题;第四种是关于存在者是否绝对必然存在的问题。这些二律背反的存在揭示了人类陷入了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无法仅凭理性确定真实命题。康德通过探讨关于时间、空间、复合实体、因果关系和存在者的问题,说明了理性的局限性。这些例子也成为伊曼努尔·康德后来提出批判哲学的基础,主张通过超越理性的经验来探索更深层次的真理。
对先验心理学的批判
先验理念是理性为了最大可能地系统把握经验对象而产生的,它们在理性推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先验理念本身并没有与之相应的经验对象,只存在于理性思维中的一种主观实在性。因此,当我们推导超越经验的概念时,理性的倾向会使我们把这些没有与之相应经验对象的先验理念看做客观实在的,这种倾向被称为"玄想的"推理。
然而,伊曼努尔·康德也提醒我们要警惕"玄想的"推理所带来的问题。尽管超越经验的概念在理性推理中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它们只是理性思维的一种工具,而不是对于经验世界的客观描述。只有通过对纯粹概念和经验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思考和分析,我们才能建立起一个真正合理的认识体系。
对先验宇宙论的批判
康德认为,在理性的相互冲突中出现的关系到现象综合之绝对总体性的先验理念被称为"世界概念"。世界概念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它涉及到绝对总体性,即在所有可能的现象中,对它们的综合进行思考和理解。其次,世界概念指的是现象的综合,即对现实事物的系统性的认识和理解。此外,伊曼努尔·康德还提到了雅威理念与世界概念的不同。上帝理念是涉及一切可能事物的条件的综合的绝对总体。它超越了我们的认知能力和经验范围,是一种理想的概念。上帝理念可以追求普遍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但它并不与具体的经验现象相对应。
对先验神学的批判
纯粹理性的"理想"章节实际上是在讨论先验神学问题,试图通过纯粹理性来证明一个在经验世界之外的上帝的存在。康德探讨了上帝理念,它是站在前两个理念(灵魂实体和世界整体理念)之上并统摄二者的。
上帝理念是纯粹理性对于实体和整体的最高追求。它超越了经验范围,试图寻求一个全能的、绝对的存在。伊曼努尔·康德认为,雅威理念是人们对于无限存在的一种概念,它涉及到一切可能事物的条件的综合。上帝理念是人们对于绝对总体性的追求,试图通过纯粹理性来认识和证明上帝的存在。
然而,康德也认识到上帝理念是无法通过纯粹理性来证明的。他对上帝理念进行了批判,指出没有理论上的证明能够确立上帝的存在。这一批判完成了对全部先验辩证论的批判,揭示了纯粹理性的局限性和其与经验不一致的问题。对上帝理念的批判对于康德的哲学体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完成了对先验辩证论的批判,还为《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的"先验方法论"提供了启示和前提。通过对上帝理念的批判,伊曼努尔·康德认识到纯粹理性的限制,进一步强调了经验和理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先验方法论
先验方法论指出,纯粹理性的经验使用具有正确的法则,但其理论使用却没有明确的法则可遵循。因此,为了限制纯粹理性倾向扩展到可能超越经验的领域,需要经过训练和建立一些规则。这些规则有助于建立关于经验的自然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原则。与纯粹理性的理论使用相反,实践使用遵循道德法则,超越的对象可以成为实践理性的追求对象。通过实践,可以获得关于超验的道德形而上学的知识,为人类的道德生活和幸福提供前提。
作品缺点
文字不够通俗
由于伊曼努尔·康德是理科出身,后天没受过太多的文字训练,加之在写作时,为了尽快完成书目,不愿耽搁太久,造成了《纯粹理性批判》一书虽然有相识的结构,但是在文字上不够通俗易懂。康德在给朋友的信中也多次提到文字不够通俗的问题。
结构混乱
韦卓民教授曾指出:《纯粹理性批判》各部分的结构很繁复,看起来整齐划一,但实际上缺乏组织性。伊曼努尔·康德为了完成自己的建筑术,虽然将每一个小节做得十分精确,但是有时会牺牲合理的论证,并且有卖弄学问的嫌疑。因此,结果就是《纯粹理性批判》由不同类型的内容繁琐地并列起来,形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
前后矛盾
《纯粹理性批判》当中还存在着前后矛盾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原因可归因于康德本人虚心接受问题的复杂性,并试图找出一个中庸的立场,但是往往无法找到中庸的点。因此,康德不断更换相反的观点和重述原理的方式,试图清洗叙述中的缺陷。他在书中呈现了多方面的问题和解答,而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性阐述。 伊曼努尔·康德的工作方法旨在保持逻辑的建筑术,并非追求中心原理。他并不隐瞒困难,而是强调结论的突出缺陷。尽管书中有一些论点是确定的,但在其他同样重要的方面,尚未得出定论。
韦卓民教授评价到: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作为近代哲学的导论,通过这种方法增加了其价值,使哲学研究者更了解形而上学所需处理的复杂性。虽然康德在组织内容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这也反映了他对问题的真诚思考和求真精神。
后世影响与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中,伊曼努尔·康德对传统的认识论进行了批判并进行了改造,通过对纯粹理性的批判,康德重新定义了认识的参照系,从认识者的能力入手,提出了先验哲学的观点。这一观点对哲学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视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纯粹理性批判》也成功地颠覆了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和约翰·洛克的经验论,使得一些原本被贬低的传统思想重新获得了影响。有下三种:斯宾诺莎主义; "爱的哲学",这是一种通俗哲学,更多地影响了文学领域而非学院哲学领域; “精神的神学”的思想路线。这些传统思想在《纯粹理性批判》之后得到了重新评价和关注。
雅各比与”自由的斯宾诺莎主义”
哲学家雅各比在整理巴鲁赫·斯宾诺莎的著作时,认为必须严格遵守“无中不能生有”的原则,这意味着他拒绝接受任何某物从无中产生的观念。他坚持认为一切都必须有充分的原因和解释,而短暂的原因只会导致无限的循环和延伸。因此,斯宾诺莎反对任何信仰某个从无中产生的理论,因为这种理论依赖于短暂的原因而无法提供充分的解释。
斯宾诺莎的哲学主张强调自然规律的决定力量,摒弃超自然干预的可能性。他认为存在着一个内在的无限,取代了流溢理论中的外在无限。并且巴鲁赫·斯宾诺莎认为,只有通过深入理解自然规律和本质的内在结构,才能揭示事物的真正本质,并理解它们的存在和运作。雅各比对斯宾诺莎主义的描述,使得“内在无限”与伊曼努尔·康德的哲学立场联系起来,但是康德本人反对这个说法,认为这十分的荒诞。
赖茵霍尔德与体系精神
哲学家赖因霍尔德试图通过发现心灵的基本结构来澄清术语的含义,这可以被视为一种解决术语不清晰问题的方法。他选择从《纯粹理性批判》的谱系图出发,以表象为最高和最普遍的术语进行研究,而没有采用康德建议的最高点作为试验。
虽然赖因霍尔德的解决方法没有得到广泛讀同,但他提出的从基本事实和命题出发的方法却对约翰·费希特的《知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赖因霍尔德的研究计划引领了费希特追求知识学的研究,后者试图通过揭示认识的总体结构和原则来澄清术语的含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消除术语不清晰的影响很重要,但通常不能通过从最一般的术语出发来达到较为特殊的术语的目的。通常情况下,解释心灵的体系结构是哲学必须要做的事情,而这需要从基本的事实和命题出发。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从具体的经验和观察开始,并通过逐步推理和分析来达到对更一般概念的理解。
蒯因对分析-综合的批判
哲学家蒯因认为伊曼努尔·康德将分析陈述定义为将已经包含在主词概念中的内容归属于主词,这个定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康德的定义只适用于主一谓词形式的陈述,而无法涵盖其他形式的陈述。此外,康德的定义还依赖于一个停留在隐喻水平上的包含概念,这限制了其适用范围。
康德的定义对于主一谓词形式的陈述是适用的,因为这种形式的陈述可以将已经包含在主词概念中的内容归属于主词。然而,对于其他形式的陈述,康德的定义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这是因为其他形式的陈述可能涉及到更复杂的逻辑关系和语义结构,无法简单地套用伊曼努尔·康德的定义。
另外,康德的定义还依赖于一个停留在隐喻水平上的包含概念。这意味着康德将分析性陈述与其包含概念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一种隐喻关系,而不是基于事实或经验的关系。这使得康德的定义在实践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从康德对分析性概念的使用中,我们可以更明显地看出他的用意,即一个陈述的真以意义为根据而不依赖于事实时,可以被视为分析的。然而,我们也需要意识到意义并不等同于命名。一个名词可以是同一事物的名字,但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在抽象名词方面,意义与命名的区别同样重要。
因此,威拉德·范·奥曼·蒯因认为要确定一个陈述的意义,需要进行观测和思考,不能仅仅依赖于伊曼努尔·康德的定义。需要考虑陈述的逻辑关系、语义结构以及与实际经验的一致性。只有通过综合多种因素的考量,才能更准确地确定一个陈述的意义。
克里普克对先天必然和后天偶然的批判
克里普克也对康德的思想进行批判,他认为"必然的"和"先验的"这两个词在陈述中确实不是明显的同义词,它们表示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人们常常认为这两个概念表示相同的意思,有两个主要理由。首先,人们认为通过思考所有可能的世界,可以先验地认识到必然的陈述。其次,如果一件事物可以被先验地认识,那么它一定是必然的。然而,实际上,这些理由并不明显可行。
认识一件事物是否是必然的或先验的远比举出个别事例更为重要,因为这涉及到认识论和知识本质的问题。确定某个陈述是否必然真理对于理解这些概念的差异以及将某个陈述作为不是必然真理的依据的后验认识的重要性是非常关键的。
"必然的"一词通常用来描述那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真实的陈述,它们不受任何可能的世界的条件约束。而"先验的"则指的是那些不依赖于经验或观察而能够被认知到的陈述。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先验的陈述可能也是必然的,但并非所有先验的陈述都一定是必然的。因此,这两个词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认识一件事物是否是必然的真理或先验的知识涉及到认识论的问题,即我们如何获得和确定真理和知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必须深入考虑这些概念的定义和本质,以及后验认识在将某事物视为不是必然真理的依据时的重要性。
获得荣誉
2022年11月9日,《纯粹理性批判》获评年度学术类十大好书。
作者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古典理性主义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康德在1770年之前,痴迷于自然科学出版《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论》,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1770年以后,康德热衷于哲学研究,1781年出版的《纯粹理性批判》在哲学领域掀起一场尼古拉·哥白尼式的革命,著有批判三部曲:《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第一版、1787年第二版)、《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中文翻译情况
相关评价
名言
1.人类理性在其知识的某个门类里有一种特殊的命运,就是:它为一些它无法摆脱的问题所困扰;因为这些问题是由理性自身的本性向自己提出来的,但它又不能回答它们;因为这些问题超越了人类理性的一切能力。
2.曾经有一个时候,形而上学被称为一切科学的女王,并且,如果把愿望当作实际的话,那么她由于其对象的突出的重要性,倒是值得这一称号。今天,时代的时髦风气导致她明显地遭到完全的鄙视,这位受到驱赶和遗弃的老妇像赫卡柏一样抱怨:不久前我还是万人之上,以我众多的女婿和孩子而当上女王—到如今我失去了祖国,孤苦伶仃被流放他乡。
3.现在我走上了这条惟一留下尚未勘查的道路,我自认为在这条道路上,我找到了迄今使理性在摆脱经验的运用中与自身相分裂的一切谬误得以消除的办法。
4.逻辑学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它的这种长处仅仅得益于它所特有的限制,这种限制使它有权、甚至有义务抽掉知识的一切对象和差别,因而在其中知性除了和自身及其形式之外,不和任何别的东西打交道。
5.逻辑学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它的这种长处仅仅得益于它所特有的限制,这种限制使它有权、甚至有义务抽掉知识的一切对象和差别,因而在其中知性除了和自身及其形式之外,不和任何别的东西打交道。
6.形而上学这种完全孤立的、思辨的理性知识,是根本凌驾于经验教导之上的,亦即是凭借单纯的概念的(不像数学是凭借概念在直观上的应用的),因而理性在这里应当自己成为自己的学生。
7.我不能不认为,通过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数学和自然科学,作为范例,也许应予以充分注意,以便对这两门科学赖以获得那么多好处的思维方式变革的最基本要点加以深思,并在这里至少尝试着就这两门科学作为理性知识可与形而上学相类比而言对它们加以模仿。
8.纯粹思辨理性的这一批判的任务就在于进行那项试验,即通过我们按照几何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范例着手一场形而上学的完全革命来改变形而上学迄今的处理方式。
9.首先,如果有一个命题与它的必然性一起被想到,那么它就是一个先天判断;如果它此外不再由任何别的命题引出,除非这命题本身也是作为一个必然命题而有效地,它就是一个完全先天的命题。 其次,经验永远也不给自己的判断以真正的或严格的普遍性,而只是(通过归纳)给它们以假定的、相比较的普遍性,以至于实际上我们只能说:就我们迄今所觉察到的而言,还没有发现这个或那个规则有什么例外。……经验性的普遍性知识把对大多数场合下适用的有效性任意提升到对一切场合都适用的有效性……相反,在严格的普遍性本质上属于一个判断的场合,这时这种普遍性就表明了该判断的一个特别的知识来源,也就是一种先天的认识能力。 于是,必然性和严格普遍性就是一种先天知识的可靠标志。
10.理性的批判最终必然导致科学;相反,理性的无批判的独断运用则会引向那些无根据的、可以用同样似是而非的主张与之对立的主张,因而导致怀疑论。
11.借助于感性,对象被给予我们,且只有感性才给我们提供出直观;但这些直观通过知性而被思维,而从知性中产生出概念。 当我们被一个对象所刺激时,它在表象能力上所产生的结果就是感觉。 那种经过感觉与对象相关的直观就叫做经验性的直观。一个经验性的直观未被规定的对象就叫做现象
目录
概述
成书版本
成书背景
自然科学兴盛
欧洲人文思潮
经验论和唯理论争议
作者个人背景
沉默的十年
A版纯批到B版纯批的过程
作品思想
指导思想
书名解义
纯粹
理性
批判
破除宗教权威
言论需要自由
道德源于理性
人具有经验性与理智性
对于自由与必然的看法
相关概念
先天、后天
分析判断、综合判断
先验观念论
范畴的先验演绎
内容简介
第一版序言:形而上学的战场
第二版序言:哥白尼革命
导言: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
先验感性论
概念分析论:十二范畴表
原理分析论:图形法、统觉
图型说
统觉
先验辩证论:对先验神学、先验宇宙论、先验心理学的批判
对先验心理学的批判
对先验宇宙论的批判
对先验神学的批判
先验方法论
作品缺点
文字不够通俗
结构混乱
前后矛盾
后世影响与批判
雅各比与”自由的斯宾诺莎主义”
赖茵霍尔德与体系精神
蒯因对分析-综合的批判
克里普克对先天必然和后天偶然的批判
获得荣誉
作者简介
中文翻译情况
相关评价
名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