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云(1914-1996)是一位围棋史学家,出生于
上海市。他在1941年开始涉足围棋,并在上海市首届青少年围棋赛中获得冠军。1961年,他又在上海市围棋赛中获得冠军。1975年,他参加了第三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1983年,他告别了运动员生涯,开始从事围棋史研究工作,并担任《围棋》月刊的编辑。他先后编著撰写了数百万字的围棋专著,并且是全国唯一一个读遍《寄青霞馆奕选》正续编的棋手。他提出了“以棋谱检验棋史”的独创之见,成为当代中国罕见的杰出围棋史学家。1996年8月,赵之云英年早逝。
赵之云,1941年出生在上海史学家之门,母亲陈葛是福州螺州
陈宝琛(清
爱新觉罗·溥仪溥仪的老师)的侄女。7岁时,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学围棋。l958年获
上海市首届青少年围棋赛冠军,1961年获上海市围棋赛冠军,翌年,获全国第七名。他与
陈祖德一起成为引人瞩目的青年棋星,并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四段棋手之一(当时最高为五段)。1963年由母亲带他回
福州市任业余围棋教练,这一来,就是整整二十年。他在福州既当教练又当运动员。“文化大革命”开始,围棋成了“四旧”,他也曾被下放到闽北山区插队。
在1975年的第三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上,他获第四名,前三名为
聂卫平、
王汝南、陈祖德。这样,他终于进入省队,也是既当运动员,又兼教练员。少年时代的张璇,曾得到他的悉心指导。1983年,他告别运动员生涯后,除担任裁判和指导培养青少年棋手外,主要从事被人视为畏途的《围棋》月刊编辑,从事写作和围棋史研究工作。至1996年8月英年早逝时,他先后编著撰写了围棋专著数百万字,并且他是全国唯一一个读遍被认为是“集
清代国手对局大全”的《寄青霞馆奕选》正续编(共16大本,近千盘对局)的棋手,提出了“以棋谱检验棋史”的独创见解,是当代中国罕见杰出的围棋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