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家谱学起源于汉朝,至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家谱的修订与研究活动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尽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但近年来,学术界对家谱研究的兴趣有所增加。1984年,国家档案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南开大学历史系联合发起了家谱总目的编制工作。多个大学图书馆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家谱目录,如《河北大学图书馆家谱书目》、《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家谱目录》、《吉林大学图书馆家谱目录》等。此外,
上海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也有大量的家谱收藏。据学者估计,
中原地区现存的家谱数量超过6000种。1988年7月,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举办了首届中国家谱学研讨会。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也非常重视家谱研究,
香港大学图书馆收藏了201种族谱,台北文献馆则收集了2154种家谱。台湾还编有《国学文献馆现存中国族谱资料目录》和《台湾公、私藏族谱目录初稿》。香港学者
罗香林、林天蔚、萧国钧、黎树添等利用家谱研究成果研究香港的历史。罗香林的《中国族谱研究》被视为
香港电台谱学的基础。台湾在五六十年代也出现了一批谱牒学著作,并成立了“谱学研究所”等学术机构。美国犹他家谱学会是全球最大的家谱学组织之一,其图书馆收藏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100万卷家谱的缩微胶片,其中包括大约3000种中国家谱。
日本宗谱学专家多贺秋五郎对中国宗谱进行了长期研究,并撰写了一部名为《宗谱的研究》的专著。
家谱学的研究内容涵盖家谱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发掘、整理、利用家谱的方法和原则;谱主家族的演变史,包括谱主中重要历史人物的经历,姓氏、宗族的演变维系等;以及家谱资料的专题利用,包括利用家谱资料研究历代人物的职业演变和发展,以及利用家谱进行地方史、民族史、文化史、
民族学、地方语言、地方习俗等多个学科的研究。
家谱在中国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然而专门研究家谱的理论著作并不多见。家谱的本质在于记录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的承传。家谱的价值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反映了经济、政治、伦理等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家谱的编纂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注重文化和世系的平衡。家谱的编纂应该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以人为本,让平民入典,使百姓留名,供子孙缅怀,传厚德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