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变》是一幅创作于元代的佛教彩绘壁画,原本是中国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下寺后殿东壁壁画,现存于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
广胜寺破败不堪,寺里的和尚无钱修庙。1928年,美国文物贩子华尔纳、普艾伦、史克门等人发现广胜寺下寺后大殿(
大雄宝殿)内的元代壁画,以1600
银元的价格将其购买。《药师经变》卖出时被肢裂破解为数百块,在文物贩子
卢芹斋的一手策划下,飘洋过海到了美国,后被纽约收藏家
亚瑟·赛克勒所购。1964年,赛克勒以他母亲的名义将壁画《药师经变》捐献给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博物馆将壁画进行了修复,并永久陈列于以赛克勒命名的大厅中。修复后的壁画有70多平方米。《药师经变》壁画长15.12米,最高7.52米,左右两侧E部有缺失,画面正中是双足跏趺于莲花宝座上的药师佛,药师佛两旁有8大接引菩萨、12神将,形象地表现了药师如来所在的东方佛教净土的盛况。
《药师经变》用色以朱、绿、青、白、黄等色为主,继承了
中原地区民间壁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融入了中国佛像绘画的技法。作品构图疏密相间,场面恢弘,构思精巧,色彩繁复,线描精巧,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文物价值。
创作背景
药师佛,又称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等,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能治疾病救苦厄,普济众生。中国古代自隋唐以来,药师佛备受尊崇,信徒广布。经变是指将抽象的佛经文字内容绘制成具体的佛教图画,将信众较难理解的教义以直观易懂的形式表现,以宣扬佛教理念。《药师经变》是一部宣传大乘佛教净土思想的经变,从隋唐至宋元以及明清,历代石窟、寺庙均有绘制。位于
洪洞县广胜寺下寺流落异国的《药师经变》即是元代山西壁画中的代表作。
历史沿革
广胜寺是佛教东传中国最早的几座寺庙之一,始建于
东汉,经历代重修,分上寺、下寺和水神庙三处。上寺以雕塑见长,下寺则以华丽的壁画独擅胜场。元代,下寺在一次大地震后修复,主体建筑后殿的四壁壁画相互呼应,场面宏大,色彩瑰丽,总面积有196平方米,《药师经变》原位于广胜寺下寺后殿
东壁。
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广胜寺也破败不堪,寺里的和尚无钱修庙。1928年,美国文物贩子华尔纳、普艾伦、史克门等人发现广胜寺下寺后大殿(
大雄宝殿)内的元代壁画,遂与当地豪绅李宗钊等人联络,登门求购。寺僧贞达认为,与其等大殿坍塌、壁画随之毁坏,不如舍画保殿。在与地方官员、乡绅们商议后,将四壁壁画分割剥离,以1600
银元出售。在整个卖壁画的过程中,赵城县的县长张梦曾和当地的乡绅张瑞卿、王承章也都参与其中。
在广胜寺下寺后院东厢房廊檐下存1929年所刻《重修广胜下寺佛庙记》碑,碑文记载了卖壁画的经过:“山下佛庙建筑,日久倾塌不堪,远近游者不免触目伤心。邑人频欲修葺,辄因巨资莫筹而止。去岁有远客至,言佛殿壁绘,博古者雅好之,价可值千余金。僧人贞达即邀请士绅估价出售,众议以为修庙无资,多年之憾,舍此不图,势必墙倾像毁,同归于尽。因与顾客再三商榷,售得银洋一千六百元,不足以募金补助之。
壁画《药师经变》卖出时被肢裂破解为数百块,在著名的文物贩子、大古董商
卢芹斋的一手策划下,飘洋过海到了美国,后被
纽约收藏家
亚瑟·赛克勒从卢芹斋处收购。赛克勒是美国著名
精神病学家、企业家、慈善家、收藏家,他非常喜欢中国古代艺术品,购买了大量中国文物。1964年,赛克勒以他母亲的名义将壁画《药师经变》捐献给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博物馆将壁画进行了修复,并永久陈列于以赛克勒命名的大厅中,修复后的壁画有70多平方米,陈列时占满一面墙。
作品内容
《药师经变》壁画长15.12米,最高7.52米,左右两侧E部有缺失,陈列时占满一面墙。画面正中端坐药师佛,面相慈善,仪态庄严,乌发
肉髻,双耳垂肩,身披红色佛衣,坦胸露右臂,右手高举,左手平托,双足跏趺于莲花宝座中央,身后有背光、祥云、天使。药师佛两旁有8大接引菩萨、12神将,
日光菩萨菩萨与月光遍照菩萨及其余各菩萨、神将陪伴左右,众星捧月般簇拥着药师佛,场面气势恢宏,形象地表现了药师如来所在的东方佛教净土的盛况。
艺术鉴赏
构图形式
《药师经变》整幅画面构思精巧、富丽浑厚。构图疏密相间,线条遒劲。人物神态逼真,刻划细致入微。画中人物表情宁静,衣饰线条流畅,属典型的元代民间画工作品。
色彩结构
《药师经变》讲究重彩平涂,在绘画技巧的运用上驾轻就熟,轻松地在繁复的颜色变化
中将佛祖、菩萨的超凡脱俗表现得恰如其分。用色以朱、绿、青、白、黄等色为主,间以黑色描绘服饰。壁画选用当时宫廷绘画所用的珍贵颜料,在
石英粉末中掺人上好的
扁青、朱红,调配而成。壁画虽经数百年沧桑而颜色不改,在画壁制作上以黄土、细砂、棉绒和泥抹面,壁面素质无白灰。
造型手法
《药师经变》壁画继承了
中原地区民间壁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融入了中国佛像绘画的技法。佛像的造型沿袭了唐以丰满肥胖为美的审美情趣,药师佛及
日光菩萨、
月光菩萨的脸庞,皆圆若满月,慈眉善目,由“法像”展示其慈善、宽容、智慧、
禅定的内心世界。
历史价值
《药师经变》绘于元代,即公元13-14世纪,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文物价值。从艺术的角度看,这幅壁画继承了中国民间壁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融入了中国佛像绘画的技法。作品构图疏密相间,场面恢弘,构思精巧,色彩繁复,线描精巧。虽然人物众多,但都神态逼真,刻划细致入微,形象地表现了药师如来及其随从所在的东方佛教净土的盛况,虽经七百多年沧桑辗转而瑰丽依旧,堪称艺术珍品。
壁画保护
《药师经变》藏于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位于纽约第五大道82号大街1000号,背靠
中央公园,与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遥遥相对。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共收藏有330万件展品,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博物馆,每年迎接超过500万人次的游客,是纽约市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
流传与收藏
1928年,《药师经变》被
美国文物贩子华尔纳、普艾伦、史克门等人购买,后被纽约收藏家
亚瑟·赛克勒所购。现存于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相关作品
《药师经变》又称《东方净土经变》,在
莫高窟的中,存放着《东方药师经变》102幅,最早出现的在
隋朝的394,417,433,436窟,其后,历经了唐、
五代十国、宋、
西夏,约600年的发展,为探讨各时期的《东方药师净土变》提供了详尽丰富的资料。后在敦煌莫高窟第12窟又开凿出一幅《药师经变》壁画。此铺《药师经变》壁画描绘了药师佛与众菩萨及弟子的场景。画面上部是楼阁建筑,药师佛端坐台上,左右对称坐着
月光菩萨和
日光菩萨,左侧还有一身游戏坐的协侍菩萨。画家通过精湛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展现了菩萨们的庄严和细腻的装饰。在平台上,伎乐对舞,乐队演奏,
琵琶、
箜篌等乐器丰富多彩。中间是十二神将,两角是坐佛与菩萨,表情各异,头光装饰不同。几案前的莲台上,天人献净水,菩萨们小憩或礼敬。整体画面以碧绿的水池和绿树为背景,小桥、流水、花树构成优美的景象。壁画采用散点透视,结构宏伟壮阔,人物造型庄严潇洒,营造出清静幽雅的氛围。下部屏风补充了十二大愿、九横死和放生等情景,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主题内容,使整幅画面更加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