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书(1654——1707),亦名世文,字字绿,号杜溪。世居宿松碎石乡朱家大屋。明末,朱父光陛为避兵乱,挈眷属,设馆授徒于
宿松县、
太湖、潜山等县山区。1654年,朱书诞生于潜山县敢山冲,归葬于宿松县
许岭镇滴露村彭田组梨花坞。
简介
朱书与桐城派的主要代表
戴名世、
方苞,并称为
清代三才子。朱书因籍贯宿松,去世早,且文集受《
南山集》案影响一度被淹没,后人谈桐城派,一般以方苞、
刘大櫆、
姚鼐三人为代表人物;近代,逐渐凸出戴名世的地位。
朱书自幼聪明颖悟,5岁即能口诵《
四书》,10岁能背诵许多古典诗文,并深通其中治乱兴衰、忠孝大节的道理。因家庭贫困,常夜燃枯枝照读,当时乡人称他有“匡衡凿壁”、“
董仲舒下帷”的苦读风。20岁时(1674年),随父由潜山迁回故里(今碎石林塘北庄)定居。乡村人看见朱书的文章,称为“汪洋浩瀚如江河之东沛,不规之绳尺,自入先辈大家之室”。由于父逝,家境更加困难,为了生计,他在杜溪(今宿松
九姑乡)和严恭山设立书馆。
31岁那年,在旧县(今繁昌新港)遇
桐城市戴名世,互赠诗文,订为文字交。33岁时,至皖江应试,与
方苞友善,旋以选贡入太学。当时海内知名人士,云集京师(今北京),朱书生活俭朴,褐衣布履,乐在其中。他与方苞、戴名世一起,专心致力于古、时文的研究。34岁,在京考授教习,开始漫游,浮大江,出浦口,走淮南,入辅,辗转于燕、赵、齐、鲁等地,后因母逝奔丧,回家住了一段时间,写了不少诗文。38岁时,利用行补官学教习机会,先后以8年时间,历游齐、鲁、燕、梁、秦、楚、吴、越诸地,写出《游历记》和《杜溪文稿》若干卷,于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由
戴名世作序在金陵刊稿成书。
主要经历
朱书晚年,因挚友方、戴力劝,才认真从事时文、科举。49岁,复至京师,应顺天乡试,50岁,连中甲乙两科,康熙四十二年,以殿试二甲四十名登
进士,授
庶吉士、
编修,声誉一时赫然公卿间。51岁时,被召入
武英殿,修《
佩文韵府》和《渊鉴类涵》,写入殿纪事诗四十首,获御赐松花岗砚及鹿雉鱼等物,他在京三年,起早歇晚,积劳成疾,于
康熙帝四十六年(1707年)六月十九日在京师逝世,终年54岁,归葬于故乡杜溪。
朱书一生,勤于笔耕、创作颇丰,著有《仙田诗在》、《朱杜溪稿》、《游历记》、《怡斋诗文集》、《松鳞堂偶抄》、《寒潭琐录》、《评点东莱博义》等。朱死后不久,受南山文字狱案株连,大部分文稿失传,现仅存《朱杜溪先生集》、《游历记存》、《评点东莱博义》等书。
朱书的才华和文学,受到当时文坛各大家器重和推崇,
方苞为朱书撰写墓表,称赞他“文章雄健”,
戴名世称他是“才气横绝一世,文章为百世之人”。朱书在文学上的建树,不仅为
宿松县第一,有的赞曰:“杜溪艺苑精华,博士共推皖北。”时人每论及
桐城市文风,都说“朱书、方苞、戴名世堪称闪耀在
清代文坛上空的3颗明星”。
典故轶闻
朱书与戴名世
1684年(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初夏四月,三十一岁的朱书自宿松骑马到
安庆市,与方应屏等一起,同乘一民船往南京参加江南乡试。船到旧县(今安徽省
繁昌区新港镇)北距
长江约六公里的岸边,正是
晚霞时分,船靠码头。朱书下船,与方应屏站在江边闲谈。
这时,另外一只船上,下来一个秀才模样的人,登岸散步。其人一口桐城口音,和朱书年龄相仿,其貌不俗。
朱书走上前拱手,问:“你是
桐城市人吗?”“是的。”此人伸手抱拳还礼。他发现,问话的人身壮声洪,奇气出于眉宇之间。
朱书说:“桐城有一个秀才,不知道你可认识?”“不知是谁?”“戴田有。”
这人再仔细看朱书,反问:“你是哪里人,可认识该秀才?”朱书说:“我是宿松人,知道戴田有的名字,但没有见过。”这个人立即问:“可知宿松有个叫朱字绿的?”朱书说:“我就是。”这人“哈哈”大笑,说:“戴田有,就是我。”
两人相视一笑,欢然抵掌。三人同到
戴名世船上,盘腿而坐,各道平生。四五年前,戴名世在恩师琅玡人刘果处知道朱字绿的姓名,但一直未见。二人都参加了刘果主持的考试,二人名字都名列前茅。但不在一个县考,二人未曾见面。
二人分手多年后,朱书作长诗《旧县遇桐城戴田有述学宪刘木斋先生相知之意感作》,其中云:“自是双鱼来往复,君名往往存尺。蔼然气作五云生,见者人人如负曝。”
1684年八月初八,朱书、戴名世在金陵夫子庙贡院入场,参加江南乡试。十数日后,南闱榜发,二人双双落榜。后来,他们一起到太学读书,一起游历
山东省,度过了许多愉快的日子。
1695年(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六月十一日,朱书、元彦去陕西路经皖北滁州境内,过关山时,意外地遇到
戴名世。戴名世是前天离开金陵,骑了一匹瘦马北上的。二人相别三年,想不到在异乡相遇。三人翻身下马,徒步携手,一起走到道旁人家,以茶代酒,纵谈一切。不一会,这家农户的门口,已聚集了一大堆人,听他们笑谈旧事。几个时辰之后,三人依依不舍,上马分道扬。
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庚辰)春,朱书在金陵请戴名世给自己的古文集《杜溪稿》写序,说:“我的文章,非你不能传。”朱书的文章写得好,却欣赏戴名世文字。
戴名世跟朱书年龄差不多,戴名世大一岁。
戴名世学
文言文,也先于朱书,而朱书学古文,实际是戴名世劝的。这次,戴名世发现,朱书志向益高,读书益勤,而文章益工。他认为,朱书是百世之人,名传后世,而自己与朝菌、
蟪蛄差不多。戴名世写《杜溪稿》云:“予将归隐故山,与杜溪相距二百里而遥,尚欲网罗散轶,一酬昔之志。苟有撰著,必正于字绿而后存。则予之文且赖字绿而传也,而予又安能传字绿之文哉!”
1701年,戴名世在金陵请朱书为其文集《
南山集》写序。在朱书眼里,五岳之气有灵性,可以发为伟人,以德业、文章垂天地而不朽。但其灵按时而至,往往千百年才见到一次。朱书写道:“余不足道也,田有亦不知果能当
霍山之灵与否,然而其文之足以不朽,则余固知其与霍山同永无疑也。五岳与霍或领于祠官,或不领于祠官,譬则一挂仕版而受职于时,一不臣不友而抱奇以志于古,然则今五岳所钟必多功名之士,而沉冥著书者固于霍山为宜也。今其集名曰南山者,何也?志归隐之地也,田有自是不复出矣。”
次年年冬,
戴名世的《南山集偶钞》(《忧患集偶钞》增删本)行世,这部使戴名世掉脑袋的书,初印三千余部。《
南山集》案发时,朱书已去世四年。朱书写的序因被收入《南山集》,得以流传。
1712年十月十二日,
赵申乔参戴名世,《南山集》案发。刑部官员审问戴名世:“其他人的序,是你写的,还是他们自己写的?”戴名世答:“
汪灏、
方苞、
方正玉、朱书、
王源的序,是他们自己作的,刘岩不曾作序。”
1713年春天,经
康熙同意,执行戴名世死刑。受牵连的人中,朱书已经去世。所幸的是,朱书的儿子朱晓、朱曙未被捕。
朱书与方苞
方苞随父亲
方仲舒自南京回籍应试,父亲带方苞见到了朱字绿。父亲和其老师的儿子朱字绿谈话时,方苞坐在旁边听。在方苞印象中,朱书辞气,不同于俗人。
李振裕这次江南拔贡,挑选了一百三十多人。朱书考取第十六名,小他一岁的
戴名世考取第三十二名。
方苞年轻,落选。
考试结束后,应朱书邀请,方苞随父去宿松杜溪朱书家小住。分手时,方苞与朱书定交。朱书三十三岁,比方苞长十四岁。在方苞一生中,朱书是他的第一个朋友。
1696年冬天,方苞自南京回枞阳牛集方皋庄扫墓后,绕道宿松杜溪,看望朱书。朱书的新房子还在建之中,他说:“我好在有数之庇,百亩良田,可以在此养老了啊!”方苞说,你的文章比以前深有进步,所蓄愈厚,光逾不可遏止。方苞的意思,朱书应该继续考
举人,不要滞留杜溪。
朱书说:你年方壮,倘若不为时所弃,则资我于山中,以帮助我在乡下著书,这样也成你的名,岂不快哉!但
方苞劝朱书重新出山,继续走科举的道路。
1697年春,朱书听方苞的意见,走出杜溪,到南京一边教书,一边准备乡试。
朱书记性好,文章雄健,熟悉明朝遗事,抵掌论述,不忘地点。方苞的父亲方逸巢很喜欢与朱书谈天,遇到心烦,尤其是天气作变,就对方苞说:“为我喊朱书来。”朱书和父亲
聊天时,方苞哥哥方百川默不作声。方百川觉得,他们谈话海阔天空,但脱离实际。
1701年,朱书在金陵与方苞来往频繁。这时,朱书所著书已数十万言。他拿给
方苞看,方苞始见甚喜,继而大骇,久而惭且产生敬畏的感觉。
朱书说:“子毋然。物之至者不两能,吾时文之学亦不逮子。”朱书的意思,我的
文言文比你好,但时文不及你。
方苞说:“是所谓家有琬琰,而羡人之瓦以为富者也。且子独不屑为此,子为之亦当胜余。”方苞的意思,你古文好,时文如果你去下功夫,也应该胜过我。
这时,朱书弃时文而不应科举已数年,有人劝他入京师,参加
举人考试。朱书征求方苞意见。方苞说:“子当出而我处。”
方苞的意思,你应该出来赴试,而我该隐住。秋天,方百川去世,方苞打算隐住,照顾母亲。
于是,朱书决定北行,参加明年的举子(顺天乡试)考试。
1702年,朱书中举后,方苞评价朱书说:“君以文喑呜叱咤雄一世,于吾行辈中,犹
巨鹿之战,壁上诸侯无不惴恐者,殆将一战而霸矣!”方苞的意思,朱书如打了钜鹿之战,震惊了作壁上观的诸侯,从此成为文坛霸主了。
朱书正打算重印时文一百多篇,已刻印,遂请
方苞写评语。
方苞细读,三复而审究之,觉得自己不如远甚。朱书年龄大,用功已困难。但他攻
文言文,数年而成,时文数月即得其胜。方苞想,朱书虽有过人资材,如不下功夫,是难取得如此成功的。
春天,朱书与方苞、刘岩等入闱考试。
参加监考的海宁人许公对
韩城市张先生说:“闱中得旷九号卷,渊懿高素,有陶、邓之风,必海内老学。”后来细问,才知道旷九号是方苞。二场属对工的,许公在谈话中,尚能举出方苞文章中的词句来。
这次会试,朱书连登高枝,朋友刘岩也中式,
方苞再次会试落第。
1706年三月二十三日,举行殿试,朝论推方苞为第一人(状元)。就在这时,方苞得到母亲生病的消息,他决定放弃殿试,回家看望母亲。
1711年八月一日,方苞为四年前去世的朱书,写了墓表。
其他
幼时家境贫寒,但他自学苦读,聪明过人,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中了“
解元”。小时候,从村里大人们那里听说了不少朱解元的故事。朱家在村子里最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朱书小时候蓬头垢面,破缕烂衫,简直就是个穷叫花。当时,朱家所在的村子分为东西两片,朱家正位于分界线上,所以,他能中“解(界)元”,全是命中注定。朱书后来在会试中又考取
进士,并被取为“
庶吉士”。清沿明制,凡进士再经朝考,可录取为庶吉士,入庶常馆学习,优秀者则选入翰林院任
编修、检讨等官。朱书最后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之职,这对读书人来说,是最高的荣耀了。朱书之所以在文学史上能占有一席之地。
主要成就
一是“
桐城派”的重要开创者之一。朱书与比他大一岁的
戴名世偶然相遇于
繁昌区江边,一番交谈,高山流水,相见恨晚,遂成莫逆之交。至皖江乡试,又与比他小14岁的
方苞相识,二人情同手足。从此,三人你唱我和,开桐城文派一代新风,时人称之为“
清代三才子”。朱书的文章,名重一时,有“脱称铅华始见真,萧疏淡宕杜溪文”之誉。朱书出身贫苦,即使身登龙门之后,依然粗衣布履,甘于清贫,为人率真,深得同辈敬重,被称之为“字绿之为人,天下无有出其侧”。朱书卒于1707年,享年54岁,葬于碎石鸡公咀,原墓毁于1958年,现重修。在他去世四年后,其好友
戴名世因所刊行的《
南山集》中有
南明年号而遭劾下狱,两年后以“大逆”罪被杀。这就是清初著名文字狱“南山冤案”。此案牵连数百人,朱书的另一位好友
方苞也牵连入狱,后经上书房大臣
李光地营救,才得以保命。就是朱书也死后受累,其文集被禁。尽管如此,朱书所著《杜溪文集》、《游历记存》等仍传之后世。
二是倡导皖江文化第一人。朱书世居
宿松县,生于
天柱山,又隶属桐城派,这些经历使朱书的视野更容易遍布古皖大地,并逐渐形成强烈的皖江地域意识。在其倡导皖江文化的纲领性文章《告同郡征纂皖江文献书》一文中,朱书开篇即道:“吾
安庆市,古皖国也。其岳曰皖山,其渎曰大江,其川曰寻潜,其浸曰雷池,其镇曰大龙。灵秀所钟,扶舆郁积,神明之奥区,人物之渊薮也。”在朱书眼中,皖江文化的地理范围即安庆府六邑,皖江文化即安庆文化。为此,朱书亲撰对联“怀宁猛虎铜城不入潜山去(一作走),宿松白鹤太湖无鱼望江飞”,将安庆府六邑巧妙嵌入对中。更难能可贵的是,早在300多年前,朱书以元末明初的洪武大移民为限,提出了“皖人”和“古皖人”的概念,区分了土著文化(古皖文化)和移民文化,认为正是它们之间的碰撞和融合才形成了皖江文化。这种从地理、人文、历史等角度研究文化的方法,时至今日,依然具有先进性。
三是参加了《
佩文韵府》、《渊鉴类涵》等工具书的编纂。朱书在任翰林院
编修期间,被
康熙诏入
武英殿,参加了当时著名的两部工具书的编纂工作。《佩文韵府》,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韵典,是研究
文言文时查找词语和典故不可缺少的工具书。全书依韵分为106卷,收10252字,近50条词汇。“佩文”为
康熙帝的书斋名之一,“韵府”有韵书之库含义,故命名曰《佩文韵府》。参加编书的共70余人,都是当时优中选优的宿儒,历时八年始成。《渊鉴类涵》是一部类似今天的百科全书,它把散见于各种典籍中同一种事物的资料,分门别类地集中在一起,便于查找。此书由
张廷玉父亲
张英任总裁,康熙在
畅春园的书房有渊鉴斋,他便以此为书命名。这些书的编纂,虽非朱书一人之功,但参予的本身,就是对其才华最好的褒奖。
朱书墓
朱书墓在
宿松县许岭镇滴露村彭田组梨花坞。朱书墓高3米,以半月形条石砌成,按塔柱盘绕七级,上复园锥石顶,墓前立有墓碑,左右两侧立有双石板圩夹四块,墓前是宽敞的祭祀拜席,三方筑就一米高的土圩护体。其墓园面积近百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