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
开国上将朱良才撰写的文章
《朱德的扁担》是上将朱良才于20世纪50年代为响应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30周年征文活动所撰写的文章,文章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朱德身先士卒、积极挑粮的故事。
1958年9月,《朱德的扁担》被选入《星火燎原》第一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朱德的扁担》被一些省市编进小学语文课本之中,1961年,《朱德的扁担》被教育部列入中国中学、小学的语文课本之中。
《朱德的扁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故事让孩子们了解红色历史,了解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生活,从而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和幸福生活,做新时代爱国爱党的好少年。
创作出版
创作背景
1956年7月,为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30周年,中央军委决定面向全军、全国举行征文活动。为此,总政治部正式下发了通知。毛泽东为征文丛书题写了“星火燎原”书名,朱德作序。总政治部专门从全军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星火燎原》编辑部。朱良才作为井冈山市时期出来的老同志,又经历过很多重要的事件与战役战斗,当然也要为党史、军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经过考虑,朱良才选出了《这座山,它革命》《朱德的扁担》《练兵与御寒》《一根灯芯》4个题目。
创作过程
在《朱德的扁担》的初稿中,朱良才根据自己的记忆,将有关人物、细节写得较多、较细、较具体,篇幅也比较长。可在与当年的军部警卫排排长肖新槐等几个老同志对证后,发现大家的记忆不尽相同。为了真实地还原历史,准确地宣传革命领袖,经得起历史的考证与检验,朱良才将人物、细节统统省略、简化,最后,仅仅用600多字,就将这个故事完整而精彩地呈现出来。稿件完成后,朱良才主动征求有关同志的意见,多次修改加工,直到初步满意后,才送《星火燎原》编辑部。此后,朱良才与编辑部又反复修改了5稿。
朱良才与编辑部都认为文章可以定稿后,又将文章送有关老同志征求意见,最后,还专门呈送朱德本人审阅。朱德与有关老同志审阅通过后,编辑部才正式印成大16开的大样本,以《解放军三十年征文初选稿》为名,送各有关领导、老同志与相关组织共同审阅。与此同时,编辑部还将此文刊登在内部刊物《红旗飘飘》上,以求更广泛地征询意见。
出版发行
1958年9月,在审阅完毕后,《朱德的扁担》被选入《星火燎原》第一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朱德的扁担》被一些省市编进小学语文课本之中,1961年,《朱德的扁担》被教育部列人中国中学、小学的语文课本之中。2009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星火燎原全集》。2021年,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编辑制作了《星火燎原全集》(融媒书),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202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同步启动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修订工作。《朱德的扁担》入选三科统编新教材。
作品原文
要守住井冈山,粉碎敌人的围攻,除了构筑工事、练兵以外,还有一宗大事就是储备粮食。可是井冈山市上产粮很少,只供给山上的群众还不够,部队要吃粮、存粮都得自己下山去挑。因此,在井冈山上的那些日子,“挑谷上坳”便成了我们的一项经常工作。
从井冈山上到山下宁冈的茅坪,上下足有五六十里路,山又高、路又陡,着实难走。每到运粮的那一天,我们天一亮就出发,赶到装粮的地点,有的用箩筐担,有的用口袋背;用具不够,有的同志索性就脱下条裤子,把裤腿扎紧,满满地装上两裤腿,往肩上一搭。这样挑的挑、背的背,翻过山坳,直到天黑才回家。
那年,朱德已经40多岁了,他也跟大家一道去。他穿双草鞋,戴顶斗笠,挑了满满的一担米,和战士们一道爬山。大家看到朱军长整夜整夜地计划作战的大事,白天还要参加劳动,生怕累坏了他,便劝他不要挑;又讲不过他,只好把他那根扁担偷去藏起来。本来,藏扁担的同志以为这样以来朱军长就可以休息了,那知道他却另找来了一根扁担,并且用柴刀把扁担削平,写上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从此,他的扁担再没有人“偷”了,同志们挑米的劲头也更高了。同志们还编出了这样一首歌子:“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每当挑米爬山爬累了的时候,大家就用这歌子互相鼓励。
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教育着全军,更激发了同志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作品鉴赏
《朱德的扁担》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以身作则、吃苦在前的革命伟人形象。全文按照“队伍会师一储备粮食→争着挑粮→一起挑粮→扁担被藏一又找扁担→不藏扁担”的故事脉络,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工农红军官兵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的感人场面。
作品影响
《朱德的扁担》这样通俗易懂的革命故事,可以让孩子了解红色历史,了解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生活,从而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和幸福生活、汲取精神养分,做新时代爱国爱党的好少年。这种“扁担精神”,即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共患难的精神,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精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相关文物
井冈山市博物馆,有一件“朱德的扁担”的仿制品。当年的红军军需处长范树德回忆称,他花了一个铜板买了一根孟宗竹,削成两根扁担,一根送给朱德,一根留着自己用,在朱德的那一根上,他用毛笔在一端写上“朱德扁担”,另一端写上“不准乱拿”。范树德的回忆被认定后,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了复制这个文物,派专人带着一根井冈山毛竹扁担,前往广西桂林请范树德在扁担上重新题写这八个字。范在扁担上书写后,来人高高兴兴地返回井冈山。一位细心人突然发现“朱德扁担,不准乱拿”的“乱”字,当年必定是繁体字,而范树德却写成了简体字。为了还原历史原貌,博物馆又派人带着扁担赴桂林市让范树德重写。然而范树德已经去世,现在井冈山市博物馆展出的朱德的扁担,就是范树德书写的八个字。
作者简介
朱良才(1900年—1989年2月22日),汝城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25年参加村农民协会。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任连党代表、军部秘书,参加黄洋界保卫战等战斗。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9年2月22日在北京病逝。
相关事件
在“文革”期间,小学教材中的《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被换成了《林彪的扁担》,令很多人愤慨不已。有人把此事告诉了朱德,朱德却哈哈一笑,说“一根扁担嘛,借他用用,总会还回来的。”
20世纪80年代,红军最早的后勤负责人范树德指出,朱良才的《朱德的扁担》有记忆错误。作为亲身经历者和见证人,范树德在《文史通讯》1982年第三、四期撰文,提出朱良才的回忆中有三处与史实不符。一是朱德扁担上的文字,不是“朱德的扁担”“朱德记”这几个字,而是扁担的一端写有“朱德扁担”,另一端写有“不准乱拿”,共八个字。二是朱德挑粮的路线,朱良才说是从井冈山上到茅坪,实际上是从柏露村到桃寮村。三是挑粮重量,朱良才说是挑了“满满的一担米”,实际上应是40斤左右。江西地方党史和博物馆学人员经过验证,认为范树德说的情况是准确的。
2001年6月4日,《解放军报》发表了朱良才口述的《常想起藏朱德扁担的日子》的文章,更正了他过去回忆中的错误。朱良才称:“小学课本有《朱德的扁担》一文。文中说,战友们怕朱德下山挑粮累坏了身体,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这个藏朱德扁担的人就是我。那时,朱总司令常常晚上和毛主席研究敌情,白天和战士们下山挑粮。我是他的通信员,担心他累坏身体,就和其他战友劝阻他,但谁也劝不住。后来,我出了个‘鬼点子’,干脆把朱总司令用的扁担藏了起来。可他仍不罢休,找到军需处长范树德,让他花一个铜板买了一根孟宗竹,为自己做了一根扁担,还特地写上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又高高兴兴地下山挑粮去了。”
目录
概述
创作出版
创作背景
创作过程
出版发行
作品原文
作品鉴赏
作品影响
相关文物
作者简介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