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县县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属国家重点博物馆、
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反映婺源历史的重要窗口。婺源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之乡,婺源民间素有崇美尚文的生活情趣,以此为源的婺源民俗文化,也就成了诸多地域文化中一朵亮丽的奇葩。自明代中叶以来,江南各地古董鉴藏之风炽热,一些婺源人不惜重金,大批购藏古玩字画。泽被今世,便有了今日的婺源县博物馆。
婺源县博物馆旧馆坐落在婺源县城
紫阳镇西侧的儒学山上,为一幢具有民族特色的仿古式三层建筑。三楼一顶层的殿宇式结构,白墙仿古殿黄瓦,檐角飘翘,展厅面积6000多平方米。馆内展出内容原分为“精品陈列室”“
婺源县古建筑展览”“砚史陈列”等部分。2007年5月由儒学山原馆迁至现址,位于婺源县城紫阳镇文公北路,主体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现代
徽派建筑,馆区面积5万余平方米,展厅面积6000余平方米。陈列厅现设有婺源千年、茶乡美器、工艺珍宝、砚国明珠、明清书画和当代艺术等六个专题展厅,集中反映原隶属
徽州婺源的历史风貌及人文典故。博物馆第年接待游客数万人次,随着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的不断升温,近年接待游客数量不断增多。
婺源县博物馆馆藏文物十分丰富,有从商代到
清代的石器、青铜器、陶瓷器、铜铁器、玉器、
漆器、金银器、骨竹木雕刻、
徽墨、砚台、印章、书画、剌绣等各类国宝级和一、二、三级文物达万余件,包括近千件国家三级以上文物和四、五十件国家一级文物,其中尤以唐宋名砚、两宋纪年墓瓷器、明清书 画和明清历代工艺品为优。
馆内精品有
东汉元兴元年陶权、两宋名瓷名砚、明代鎏金花铜烛台、钿翠座屏、
透雕蟒纹玉带等、明代
刘世儒《
元王冕墨梅图卷》、
吕纪《
芦雁图》、清代
宏仁《
黄山图》,以及明代
祝允明、
文徵明、
董其昌、
冯梦龙,清代
郑板桥等名家书画代表作。此外,汉代番
汉兴铜洗、明代翡翠鱼佩、明代松纹犀角杯、
清代猫眼石等数百件文物也极为珍贵。其中,钿翠座屏是由名贵鸟羽组成的大型牙雕插屏;明代鎏金錾花铜烛台(也称百花金莲炬)是一座铜制烛台,重90公斤,高2米,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图饰由一百支牡丹、芙蓉、金菊花组成;
朱熹使用过的宋代陶砚,为海内仅见;大型
翡翠画,重300克,也为稀世珍宝。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8:30~16:30,周一闭馆。
春节期间不开放。
婺源县到
衢州市有150公里;到江西
上饶市也是150公里;到景德镇市80公里;到安徽
黄山市120公里。北京、南京方向的游客可在皖赣线黄山站下车,转乘汽车前往;
上海市方向的游客可乘浙赣线至浙江州下车转乘汽车前往,亦可先乘火车到景德镇再转汽车前往(景德镇到婺源85公里);
福建省方向的游客从景德镇乘汽车前往。到
衢州站后可以花5块钱乘面包车到
长途汽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