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寄平
中国女播音员
费寄平,女,1929年出生于北京,著名播音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代女播音员。原名费淑瑛,北京人。
人物经历
生于1929年,1946年在辅仁女中读书时,参加进步同学读书会,1948年参加革命青年联盟。1949年2月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做播音员工作,1952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广播电台华语部,担负对华广播的播音工作,1954年任组长。1956年在中国驻苏大使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全苏莫斯科广播电台艺术委员会评为特级播音员,不久回国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组对外组副组长。1957年再度去苏联莫斯科广播电台华语部做播音工作。1959年回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从事播音工作,担任过党支部书记、播音部部务会议成员。1984年离休。
主要成就
费寄平在多年的播音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播音风格。与齐越夏青林田共同开创了中国播音史上的“四大高峰”,即“齐越的朗诵式、夏青的宣讲式、林田的讲解式和费寄平的谈话式”。为播音艺术的发展,播音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演艺经历
我搞播音,可是太偶然了。北京刚解放的时候,市委组织部分配我去人民日报做助理编辑,找范长江同志报道。我们一起有三个小姑娘,到了人民日报,说范长江去电台了。我们追到广播电台,电台说刚走。我们三个里,有个叫刘莹的,在电台有熟人。她说:“咱们进去聊聊天吧!”正叽叽呱呱地聊天,齐越出来了。他听我们普通话说得好,就说:“你们留下当播音员吧,有意见没有?”我们那时候一腔热情,干什么都行,就说没意见。齐越让我们过一个星期再来。那两个姑娘急着工作,一个星期也等不了,干别的去了。我老老实实等了一个星期,就到电台上班了。没有考试,没有试音,连播音室也没见过,我就当上了播音员。
当时电台只有打前站的同志才进城,大批人马还在城外,人手很少,我到电台很快就开始播音了。播音的头几天,我连话筒闸都不会开,由老同志替我开闸,点个头,我开始播;播完了,老同志再跑进来关上闸,直到第四天我才敢抬起头来,偷偷地看看播音室是什么样儿。
现在播音太享福了,录音,错了能改,播音室条件也好多了。那个时候就不同了,播音室没有通风设备,热的要命,蚊子还多,播着播着,大腿给咬上了,还不敢拍,只能用手指抿一下。住的也很挤,一个屋八个人,都睡地板,包括我们的组长丁一岚同志。我们八个人,只有一个人有手表。一天夜里,那位同志突然叫起来:“六点半了,快起床吧!”大家都起来了,把机务也喊起来了,开机了,一看才两点半,看错表了!
播音员除了播稿子,还要放唱片。一节文艺节目内容很杂,这张唱片上一段,那张唱片上一段。唱片转数还不一样。碰到改变转数的,嘴里要报名,手还要扳旋钮,真是手忙脚乱!那时候,唱片少,珍贵啊!有一回,我从播音室出来,抱着一摞唱片,在走廊上摔倒了。走廊上铺的不是地毯,是破麻包片,我的脚伸进麻包片的窟窿里了。我心想,这下子完了,这摞唱片叫我毁了,抱着唱片就大哭起来。后来爬起来一检查,还好,只摔坏了一张。现在,有的老同志还跟我开玩笑:“费寄平,还记不记得你抱着唱片哭了?”
再给你讲个笑话。现在报时是用自动化的石英报时钟,又准确,又省事。那时候要由播音员敲音板。播音员手里拿个小锤子科技,按照秒针走动的节拍敲音板。这个活儿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又要看,又要敲,最后一下常有一两秒钟的误差。齐越净生气,说你们总是敲不准,他要亲自敲,结果,也是两头顾不过来,最后一响敲到木头上了。
一九五二年,我被派到苏联去了,在莫斯科电台播华语节目。我用自己的自然音区来播音,觉得很舒服。
一九五九年回国,正赶上大跃进。为了适应当时的播音要求,我使劲拔高,共鸣部位往上挤。我入调儿了,但也没有个人特色了。“文化革命”期间,我更跟不上了,又提高了八度,播音语调有“战斗性”了,离日常说话的规律却越来越远了。粉碎“四人帮”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我又逐渐把调子降了下来。
我没有一副嘹亮的好嗓子,走过的业务道路是坎坷的。对我的播音,有两种议论:一种人很喜欢,也有人不喜欢。一般来说,老年人喜欢听我的播音,因为调子低,不刺激。最近有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连续给我来了好几封信,问我播音的时间、内容,好收听。三十多年来,很多听众来信鼓励我,也有个别听众来信挖苦我、讽刺我,甚至要领导调动我的工作。遇到这种情况,我苦恼过,动摇过,想改变用声部位,在播法上随大流。但是朋友们劝我,还是根据自己的天赋条件,走自己的路。
我觉得,我们的播音已经形成了一种“广播腔”。汽车售票员有一种腔,火车广播员有一种腔,电台播音员也有一种腔。有的听众说,电台只有两个播音员,一男一女.这说明我们播法雷同、单一,听不出播音员之间的区别。当然,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有了很大改进。我主张播音要百花齐放,生活那么丰富多彩,为什么我们反映生活的语言那么干瘪呢?我永远忘不了老局长梅益同志说过的一句话:“播音员不只是党的宣传员,还要做一个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家。”我喜欢通俗、平易、生活化的播法,喜欢浓郁的感情,喜欢富有魅力的语言,这个我还没有做到,但我愿意全力以赴,永远努力。
我今年五十三岁了,身体不大好,是个将近二十年的全休病号。有的同志劝我:“你挣钱也不少,干嘛不在家歇歇呀?”我这个人没有休息的“福气”,总觉得在家休息是种耻辱,有时候偶然休息了,上街买东西,一看见熟人就感到羞辱,人家上班,我上街,心里难受,回家就掉眼泪。所以我拼命也愿意上班,上不了全班上半班,这样,虽然身体累点,可是精神上是愉快的。
说良心话,我真是战战兢兢,总怕播得不好。播完音,我常征求编辑同志的意见。我不是假谦虚,我愿意编辑提意见,从心底里愿意。打退票当然不是好事,但是质量不好的节目播出去更不是好事。播音员也有苦恼。“文化大革命”那个时候就不要说了,现在我们宣传上假的、拔高的东西也还有。比如,前几个月报上刊登的《一个农村姑娘在美国》,我们广播了,胡艳本人来了信,翻译也来了信,说报道不实。这样的东西,播音员播了,心里能不苦恼吗?
我这里随便闲聊,您不一定都写到稿子里去啊!
人物评价
我知道费寄平同志是位著名的女中音播音员,她的声音宽厚、柔和,播音风格平易自然,感情浓郁,富有魅力,自成一派。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节目主持人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白谦诚
自小,我就爱听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华语节目。每当杜那耶夫斯基的《祖国进行曲》响起的时候,就会听见费寄平那在中国播音界颇具特色的女中音播报的台号:“莫斯科广播电台,现在对中国广播。”我喜欢她那浑厚松弛的声音。不久前,当我得知“胖阿姨”费寄平已经不在人世的消息,心中十分怅然。悠悠天地,人们竟真像潮起潮落的过客一般,来去都匆匆!
——原中国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吕大渝
我最喜欢中央台的费寄平了,她是个女中音,声音圆润饱满,播起音来像个大气缸,所以我就模仿她。在模仿的同时,我也在思考怎么运气,怎么让自己的声音沉下来。
——宁夏回族自治区首位金话筒奖获得者马兰
虽说夏青带过我,但播音部指定的老师是费寄平,那是一位和善的老大姐。
——著名主持人赵忠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成就
演艺经历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