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勒不仅是现象学运动中的“施魔者”,也是现象学社会学的开创者。在采纳
胡塞尔的
现象学方法同时,舍勒就自觉地致力把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与
马克斯·韦伯、
韦纳·桑巴特和
特洛尔奇的
历史社会学结合起来。在他审视
资本主义的市民
世界观及其伦理和由此引导出的生活秩序时,现象学与新兴的历史社会学已经结合起 来,不少思考更是在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论和韦伯的比较宗教社会理论的论争中形成的,其理论意义可想而知。
舍勒不仅是现象学运动中的“施魔者”,也是现象学社会学的开创者。在采纳
胡塞尔的
现象学方法同时,舍勒就自觉地致力把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与
马克斯·韦伯、
韦纳·桑巴特和
特洛尔奇的
历史社会学结合起来。在他审视
资本主义的市民
世界观及其伦理和由此引导出的生活秩序时,现象学与新兴的历史社会学已经结合起 来,不少思考更是在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论和韦伯的比较宗教社会理论的论争中形成的,其理论意义可想而知。
马克思·舍勒(1874—1928),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价值
伦理学、
哲学人类学与
知识社会学的奠基人,被视为现代
德语学界传奇人物。在哲学、社会理论、伦理学、
神学、心理学、
教育学、思想史等领域卓有建树。
海德格尔视其为“全部现代哲学最重要的力量”。早年执教
耶拿大学、
慕尼黑大学,参与现象学运动。1919—1927年,任
科隆大学哲学和
社会学教授、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28年,执教
法兰克福大学不久,因
中风猝然辞世。著有《同情的形式和本质》、《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和实质价值伦理学》、《论人类的永恒性》、《价值的颠覆》、《
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等。今人编有《舍勒全集》,
芝加哥大学设有舍勒研究所,
德国成立了国际舍勒研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