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评论是一种针对图书的评价和讨论,旨在对其思想倾向、学术价值、艺术水平及潜在影响力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这类评论应当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持客观公正,避免过度赞美。图书评论不仅具备思想教育功能,同时也具有学术研究性质。通过图书评论,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选择书籍,作者和编辑也能借此提升作品的质量。此外,图书评论还能激发思考,促进文化交流和学术繁荣。作为社会舆论的一部分,图书评论有助于监督图书的社会效应,推动出版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图书评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当时已有注释和评论书籍的活动。
孔子的弟子
卜商所著的《诗大序》被视为先秦诗论的总结性文献。
西汉,
司马迁在其《
史记》中的《太史公自序》以及后来的序跋中包含了图书评论的元素。
刘向、
刘歆父子的《
别录》、《
七略》及其
叙录,以及众多以读书心得为主题的著作,都体现了对图书的评价。中国古代的文论、诗词话、曲话和
小说评点等文学批评著作,如
曹丕的《
典论·论文》、
刘勰的《
文心雕龙》、
钟嵘的《
诗品》等,也被视为重要的图书评论作品。
现代书评的兴起与
中原地区新文化的传播以及现代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鲁迅、邹韬奋、郑振铎、叶圣陶等知名人士均有书评作品。20世纪30年代,报刊开始设立书评专栏,并出版相关研究论文和专著。
新中国成立以来,图书评论工作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1951年和1954年分别发布了关于加强图书评论工作的指示。1983年,《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再次强调了图书评论的重要性。1985年,首次全国图书评论工作会议在
济南市举行,促进了图书评论工作的显著发展。《
读书》、《书林》、《
博览群书》、《
中国图书评论》等专业评论刊物相继创办,多家报纸开设了书评专栏,书评作者群体不断扩大,包括图书编辑、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
西方国家的图书评论伴随着图书出版业的发展而日益兴盛。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书评已经广泛出现。19世纪的
俄罗斯,
别林斯基、
尼古拉·杜勃罗留波夫等人发表了大量书评文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也十分重视书评。他们的一些作品本身就是对其他书籍的批判和评价。英美的《
泰晤士报》、《
纽约时报》等主流报纸长期设有书评专栏,聘请专业的书评家撰写评论。
学术期刊同样注重图书评介。
苏联除了报刊上的书评外,还出版了《书评年鉴》。美国则成立了全美图书批评家协会,定期开展图书评选活动。
图书评论不仅是出版工作的延伸,还是连接图书编著者与读者的桥梁,能影响并引导读者的阅读行为,同时提升图书编、著、出版的质量。它是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的重要工具,也是社会舆论和文化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图书评论的发展和成就反映了出版水平和思想、理论、文化、学术水平的综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