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3噬菌体
丝状噬菌体的品种之一
M13噬菌体是一种丝状噬菌体,内含一个环状单链DNA分子,长6407个核苷酸,含有DNA复制和噬菌体增殖所需的遗传信息。其衣壳由约2700个衣壳粒组成。M13噬菌体感染通常不是致命的,但受感染的细菌生长率会下降。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工程师李承旭等人发现M13噬菌体具有压电性,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用于发电。他们将1平方厘米的病毒膜贴到一对金电极上,施加压力后产生了电力,足以点亮一个液晶屏,但电量较小,仅400毫伏。M13噬菌体广泛应用于遗传工程、病毒显示、导向进化、纳米结构和纳米技术等领域。
概述
M13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起始位点定位在基因间隔区内。但是基因间隔区的有些核酸序列即使发生突变、缺失或插入外源DNA片段,也不会影响M13DNA的复制,这为M13DNA构建克隆载体提供了条件。
其中M13mp系列对野生型M13加以改造,插入了多克隆位点和LacZ基因,可容纳外源DNA300-400bp,可用于制备DNA测序时用的单链模板和核酸探针。
M13 噬菌体的生物学 M13 噬菌体颗粒是丝状的,只感染F+(含F质粒,能产生性菌毛)的大肠杆菌。感染宿主后通常不裂解宿主细胞,而是从感染的细胞中分泌出噬菌体颗粒,宿主细胞仍能继续生长和分裂。但生长水平比未感染组低。
M13 噬菌体的基因组为单链 脱氧核糖核酸 (+DNA),由 6407 的碱基组成。基因组 90% 以上的序列可编码蛋白质,共有 11 个编码基因,基因之间的间隔区多为几个碱基。较大的间隔位于基因 Ⅷ 和基因 Ⅲ 以及基因 Ⅱ 和基因 Ⅳ 之间,其间有调节基因表达和 DNA 合成的元件。
M13 噬菌体基因组可编码 3 类蛋白质,包括复制蛋白(基因 Ⅱ,Ⅴ 和 Ⅹ),形态发生蛋白(基因Ⅰ,Ⅳ 和 Ⅺ),结构蛋白(基因 Ⅲ 、Ⅵ、Ⅶ、Ⅷ 和 Ⅸ)。所有结构蛋白在形态发生之前都插入在宿主细胞的质膜中。基因组 脱氧核糖核酸 为正链,按基因 Ⅱ 至基因 Ⅳ 方向合成,与噬菌体的 mRNA 序列同义。
在宿主细胞内,感染性的单链噬菌体 DNA (正链)在宿主酶的作用下转变成环状双链 DNA ,用于 DNA 的复制,因此这种双链 DNA 称为复制型 DNA (replicative form DNA) ,即 RF DNA 。通过 θ 复制方式, RF DNA 进行扩增,基因的转录也随即开始。基因组中的任意一个启动子都可以启动基因的转录,单方向地终止于下游的终止子。启动子和终止子的位置关系使得靠近终止子的基因转录更频繁。
当基因Ⅱ蛋白在亲代RF 脱氧核糖核酸 的正链特定位点上产生一个切口时,便启动噬菌体基因组进行滚环复制。此时,在大肠杆菌的 DNA 聚合酶Ⅰ的作用下,以负链为模板在切口的3'末端加入核苷酸,并持续 DNA 的合成,用新合成的 DNA 替换原有的正链。当复制叉环绕模板整整一周时,被取代的正链由基因Ⅱ产物切去,经环化后形成单位长度的噬菌体基因组 DNA 。在感染开始的 15~20 分钟内,这些子代正链在宿主细胞酶的作用下,又转变成RF 脱氧核糖核酸 ,然后以之为模板继续转录并继续合成子代正链 DNA 。当感染细胞内累计有 100-200 个RF DNA时,细胞内也产生了足够的单链 DNA 结合蛋白,即基因Ⅴ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翻译活性,特别是抑制基因 Ⅱ mRNA 的翻译,并且强烈地结合在新合成的正链DNA上,阻止其转化成 RF DNA 。此时, DNA 的合成几乎只产生子代正链 DNA 。另外,基因 Ⅹ 蛋白和基因 Ⅴ 蛋白也是噬菌体特异 脱氧核糖核酸 合成的强力抑制子,从而限制感染细胞内 RF DNA 的数量。结果,感染细胞内RF DNA 的数目和子代正链 DNA 的产生速率都能保持适度。
成熟噬菌体颗粒由 11 个病毒蛋白中的 5 个组成,至少 4 个其他蛋白(如基因 Ⅰ 、Ⅳ 和 Ⅺ 蛋白,以及宿主的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对噬菌体颗粒的组装和分泌是必须的。
M13没有包装限制。
构建
单链 DNA 的酶切和连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 M13 噬菌体在用作载体时是利用其双链 RF DNA。RF DNA 很容易从感染细胞中纯化出来,可以象像粒一样进行操作,并可通过转化方法再次导入细胞。
(1)载体的插入位点
在 M13 噬菌体基因组中绝大多数为必需基因,只有两个间隔区可用来插入外源 脱氧核糖核酸(基因 Ⅱ/Ⅳ 和基因 Ⅷ/Ⅲ 之间)。基因 Ⅱ 和基因 Ⅳ 之间的 508bp 间隔区是主要的外源片段插入位点。在基因 Ⅷ 和基因 Ⅲ 之间的小间隔区也可用来插入外源片段,但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获得感染细胞的菌落进行影印筛选,比利用可见的噬菌斑方法更慢更麻烦。基因 Ⅹ 也可用来克隆外源片段。
(2)M13 噬菌体载体组成
现在所使用的 M13 噬菌体载体是 Messing 及其同事建立的 mp 系列载体,以基因 Ⅱ 和基因 Ⅳ 之间的区域作为外源 脱氧核糖核酸 插入区。
mp 载体系列都是从同一个重组 M13 噬菌体(M13mpl)改造而来的。在 M13mpl 载体中,间隔区内的 HaeⅢ 位点插入了一小段大肠杆菌 DNA ,引入 α 互补筛选。
(3)M13载体系列
① M13载体系列的命名:M13mpn,n代表系列数字。
② 对M13mp1的改进:加上常用的酶切位点。如B. Gronenborn和J. Messing1978年把 LacZ’ 5’端的第13个核苷酸G突变成A,产生了一个EcoR I切点,构建成M13mp2。
③ 对M13mp2的进一步改进产生了M13mp系列载体。在M13mp2的 LacZ’的5‘端加上一段人工合成的多克隆位点(MCS)。如M13mp7、M13mp8、M13mp9、M13mp10、M13mp11、M13mp18、M13mp19分别对应于pUC7、pUC8、pUC9、pUC10、pUC11、pUC18、pUC19。
(4)M13mpl8 和 M13mpl9
M13mpl8 和 M13mpl9 这两个载体含有 13 个不同的酶切位点,可供插入由多种各不相同的限制酶切割而成的 脱氧核糖核酸 片段。 M13mpl8 和 M13mpl9 DNA 的全序列已经测定完成,这两种载体只是在 lacZ 区内不对称的多克隆区的方向上有所不同。
当 RF DNA 被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以后, M13mpl8 和 M13mpl9 轻易不能重新环化。仅当连接混合液中含有带匹配末端的外源双链 DNA片段时,方可闭合成环。这一片段在 M13mpl8 和 M13mpl9 中将以两个互为相反的方向插入。这样一来,在 M13mpl8 的正链中含有外源 脱氧核糖核酸 双链的其中一条链,而在 M13mpl9 正链中则含有外源 DNA 的另一条链,即 M13mpl8 重组体的子代噬菌体内含有外源 DNA 的一条链, M13mpl9 重组体的子代噬菌体内则含有它的互补链。故用 M13mpl8 和 M13mpl9 作为一对载体,就可能用一个引物(通用引物),从所插入 DNA 片段的任一端开始,测定互为相反的两条链的 DNA 序列,并可制备只与外源 DNA 的任意一条链互补的 DNA 探针。
优点
(1)有MCS,便于克隆不同的酶切片段。
(2) X-Gal显色反应,可供直接选择。
(3)无包装限制,克隆能力大。
(4)可以克隆双链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的每一条链(子代M13噬菌体中包含的是单连+DNA)。
缺点
① 插入外源DNA后,遗传稳定性显著下降。
② 实际克隆能力小于1500bp(虽无包装限制,并非无限包装)。
宿主菌
由于 M13 噬菌体通过 F 质粒编码的性纤毛进入宿主细胞内,故只能用雄性细菌来增殖病毒。 Messing 及其同事已经构建了许多携带 F' 质粒并便于 M13 载体进行基因操作的多种大肠杆菌菌株,其中最重要的遗传标志有:
(1) lacZ D Ml5 lacZ 基因缺失突变体。
(2) D( lac-proAB) lac 基因缺失突变体。
(3) lacIq lacI 基因的突变体。
(4) proAB 细菌染色体L-脯氨酸生物合成酶类的编码区域。
(5) traD36 抑制 F' 因子接合转移的突变。
(6) hsdRl7 与 hsdR 4 对大肠杆菌 K 株 Ⅰ 类限制 - 修饰系统失去限制活性但仍保留修饰功能的突变体。
(7) recA1 大肠杆菌重组酶基因。
(8) supE 琥珀抑制基因。
在 M13 噬菌体载体中进行克隆时常用的宿主菌株如下。
JM101 supE D (lac-proAB)[F' traD 36 proAB + lac I q lacZ D M15]
JM105 JM101/ hsdR 4
JM107 JM101/ hsdR 17
JM109 JM101/ hsdR 17 recA1
TG1 JM101/ hsd D5(不修饰不限制)
XL1-蓝色 supE lac- hsdR 17 recA1 [F' proAB + lac I q lacZ D M15]Tn 10 (Tet r)
最新发现
美国加州大学巴克利分校的科学家近日研发出利用病毒M13噬菌体发电的技术,未来可用于手机充电。
它具有压电性,即在受到挤压时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研究人员把噬菌体平铺在一层膜上,然后把几层这样的薄膜叠加在一起,在这些薄膜上加上电极,通过按压薄膜就能产生微小的电流。
科学家称,M13噬菌体是一种潜在的完美能源,因为这种病毒仅吞食细菌,对人体无害,绿色环保。此外,这种能源也很廉价,并且容易获得,从一个盛放被感染细菌的烧瓶中就可以培养出上万亿个病毒。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概述
构建
优点
缺点
宿主菌
最新发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