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南秋收起义
鄂南秋收起义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的领导下,中共鄂南特委于1927年9月9日凌晨发起了以“中伙铺劫车”为起点,起义随后于鄂南各县全面爆发,范围遍及鄂南全区和鄂东 3 县,有 10 万农民革命军和农民群众参与,他们拿起武器英勇反抗中国国民党反动派与封建地主势力。在起义进程中,农民群众作为主体力量,坚决打击当地土劣,处决人数多达七八百人,有力地遏制了封建势力的嚣张气焰,而且此次起义坚持 40 余日,是中共八七会议后湖北第一个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
基本介绍
鄂南秋收起义
中共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咸宁市赤壁市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及武昌共7个县划为鄂南起义区。中国共产党在鄂南地区有较强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到1927年8月,鄂南地区有共产党员2200余人,工会会员26256人,农民协会会员达24万之多,工农武装超过万人,拥有长短枪254支。当时省委认为,湖北的农民运动工作“以鄂南为最佳”。
中共湖北省委为组织领导秋收起义,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制定了《鄂南农民暴动计划》,提出鄂南的农民起义以蒲圻、咸宁市为中心。成立了以吴德峰为书记的中共鄂南特委,负责全区起义的指挥。确定将起义日期定为9月10日,以配合湖南起义。组建了鄂南农民革命军,下辖5路指挥部,由聂鸿钧任总指挥,曹正常任副总指挥。通城县通山县嘉鱼县赤壁市等县都成立了农民革命军。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书记罗亦农先后两次赴鄂南检查起义准备工作。
9月8日下午,鄂南特委得悉:当晚有一列从武昌开往长沙市的军运火车,途经中伙铺。载有银饷、子弹,押运兵力约1个班。特委委员黄赤光指挥300余农军劫车。9日晨3时许,列车到达蒲圻中伙铺车站,黄赤光率全副武装农军八九人,假借国民党军第13军登车检查。上车后,鸣枪警告押运士兵缴枪,埋伏在铁路两旁的农军听到枪声蜂拥而上,俘获全部押运士兵,缴枪16支,子弹5箱,银元86块,纸币3.4万元。鄂南农民秋收起义从此全面爆发。
9日,咸宁市集中800余农军,按计划毁铁路,割电线,切断通讯、交通。蒲圻农军及起义群众从四面八方包围了县城,因县城驻军增加,将农军分到农村,惩处土豪劣绅,撬铁路,毁电线,使羊楼司至汀泗桥200余公里铁路沿线陷于瘫痪。
12日,蒲析县2万余暴动农民继续围困县城,使县城驻军不敢出城一步。
通山县工农政府派夏桂林率农军千余出师咸宁。吴光浩率领咸通农军300余人,攻克重镇汀泗桥,击毙中国国民党驻军营长以下官兵20余人,缴枪20余支。
嘉鱼农军亦举行起义,占领米埠镇,马桥国民党驻军在农军威慑下投诚。13日,农民革命军对咸宁市县城已形成包围之势。与此同时,崇阳县通城县、武昌及大冶市阳新县鄂城区等县农民群众,纷纷响应而起,惩处土豪劣绅。15日,由刘镇一、曹正常担任正、副指挥,集中咸宁、通山、赤壁市嘉鱼县等县农军9000余人攻打咸宁县城,激战三四小时,未克。刘镇一见内应无动静,又悉国民党援军将到,决定撤退。咸宁县城未克,中国国民党派兵镇压。16日,攻打咸宁县城之农军退守马桥、柏墩一带,国民党军尾追而至,农军苦战3日,马桥失守,退至柏墩。23日,农军控制的柏墩、汀泗桥、白沙桥接连失陷,被迫撤至通山县境。10月初,国民党军“进剿”通山,各县农军亦遭“围剿”。嘉鱼农军由吕金城李文卿等率领转入阮家山、大岩山仙人洞等地坚持斗争。赤壁市部分农军撤至木兰寺山,转入地下斗争。中共通城县委兵运工作失败,咸通农军孤立无援,咸通军事委员会被迫解散。咸宁农军由曹正常率领在咸通边境之大埠山坚持斗争。通山农军组成3路游击队,分别进入沉水山、九宫山、消水山等地坚持游击斗争。
参考资料
鄂南秋收起义研究.湖北党史网.2024-11-10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