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白酒,
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李庄白酒以独特的纯古法酿制工艺,酿造出具有川南小曲独有的“清澈透明、清香纯正、糟香舒适、醇厚甘甜、回味悠长”的
清香型白酒特质,最关键是好喝却不贵,所以多年以来,深受百姓喜爱。
2016年07月0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李庄白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因其良好的气候、土壤特点和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加上数千年的古法纯粮固态发酵小曲白酒酿制工艺,全部以当地所产高粱为原料,所产制出来的独具地方特色的小曲清香型白酒就是李庄白酒。
和其他地方的小曲清香型白酒
物理化学指标比较,李庄白酒具有低醇醛高的特点:
云南省的小曲清香型白酒已酸已酯高,酯香较为突出、清香较为纯正;李庄白酒2-苯
已醇含量较高,故糟香自然舒适,而糟香是全固态配醅发酵、桶
蒸馏特有的复合香气。清香纯正、糟香自然舒适,酒体醇厚甘甜,余味爽净,这正是是李庄白酒与其他地方所产小曲
清香型白酒最大的区别所在。
产地环境
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地处
长江河谷阶地,气候属
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终年气候温和,无严寒酷暑,雨量充沛,由于长期受宽阔江面和河谷风影响,四季气候均匀,且大气扩散条件好,具有春季回春早、夏季湿润高、秋季多绵雨、冬季霜雪少的特点。由于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独特,充足的
热能、丰富的
降水、多样的地理气候孕育了李庄独特的微生物菌群,因此形成了优越的酿酒环境。
李庄环境地处地理类著述列为全世界同纬度地带最佳酿酒地区之内,这一纬度区间温差较小、雨水分布均匀、无霜期长、微生物种类多,非常有利于白酒的酿造。同时李庄位于
四川盆地内的边缘地区,常年温差较小、小气候明显、
生物多样性显著的盆地气候特征突出,形成了天然的理想酿酒场所。加之“春早回温快,夏长无酷暑,秋迟多绵雨,冬暖少霜雪”的气候特征以及品质优良的李庄河谷潜水造就了李庄白酒的不可复制性。
历史渊源
李庄白酒产自“万里长江第一镇”
李庄镇,也是古镇名片“三白”之一。李庄自古酿酒业十分兴盛,民间有“酒窝子”的美称。
李庄镇有着1460余年的建城史,2800多年的酿酒史。在清末民初李庄酿酒业达到鼎盛,出现“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酿酒盛况。
20世纪上半叶,李庄白酒就已远销外地,有九家酿制酒房的李庄正街,来往洽谈酒事的商贩络绎不绝。
20世纪40年代初期,李庄有槽房23家,设78个桶,年产传统高粱酒已达800吨。为避免与外地
清香型白酒混淆,命名为“李庄白酒”。
生产情况
2016年,
李庄镇白酒规模生产企业有2家,规模以下生产企业5家,年产量3000吨。
2017年,
翠屏区建立优质专用高粱生产基地5万余亩,李庄镇共有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2家,小作坊10余家,原料专业合作社5个。
产品荣誉
2016年07月0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李庄白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李庄白酒产地范围为
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高粱:采用宜宾地区当年生产的新鲜糯红高粱,
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92%,高粱品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稻壳:当年新鲜稻壳,要求干燥,无霉烂、变质,无异杂昧。
4.酿造用水:来自保护区域范围内的地下水、山泉水和江河饮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对饮用水的相关规定。
二、生产工艺
李庄白酒采用川法小曲纯粮固态发酵法,以本地糯红高粱为原料,按照两润两蒸、摊晾下曲、收箱培菌、配糟入窖、控温发酵、缓火馏酒、掐头去尾、量质摘酒、分级陈酿、勾兑调味的传统生产工艺生产。
1.工艺流程。粮食→泡粮→初蒸→闷水→复蒸→摊晾→撒曲→收箱→培菌糖化→配糟→发酵→
蒸馏→产品。
2.关键控制环节
(1)蒸粮:整粒蒸粮,初蒸、复蒸共两次蒸粮。
(2)培菌糖化:用木质箱体进行培菌糖化,夏季为21—22小时,接近室温;冬季为25—26小时,30—31℃。
(3)配糟发酵:采用固态发酵法,发酵周期7—15天,发酵容器为青石窖池或砖砼窖池。
(5)陈酿:用陶坛存放原酒进行陈酿,存放时间一年以上。
(6)禁止性要求:生产过程中不得添加
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清澈透明、清香纯正、糟香舒适、醇厚甘甜、回味悠长。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李庄白酒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
宜宾市翠屏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李庄白酒的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