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士光1942年出生于贵州贵阳,毕业于
贵州大学中文系,曾任川中学教师,中国当代作家。
1973年,何士光的第一部短篇小说《梨花屯客店一夜》诞生在摇曳的
煤油灯光下;1974年,他写完了中篇小说《草青青》,一年后,开始写作长篇小说《某城纪事》。只是当时,写过的稿子只能自己藏起来,既不可能出版,也不能让别人知晓。1977年,何老才开始在《
贵州日报》发表第一篇散文,叫《飞吧,兰雁》,当时,为了避开个人审查,那篇散文还是用妻子的名字署名的。1980年
贵州省作家何士光的《
乡场上》被《
人民文学》杂志以头条小说发表,并被《
红旗》杂志(后更名为《
求是》)转载,同年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乡场上》在上世纪80年代的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开创了新时期文学表现农民精神变化的先河,该小说曾经进入过初中、高中和大学教材。
1980年贵州作家何士光的《乡场上》被《人民文学》杂志以头条小说发表,并被《红旗》杂志(后更名为《求是》)转载,同年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乡场上》在上世纪80年代的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开创了新时期文学表现农民精神变化的先河,该小说曾经进入过初中、高中和大学教材。
何士光历任琊川中学教师,《山花》文学月刊主编、贵州文学院院长,己退休。1981年调作家协会贵州分会从事专业创作。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何士光1964年毕业于
贵州大学中文系。1964年夏天,从
贵州省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何士光几经辗转,最后不得不离开家乡
贵阳市,去往贵州北部的
凤冈县琊川公社琊川大队东风生产队;后来,他娶了生产队里的一个姑娘,住在岳母家里;白天他岳母和妻子到生产队做活,他则去乡村学校给孩子们上课。1966年下放到山村劳动,后调到公社中学任教;不久,女儿出生了,高考恢复,何先生继续留在琊川任教,要帮助妻子考大学;在凤冈,何先生一呆就是20年。
在琊川的日子里,何老开始了写作;1973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梨花屯客店一夜》诞生在摇曳的
煤油灯光下;1974年,他写完了中篇小说《草青青》,一年后,开始写作长篇小说《某城纪事》。只是当时,写过的稿子只能自己藏起来,既不可能出版,也不能让别人知晓。
写作经历
1977年,何老才开始在《
贵州日报》发表第一篇散文,叫《飞吧,兰雁》,当时,为了避开个人审查,那篇散文还是用妻子的名字署名的。不久,在《山花》上发表第一篇小说《风雨乐陵站》。1979年7月,他在《山花》上发表了小说《秋雨》,责任编辑是起超,并且他还写了一篇评论叫《漫话〈秋雨〉》,发表在同期的刊物上,跟着《贵州日报》文艺版还把《秋雨》全文转载了。
1980年
贵州省作家何士光的《
乡场上》被《
人民文学》杂志以头条小说发表,并被《
红旗》杂志(后更名为《
求是》)转载,同年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乡场上》在上世纪80年代的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开创了新时期文学表现农民精神变化的先河,该小说曾经进入过初中、高中和大学教材。
《乡场上》发表之后,何士光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又创作了《远行》《种包谷的老人》,分别获1980年和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何士光因此成为贵州新文学发展第二阶段——传声阶段的重要代表作家。 1982年,他在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说集《故乡事》;同年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1983年在
贵州人民出版社著有长篇小说《
似水流年》;同年出版中篇小说《草青青》;1987年又著作中篇小说集《相爱在明天》。2011年10月其退休后倾力写作的新作品《今生》出版。
2018年11月30日,在北京
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纪录大变革·书写新时代——
贵州省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当代作家作品出版座谈会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等人为七卷本《何士光文集》的发布揭幕,该小说基本收录了著名作家何士光目前创作的所有小说、散文及相关论著,是对何士光创作一个比较全面的整理,充分反映了何士光的创作轨迹及思想变革历程,是
贵州出版集团公司、
贵州人民出版社通过对名家作品进行整理而打造的纪念改革开放40年精品力作。
2019年6月,何士光小说《到梨花屯去》的选段被用为全国语文卷(Ⅲ)的一个阅读题,而且分值颇高,15分。后长期从事传统文化研究,著有《经受与寻找》和《吾谁与归》等论著。2023年4月9日,何士光以《秋光里,河岸上》摘得第十二届
丁玲文学奖作品奖(散文门类中)。
人物作品
书籍
散文
社会活动
1982年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他历任琊川中学教师,《山花》文学月刊主编、贵州文学院院长,己退休。1981年调作家协会贵州分会从事专业创作。
社会任职
2018年2月,何士光成为贵州市文史研究馆的新聘馆员并作为代表发言;何士光是
贵州省作协专业作家、副主席、主席,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全国第六、七届政协委员,贵州省第八届政协委员,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六届全委会委员。
所获荣誉
人物评价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上半叶,何士光这个名字被
贵州省文学界私下称为“一面旗帜”,无疑是对他独特的文学表现形式和创作成果的肯定。即便在当下,文学越来越趋于边沿(事实上文学已经真正回到它本来的状态和轨道上)、甚至有不少想借文学“发迹”而非忠实于心灵苦旅的人纷纷抛笔而去的今天,何士光和他的另一种拷问生命的写作仍然被很多人回想和言说。应该说,何士光的写作分两个阶段,他发表在《
人民文学》上的小说《远行》和《
日子》可以看作是一个分水岭。尽管不那么沟渠分明,但看得出,之后的写作已不再于讲述有头有尾的故事和告诉读者文本以内的东西。而是注重于,其实也是以自然散淡但并不缺乏语言
张力,反倒韵味十足,滋性丰盈的笔风去探索琐细的生活和平凡的日子。只是无论他以何种手段来表现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却始终没有放弃对人的关怀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他20世纪80年的初的《
乡场上》《种苞谷的老人》和《远行》三次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奠定了他在
贵州省小说史中的显著地位。审视他这个时期和后来刊载的大量文字,不难发现其不同文体所隐含的内蕴却是一致的:便是对人生的觉醒及生命进程的思索。(豆瓣读书 评)
在西南这一带,无论是
云南省的作家,还是贵州的作家,很长一段时间都用一种地域性的写作。何士光就是很重要的代表,他的《种包谷的老人》《乡场上》这样的小说,包括他的一些散文都在记述着和地域与乡土有关的历史。(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 评)
他的作品真实而不粉饰,质朴中又带着时代的忧伤。正是因为对时代的忠实记录,对人性的如实还原,让我们在重新反思那段历史的时候,还能看到有一些真实的东西留下来。而真实的东西,往往最有冲击力,他的《
乡场上》《种包谷的老人》《远行》等一系列反映当时社会重大事件及世态人心的文学作品,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而广泛的反响。他的作品曾三次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虽不能说绝无仅有,也算是极为罕见的。(光明网 评)
他从教师走向作家,由立足于乡土开始,从扎根于地方起势,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并非只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也因为脚下这片丰厚的土地,以及给予热爱文学的人以培育、宽松、包容的文化创作氛围。(
多彩贵州网贵州日报 评)
何士光的小说多以精巧的艺术构思、优美凝炼的文学语言展示黔北山区平凡人物的命运,而给人感受最深的就是那明朗而沉重、忧伤而淡泊的情绪色彩。(学术交流网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