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镇位于
黑龙江省肇东市,属肇东市近郊,肇东镇原称“甜草岗”,因盛产野生药材甜草而得名。原为郭尔罗斯后旗的游牧地。
1980年9月,恢复肇东镇名称。辖9个行政村,54个自然屯。全镇幅员面积262.99平方千米(2017年),地势平坦。耕地面积14.1万亩,草原面积8.6万亩,林地面积1.9万亩。31986人(2017年)。
乡镇简介
肇东镇环围着肇东市,属市区近郊,位于东经120°20′北纬45°10′,地处
哈尔滨市与
大庆市之间,南距哈尔滨市60公里,北距大庆市84公里,
哈大高速公路、
滨洲铁路穿境而过。全镇面积204平方公里,辖区9个行政村,54个自然屯,12133户,50318人,耕地面积14.1万亩,草原面积8.6万亩,林地19000亩;辖区内各类企业906家。2002年至2004年,连续三年被
肇东市评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先进乡镇标兵”,2004年被
绥化市评为“农村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第一先进乡镇”。国民生产总值、税收和人均收入连续三年居肇东市首位,2004年税收居绥化市首位。2005年5月被国家评为“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本镇事迹材料被编入《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风采录》。
历史沿革
肇东镇原称“甜草岗”,因盛产野生药材甜草而得名。原为郭尔罗斯后旗的游牧地。清末,属肇州厅管辖。
中东铁路建成通车设立满沟站,划为铁路附属地。垦户日渐增多,逐渐形成小集镇。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11月,划归肇东设治局管辖。1914年7月,改隶
肇东市管辖。
东北地区沦陷后,1932年属第五区管辖。1937年12月,伪肇东县公署由昌五迁至满沟站,成为肇东县城。1939年改为满沟街,1940年5月改称肇东街。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设置
城关区,1948年秋改为第一区。1951年9月,改设肇东镇。1958年9月,将附近乡的3个农业合作社划入镇内,改称肇东镇公社。1964年4月,调整区划,农村生产大队增到10个。1979年3月,将镇郊新民等11个生产大队和畜牧场、良种场、林场划出,成立城郊公社。1980年9月,恢复肇东镇名称。
农村经济
经济稳步发展。肇东镇紧紧围绕工业强镇、
奶牛大镇、果菜重镇订规划、谋发展,真正达到了镇增财力、村增积累、民增收入目的。一是民营企业阵营不断壮大。2005年新上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投资500万元以下项目5个。全镇大中
小型企业由2001年的565个发展到现在的950个;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3个。2005年工业总产值实现8.05亿元。二是牧业规模化发展。奶牛存栏4697头,比2001年增加3820头;
鲜奶产量7700吨,比2001年增加7000吨,新建500头以上
奶牛小区5处,机械化榨奶站13处。黄牛存栏8000头,生猪饲养量6万头,肉蛋鸡饲养量36万只。牧业总产值实现1.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三是果菜产业突破性发展,2005年果菜产量2亿公斤,比2001年增加1亿公斤,现有大棚1200栋,比2001年增加600栋,日光节能温室900栋,比2001年增加400栋,食用菌生产户达到1200户,比2001年增加800户,年产各类食用菌3600万斤,比2001年增加2400万斤。镇财政全口径收入实现2791万元,其中税收2018万元,比2001年的501万增加1517万元,增长302%。
特色经济
肇东镇食用菌发展迅猛,全镇现有1200个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主要利用温室、住房进行生产。全年生产食用菌1200万袋,年产优质食用菌3600万斤。年纯收入4200万元。有平茹、香茹、花菇、
金顶侧耳、滑子菇、金针蘑、
毛头鬼伞等十多个品种。产品远销
哈尔滨市、
大庆市、
广州市等地。
肇东镇现种植
葡萄面积500亩,葡萄园区5个,现有生产温室42栋,生产大棚360栋,其中露地葡萄150亩,年产优质葡萄300万斤。品种以
美国红提、
黑提、青提、香悦为主,有保鲜库两座,一次性可贮果菜200万斤。肇东镇蔬菜生产面积近4万亩。保护地蔬菜8000亩,其中温室960栋、面积800亩;大棚1320栋、面积1400亩。年产优质蔬菜2亿公斤,年纯收入6200万元。四季均有鲜菜上市,产品远销哈市绥化、
大庆市、
满洲里市。
基础设施
社会化服务程度不断提高。全镇1处中学和15处小学校舍全部砖瓦化,无危房,小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镇政府为了发展果菜和食用菌生产,成立了果菜和食用菌生产技术指导站;9个行政村有卫生所15个,畜禽防疫站12个,防疫密度达到100%;程控电话入户4814户,占农户总数的39.6%,有线电视入户2853户,占农户总数的23.5%。全镇农机服务队21个,有大小农机具1086台套。全镇水源井997眼,保证了春种用水和部分农田灌溉;有9个自然屯的8252人吃上了自来水。
城镇建设
围绕主街拓宽、干路延伸、巷道硬化目标,先后投入资金1.2亿元,重点建设了“一桥、
北京二环路、三色路”。投资1760万元,新建了铁路南
跨线桥,构建了连接
铁东区、
铁西区的又一通道;投资2670万元,打通了全长13.7公里的城市南北环路,建设了域外过境车辆不进城区的便捷通道;新建白色路面11条段30公里,新修黑色路面37条段12公里,新铺红砖巷道33条段15公里,实现了城区道路外环内连、纵横贯通、全部硬化,畅通了城区交通,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排水管管网建设与道路硬化改造同步推进,努力实现设施配套。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8900万元,重点实施了
铁东区、旧城区、新城区等“三区”,正阳大街、南北横街、南北外环路等“五横”,铁东5条、
铁西区15条南北街道等“二十纵”的给排水管网建设,共铺设给水管线65公里、排水管线81公里,形成了铁东、铁西两大循环系统的地下给排水网络,使城区给排水由过去的楼房区逐步覆盖了主城区,延伸到城乡接合部,确保城市居民吃上放心水,确保城区雨污水及时顺畅排放。
全面推进旧城区基础设施改造,使道路交通状况彻底改善。综合推进棚户区改造,使居民区面貌大为改观。同步推进旧楼房外立面改造,使城市形象焕然一新。特别是2006年,引进福建新亚集团投资3.6亿元,对正阳北六、七道街占地6万平方米的居民集中区域进行综合开发,建设了东北商业第A街,改造了老城区,打造了商业区,形成了新亮点。
围绕城区“西移北扩”战略的实施,重点加快展望、
西北、锦秀江南、行政办公等4个区块的开发建设。以五星级酒店项目为牵动,着力推进整体开发改造,努力将这一区域打造成现代化、智能化商住新区;新开发了福和御园、馨佳园等高档住宅小区,新建设了七中新校区、福园小学、体育场和生态园林,已呈现人文化、生态化小区特点;现已完成了锦秀江南一、二期工程和花开富贵小区建设,全力把这一区块打造成特色化、休闲化小区;围绕党政办公中心大楼,新建了影剧中心、体育馆、一中新校区、公安局、检察院、广电大厦等办公大楼,初步形成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的党政办公新区。
建成一条路、绿化一条线、亮化一道街,
肇东市让硬化、绿化、亮化同步推进。城市绿化做到重要景点、主要街路沿线、绿化空白面、机关企事业单位庭院“点、线、面、院”绿化全面展开,现已累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栽植乔灌木260万株。特别是投资1360万元,新建了占地面积1500亩的生态园林,栽种树木10大类40个品种21万株,成为城市的“绿肺”;城市亮化,主街先行、一街一品、形成特色,把亮化的功能性与美观性结合起来,安装路灯把城市照亮,安装景观灯、射灯把城市点亮,安装草坪灯、地埋灯、轮廊灯把城市扮靓,增添了城市魅力。
经济发展
2007年肇东镇继续全力攀升工业重镇、牧业大镇、果菜强镇、劳务富镇的“四镇”经济质效,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民营经济实现新突破。全镇民营企业发展到965个,产值超亿元企业发展到3个;引资800万元的空心砖厂、引资800万元的畜电池厂和引资1000万元的钾肥厂都已相继投产。引进大连瑞兴木业有限公司150万美元兴建的木器
加工厂厂房已建完,正在上生产设备,明年5月份可正式投产。二是牧业经济实现新突破。全镇新增
奶牛658头,奶牛存栏达到3850头,大鹅饲养量13万只,牧业收入2.2亿元。三是特色经济实现新突破。食用菌种植发展到1200万袋;棚室
葡萄发展到500亩,露地葡萄发展到150亩。新建果菜高科技示范区一个,占地450亩,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温室60栋,大棚120栋。四是劳务经济实现新突破。内转劳力4000人,外转劳力3600人,收入3200万元。五是公益事业实现新突破。新修白色路面23.1公里,红砖路面6公里,砂石路面2.5公里,新安装程控电话320门,入户率达到84%,有线电视新入户287户,入户率达到26.8%;新建沼气池350个,打抗旱井41眼,新增自来水井5眼。
肇东镇党委和政府以富民强镇为目标,以新农村建设为核心,努力构建“工业重镇、牧业大镇、果菜强镇、劳务富镇”的经济发展格局。希望饲料公司、汇中锅炉燃料油公司、糠醇生产有限责任公司等大企业都在肇东镇境内发展壮大,农业、畜牧业、劳务输出都有突破性发展,2007年民营企业总产值7.5亿元,农业总收入4.15亿元,其中牧业收入2.2亿元,劳务输出收入3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75元,镇财政全口径收入3000万元(含税收2800万元)。
肇东镇依托哈、大、齐中间地段的地理优势,采取招商引资、技术扶持、信息服务等措施,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养业。这个镇以地膜、大棚、日光温室为主要生产形势的蔬菜面积达4万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50%、建成日光温室860栋、蔬菜大棚4400栋、育苗温室130栋。棚室生产使蔬菜产出时间由7个月延长到全年,由单一的蔬菜品种拓展到花卉、
葡萄、食用菌等多品种生产,并形成了黄瓜、柿子、甘兰、蘑菇等专业屯21个。仅蔬菜生产收入就达到8000万元。全镇已有近千户农民从事以
平菇生产为重点的食用菌栽培产业,年产平菇总量1000万公斤,总收入达1300万元。去年又成功引进了具有保健作用的花菇,采取基地带农户订单农业生产方式,全镇共栽培花菇40万袋,生产鲜菇50万公斤,干菇18万公斤。此外,全镇生猪存栏2.4万头、肉鸡、蛋鸡2.9万只、还引进兴办了
番鸭、鹌鹑等特种畜禽场,饲养量达2万只。养殖业的总收入可达到6000万元,占种植经济作物收入1.20亿元的44%。
发展目标
(1)招商引联,不断壮大私营工业群体,建设民营经济强镇。一是抓好企业投达产工作(孙明臣的糠醛厂)。二是抓好扩建项目改建工作(新时代奶牛场)。三是抓好新上项目启动工作(瑞兴木制品
加工厂)。四是抓好后续项目签约工作(
葡萄酒厂)。
(2)规模扩张,全力推进农区牧业化进程,建设牧业经济强镇。一是抓好一大一小两个畜禽产品的发展。即
奶牛和
大天鹅。二是抓好两个层面的规模发展。一要突出个体规模的发展,重点培养养殖大户;二要突出整体规模的发展,重点建设专业村屯。三是抓好“两高”,一要抓好高质量
牛群建设;二要抓好高产新技术推广。四是抓好防疫灭病。
(3)调整结构,围绕建立精品农业做文章,建设特色经济强镇。一要突出
葡萄发展;二要突出食用菌发展;三要突出瓜菜发展。
(4)强化引导服务,内转外转结合,建设劳务经济强镇。一是靠劳务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二是靠能人组建团队,外地淘金;三是靠本地经济发展,内地挖金。
(5)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新农村创建强镇。一是改路;计划修白色路面13公里,红砖路4公里。二是改水;计划4个自然屯的560户吃上自来水;三是改房;计划新建和改建农民标准住房40撮。四是改环境;垃圾、粪便全部出屯,统一堆放,畜禽全部舍饲笼养。
(6)开源节流,强化经营管理,建设镇村民收入强镇。一是开源节流增加镇财政收入;二是突出村财民理,增加村级收入;三是推进各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