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村
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恩村
恩村地处广东省仁化县城口镇政府西南7公里,距丹霞山景区30公里,是个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村落,2009年被评为:广东第二批古村落。
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拟将恩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村庄简介
恩村地处城口镇政府西南7公里,距丹霞山景区30公里,106国道从恩村境内穿过。是一座有近千年历史的古村落,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第二批古村落之一。该村下辖8个村小组和1个村办林场。全村有200多户,人口1400多人,约八成以上姓蒙。
姓氏介绍
赵顼元丰七年(1084年)恩村蒙氏始祖蒙念四于由于都县韶关市经商,定居在仁化恩村这片土地,到了蒙氏第三代的蒙天民(字宪初,1174年生)首开科甲后,蒙氏家族开启了近千年的荣耀史。作为恩村蒙氏显赫仕家数百年风光荣耀的开创者,蒙天民曾被赵扩封为”文林郎“并御笔钦点为仁化县知县。
蒙天民上任后,殚精竭力为官,构建营房公宅,建立官衙县府,修筑城墙堡垒,建筑水运码头,设立第一个县学馆,使县城初具规模,为仁化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宋宁宗皇帝知道后,恩赐在恩村为其家族建立了家庙。以后恩村蒙姓人仕途豁达,官运亨通,人才辈出,又相继出了蒙应龙、蒙英、蒙渊龙等进士,故有“一门三进士、三房七祠堂”之称。
据史料记载,蒙氏家族经历宋、元、明、清几个朝代,九百多年来先后出去26位进士,考上武举、岁贡、拔贡、监生、痒生、太学生等三百多人,可谓冠盖连云,人才济济,曾称“江南第一世家”,很多有名的书法家如赵孟頫等,都在这里留下过墨宝。
古迹遗址
古宗祠
恩村共有七个宗祠,现在只保存下来四个宗祠,分别是世科祠、功德房祠、长房祠、二房祠。而现存的四个宗祠中,世科祠是建筑规模最大、装饰最精美、保存最好的宗祠。
世科祠为三开间二进砖木梁抬架结构,硬山顶前互檐二层楼阁式建筑,前檐两柱直通楼阁斗拱托檐,瓦檐喙牙翘角,高出两侧瓦面约1.3米,有大鹏展翅之势。两柱上方托精美檐饰,横梁条雕龙刻凤,梁上托一大匾,匾上镌刻“叔侄亚魁”四个大字。
古牌坊
仁化县功名牌坊表有十处,其中恩村独占其五处。加上清朝后期树立的两个牌坊,恩村历史上共有七个牌坊,分别是为蒙英昴立的“进士坊”、为蒙正立的“观光坊”、为蒙禄昌立的“五马坊”、为蒙荣立的“登选坊”、为蒙温立的“登第坊”、为蒙均远立的“都台坊”和清光绪年间立的“维新坊”。
现在只剩存“观光坊”和“维新坊”两座, “观光坊”为四方门楼式青砖条石建筑,“观光坊”三字为宋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维新坊”结构较为简单,修筑在戊戌变法和维新运动前后;为蒙英昴立的“进士坊”已毁,“进士坊”三字由文天祥亲书,但牌匾由村民所收藏,。
古门楼
恩村有两座门楼,一座称为“拱北里”,另一座称为“图南门”,两座门楼一北一南。“拱北里”为二层牌坊式建筑,门里门外皆刻有对联,中间开一大半圆拱洞为门,可进出中型以下车辆。“图南门”比“拱北里”小些,为四方门楼,与一段残存古城墙相连。
古城墙
恩村建村后,在南宋时期建筑了高大、坚实的围城墙和开挖护城河,围护着古恩村的安全。在村东面的锦江河畔,又以砖石建筑了一座宽大独立的城堡,建四城门锁卫。由于历史变迁,城堡围墙三面被毁,现只存留东面锦江河畔一段城墙。
古驿道、码头
在旧南城门城墙脚与锦江河岸边至东城门至今还留存一条一百多米的古驿道,东城门外条石阶梯连接古驿道和码头。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村庄简介
姓氏介绍
古迹遗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