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特里希·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是一位
德国信义宗牧师和
神学,也是认信教会的创始人之一。他出生在德国
弗罗茨瓦夫(今波兰弗罗茨瓦夫),曾参加在德国反对
纳粹主义的
抵抗运动,并计划刺杀希特勒。1943年3月,他被拘捕并被关押在Tegel监狱一年半,后被转移到Flossenbürg集中营。潘霍华因涉嫌参与7月20日密谋刺杀希特勒的行动而被判处死刑,于1945年4月9日被绞死。他的著作对
基督教在世俗世界中的角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1937年著作《门徒的代价》被誉为现代经典。除了他的
神学著作外,潘霍华因坚决反对纳粹独裁统治而闻名,包括公开反对
阿道夫·希特勒的
安乐死计划和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迫害。他的死亡发生在纳粹政权崩溃的时期。
一九三五年返回
柏林,主理设在芬根瓦得的一个“非法”的传道人训练学院。在当时他也致力于使教会认同此训练学院,并与国家教会切断关系。
一九三八年最后一次参加普世会议。同年九月,传道人训练学院被迫关闭,发表《
团契生活》一书。
一九四三年订婚,同年四月被捕入狱,在狱中完成《反抗与投降》。他在狱中的信札、祷文、诗歌及杂感被集结成《
狱中书简》。
知道朋霍费尔这人物,都要面对他共谋暗杀希特勒一事。他于一九四五年四月九日,被处死于浮洛生堡集中营。本文试着看到一些线索,了解他参与谋反的原因。从他的
家庭教育来看,他受过高等教育,深具爱国情操,因家庭缘故,他觉得自己就是日尔曼文化的护卫者。朋霍费尔非常有出国旅行的经验,使他对
德国和其他国家有更开阔的眼界。一九三三年,
阿道夫·希特勒开始掌权,大部分教会的人都非常欢迎纳粹的改革。希特勒将德国境内的教会合并为一个国家教会,任命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担任海军牧师的穆勒为国家
主教。所有非日尔曼的
族群受到排斥,使教会出现了警讯。在朋霍费尔、巴特、尼莫勒看来,教会的自主性受威胁,福音扭曲,于是他们在柏林召开“牧者紧急时期联盟”成立,为了教会自主权。一九三三年四月,潘霍华发表“教会与犹太人问题”一文,在纳粹的统治下尤其在种族政策上。隔年,一百三十八为牧者和平信徒领袖在巴门聚集,反对教会隶属国家的控制以及亚利安化政策,在巴特领导下,订定“巴门宣言”,成为反对
德国的基督徒的基础,教会不能因民族主义或种族歧见被扭曲。一九四0年夏天,朋霍费尔与姊夫杜南亿(Hans von Dohnanyi)长谈,杜南亿是为军事情报局,就是反抗的中心与掩护。十月份,朋霍费尔开始欲军事情报局工作。在同时,他担任认信教会的牧师,很少人知道他参与情报局工作,他的任务是在国外旅行中收集
英国及
反法西斯同盟的战略目标与战术,私底下真正目的,是把谋反行动的消息透露给这些同盟国家,并得到支持。一九四三年四月,朋霍费尔与杜南亿被捕。一九四五年二月,被转送布亨瓦的集中营,于四月九日执行。朋霍费尔的谋反者重要的意义是,不是在反抗运动作什么,而是对道德与灵性地表达出来,在黑暗世代中,点燃爱国火炬。
玛利亚. 魏德迈(Maria von Wedemeyer),他们相识于一九四二年六月,一个已经在
神学上有自己的见解,并从事反抗运动的牧师,一个只是刚取得
高中文凭,前途充满可能性的年轻女孩,他们的年龄相差一大截(十八岁和三十六岁)。
圣母玛利亚的外祖母,是反抗
纳粹党地下支持者,所以他们是在外祖母家相遇的。玛利亚的父亲和哥哥先后都在一九四二年战死于
俄罗斯前线,在她们家忧伤时,朋霍费尔给她们很多的安慰。在一九四三年四月五日,朋霍费尔在柏林的家中被捕,送至监狱,他们只能借着通信、探监的时光见面、联络,在这段时间,他们才互相认识彼此。但是在一九四五年夏天,她接到朋霍费尔死亡的消息,之后进入大学念数学,然后到
美国留学,并当了电脑公司经理,结了两次婚姻,但都离婚收场。她是个性坚强,在事业、家庭两头忙时,因不注重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发现时已经是癌症末期。在一九七六年,在一场纪念朋霍费尔七十岁宴诞,举行一场研讨会,她以“朋霍费尔的新娘”出席,她终于将手边最珍贵的信件提供出来,希望这些话语能安慰更多的人。